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从货币演变史中抽象货币的本质和演变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玉峰 刘利红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9-52,共4页
在货币演变过程中,货币的信用担保主体逐步外化,但其信用结构最后都收敛为对货币具有普遍接受能力的信任,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它贯穿了货币演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成本递减和货币的信用风险递增又是货币发展的两个本质规律,... 在货币演变过程中,货币的信用担保主体逐步外化,但其信用结构最后都收敛为对货币具有普遍接受能力的信任,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它贯穿了货币演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成本递减和货币的信用风险递增又是货币发展的两个本质规律,它们共同决定着货币演变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本质 信用 交易成本 信用风险 货币演变史 演变规律
下载PDF
货币之谜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继肯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0-51,共12页
货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本质有了新的变化。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但这是简单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的属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货币这个属性不可能是一成不... 货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这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的本质有了新的变化。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但这是简单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的属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货币这个属性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市场经济中货币本质的新变化,要从货币质、量、变三个方面来研究,货币增添了另一个属性,即货币是财富的代表。货币质、量、变的研究是货币基础理论在方法上的创新,货币本质新变化是货币属性在认识上的创新,这两者对货币具有根本性、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拜金主义者来说,货币本质的新变化产生了更大的诱惑力,行贿是从思想上的货币诱惑力进入到行为上的货币诱惑力,使极少数开始只是思想上不健康的人,一步步变成了贪腐的罪犯,是脑中看不见的货币指挥手中看得见的货币。怎样预防货币诱惑力的渗入?廉洁自律,抗腐拒腐,而最主要的是管好脑中看不见的货币,最根本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形成健康的货币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本质 拜金主义 货币诱惑力 脑中的货币 货币意识 货币观
下载PDF
从交往异化到雇佣劳动批判——赫斯哲学补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一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3,共8页
在1844年以前,赫斯将"资产阶级社会"称为"金钱贵族制",并把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直接运用到对现实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中来,提出了所谓货币是人的交往类本质的异化的观点。在他看来,正是这个颠倒的... 在1844年以前,赫斯将"资产阶级社会"称为"金钱贵族制",并把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直接运用到对现实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中来,提出了所谓货币是人的交往类本质的异化的观点。在他看来,正是这个颠倒的金钱世界,造成了更加普遍的剥削和奴隶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赫斯开始关注现实中的劳动,但并未用哲学人本主义的逻辑来描述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劳动状态,而是使用了比较准确和实证的概念:雇佣劳动和奴隶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斯 《金钱的本质》 交往异化 雇佣劳动
下载PDF
马克思货币本质观与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彬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2,共4页
国际货币金融危机为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提供了时代契机。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指出货币不是物,而是物化的社会劳动,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表征。货币昭示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是文化... 国际货币金融危机为我们重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提供了时代契机。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指出货币不是物,而是物化的社会劳动,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的表征。货币昭示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经济关系,是文化价值系统的重要象征,并对人的独立性与依赖性产生影响。因此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蕴涵着社会、文化和主体三重属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及其三重属性构成了马克思货币本质观的核心观点,并且从根本上为我们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分析现代金融和货币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本质 社会关系 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