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逻辑中逻辑全知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鲲 陈建中 +1 位作者 孙德刚 刘大有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0-43,共4页
分析认知逻辑中的逻辑全知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提出一种可以避免逻辑全知的认知逻辑 E L,
关键词 认知逻辑 逻辑全知 模态逻辑 AGENT 公理系统
下载PDF
英语学术论文中的遁言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丁展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学术论文写作并非是不受作者主观影响的就事论事的客观陈述 ,成功的学术英语写作需要借助遁言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对遁言的运用和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 :遁言是学术语篇社团成员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 ,学术英语中的遁言现象不仅... 学术论文写作并非是不受作者主观影响的就事论事的客观陈述 ,成功的学术英语写作需要借助遁言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对遁言的运用和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 :遁言是学术语篇社团成员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段 ,学术英语中的遁言现象不仅是作者、读者、语篇三者交互的结果 ,也是用语言形式体现作者心理取向的产物 ,是一种认知情态。遁言研究对学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英语写作 遁言运用 认知情态
下载PDF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一种语言观和由它派生的一种新名称理论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波 《哲学分析》 2011年第1期3-36,99,共35页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的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的因果历史链条上,所传递的首先是并且主要是关于名称所指对象的描述性信息。(3)被一个语言共同体所认可的那些描述性信息的集合构成了名称的意义。(4)相对于认知者的实践需要,在作为名称意义的描述集合中可以排出某种优先序:某些描述比其他描述更占有中心地位。(5)名称都有所指,但名称的所指不一定都是物理个体,也包括抽象对象、虚构对象和内涵对象。(6)若考虑到说话者的意向、特定话语的背景条件以及相关的知识网络等因素,由名称的意义甚至是其一部分意义也可以确定名称的所指。SHCD简单回应了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那些批评以及其他一些逻辑疑难。SHCD与克里普克的名称理论的分歧和对立,实际上源自两者在语言观上更为根本的分歧和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克里普克 认知论证 语义论证 模态论证
下载PDF
英语情态动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 被引量:5
4
作者 薛慕煊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正确的译文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上的。本文试图就英语情态动词的理解和翻译作一探讨。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例如下列两个句子在英国英语中... 正确的译文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上的。本文试图就英语情态动词的理解和翻译作一探讨。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例如下列两个句子在英国英语中含义是很不相同的,因此就有不同的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al VERBS epistemic nonepistemic
下载PDF
认识情态词“应该”和“可能”的连用及语义组合的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园 陈婷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2,254,255,共14页
本文通过语料库搜索和可接受度判断测试,证实认识情态词“应该”和“可能”可以连用并允许两种组合形式,尝试消除存在已久的语言事实认定上的分歧。借助诊断测试方法,我们区分了连用形式中命题和言者承诺层面的“可能”,避免以往主客观... 本文通过语料库搜索和可接受度判断测试,证实认识情态词“应该”和“可能”可以连用并允许两种组合形式,尝试消除存在已久的语言事实认定上的分歧。借助诊断测试方法,我们区分了连用形式中命题和言者承诺层面的“可能”,避免以往主客观情态概念描述标准上的不确定性。基于命题层面和言外之力层面的区分以及常态判断、理想世界的概念,本文刻画“可能”和“应该”的语义,揭示情态词连用情况下语义组合的不同方式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情态 应该 可能 言外之力 承诺强度
原文传递
英语论说文中的情态问题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秋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4,共5页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对于情态表达的不当使用影响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地道程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语用失误,有违西方通用的礼貌原则和主流的话语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本的“说服”功能。恰当使用...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对于情态表达的不当使用影响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地道程度。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语用失误,有违西方通用的礼貌原则和主流的话语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本的“说服”功能。恰当使用情态语是确保中国学生英语作文地道程度及语用得体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认知型情态 责任型情态 情态表达
下载PDF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芸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9,共11页
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 也许是受西方情态研究的影响,汉语学界有人认为汉语的同类情态词也都有"可能性""必然性"梯度上的差别,这种认识无法解释为何汉语同类情态词存在大量的连用现象,而且它们既不是语义上的重复,也没有梯度上的矛盾。本文从维向的角度解释认识情态动词的连用现象。认识情态可细分为四个维向:"单纯标示对命题真值的确信度(一定、应该、可能)"、"凸显命题的程度性结果(得)"、"根据经验判断命题(会)"、"根据变化趋势判断命题(要)"。文章提出"只有维向差异的情态动词才能连用"的假设,根据这条假设,我们预测认识情态动词连用的可能组合。语料库中的连用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情态动词 连用 维向 梯度
下载PDF
汉语揣度性与确定性推测副词并用现象研究
8
作者 韩传瑜 潘玉坤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揣度性与确定性推测副词并用一般被看作语病,然而古今汉语语料中存在大量并用的语言事实。从形式上看,两类副词并用时,揣度副词一般居前,确定副词居后,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从语义上看,两类副词并用倾向于表达高值认识情态。两者能够并用... 揣度性与确定性推测副词并用一般被看作语病,然而古今汉语语料中存在大量并用的语言事实。从形式上看,两类副词并用时,揣度副词一般居前,确定副词居后,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从语义上看,两类副词并用倾向于表达高值认识情态。两者能够并用是因为在情态句中各自担当的功能不同:确定性推测副词指向命题,表示说话人认为命题必然或很可能为真;而揣度性推测副词指向言者,表示谦虚礼貌或显示非现实性主观认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情态 推测副词 情态副词 X必
下载PDF
制图理论框架下汉语认识和真值情态动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浩鹏 何晓炜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43,共11页
本文在制图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认识和真值情态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的映射关系。本研究发现汉语表达"可能性""盖然性"妁情态动词"可能"和"应该"既是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也是真值情态(... 本文在制图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语认识和真值情态动词语义特征和句法表现的映射关系。本研究发现汉语表达"可能性""盖然性"妁情态动词"可能"和"应该"既是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也是真值情态(Alethic Modal)。根据制图理论(Cinque 1999,2006),前者位于标句词短语层,后者位于时制短语层。认识情态动词结构可分析为话题结构,句首名词是情态动词后接小句主语或宾语移位形成的话题。真值情态动词结构中的句首名词是位于时制短语指示语位置的主语。制图理论能够使我们更有效地探究情态动词语义特征与句法位置的映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理论 认识情态 真值情态 句法语义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专业英语学习者情态动词类联接使用调查
10
作者 唐丽玲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93-96,共4页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系统考察了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的使用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存在严重的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即责任、义务情态类联接过多使用而认知情态类联接过少使... 采用语料库文本分析法系统考察了中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的使用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专业英语学习者作文中情态动词类联接存在严重的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并存现象,即责任、义务情态类联接过多使用而认知情态类联接过少使用,且在"有灵主语+VM"这一责任情态类联接中过多使用人称代词作为情态动词的主语。究其原因,可能与语法教学中一贯强调语法形式的准确性而不是语用意义上的恰当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 类联接 认识情态 责任情态 语料库
下载PDF
认知型情态的人际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浩 刘宇慧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5-86,91,共3页
在认知型情态的使用上,学习者存在多用、少用、使用不当和用法单一等问题。研究表明,认知型情态在学术话语中是一种重要的人际意义实现手段。在英语教学和论文写作中需提高学生对认知型情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关键词 认知型情态 人际意义 学术话语
下载PDF
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词汇模糊限制语研究
12
作者 邱月泠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5-99,共5页
使用AntConc自建小型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称COCA)作为对比参照语料库,将商务谈判中的词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进行定量分析对比,通过对语料中的实例进行详细的词汇分析,总结出词汇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谈判语境下具有缓和语气,... 使用AntConc自建小型语料库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简称COCA)作为对比参照语料库,将商务谈判中的词汇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进行定量分析对比,通过对语料中的实例进行详细的词汇分析,总结出词汇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谈判语境下具有缓和语气,推动会话进行;提供变动的余地,让说话者的命题更趋于准确;避免草率决定,促进共赢实现;模糊责任,减少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几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情态 模糊限制语 商务英语谈判 语料库
下载PDF
泽州方言认识情态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13
作者 王帆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1,17,共7页
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讨论认识情态副词的句法分布以及情态量级特征,分析其主观性特征在表义及句法上的表现,从语义发展角度讨论认识情态副词主观化的历程。
关键词 认识情态副词 主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论拒斥模态与拒斥认知逻辑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章买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0-34,共5页
在认知模态当中,"知道"、"信念"等是"正"的模态,"拒斥"、"怀疑"则是"负"的模态。在负的模态词中,"拒斥"是最强的认知否定。在三分认知世界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拒... 在认知模态当中,"知道"、"信念"等是"正"的模态,"拒斥"、"怀疑"则是"负"的模态。在负的模态词中,"拒斥"是最强的认知否定。在三分认知世界理论的基础上讨论拒斥模态与拒斥认知命题是恰当的。根据三分认知世界理论,在经典命题逻辑的基础上引入拒斥算子"J",可以建立一个静态拒斥认知命题逻辑系统。拒斥认知逻辑的建立有利于保持思维的明晰性,拒斥认知逻辑是精确判断、做出决策、排除谬误等活动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认知世界 拒斥模态 拒斥逻辑
下载PDF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振前 生为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231,240,共11页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以形式句法为理论工具进行深入的描写和刻画。语义上,认识情态助动词可细分为典型、非典型和边缘三个子类,且其"典型性"与其历时演化方式的特殊程度呈负相关。句法上,在仅表认识情...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助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可以以形式句法为理论工具进行深入的描写和刻画。语义上,认识情态助动词可细分为典型、非典型和边缘三个子类,且其"典型性"与其历时演化方式的特殊程度呈负相关。句法上,在仅表认识情态义的特定句法环境中,典型认识情态助动词"可能、应该1"和有标记的非典型认识情态助动词"会1"的句法特征具有一致性:后接CP子句,且该子句成分前置都属于非论元移位。认识情态助动词在子句成分分布等方面体现出的句法表征差异应归因于其演化过程的特殊性和演化方式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情态助动词 典型性 句法表征 历时演化
原文传递
论现代汉语中多个情态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
16
作者 崔靖靖 李百温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4-76,共3页
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句子中经常连用,其连用顺序是: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多个情态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的探讨应首先把情态动词与体态词联系起来,找到认知情态动词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差异;其次根据根情态动... 情态动词在现代汉语句子中经常连用,其连用顺序是: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多个情态动词连用的句法结构的探讨应首先把情态动词与体态词联系起来,找到认知情态动词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的差异;其次根据根情态动词源于ASPP并与体态词成对比分布,同时选择VP作为其补语;认知情态动词源于COMP并不能发生在不确定语境中;同时选择IP作为其补语的特点,分析得出认知类情态动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要高于根情态动词(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从而确定了情态动词连用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的连用 体态词 认知情态动词 根情态动词
下载PDF
内涵的刻画与认知的可能世界——兼评查尔莫斯的二维语义理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荣立武 李建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解决同义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困难在于:断定表达式有相同的意义包含了如下的假定———不同的说话者用音节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同义性问题不仅涉及指称问题,也涉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的问题,而这也是"分析性"和"... 解决同义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困难在于:断定表达式有相同的意义包含了如下的假定———不同的说话者用音节划分世界的方式是一样的。因此,同义性问题不仅涉及指称问题,也涉及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的问题,而这也是"分析性"和"内涵"这些概念何以导致众多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查尔莫斯认为,为了刻画表达式的内涵,必须区分认知的可能世界和模态的可能世界,从而利用理性(说话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模态(真实世界的可能状态)构建出"意义"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真 先验真 必然真 内涵 认知的可能世界 模态的可能世界
下载PDF
现代汉语揣测情态副词的使用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静书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现代汉语揣测副词在语义、语体上均有差别,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显示了语体差别,而语义差别则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得以揭示,并可从汉语史的角度得到验证。
关键词 揣测副词 语体差异 语义差异
下载PDF
英语“情态副词+DP”的合法性解析——兼谈其汉语对应表达
19
作者 孔蕾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42-54,共13页
认识类情态副词作用于命题,表达对命题的主观确定程度。但英语中,这类副词却常与DP组合,作用于DP,而非命题。本研究探讨英语"情态副词+DP"结构的合法性条件。研究认为,在"情态副词+DP"的语义解释中,表层的DP实际关... 认识类情态副词作用于命题,表达对命题的主观确定程度。但英语中,这类副词却常与DP组合,作用于DP,而非命题。本研究探讨英语"情态副词+DP"结构的合法性条件。研究认为,在"情态副词+DP"的语义解释中,表层的DP实际关联一个命题,这是支撑"情态副词+DP"结构合法的深层语义条件;英语关系从句是"情态副词+DP"成立的句法前提,它在语言使用经济性原则和转喻机制的推动下在表层实现为DP;此外,从语义匹配角度而言,情态副词表达认知不确定性,与之组合的命题内容(表层为DP)也需要具有与之匹配的"不确定性",这是"情态副词+DP"合法的另一语义条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还对比分析了相同的概念语义在汉语中的编码问题,审视了英汉语在句法—语义界面上不同的工作机制。研究发现,汉语不存在英语关系从句的这样的固定句法结构,故无法借助转喻机制使用DP代替命题表达的概念语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副词 DP 类型迁移 句法基础 语义匹配
下载PDF
汉语儿童认识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
20
作者 杨贝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8,共9页
本研究收集一个汉语儿童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的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旨在调查汉语认识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规律并尝试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认识型情态动词不仅习得得晚,使用频率也比较低;认识型情态动词习得的早晚与其蕴含的可... 本研究收集一个汉语儿童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的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旨在调查汉语认识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规律并尝试探寻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认识型情态动词不仅习得得晚,使用频率也比较低;认识型情态动词习得的早晚与其蕴含的可能性层级有关,认识必然表达比认识或然表达早习得;认识型情态句的句型呈现逐渐多样化的趋势,句法结构则呈现逐渐复杂化的趋势。认识型情态动词的习得受到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汉语语言特征和输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认识型情态动词 早期习得 个案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