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2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POD和EST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向丽 毕玉芬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9-515,共7页
为了摸清云南苜蓿(Medicago L.)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2种同工酶酶带数均为10条,多态... 为了摸清云南苜蓿(Medicago L.)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2种同工酶酶带数均为10条,多态位点百分数均达到100%。除二倍体材料外,其余材料均具有多条相同的共有谱带,有着丰富的多态性,但POD和EST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供试材料的POD和EST遗传距离均在0.00~1.00之间,其中1号、3号和4号二倍体苜蓿,与其他逸生材料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均为紫花苜蓿(M.sativa L.),POD和EST的遗传距离分别在0.00~0.56和0.00~0.33之间。采用类平均法(UPGMA)Nei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这将为云南苜蓿资源遗传关系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野生 逸生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海南坡鹿种群发展动态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8
2
作者 卢学理 袁喜才 +2 位作者 彭建军 李善元 张海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就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分布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和半野放两种类型,其中野生种群个体数量为65头,在1986~199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为1093头,同期年均增长率为22.4%。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的... 就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种群分布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和半野放两种类型,其中野生种群个体数量为65头,在1986~1992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0%;半野放种群个体数量为1093头,同期年均增长率为22.4%。迁地保护的海南坡鹿的分布种群有野放、半野放和圈养等3种类型,种群个体数量分别为524、337和86头。野放种群个体已有产仔现象;海南邦溪自然保护区的半野放种群在1994~200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18.9%;枫木鹿场的圈养种群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2.4%。目前,半野放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而野放是迁地保护的主要方式。应该注重发展迁地保护的半野放种群及其栖息地。对坡鹿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野生 野放 半野放 圈养
下载PDF
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向丽 毕玉芬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8,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6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稳定且多态性好的引物18个,共检测出243条扩增片段,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21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8.34%,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苜蓿遗...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56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稳定且多态性好的引物18个,共检测出243条扩增片段,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共216条,多态位点百分率88.34%,表明ISSR标记可用于苜蓿遗传多样性的研究。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145进行划分,可将供试材料分为6大类。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但也有一些与地理分布不相符。表明云南的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遗传基础较广,基因型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个体间也存在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野生 逸生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浙江省逸生分布新记录植物——欧洲猫儿菊 被引量:6
4
作者 叶喜阳 李根有 +2 位作者 马丹丹 谢文远 王曰培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7-648,共2页
报道了在浙江林学院东湖校区发现的一种菊科Compositae中国大陆逸生分布新记录植物——欧洲猫儿菊Hypochaeris radicata L.,并对其形态特征、用途等作了介绍。
关键词 植物学 欧洲猫儿菊 新记录 逸生 浙江
下载PDF
Modern hot spring geochemistry at the Tanlu fault and Jiaoliao block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1
5
作者 上官志冠 都吉夔 +3 位作者 臧伟 王基华 孔令昌 高松升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87-94,共8页
The δD, δ18O values of the hot springs are always more negative than those of the local cold spring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ocrurrence is physically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the deep circulating process of the ... The δD, δ18O values of the hot springs are always more negative than those of the local cold springs. The main cause for the ocrurrence is physically isotope fractionation during the deep circulating process of the groundwater. The relational expression between the δD, δ18O values and the maximum circulating depths of the groundwaters is given. The gases escaped from the geothermal fluid are mostly crust-derived gases in the studied area. The compressive structure of the Tanlu fault could extend to the deep crust, and basically stop the ascent of deep-seated gases towards th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lu fault and Jiaoliao block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GEOTHERMAL water ISOTOPIC ratios of escaped RARE gases.
原文传递
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春季栖息地选择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彦汲 杨淑贞 +2 位作者 王伟波 徐卫南 鲁庆斌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7-504,共8页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逃逸种群 栖息地选择 生态因子 建群
下载PDF
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向丽 毕玉芬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PPO检测分离出10条酶带,SOD为6条酶带,二者多态位点百分数均为100%。对酶谱进行谱形分析表明...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板电泳系统,对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材料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PPO检测分离出10条酶带,SOD为6条酶带,二者多态位点百分数均为100%。对酶谱进行谱形分析表明,除1,3,4号3份二倍体材料外,其他材料均具有多条相同的共有谱带,但也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表明30份供试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分布呈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可以作为研究云南苜蓿资源遗传关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野生 逸生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酯酶同工酶
下载PDF
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适生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向丽 毕玉芬 +3 位作者 车伟光 任健 孙云东 杜鹃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5-271,共7页
以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Medicago L.)资源为材料,对其分布区域气候、土壤特征及其生境进行系统研究,以探明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种群数量及适生性。结果表明: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在N 23°37′49.0″~28°34′09.1″,E 98&#... 以30份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Medicago L.)资源为材料,对其分布区域气候、土壤特征及其生境进行系统研究,以探明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种群数量及适生性。结果表明: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在N 23°37′49.0″~28°34′09.1″,E 98°47′31.4″~103°53′15.9″之间都有分布,垂直分布海拔范围为1122~2661m;分布地年平降水量的变幅在300~1000mm,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在0.79%~6.20%之间,土壤pH值变幅在4.30~8.37之间,采样地土壤较为贫瘠。分布地地貌类型多样,按其生境可分为杂草地型、干热河谷型、丘陵山地型和其他类型。苜蓿资源分布地优势植物和伴生植物共计18科45种植物,自然群落中的苜蓿主要作为伴生种零星存在;在迪庆州德钦县,德钦苜蓿作为优势种呈连片分布。综上所述,云南野生和逸生苜蓿资源在云南分布范围广,生境类型多样,具有较强的适生性和竞争能力,蕴含丰富的抗逆性苜蓿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野生 逸生 适生性
下载PDF
烟气脱硝SCR装置喷氨优化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刘晓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1-83,共3页
一些火电厂的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量分布不合理,致使其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大,局部氨逃逸浓度过大。对此,以某台300MW机组SCR装置为例,通过喷氨量分布优化调整,使SCR装置出口NO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45%下降为10%,平... 一些火电厂的烟气脱硝系统因SCR装置喷氨量分布不合理,致使其出口NOx浓度分布偏差大,局部氨逃逸浓度过大。对此,以某台300MW机组SCR装置为例,通过喷氨量分布优化调整,使SCR装置出口NO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由优化前的45%下降为10%,平均氨逃逸浓度由1.7μL/L下降为0.98μL/L,SCR系统的最大脱硝效率由80%提高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烟气脱硫 SCR装置 喷氨优化 氨逃逸浓度 脱硝效率
下载PDF
论东胜矿床油气逸散蚀变的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10
作者 吴柏林 邱欣卫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55-462,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的显著特点,首先是矿床存在明显的绿色蚀变控矿带以及漂白现象,其次是含矿层较广泛地分布有不连续透镜状碳酸盐化钙质胶结砂岩。经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鉴定、包裹体化学成分等项测试,认为绿色蚀...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砂岩型铀矿的显著特点,首先是矿床存在明显的绿色蚀变控矿带以及漂白现象,其次是含矿层较广泛地分布有不连续透镜状碳酸盐化钙质胶结砂岩。经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鉴定、包裹体化学成分等项测试,认为绿色蚀变和漂白现象是在大范围还原性环境下形成的,而其中的还原性流体主要与油气逸散作用有关;经对含矿层罐顶气和碳酸盐碳同位素以及部分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后认为,上述蚀变现象主要与上古生界来源的含CH4、H2S、CO、CO2等成分的煤成气向北东方向的逸散蚀变作用有关。故可认为,顺油气逸散方向的盆地边缘且位于绿色蚀变带前锋线的区域是铀矿成矿及找矿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床 油气逸散蚀变 绿色蚀变 漂白现象 砂岩型铀矿 同位素
下载PDF
数字化测逸出氡替代模拟测水氡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1
11
作者 武建华 邢玉安 +2 位作者 朱自强 叶威 林文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模拟测水氡方法已有40年历史,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测地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流井中逸出气氡的信息量和异常量远远大于溶解氡,随即开始对逸出气氡的微动态进行研究,并在"九... 模拟测水氡方法已有40年历史,氡浓度异常变化预测地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自流井中逸出气氡的信息量和异常量远远大于溶解氡,随即开始对逸出气氡的微动态进行研究,并在"九五"期间研制出目前国内功能、技术性能指标最佳的数字化测氡仪。然而数字化观测逸出氡能否代替模拟观测水氡存在不同意见,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和观测气氡实际震例的研究,阐明模拟测水氡和测逸出氡的差异和一致性,认为有逸出氡的井、泉测逸出氡完全可以代替模拟测水氡,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氡 数字化观测 模拟观测 逸出氡 溶解氡 地震监测
下载PDF
论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明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7,共9页
唐朝、五代一直存在严重的逃户问题,由此带来大量的逃田产权有待政府处理。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是:由于预期的激励机制收效不大,法令对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趋于削弱;出于保障国家财政的收益权考虑,法令逐渐加强对经营逃田... 唐朝、五代一直存在严重的逃户问题,由此带来大量的逃田产权有待政府处理。唐五代逃田产权制度变迁的特点是:由于预期的激励机制收效不大,法令对逃户的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趋于削弱;出于保障国家财政的收益权考虑,法令逐渐加强对经营逃田者的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保护;地方政府负有检校与招佃逃田、收租抵税、代管逃户部分收益等产权管理职责;民间一直存在逃户的亲邻私自处理逃田产权的非法行为,这是与地方官员的赋税"摊逃"互为因果的经济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五代 逃田 产权制度
下载PDF
数字化气氡观测干扰因素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朝明 陈华静 +4 位作者 朱方保 李罡风 陶月潮 罗志春 束克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0-646,共7页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 在进行地下流体数字化气氡观测及将观测资料应用于震情分析的过程中 ,发现某些干扰因素对数字化气氡观测和水氡的影响不同。在目前所用观测仪器和方法的条件下 ,气温对气氡值的影响系数为 - 0 4 % /℃ ;气压对气氡测值的影响系数为 0 1% /hPa ;不同类型的气水分离装置对气氡观测的影响很显著 ;同一含水层的井 (泉 )出水量的短期变化可引起观测水井流量的变化 ,但对气氡测值影响不显著 ;气氡测值对逸出气流量的变化反映不明显 ;逸出气含有杂质及气路泄漏等均会引起测值的下降。结合仪器的工作原理 ,对干扰产生的机制以及排除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观测 气氡 资料处理 干扰 地下流体 前兆观测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天然气藏的破坏与保存条件剖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雪根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4期21-36,共16页
天然气藏勘探的成功或失利,取决于气藏圈闭的封堵系统和散失系统。介绍了四川盆地气藏圈闭封堵系统和散失系统的类型、分布范围和对气藏圈闭的保存和破坏作用。气藏圈闭封堵系统的优劣取决于圈闭的有效封堵面与区域盖层的有效整体封闭... 天然气藏勘探的成功或失利,取决于气藏圈闭的封堵系统和散失系统。介绍了四川盆地气藏圈闭封堵系统和散失系统的类型、分布范围和对气藏圈闭的保存和破坏作用。气藏圈闭封堵系统的优劣取决于圈闭的有效封堵面与区域盖层的有效整体封闭条件和区域水动力停滞带环境条件,封堵系统良好的圈闭,勘探成功率高。气藏圈闭散失系统由缺乏区域盖层有效整体封闭条件的剥蚀区、区域水动力自由交替带环境、通天断层或潜伏通天断层组成。散失系统导致圈闭失效,从而造成勘探失利。通过对四川盆地天然气藏的破坏与保存条件的多个实例剖析,提出在四川盆地及我国南方海相天然气勘探中应当重视对天然气藏破坏与保存条件的研究,以利于天然气藏勘探区块、目标的选择和勘探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油气勘探 气藏封堵系统 气藏散失系统 油气藏保存条件
下载PDF
心电散点图在竞争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景永明 王智华 +6 位作者 潘运萍 孙朝阳 井艳 申继红 张芳芳 杨伟 李世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95-407,共13页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竞争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了解竞争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并行心律、自主心律、逸搏心律、多源性房速)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的... 目的探讨心电散点图在竞争性心律失常分析中的应用,了解竞争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并行心律、自主心律、逸搏心律、多源性房速)的典型动态心电图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的形态特征,利用逆向技术并结合动态心电图片断,一窥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结果并行心律Lorenz散点图的显著特征为右下向斜倒的"Y"字型散点集,表明并行心律自律性并不增高或略有增高,但不超过窦性心律的变异范围,能与窦性心律竞争靠的是其保护性的传入阻滞(对主导心律没有"感知"功能);自主心律的Lorenz散点图特征是室性周期(VV)与联律间期(NV)均重叠在窦律周期(NN)中,表明低位起搏点自律性轻度增高,达到或略超出窦性心律的频率范围,能与窦性心律竞争靠的是"实力"(自律性增高),与窦性心律此起彼伏、反复交替,表明其没有保护性传入阻滞(对主导心律有"感知"功能);逸搏心律的Lorenz散点图特征是等速线远端(1.0 s线之外)的曲尺状上外边界(逸搏夺获节律),表明逸搏心律的自律性没有增高,其节律随时重整,表明没有保护性传入阻滞,由于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主导心室率降低,故能与主导心律发生低水平的竞争;多源性房速的Lorenz散点图类似房颤的扇图,多个低位起搏点自律性显著增高,几乎取代窦性心律,只有在各级起搏点均传出阻滞的瞬间可能找到少量的窦性心搏,没有固定的节律,表明各低位起搏点之间的竞争势均力敌。结论常见竞争性心律失常的心电散点图特征明显,是快速分析此类动态心电图的秘密武器。心电散点图表现出来的电生理意义(自律性、保护性传入阻滞、间歇性传出阻滞)各不相同,是鉴别与命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心律失常 并行心律 自主心律 逸搏心律 多源性房速 电生理特征 心电散点图
下载PDF
SCR高脱硝效率燃煤发电机组逃逸氨分布特性实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军状 杨勇平 +6 位作者 朱法华 杨希刚 李小龙 严俊波 陆强 张文杰 程志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7-3453,共7页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 掌握NO_(x)超低排放后、特别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高脱硝效率下的逃逸氨分布特性,对于厘清燃煤机组氨排放源强特征、提升锅炉安全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台典型超低排放技术路线机组为测试对象,在320MW负荷、96.6%脱硝效率的工况下,对所有排放渠道的氨同时进行取样分析,以获得逃逸氨的分布特征,并进行氨质量平衡核算以验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机组SCR出口逃逸氨浓度为0.60mg/m^(3),符合HJ562—2010中氨逃逸控制要求;随着烟气深度治理,烟气中的氨被协同脱除至较低水平:烟囱排放氨浓度仅为0.06mg/m^(3)。除了11.7%的逃逸氨与SO_(3)反应形成NH_(4)HSO_(4)附着在空预器内,氨在粉煤灰、石膏、脱硫废水、排放烟气4个排放渠道中质量流量比例分别为25.6%、42.8%、17.9%和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氨 燃煤发电机组 分布特性 选择性催化还原高脱硝效率 质量平衡 超低排放
下载PDF
不同放置方式的诱饵对红火蚁的诱集作用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俊 陆永跃 +3 位作者 曾玲 吴碧球 高亿波 许益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
以诱饵诱集时间、工蚁诱集数、工蚁逃逸率3个指标评价了竹签+火腿肠片、标本瓶+火腿肠片2种诱饵诱集技术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竹签+火腿肠片的方式在25 min内工蚁诱集数达到最大,而标本瓶+火腿肠片的方式仅需要15 min,工蚁诱集数在达到... 以诱饵诱集时间、工蚁诱集数、工蚁逃逸率3个指标评价了竹签+火腿肠片、标本瓶+火腿肠片2种诱饵诱集技术的监测效果.结果表明:竹签+火腿肠片的方式在25 min内工蚁诱集数达到最大,而标本瓶+火腿肠片的方式仅需要15 min,工蚁诱集数在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趋于稳定;2种诱集方式在30 min内工蚁诱集数差异不显著,工蚁逃逸率差异显著;从诱饵诱集率、工蚁诱集数2个方面综合考虑高、低密度诱饵数下的5种投放方式,得出"Z"字形是诱饵的最适合投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诱饵 诱集时间 工蚁诱集数 工蚁逃逸率 诱饵诱集率
下载PDF
庐江台人工测氡与数字化自动测氡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雪莹 陶月潮 +1 位作者 张朝明 朱方保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2年第3期26-32,共7页
以安徽庐江台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数字化测氡与人工取样测氡结果的精度、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数字化测氡观测精度高,但受气温、气压影响较大;气氡与水氡资料动态特征有较大差异,数字化气氡值与人工测气氡、人工测水氡不相关,水气Rn/Rn... 以安徽庐江台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数字化测氡与人工取样测氡结果的精度、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数字化测氡观测精度高,但受气温、气压影响较大;气氡与水氡资料动态特征有较大差异,数字化气氡值与人工测气氡、人工测水氡不相关,水气Rn/Rn与井水温成正比。由于数字化测氡观测时间较短,资料又非常有限,还缺少一定的震例,因此,在一定时间内数字化测氡与人工测水氡应同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氡 水氡 数字化 人工观测 对比分析 气温 气压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延庆台气氦集气装置的改进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石军 孔令昌 +3 位作者 乔永军 徐绿清 张宏宇 白长清 《华北地震科学》 2012年第2期64-67,共4页
介绍了延庆地震台2010年底气氦测项集气装置改进的整个过程,从改造以后的数据来看,集气装置的改进使气氦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日变形态清晰、规则。对延庆台此次改进的集气装置参数、制作方面的技术环节以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进... 介绍了延庆地震台2010年底气氦测项集气装置改进的整个过程,从改造以后的数据来看,集气装置的改进使气氦观测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日变形态清晰、规则。对延庆台此次改进的集气装置参数、制作方面的技术环节以及安装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地震台 逸出气氦 集气装置
下载PDF
氨逃逸过大成为加重大气雾霾的又一成因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坚 杨建辉 +1 位作者 陈鸥 岳光溪 《中国能源》 2020年第10期39-41,共3页
国内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后,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烟气常规污染物排放浓度逐渐降低,燃煤电厂氨逃逸超标现象日渐凸显,未参与反应氨在常规烟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燃煤电厂氨逃逸已经成为了加重大气... 国内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后,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烟气常规污染物排放浓度逐渐降低,燃煤电厂氨逃逸超标现象日渐凸显,未参与反应氨在常规烟气污染物总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持续上升,燃煤电厂氨逃逸已经成为了加重大气雾霾的新一类污染物,解决燃煤电厂氨逃逸量过大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最后,建议从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检测三个方面,提升脱硝氨逃逸控制水平,减少氨逃逸和氨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氨逃逸 雾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