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格语言的语序 被引量:7
1
作者 罗天华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0,共11页
本文以78种施格语言为样本,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讨论施格语言的语序模式。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理清施格语言语序的基本面貌,包括小句语序、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附置词位置;(二)发掘各项语序特征之间的关联,认为语序特征之间... 本文以78种施格语言为样本,在语言类型学的框架下讨论施格语言的语序模式。主要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理清施格语言语序的基本面貌,包括小句语序、名词短语修饰语语序、附置词位置;(二)发掘各项语序特征之间的关联,认为语序特征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三)比较施格语言和一般语言的语序,指出其共性和差异,在此基础上丰富和修正已有的语序类型学研究成果。文章也提出了施格语言的8条语序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格语言 语序 小句 名词短语修饰语 附置词
原文传递
作格性与作格语言的“主语”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遥 李景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50,共7页
主语、宾语等受格语言的句法概念在作格语言中的确仍是解读作格语言的关键,而作格语言内部的形态和句法差异却决定了很难找到一个统一适用于受格语言和作格语言的"主语"概念。本文指出作格分裂的本质在于作格语言的受格化倾向... 主语、宾语等受格语言的句法概念在作格语言中的确仍是解读作格语言的关键,而作格语言内部的形态和句法差异却决定了很难找到一个统一适用于受格语言和作格语言的"主语"概念。本文指出作格分裂的本质在于作格语言的受格化倾向,并以此为视角论证了作格性的连续体特征。作格性的强弱差异制约了作格语言的句法组织方式:作格性弱的作格语言在句法表现上倾向于与受格语言一致,而在作格性强的作格语言中,受事性成分取得了成为话题的优先权,通格成分与谓语的关系成为句子的主要语法关系,也因此更具有典型主语的形态和句法特征。汉语的主语在形态和句法上与作格语言的"主语"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希冀可为汉语主语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语言 作格分裂 作格性 通格成分 主语
原文传递
比附“主谓结构”引起的问题 被引量:32
3
作者 沈家煊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5,共14页
说汉语也有"主谓结构",这只是一种比附的说法,因为汉语并没有界定主谓结构的形式标准,所说的"主谓结构"其实是指逻辑上的命题。比附主谓结构并用它来套汉语现象,结果引起许多问题,特别表现在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些... 说汉语也有"主谓结构",这只是一种比附的说法,因为汉语并没有界定主谓结构的形式标准,所说的"主谓结构"其实是指逻辑上的命题。比附主谓结构并用它来套汉语现象,结果引起许多问题,特别表现在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些热点问题上,主要有施格型、中动式、事件结构、关系从句、话题凸显等五个。布龙菲尔德指出,"语言学研究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无权在分析一种语言的时候注入这种语言没有表示的区分",要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在讲汉语语法的时候如何超越主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谓结构 比附 施格型 中动式 事件结构 关系从句 话题凸显
原文传递
逆动式的最新研究及把字句的句法性质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狂 潘海华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章首先从逆动式的界定、语义解读、生成方式、跨语言普遍性四个方面介绍Polinsky(2017)的最新成果,同时对照分析把字句,明确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给出其生成结构,进一步支持二者具有平行性的观点(参见叶狂、潘海华2012a、2012b,2014... 文章首先从逆动式的界定、语义解读、生成方式、跨语言普遍性四个方面介绍Polinsky(2017)的最新成果,同时对照分析把字句,明确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给出其生成结构,进一步支持二者具有平行性的观点(参见叶狂、潘海华2012a、2012b,2014)。之后,针对学界的不同意见,用三条证据证明将把字句视为高及物性句式的观点并不可取,并全面解释"把"后NP为施事主语、处所、领有者等情形(参见张伯江2014)。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把字句就是由针对宾语的逆动化操作而成,不管宾语是哪一种语义角色,"把"的功能就是标记降级的宾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 作格语言 语义角色 逆动化
原文传递
汉语动结式在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从藏缅语的自动和使动的对立谈起 被引量:3
5
作者 石村广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3-455,共13页
本文从藏缅语"自动-使动"对立的这一观点来反观汉语动结式(略记为VR),并指出汉语具有两个不同的类型特点:第一,原始汉藏语的使动形式是在动词前面黏附前缀*s-来表达的。现代汉语也存在同样的派生方向,即R(自动)→VR(使动)。... 本文从藏缅语"自动-使动"对立的这一观点来反观汉语动结式(略记为VR),并指出汉语具有两个不同的类型特点:第一,原始汉藏语的使动形式是在动词前面黏附前缀*s-来表达的。现代汉语也存在同样的派生方向,即R(自动)→VR(使动)。汉语的语法系统自古而今以"自动-使动"的对立(即作格性)为核心。第二,典型的动结式是通过"致动用法的双音化"产生的。它属于造句法,体现出宾格语言的类型特点。汉语原本就具有语言类型上的两面性,学术界普遍认为汉语和藏缅语之间在发生学上有亲缘关系。藏缅语的语态系统可以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自动-使动 作格语言 宾格语言 致动用法
原文传递
施通格论元组配类型的逻辑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立鑫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3-23,共21页
除主宾格句法结构外,语言中还存在另一种常见的句法结构:施通格句法结构。本文从理论和逻辑上推导了施通格句法结构的起源,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施通格句法结构内部的功能差异。在大量语言样本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施通格语言演化方向的假设... 除主宾格句法结构外,语言中还存在另一种常见的句法结构:施通格句法结构。本文从理论和逻辑上推导了施通格句法结构的起源,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施通格句法结构内部的功能差异。在大量语言样本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施通格语言演化方向的假设,认为语言句法结构模式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生产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通格语言 施通格结构 主宾格结构 语言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