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现存困境及建设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善斌 赵华鑫 何柳 《冰雪运动》 2023年第6期52-56,62,共6页
冰雪体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其思政育人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梳理我国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发现存在思政资源内涵挖掘不充分、学校宏观引领角色缺失、教材思政育人承载不足、教师育人队伍建设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推... 冰雪体育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其思政育人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梳理我国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发现存在思政资源内涵挖掘不充分、学校宏观引领角色缺失、教材思政育人承载不足、教师育人队伍建设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推进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宏观层面上发挥学校在构建冰雪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冰雪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丰富校本教材思政育人元素方面的引领作用;中观层面上围绕思政教学能力与育人意识、思政教育与冰雪体育深度融合强化教师的育人素养;微观层面上通过“学”“思”双修的有机融合、动态化组织教学环节、传统与现代育人方式相结合来优化课程形式设计。通过构建相对完善的冰雪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充分释放冰雪体育思政育人的效能,将学生的个人冰雪梦汇入到实现冰雪体育强国梦的历史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冰雪体育 立德树人 德育共同体 建设策略
下载PDF
面向立德树人的当代中国家庭教育:挑战与治理 被引量:27
2
作者 余清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通力协作才能全面落实。但是,就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来说,家庭教育在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时面临着比较强烈的内外挑战力量:家庭对社会的消极依附、...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通力协作才能全面落实。但是,就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状况来说,家庭教育在担当立德树人使命时面临着比较强烈的内外挑战力量:家庭对社会的消极依附、不断膨胀的家庭成员个人主义、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职责边界模糊、教育专业化水平不断抬高。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力量,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根本的层面上定位自身,需要在分析家庭公私二重性的基础上确定家庭教育的立德树人专长。面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国家庭教育应该得到有力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立德树人 治理
下载PDF
智慧教育之于学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被引量:24
3
作者 冯永刚 赵丹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3,共9页
作为一种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学科教育的高级教育形态,智慧教育包括时域的开放性、空域的融合性、受众的全面性、交互的多样性、服务的定制性等特质,具有凸显学校立德树人的人本逻辑、涵养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智慧、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资源... 作为一种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学科教育的高级教育形态,智慧教育包括时域的开放性、空域的融合性、受众的全面性、交互的多样性、服务的定制性等特质,具有凸显学校立德树人的人本逻辑、涵养教师立德树人的育人智慧、实现学校立德树人资源的优势互补、拓宽学校立德树人的发展时空的重要价值。通过强化智慧教育的价值理性、搭建学习元平台、打造智慧课堂、营造无边界的智能环境,从而确立完善人性的立德树人观,优化学校立德树人的内容供给,畅通学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推动学校立德树人的常态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生成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 被引量:18
4
作者 冯永刚 师欢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规定,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教育地位依附于应试教育的拘囿、劳动教育价值拘泥于技术理性的追...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规定,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教育地位依附于应试教育的拘囿、劳动教育价值拘泥于技术理性的追求、劳动教育内容滞后于劳动形态的发展、劳动教育情境离身于学生主体的实践、劳动教育效果离散于劳动场域的区隔等问题。消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困境,需要加强劳动教育立法以巩固劳动教育地位,健全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强化劳动的价值理性,彰显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深化劳动教育过程,开展具身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统合劳动教育效果,开创协同推进的劳动育人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 劳动教育 立德树人 学生 学校教育
下载PDF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演化逻辑与生成路径 被引量:12
5
作者 祁占勇 于茜兰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深度及其在高校的实践广度,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基于学科德育经验的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阶段(2005-2013)、课程思政从理论构想走向试点推进阶...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根据课程思政理念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研究深度及其在高校的实践广度,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基于学科德育经验的课程思政理念探索阶段(2005-2013)、课程思政从理论构想走向试点推进阶段(2014-2019)、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全面推广阶段(2020-)三个阶段,遵循着从“专员育人”到“全员育人”、从“阶段育人”到“全过程育人”、从“单向育人”到“全方位育人”的演化逻辑,最终指向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当前,要继续推动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一要发挥政策作用,助力育人实践;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做好育人保障;三要明确主体责任,提升育人能力;四要挖掘思政资源,筑牢育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德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与教师发展的新境界 被引量:8
6
作者 成尚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
立德树人内含着“谁来培养”的“第四问题”,要从历史维度、时代维度、现实维度来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立德树人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教师要有使命感、责任感,铸魂育人,努力做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者、... 立德树人内含着“谁来培养”的“第四问题”,要从历史维度、时代维度、现实维度来提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意义。立德树人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教师要有使命感、责任感,铸魂育人,努力做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者、大智者、儿童研究者;教师要抓住核心领域、关键环节、优先事项,实施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综合育人,探索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促进教师发展在立德树人中走向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第四问题” 专业发展 新境界
下载PDF
立德树人的生成逻辑与实践逻辑
7
作者 冯永刚 赵丹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88,共8页
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立身之本,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立德树人承古继今,是层层递进的严密整体,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回应着时代的吁求,指引着未来的发展,是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有机整合... 作为检验学校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立身之本,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立德树人承古继今,是层层递进的严密整体,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回应着时代的吁求,指引着未来的发展,是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有机整合。揆诸现实,紧扣时代脉搏,持续强化理念先行、文化充盈、砥节砺行、制度保障的实践逻辑,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常态推进和持续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生成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风险社会语境下立德树人的当代意义与未来走向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荟 李晨程 《教育参考》 2022年第2期41-46,共6页
作为中国社会变迁要素之一的教育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由社会、教育、人的发展三者关系失衡所引出的诸多风险涌现。风险社会语境下,立德树人的当代价值逻辑彰显,但亦映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三重困境,即学校教育改革潜藏底层试... 作为中国社会变迁要素之一的教育处于现代化转型期,由社会、教育、人的发展三者关系失衡所引出的诸多风险涌现。风险社会语境下,立德树人的当代价值逻辑彰显,但亦映照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三重困境,即学校教育改革潜藏底层试误风险、家庭教育焦虑酝生父辈文化霸权、社会生态失序激化自我认知矛盾。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我们未来需从参与主体、供给内容与评价改革三个维度深化学校治理,从代际均衡与后喻文化两个视角关怀家庭生活,从知识统合的理性审辨与关照他者的感性共情两个层面引导个体进行自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立德树人 教育治理
下载PDF
《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小菊 武芸 +6 位作者 李惠成 胡浩斌 李治军 张兵 王丽朋 余军霞 池汝安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7期192-194,202,共4页
在《化工原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既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又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德育等目标的实现。从八大思政维度,哲学思想,生活经典案例教学,考核方式等多维度出发。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培养具有安全严谨的科学素养和家国... 在《化工原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既可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又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德育等目标的实现。从八大思政维度,哲学思想,生活经典案例教学,考核方式等多维度出发。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培养具有安全严谨的科学素养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工程师。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积极实践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八大思政维度 哲学思想 创新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