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伪造会带来全新的“认识威胁”吗?
1
作者 黎春娴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3,共8页
深度伪造当前造成了广泛的认识威胁舆论。舆论认为这项技术将对人类的认识环境、能力和信任造成损害,会消除视频作为感性知识的可靠性,降低视频记录中的信息价值,导致骗子红利形成。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进行观察,则会发现:影像提供的并... 深度伪造当前造成了广泛的认识威胁舆论。舆论认为这项技术将对人类的认识环境、能力和信任造成损害,会消除视频作为感性知识的可靠性,降低视频记录中的信息价值,导致骗子红利形成。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进行观察,则会发现:影像提供的并不是非人际知识,诸多例证也说明人为操纵在技术发展中如影随形。此外,所谓的“认识末日(epistemic apoclayse)”的含混叙事,对技术乱象和问题的解决并无太大帮助。因此,需要对“认识威胁”重新进行语义和语境的思考,厘清该技术面临的问题。进而在策略上将技术社会系统作为真正应该展开治理的对象,把注意力从认识威胁转移到其应遵循的社会规范层面,以避免倒向技术至上主义的解决策略,使其不会落于捍卫传统理性及其既有权力结构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伪造 认识威胁 科技伦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