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5篇文章
< 1 2 2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8
1
作者 徐仲煌 黄宇光 +4 位作者 潘华 陈绍辉 任洪智 叶铁虎 罗爱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5-238,共4页
目的 比较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时临床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NER ,n =17)和... 目的 比较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膜外麻醉时临床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腰丛 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NER ,n =17)和硬膜外麻醉 (EPI,n =17)两组 ,分别施行单侧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NER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 ,刺激器电流频率 2Hz,起始强度 1~ 2mA ,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 0 5 %罗比卡因 2 0~ 30ml;EPI组则选择L2~ 3 或L3~ 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 ,予 0 75 %罗比卡因 15~ 2 0ml。记录麻醉前 ,手术开始 ,手术开始后 15、30、45、6 0分钟 ,术后 1小时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和心率 (HR) ,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 (术后 1、4小时VAS评分 )、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手术开始后 15分钟 ,EPI组病人DBP降低明显 (P <0 0 5 ) ,随后 30、45、6 0分钟及术后 1小时EPI组病人的SBP、DBP均明显低于NER组 ;NER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小于EPI组 (P <0 0 5 ) ,EPI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恢复较NER组快 (P <0 0 5 ) ;NER组罗比卡因平均用量大于EPI组 (P <0 0 5 )。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罗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术后镇痛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及母婴的结局影响 被引量:121
2
作者 徐丹 周仕彬 +3 位作者 罗方毅 金亮 张明敏 鲁恒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分娩的10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对产程、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经阴道分娩的10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注射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产妇接受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指标、不同时间段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麻醉10min、1h、2h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麻醉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5.6%(3/54)低于对照组的18.5%(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产妇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麻醉镇痛效果,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不良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产程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6
3
作者 李西宽 焦亚奇 +2 位作者 刘俊田 苟伟 胡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阻滞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8
4
作者 莫桂熙 刘奕君 +2 位作者 莫坚 梁广彬 张良清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9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方式将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全麻骨科手术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32例)给予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硬膜外麻醉组(32例)给予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观察麻醉前后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术后6、12、24、72 h的MMSE评分差异,并统计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受教育时间、出血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0.5h及手术结束时动脉血压和心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3±10.5)min、(30.3±7.8)min、(33.2±9.6)min;膜外麻醉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分别为(30.6±11.6)min、(30.1±6.6)min、(34.3±8.5)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2±1.5,而膜外麻醉组麻醉前MMSE评分为29.1±1.0,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出现先减少后恢复的变化,膜外麻醉组麻醉后24h时的MMSE评分28.7±1.0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的27.3±0.8(t=5.491,P=0.000<0.05);全身麻醉组麻醉后6h和12hPOCD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膜外麻醉组的(P<0.05),而两组在麻醉后24h开始POCD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大于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比较 被引量:78
5
作者 梁永新 古妙宁 +1 位作者 王世端 芦相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子宫或(和)卵巢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Dex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Dex)和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子宫或(和)卵巢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Dex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应用Ramsay镇静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两组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给药前(T0)、切皮前即给药后15min(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45min(T4)、术毕(T5)及术后1h(Te)患者HR、MAP、BIS、Ramsay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T1~T5时D组BIS、MAP明显低于T0时和P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P组,HR慢于R时和P组(P〈0.05)。低血压的发生率P组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Dex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妇科手术患者镇静是安全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 硬膜外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76
6
作者 王鑫 夏涵 +2 位作者 李斌 池叶楠 王秋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7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足月妊娠初产妇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采用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对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足月妊娠初产妇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90),治疗组采用4μg舒芬太尼复合3 mg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按阴道分娩常规处理,未用任何止痛措施。观察镇痛5 min、10 min、30min、60 min时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的阴道出血量、产程、顺产率、剖宫产率,观察两组镇痛显效时间、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5 min,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镇痛后10 min、30 min及60 min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妇镇痛显效时间、阴道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镇痛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顺产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产妇的顺产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对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较好,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1
7
作者 周小燕 巫秀珍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预防及治疗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方法,希望更好地加强麻醉防治工作,为老年患者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行择...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预防及治疗老年患者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方法,希望更好地加强麻醉防治工作,为老年患者麻醉方法的选择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行择期非心脏手术麻醉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全凭静脉组(A组60例),静吸麻醉组(B组60例),全凭吸入组(C组60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D组60例),在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3和7天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术后7天MMSE评分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为有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前N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老年患者麻醉术后有92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38.3%。所有组MMSE评分在术后1d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A、B、C组)和腰硬膜外麻醉组(D组)在术后1d和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在术后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和7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ABC组)和腰硬膜外麻醉组(D组)在术后7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腰硬膜外麻醉者显著,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POCD发生率增加,POCD发病高峰期在术后1d,受教育程度偏低更容易引起老年人POCD。POCD发生率可能与长时间麻醉、吸入高浓度麻药、术后疼痛等有关。全麻应选择短效的麻醉药和镇痛药如瑞芬太尼可能会有助于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有可能降低POCD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术后认知障碍
下载PDF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9
8
作者 盛绚宇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 h、手术操作...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0.5 h、手术操作时以及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MSE评分:全身麻醉组麻醉前为(29.3±1.2)分,麻醉后6、12、24、72 h分别为(26.2±0.8)分、(25.7±0.6)分、(27.1±0.9)分、(29.1±0.9)分;硬膜外麻醉组麻醉前为(29.0±0.9)分,麻醉后6、12、24、72 h分别为(26.7±0.5)分、(25.4±0.6)分、(29.4±0.8)分、(29.3±0.9)分。③麻醉后24 h,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在术后12 h内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矫形外科手术 老年人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7
9
作者 胡明权 缪冬梅 +2 位作者 刘睿 吴迪 赵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丙泊酚组(P组),麻醉完善后D组静脉给予浓度...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需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丙泊酚组(P组),麻醉完善后D组静脉给予浓度为4μg/ml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维持剂量0.2μg·kg^-1·h^-1;M组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1次;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负荷量1mg/kg,维持量2mg·kg^-1·h^-1;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10min(T1)、30min(T2)、60min(T3)、术毕(T4)时的MAP、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值,并于T0、T4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皮质醇。结果T1~T4时三组AAI值均明显低于T0时(P〈0.01);T3时P组AAI明显低于D、M组(P〈0.05)。T1~T4时三组MAP均明显低于T0时(P〈0.05或P〈0.01);T2~T4时D、P组MAP均明显低于M组(P〈0.05);T3、T4时D、P组HR明显慢于T0时和M组(P〈0.05)。T4时三组血浆皮质醇均明显低于T0时,且T4时D组血浆皮质醇明显低于P、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椎管内麻醉辅助用药,不仅具有良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对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有一定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椎管内麻醉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9
10
作者 马龙 侯俊德 +3 位作者 王志刚 赵璐 陈娟 陈永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0例。D组患者于硬膜外麻醉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 min。随后调整泵注剂量为0.25μg/kg·h^(-1)。C组患者泵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拔管时间及术后寒颤、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于麻醉诱导前30min及术后24h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同时于上述时点检测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及血糖水平。结果:D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C组,麻黄碱使用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C组,而CD8^+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24h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30min,而CD8^+水平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24hCRP、Cor及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下,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减少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硬膜外麻醉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徐俊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各监测项目基础值和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36例老年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68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各监测项目基础值和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1、7 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硬膜外组术后1、7 d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全麻组。2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 d,硬膜外组术后1、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全麻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经过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后均有POCD发生,但全麻术后POCD的发生率有大于硬膜外麻醉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科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2
作者 庞刚 张勇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LC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和皮质醇(Cor)]水平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在T1、T2和T3时,观察组SBP和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R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H分别为(11.44±2.27)mg/L、(8.03±2.56)mg/L和(9.34±2.82)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5±3.56)mg/L、(9.51±3.14)mg/L和(10.92±3.25)mg/L,P<0.05或P<0.01];PRL分别为(70.76±5.55)mg/L、(60.43±7.85)mg/L和(64.36±7.59)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32±4.03)mg/L、(73.01±8.04)mg/L和(76.39±6.65)mg/L,P<0.05或P<0.01];Cor分别为(480.33±26.16)mg/L、(469.27±28.76)mg/L和(477.91±21.78)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45±27.69)mg/L、(484.21±23.13)mg/L和(495.40±26.67)mg/L,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为(7.81±3.12)min、(8.25±3.23)min、(16.73±4.28)min和(19.55±5.23)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20±3.87)min、(10.21±3.84)min、(21.45±4.50)min和(23.29±5.41)min,P<0.05或P<0.01];对照组苏醒期8例(25.0%)发生烦躁,明显高于观察组2例(6.3%,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行LC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激素应激反应更轻,麻醉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高血压 老年
下载PDF
氯普鲁卡因注射液联合吗啡注射液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郝凤梅 苗华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3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并于腰麻后55 min注射吗啡2 mg。A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联合吗啡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3组患者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并于腰麻后55 min注射吗啡2 mg。A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n静脉注射3%氯普鲁卡因5 mL,B组于注射吗啡后10 min静脉注射3%氯普鲁卡因5 mL,C组于注射吗啡前10 min静脉注射0.9%NaCl 5 mL。比较3组产妇的体征情况、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围术期炎症因子、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A、B、C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3.17±0.26),(1.95±0.28),(2.04±0.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26±7.91),(48.85±7.64),(49.13±7.52)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舒芬太尼用量分别为(44.26±8.15),(31.06±7.21),(35.84±9.13)μg,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A、B、C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分别为(1.57±0.58),(2.31±0.65),(2.07±0.46)pg·L^(-1);IL-6分别为(143.29±15.81),(120.26±18.91),(133.08±16.51)pg·L^(-1);IL-10分别为(106.24±8.63),(78.20±7.64),(83.96±7.85)pg·mL^(-1);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71.80±18.36),(97.30±26.13),(149.21±24.41)p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为皮肤瘙痒和呕吐,且A、B、C组产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00%,30.00%,3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依次注射吗啡、氯普鲁卡因,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降低产妇舒芬太尼使用量,并能够维持炎性因子平衡,减轻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普鲁卡因 吗啡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王梅芳 濮健峰 +2 位作者 任建刚 黄迅 潘四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未接受放化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或丙泊酚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65~75岁,ASAⅡ或Ⅲ级,术前未接受放化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D组全麻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以0.25μg·kg^(-1)·h^(-1)维持,C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行T8~9或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及BIS监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30min和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水平。结果与麻醉诱导前30min比较,术后24hC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D组仅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D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与单纯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右美托咪定减轻了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胃癌 免疫功能 老年
下载PDF
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杨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2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120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产妇施行自然分娩...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6月间接诊的120例住院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60例产妇施行自然分娩,观察组60例产妇则施行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分析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及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0级与Ⅰ级疼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Ⅱ级与Ⅲ级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68.33%(4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27/60);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6.67%(10/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1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活跃期时间为(3.75±0.58)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2±0.61)h;观察组产妇的第二产程为(0.81±0.25)h,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0.4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5、10 min的Apgar评分为(8.15±0.09)、(9.29±0.08)分,对照组为(8.17±0.08)、(9.28±0.11)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应用催产素率为15.00%(9/60),对照组为10.00%(6/60),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为83.33%;分娩后4、8、12、24 h的改良Bromage评分为(1.11±0.66)、(0.68±0.52)、(0.43±0.48)、(0.28±0.44)分;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痛分娩过程中应用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下载PDF
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 被引量:49
16
作者 姜义铁 俞书盼 +2 位作者 聂颖 乐婷 刘进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中对照组穿刺后注入0.1%的罗哌卡因,观察组注入0.5μg/ml的芬太尼和0.1%的罗...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中对照组穿刺后注入0.1%的罗哌卡因,观察组注入0.5μg/ml的芬太尼和0.1%的罗哌卡因的混合溶液,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主要指标变化及产程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4.8%)高于对照组(81.0%),第一产程时间(6.1±2.1h、1.7±0.4h)短于对照组(7.8±2.3h、2.4±0.6h);麻醉后起效时间(4.3±1.2min)、阻滞时间(1.8±0.9 min)、持续时间(5.3±1.6)min均优于对照组(13.6±2.5min、24.6±2.8min、2.5±0.6min)(均P<0.05);出血量(198.6±40.8ml)与对照组(195.2±41.7ml)比较无差异(P>0.05);新生儿体重(4.25±1.64kg)与对照组(4.18±1.59kg)比较无差异(P>0.05);窒息发生率(5.2%)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5.2%)低于对照组(12.1%、13.8%)(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可改善麻醉的主要指标,提高麻醉效果,缩短产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产程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7
作者 陆利君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第7天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硬膜外组手术后第1天及第7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母婴安全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5
18
作者 赵新生 李树人 +2 位作者 屈劲风 商富民 费洪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母婴安全和应激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级剖宫产42例,随机分腰麻组和硬膜外组各21例。腰麻组用重比重0.5%丁哌卡因3ml,硬膜外组用0.75%丁哌卡因12~15ml。两组产妇于入手术室、麻醉后、胎儿娩出、手术结束,... 目的:研究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母婴安全和应激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级剖宫产42例,随机分腰麻组和硬膜外组各21例。腰麻组用重比重0.5%丁哌卡因3ml,硬膜外组用0.75%丁哌卡因12~15ml。两组产妇于入手术室、麻醉后、胎儿娩出、手术结束,新生儿脐静脉抽取血样,检测儿茶酚胺、血糖、乳酸、血气。结果:两组儿茶酚胺麻醉后不同期间均比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产妇血糖、乳酸不同期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均可抑制产妇手术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对新生儿无不良抑制,运用得当可保证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应激反应 神经阻滞麻醉 剖宫产 腰椎麻醉
原文传递
针刺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疗效与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8
19
作者 赵艳 蔡云 朱翠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足月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针刺穴位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后,纳入满足自然分娩条件的研究对象12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受试者分为3组。针刺组:宫口开到3c... 目的观察足月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针刺穴位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后,纳入满足自然分娩条件的研究对象12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受试者分为3组。针刺组:宫口开到3cm时,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持续至宫口开全。硬膜外组:宫121开到3cm时,实行硬膜外麻醉(0.075%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0μg+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首剂8mL推入,8mL/h持续泵入,直至宫口开全时停药。对照组: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镇痛干预。在宫口开到3cm(干预前)、干预后30和60min及宫口开全时观察下列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宫口扩张速度、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Apgar评分、2h产后出血量。结果针刺组和硬膜外组对分娩镇痛都有显著疗效,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以硬膜外组最低[VAS(分):30rain为5.17±1.21、2.40±0.60比7.43±1.67,60min为4.32±1.47、2.90±0.80比8.01±1.12,宫口开全为4.35±1.21、2.90±0.91比7.45±1.60,均P〈0.05];硬膜外组和针刺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2.47±1.50、2.75±1.26比3.54±1.50,P〈0.05)。针刺组、硬膜外组不影响宫口扩张速度(cm/h:1.48±0.42、1.31±0.37比1.29±0.25,均P〉0.05)。针刺组不影响第二产程(rain:45.2±20.4比47.8±21.5,P〉0.05),而硬膜外组第二产程时间则明显延长(69.8±26.7比47.8±21.5,P〈0.05),硬膜外组有3例产妇进行了器械助产,针刺组和对照组均未使用器械助产。硬膜外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针刺组[5.3%(2/38)比2.6%(1/39),P〈0.05]。3组Apgar评分和产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硬膜外麻醉 分娩阵痛 疗效 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8
20
作者 纪淑敏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无痛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4μg)、观察A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mg)、观察B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3mg)...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无痛分娩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舒芬太尼4μg)、观察A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2mg)、观察B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3mg)、观察C组(舒芬太尼4μg+罗哌卡因4mg),每组30例。观察比较4组产妇镇痛情况、不同镇痛时点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产程时间、催产素用量、阴道出血量及新生儿APGER评分情况。结果:4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效时间、首剂维持时间及镇痛总时间比较均存在差异(P=0.000),镇痛起效时间及显效时间依次为观察B组<观察C组<观察A组<对照组,首剂维持时间及镇痛总时间依次为观察B组>观察C组>观察A组>对照组(P<0.001)。不同时点NRS评分4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观察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B组<观察C组<观察A组(P<0.05)。4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B组、观察C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3mg罗帕卡因配伍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起效快,作用强,维持时间久,有效减少产妇NRS评分,值得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镇痛 硬膜外麻醉 无痛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