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U肠球菌属esp基因分布及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国富 吴利先 薛士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724-2726,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来源的肠球菌属的种类、esp基因的分布及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32进行肠球菌属鉴定,菌落杂交法检测esp基因的分布,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万古霉素和...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来源的肠球菌属的种类、esp基因的分布及其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全自动细菌分析仪VITEK-32进行肠球菌属鉴定,菌落杂交法检测esp基因的分布,微量稀释法测定细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MIC。结果 113株肠球菌属中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共94株占总数的83.2%,其中粪肠球菌63株占55.8%,屎肠球菌31株占27.4%,esp基因阳性72株占76.6%,esp基因阳性者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p基因阴性者。结论 ICU感染肠球菌属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而且esp基因阳性较高,与肠球菌属耐万古霉素密切相关,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肠球菌属 esp基因 万古霉素 耐药
原文传递
esp基因存在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阮卫 杨祚升 +2 位作者 吴移谋 任林 唐曼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的流行情况及esp基因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esp基因并克隆、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1株粪肠球菌...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临床株表面蛋白基因(esp)的流行情况及esp基因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法扩增粪肠球菌esp基因并克隆、测序;用琼脂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61株粪肠球菌中,esp基因阳性率为42.6%;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高浓度庆大霉素MIC>500 mg/L,红霉素耐药粪肠球菌中,esp阳性率分别为33.3%、54.8%、70.6%、51.0%;敏感株中esp阳性率分别为43.6%、30.0%、7.4%、8.3%。结论esp基因的存在状况与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环丙沙星、红霉素、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有显著相关性;esp基因有可能成为粪肠球菌耐药株的分子表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esp基因 抗菌药物 耐药
下载PDF
肠球菌Esp基因检测及其致病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梅 高良 梅亚林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探讨肠球菌Esp基因表达在肠球菌致病性方面的作用。方法用PCR的方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的表达。结果112株致病的肠球菌中68株为Esp基因(+)株,阳性率为60.7%,20株非致病的肠球菌中没有一株为Esp基因(+)株;11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的... 目的探讨肠球菌Esp基因表达在肠球菌致病性方面的作用。方法用PCR的方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的表达。结果112株致病的肠球菌中68株为Esp基因(+)株,阳性率为60.7%,20株非致病的肠球菌中没有一株为Esp基因(+)株;112株致病肠球菌来自不同的感染部位,其中泌尿系统感染的肠球菌菌株Esp基因阳性率最高为83.3%;粪肠球菌Esp基因阳性率为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esp基因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石竞楠 锡林高娃 +4 位作者 吴金花 布日额 王金良 陈金龙 王赞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 目的 克隆、表达内蒙古地区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的表面蛋白esp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抗原性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Genbank公布的序列号为CP045045.1粪肠球菌esp基因DNA为模板设计1对引物,对es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sp后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DNA Star生物信息软件对表达蛋白的空间构象,理化特性,跨膜区,抗原性等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测序显示,克隆的esp基因序列长度为776 bp,与NCBI公布的esp序列(CP045045.1)相似度为100%。经PCR及酶切鉴定,重组表达质粒pET30a(+)-esp构建正确。将其转化至原核表达工程菌BL21后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8×10^(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够被相应小鼠抗血清识别。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显示,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7×10^(3),等电点为4.33,带负电荷残基总数54个,带正电荷残基总数30个,分子式为C_(1190)H_(1899)N_(309)O_(438),α螺旋占6.98%,β折叠占1.94%,无规则折叠占68.6%;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表面存在较多抗原表位;6-25位氨基酸之间存在跨膜区域,推测该蛋白具有跨膜特性。抗原性分析显示,esp基因编码蛋白在14-55、59-170、186-197、206-255位氨基酸残基区段存在良好的抗原可及性,以59-170位区间抗原可及性较为集中。结论 内蒙古地区分离的牛乳腺炎致病性粪肠球菌esp基因编码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作为该菌感染检测靶标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腺炎 粪肠球菌 esp基因 抗原理化特性分析
原文传递
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戴锐睿 杨洋 +3 位作者 熊鹿言 李晶洁 权泰鹏 余倩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7-830,共4页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 目的了解正常人肠道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肠球菌esp基因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用96孔聚苯乙烯板进行生物膜形成试验。结果 84株正常人肠道肠球菌esp基因的检出率为14.3%,生物膜形成阳性率为25.0%,其中esp基因阳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为83.3%,esp基因阴性株的生物膜形成率仅为15.3%。结论正常人肠道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esp基因是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重要因素,生物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esp基因 生物膜
原文传递
成骨细胞在维持机体糖稳态中调节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闫彩凤 向红丁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6,共2页
成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ESP基因通过控制骨钙素的生物活性来参与对糖稳态的调节,其ESP基因缺陷可以保护小鼠免于发生糖尿病和肥胖;成骨细胞交感神经通路是瘦素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主要机制,揭示了成骨细胞在维持机体糖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成骨细胞 骨钙素 esp基因 瘦素 小鼠
原文传递
产esp和hyl基因肠球菌与尿路局部免疫关系探讨
7
作者 孙美兰 王健 +1 位作者 廖晚珍 陈开森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4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产esp和hyl基因的肠球菌与尿液局部免疫的关系。方法使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出粪肠球菌131株,屎肠球菌105株,绵子糖肠球菌2株,墩鸡肠球菌3株,铅黄肠球菌和浅黄肠球菌各1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是否含有es... 目的探讨产esp和hyl基因的肠球菌与尿液局部免疫的关系。方法使用VITEK-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出粪肠球菌131株,屎肠球菌105株,绵子糖肠球菌2株,墩鸡肠球菌3株,铅黄肠球菌和浅黄肠球菌各1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检测是否含有esp和hyl基因;沉淀离心法检测尿液中白细胞含量;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结果 (1)粪肠球菌检测出esp、hyl为73株和61株,同时检测出两种基因的菌株有33株;屎肠球菌测出esp、hyl为55株和51株,同时检测出两种基因的菌株有30株。(2)尿液中白细胞含量为中等量时肠球菌感染最为多见,在白细胞少于104/L时,肠球菌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Ig A含量高时,esp、hyl基因与Ig 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球菌是否含有esp、hyl基因与尿路局部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esp基因 hyl基因 白细胞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检测肠球菌esp基因的引物选择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韦玉梅 何晓青 +1 位作者 程钢 李佳素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现今全球水域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确定水环境是否存在粪便污染对公众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类肠道致病病原体肠球菌中的esp基因作为检测水体中人类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从3对具有代表性的引... 现今全球水域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粪便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确定水环境是否存在粪便污染对公众健康、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类肠道致病病原体肠球菌中的esp基因作为检测水体中人类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从3对具有代表性的引物中选择最佳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得到了较佳的PCR反应条件,并初步应用于湖北武汉地区南湖水中的肠球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引物对2可扩增出esp基因片段,其最佳退火温度为52℃。同时在南湖水样中能够检测到阳性结果,证明了引物对2扩增esp基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T 水环境 肠球菌 esp基因PCR
下载PDF
基于esp基因和JCV标记的MST方法在五大流域典型水源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敬琦 孔维文 +3 位作者 刘婷婷 陈南 杨柏云 何晓青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6-252,共7页
非点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微生物源示踪技术(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是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确定污染的宿主来源。肠球菌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人源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 非点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水体环境的重要污染。微生物源示踪技术(microbial source tracking,MST)是解决非点源污染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确定污染的宿主来源。肠球菌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可以作为检测水体中人源粪便污染的分子标记,其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为分析五大流域水源地是否受到人源粪便的污染,对辽河、海河、淮河、长江和黄河五大流域典型水源地水样进行采集和检测,选取人源粪便特异病原微生物肠球菌的esp基因和多瘤病毒JCV建立了相应的MST分子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五大流域的典型水源地采样点均有可能受到了人源粪便的污染,可为当地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esp基因 多瘤病毒JCV 水源地 MST
下载PDF
致绵羊脑炎型粪肠球菌tuf和es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0
作者 李静 马勋 +2 位作者 赵军明 王一明 曹文兵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分别自行设计粪肠球菌保守基因tuf及表面蛋白基因esp二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致绵羊脑炎型肠球菌tuf及esp基因,并将其克隆于pMD18-T Vector,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分析。该tuf序列及esp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登...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分别自行设计粪肠球菌保守基因tuf及表面蛋白基因esp二对引物,采用RT-PCR扩增出致绵羊脑炎型肠球菌tuf及esp基因,并将其克隆于pMD18-T Vector,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分析。该tuf序列及esp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注册登录号分别为EU239535,EU239534)。应用DNAStar软件对扩增esp基因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粪肠球菌esp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都达9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脑炎型肠球菌 esp基因克隆 测序
下载PDF
水稻包穗突变体esp2的遗传分析与基因精细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官华忠 段远霖 +9 位作者 刘华清 陈志伟 卓敏 庄丽君 亓文明 潘润森 毛大梅 周元昌 王锋 吴为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1-745,共5页
水稻的包穗现象主要是由倒一节间缩短造成的.阐明包穗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穗问题,创造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籼稻品种明恢86的组织培养后代中获得了1个包穗突变体,命名为esp2(enclosed shorter panicle2),其穗... 水稻的包穗现象主要是由倒一节间缩短造成的.阐明包穗形成的分子机制,对解决水稻不育系的包穗问题,创造水稻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籼稻品种明恢86的组织培养后代中获得了1个包穗突变体,命名为esp2(enclosed shorter panicle2),其穗部被剑叶叶鞘完全包裹,倒一节间几乎完全退化,而其余各节间长度则没有明显改变.遗传分析表明,esp2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能稳定遗传且不受遗传背景的影响.显然,ESP2是控制水稻倒一节间发育的一个关键基因.利用esp2与粳稻品种秀水13杂交的F2群体以及SSR和InDel标记,将ESP2精细定位在1号染色体短臂末端一个14kb的区域内.根据水稻基因组序列的注释,该区域内只存在1个完整的基因,亦即一个假定的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putative phosphatidylserine synthase)基因.对野生型和突变体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内部插入了一个5287bp的反转座子序列.因此,我们将该基因作为ESP2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ESP2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包穗突变体 esp2基因 精细定位
原文传递
A549细胞转染esp1基因后生物学行为的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丽莎 刘昕 刘永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4-886,共3页
目的:观察A549细胞转染esp1基因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将IRE-EGFP-esp1质粒用Fu-GENE6脂质体转染到肺腺癌细胞A549,经G418筛选获得转染阳性的细胞系(esp1-A549)。采用DNA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DNA含量、倍性及细胞周... 目的:观察A549细胞转染esp1基因后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方法:将IRE-EGFP-esp1质粒用Fu-GENE6脂质体转染到肺腺癌细胞A549,经G418筛选获得转染阳性的细胞系(esp1-A549)。采用DNA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后细胞DNA含量、倍性及细胞周期,计算S期细胞比率(SPF)和DNA指数(DI);采用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检测法和闪烁计数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同时检测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以未转染(A549)、转染空载体(neo-A549)的细胞作对照。结果:与其他2组比较,esp1-A549细胞的DI、SPF及细胞增殖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esp1-A549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数为3.5±0.6,克隆形成率为12.5%,低于A549细胞的23.3±0.2(t=4.93,P=0.004)和46%。结论:esp1基因的上调表达对A549细胞部分恶性生物学表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1基因 A549细胞 肿瘤 凋亡 增殖 克隆形成 细胞周期 DNA倍性
下载PDF
屎肠球菌esp和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孙秋 黄文祥 +2 位作者 时正雨 刘成伟 李崇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3-787,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esp、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hyl、esp基因的分布情况,微量板定量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yl...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屎肠球菌esp、hyl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PCR检测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hyl、esp基因的分布情况,微量板定量检测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yl、esp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的关系。结果 70株临床分离屎肠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18.6%,其中hyl基因阳性株不能形成生物被膜,esp基因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36.4%,hyl+esp阳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27.3%,esp基因阴性株生物被膜形成率为6%。结论本院临床分离屎肠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较弱,hyl基因不能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esp基因能够促进生物被膜的形成,生物被膜的形成不局限于esp阳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屎肠球菌 esp、hyl基因 生物被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