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预测中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1
作者 于蕾 陈望 +1 位作者 孙乾 焦志云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11-819,共9页
目的探究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临床特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预测中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经病理学(纤维支气管镜、淋... 目的探究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双能量CT定量参数联合CT征象、临床特征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预测中晚期肺腺癌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经病理学(纤维支气管镜、淋巴结、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的172例中晚期肺腺癌(临床分期Ⅲ~Ⅳ期)。采集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CT征象及双能量CT(DECT)参数。根据EGFR基因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比较组间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逐步建立基于临床特征、常规CT征象、DECT定量参数及联合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联合模型预测效能。结果172例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表达阳性者80例,阴性者92例。动脉期IC、NIC、斜率K_(40-100)keV及静脉期IC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膜牵拉征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动脉期IC、NIC、斜率K_(40-100)keV、静脉期IC、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与EGFR基因突变相关;DECT联合参数模型Model1、DECT模型联合临床特征模型Model2、DECT模型联合临床特征及CT征象模型Model3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6(敏感度63.75%,特异度92.39%)、0.787(敏感度65.00%,特异度91.30%)、0.819(敏感度77.50%,特异度82.61%)。经DeLong检验,3个模型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临床特征、CT征象的DECT模型能有效预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且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因子生长受体 双能量CT 肺腺癌 基因突变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双能量CT定量参数对中晚期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于蕾 焦志云 +1 位作者 孙乾 陈素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7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定量参数预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0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取得病理结果前接受DE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DECT定量参数包括动...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定量参数预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0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取得病理结果前接受DE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DECT定量参数包括动脉期和静脉期的碘含量(IC)、标准化碘含量(NIC)、40~100 keV能谱曲线斜率(k 40~100 keV)。所有患者均行EGFR基因检测,根据有无EGFR基因突变分为突变组和野生组。基于统计学分析结果构建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80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者46例,无EGFR基因突变者34例。突变组动脉期IC、动脉期NIC、动脉期k 40~100 keV和静脉期IC均高于野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变组静脉期NIC、静脉期k 40~100 keV高于野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4个DECT参数建立模型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敏感度为61.11%,特异度为91.30%;联合4个DECT参数与临床特征(性别、吸烟情况)建立模型2,ROC曲线显示AUC为0.749,敏感度为61.68%,特异度为95.73%。结论DECT定量参数在预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因子生长受体 双能量CT 肺腺癌 基因突变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表达和致癌变意义的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章宏 姒健敏 +3 位作者 王开明 袁笑萍 丁伟 黄怀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5,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血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粘膜组织切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染色的阳性率,并与正常人及胃癌患者作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慢...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血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粘膜组织切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染色的阳性率,并与正常人及胃癌患者作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血清、尿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与胃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粘膜组织切片EGFR染色阳性率的统计分析结果与体液EGF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EGF水平与胃粘膜EGFR表达有同步性;伴有Ⅱb型肠化者的血清EGF水平较其他类型肠化者有更高水平表达(P<0.05)。中度与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间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血清 尿 癌变
下载PDF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 in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盛力 任全广 +1 位作者 文璐 胡建莉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6年第3期321-327,共7页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initi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in lung cancer.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HIF-1α reported in diverse study remains disputable. Accordingly, a m...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initi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in lung cancer.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HIF-1α reported in diverse study remains disputable. Accordingly, a meta-analysis was implement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gnostic role of HIF-1α in lung canc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α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lung cancer were investigated by a meta-analysis. Pub Med and Embase were searched from their inception to January 2015 for observational studies. Fixed-effects or random-effects meta-analyse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odds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different comparisons. A total of 20 studies met the crite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F-1α expression in lung cance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lung tissues. Expression of HIF-1α in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s. Similarl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patients had higher HIF-1α expression than 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patients. Moreover, lymph node metastasized tissues had higher HIF-1α expression than non-lymph node metastasized tissues. A high level HIF-1α expression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the NSCLC. Notably, NSCLC or SCLC patients with positive HIF-1α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s had lower overall survival rate tha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HIF-1α expression. It was suggested that HIF-1α expression may be a prognostic biomarker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lung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灭幽门螺杆菌煎剂对慢性胃炎病变和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姚洪森 王天轶 +1 位作者 姚希贤 刘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根除与灭Hpylori煎剂对慢性胃炎慢性黏膜病变和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丽珠胃三联行H pylori根除治疗后,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以灭Hpylori煎剂...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根除与灭Hpylori煎剂对慢性胃炎慢性黏膜病变和胃黏膜屏障的影响. 方法: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丽珠胃三联行H pylori根除治疗后,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予以灭Hpylori煎剂、胃复春(阳性对照)、胃舒平(阴性对照) 治疗3 mo,治疗前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对慢性胃黏膜病变的治疗情况,同时测定血清EGF和胃窦黏膜磷脂含量以及胃黏膜EGFR表达情况. 结果:单Hpylori根除后胃黏膜急性炎症明显消退,但对慢性胃黏膜病变无明显影响.经“灭H pylori煎剂”与“胃复春”治疗后慢性胃黏膜病变明显消退,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血清EGF含量下降,但前者可使EGFR表达增加,而胃复春则无影响. 结论:“灭Hpylori煎剂”对Hpriori相关性慢性胃炎胃黏膜慢性炎症具有良好治疗作用,能够增加胃黏膜表面磷脂和血清EGF含量,有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屏障 幽门螺杆菌根除 慢性胃炎病变 煎剂 慢性胃黏膜病变 血清EGF pylori) 幽门螺杆菌阳性 慢性胃炎患者 EGFR表达 磷脂含量 丽珠胃三联 胃复春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胃镜检查 治疗前后 治疗情况 表达情况 胃窦黏膜
下载PDF
胃乐散对大鼠胃溃疡黏膜EGF、EGFR和TGFβ_1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文国容 徐靖宇 +5 位作者 刘雪梅 赵正兰 谢睿 江义霞 余丽梅 庹必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观察胃乐散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乐散低剂量组、胃乐散中剂量组、胃乐散高剂量... 目的观察胃乐散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胃乐散低剂量组、胃乐散中剂量组、胃乐散高剂量组和雷尼替丁组,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用药后第14天处死大鼠,取溃疡部位及周围组织提取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EGF、EGFR、TGFβ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EG-FR、TGFβ1水平降低(P<0.05),胃乐散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EGFR升高(P<0.01),胃乐散中、高剂量组的TGFβ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模型组EGF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但胃乐散各组及雷尼替丁组增加更为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胃乐散中、高剂量组及雷尼替丁组EGFR、TGFβ1及EGF的表达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胃乐散治疗胃溃疡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因子TGFβ1的分泌及促进胃黏膜中EGF和EGFR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乐散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大鼠 胃溃疡
下载PDF
局部应用重组人EGF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EGF受体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宗守凯 梁自乾 欧邦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EGF对创面修复具有积极作用,EGF受体(EGF receptor,EGFR)可调节皮肤创面愈合,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模型,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EGF(recombinant human EGF,rhEGF)联合血糖控制对创面EGFR及其mRNA的影响,探讨rhEGF促进创面愈合的... 目的EGF对创面修复具有积极作用,EGF受体(EGF receptor,EGFR)可调节皮肤创面愈合,通过建立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模型,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EGF(recombinant human EGF,rhEGF)联合血糖控制对创面EGFR及其mRNA的影响,探讨rhEGF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136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8.57±6.59)g,随机分为A、B、C、D组(n=34)。A、B、C组大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D组于对应时间点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后8周,取4组大鼠背部去毛后置于80℃热水6s,制备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A组于烫伤模型制备前1周开始控制血糖至D组水平;模型制备24h内创面清创后喷洒150U/cm2rhEGF,含1%磺胺嘧啶银霜剂辅料缝扎固定;B组不控制血糖,伤后处理同A组;C组同A组方法控制血糖,模型制备后24h内采用含1%磺胺嘧啶银霜剂辅料缝扎固定;D组伤后处理同A组。烫伤后3、7、11、15、21d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并于烫伤后1、3、5、7、11、15、21d,取创面皮肤组织采用m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GFR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EGF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烫伤后3d各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1、15、21d,A、D组高于B、C组(P<0.05);A、D组间及B、C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NA原位杂交观察显示,烫伤后各组均有EGFR mRNA表达,主要分布于真皮的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创缘残存的皮肤附属器上皮中;A、B、C、D组分别于烫伤后5、7、7、11d表达达峰值,且A、D组峰值较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间及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均可见各组EGFR蛋白表达,并逐渐增强,A、B、C、D组分别于烫伤后7、7、11、11d达峰值,A、D组间及B、C组间比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烫伤创面 创面愈合 重组人EGF EGF受体 大鼠
原文传递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流产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少为 李巨 +5 位作者 尚立新 陈红 王渠源 杨秀琴 赵兴华 高宏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85-286,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饱和分析法,检测47例难免流产患者、65例人工流产及20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产者胚胎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结果:人工流产... 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饱和分析法,检测47例难免流产患者、65例人工流产及20例健康非孕妇女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产者胚胎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程度。结果:人工流产组血清EGF水平高于自然流产及非孕妇女(P<0.05),而自然流产与非孕妇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胚胎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人工流产组明显高于自然流产组(P<0.05)。提示:E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对妊娠维持、胚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于妊娠早期检测EGF对胚胎发育、流产发生病因学、流产结局的预测及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流产 EGFR 自然流产
原文传递
复方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患者EGF与EGFR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长军 王革革 +3 位作者 高万良 罗勤 李国成 陶秀良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液EGF含量及胃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SABC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消化性溃疡和27例萎缩性胃炎及12例"正常"胃粘膜者血清、胃液...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及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液EGF含量及胃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SABC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消化性溃疡和27例萎缩性胃炎及12例"正常"胃粘膜者血清、胃液EGF含量及胃粘膜EGFR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EGF含量,PU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A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GFR表达,PU组及AG组均较对照组增强(P<0.05,P<0.01);EGF含量及EGFR表达与治疗前比较,PU组变化显著(P<0.01) ,AG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消溃灵可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及胃液EGF含量并促进胃粘膜EGFR表达,对萎缩性胃炎患者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溃灵 消化性溃疡 萎缩性胃炎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胎儿和成人肠道组织中的表达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3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赵志力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2 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胎儿 (胎龄 13~ 31周 )的小肠组织 18例 ,成人 (16~ 5 4岁 )的小肠组织 6例。用病理学技... 目的 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及其受体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人小肠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2 4例被测标本中包括胎儿 (胎龄 13~ 31周 )的小肠组织 18例 ,成人 (16~ 5 4岁 )的小肠组织 6例。用病理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定 EGF及 EGFR两种蛋白在胎儿、成人小肠组织中的定位以及表达量的变化规律。 结果  EGF及 EGFR在不同胎龄的胎儿和成人小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随着胎儿生长发育 ,小肠组织中 EGF和 EGFR的蛋白含量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到成人小肠组织中。其中 EGF主要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和浆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外基质中 ,EGFR则分布于这些细胞的细胞膜上。 结论EGF及 EGFR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小肠组织中呈阳性表达 ,这种细胞因子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调节人肠道的生长发育、结构和功能的维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胎儿 成人 小肠 肠道组织 基因表达 小肠损伤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Ⅲ型突变体在食管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敏 郭晓娟 +3 位作者 张红霞 郭佑民 王鹏 段小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9-7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EGFRv Ⅲ)在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EGFR、EGFRvⅢ与食管癌的关系目前...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EGFRv Ⅲ)在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EGFR、EGFRvⅢ与食管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EGFR及EGFRvⅢ与食管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66例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EGFR及EGFRvⅢ表达,评价EGFR及EGFRvⅢ在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病理分级等临床参数组的表达分布。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EGFR及EGFRvⅢ表达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25.4±3.2、22.5±4.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5.0±3.5、5.5±3.0,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Western Blot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1.37±0.41、0.83±0.15,在瘤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0.21±0.09、0.08±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方面EGFR、EGFRvⅢ的表达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方面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两蛋白表达净灰度值相关系数r为0.701(P<0.0001),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蛋白表达相关系数r为0.556(P=0.031)。两种研究方法均提示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成较好线性正相关性。结论:EGFRvⅢ在食管癌特异性表达,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提示EGFR与EGFRvⅢ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 食管癌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宏 姒健敏 +2 位作者 王开明 袁笑萍 黄怀德 《实用癌症杂志》 1997年第4期264-265,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胃癌病人血清、尿液EGF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粘膜组织切片中EGFR染色的阳性率,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和尿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3.72±...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胃癌病人血清、尿液EGF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胃粘膜组织切片中EGFR染色的阳性率,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和尿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3.72±1.83μg/L与1.77±0.60μg/L,P<0.01;18.44±17.88ng/mg与5.19±6.37ng/mg,P<0.01),胃粘膜组织切片EGFR染色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73%与11%,P<0.01)。胃癌病人中,EGFR染色阳性者血清EGF水平显著高于EGFR阴性者(P<0.05),但两者尿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胃癌患者血清、尿EGF水平与胃癌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EGFR
下载PDF
Bioactive proteins in healthy pregnancies and preeclampsia: relevance to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被引量:1
13
作者 WANG Tao WANG Yan-yun +5 位作者 ZHOU Rong SONG Chang-ping LIN Wei NIU Xiao-yu ZHANG Lin HU Huai-zho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15-2020,共6页
Background Bioactive proteins, such as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in healthy and preeclamptic pregnancies.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proteins between healthy... Background Bioactive proteins, such as cytokines and chemokine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in healthy and preeclamptic pregnancies.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these proteins between healthy and preeclamptic pregnancies in order to help clarify their potential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in preeclampsia. Methods Samples of amniotic fluid and maternal/umbilical cord blood were collected from normal pregnancies and women with preeclampsia for examination of bioactive proteins. Fifty-three pregnant wome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hem, 30 pregnant women were recruited as healthy controls, and 23 pregnant women were diagnosed with preeclampsia. An antibody array was used to screen for higher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related proteins in amniotic fluid than in the blood samples, and these proteins were then selected for quantification by immunoassay. Results Interleukin-1 receptor 4,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the blood of preec^ampsia patients. In particular, intedeukin-1 receptor 4 was 8-fold higher in preeclampsia patients than in the healthy pregnancies. Moreover, in cord blood samples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nd interleukin-8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reeclampsia patients. Conclusions Because of the biologic activities, Interleukin-1 receptor 4,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and interleukin-8 in maternal and/or cord blood could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in preeclamp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interleukin-1 receptor 4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原文传递
HB-EGF及其受体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牧 吕海侠 +4 位作者 李昭荣 吴金萍 王桂贤 卢小宁 王咏雪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30例,正常生育妇女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30例,正常生育妇女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子宫内膜HB-EGF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HB-EGF及其受体EGFR表达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HB-EGF和EGFR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生育妇女组(P<0.05)。HB-EGF和EGFR成正相关(r=0.57,P<0.05)。结论HB-EGF和EGFR的下降可能与不孕症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性 子宫内膜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为民 陈奕权 +2 位作者 高学勇 王世鄂 周瑞祥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9年第4期256-261,共6页
目的 探讨HCG 与EGF、EGFR 共同调节生精过程机制, 为HCG 及EGF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体视学、图像分析方法对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 前后的ICR系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EGF、EGFR 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颌下腺切... 目的 探讨HCG 与EGF、EGFR 共同调节生精过程机制, 为HCG 及EGF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体视学、图像分析方法对切除颌下腺和给予HCG 前后的ICR系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EGF、EGFR 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颌下腺切除后, 小鼠睾丸EGF阳性间质细胞体密度不变, 而光密度下降; 睾丸EGFR 阳性间质细胞体密度、光密度下降;EGF及EGFR阳性间质细胞体积减小。切除颌下腺后给予HCG, EGF 及EGFR 阳性间质细胞体密度、光密度增高, 比表面减小, 体积增大; EGF 及EGFR 阳性间质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结论 间质细胞EGF合成减少及EGFR 表达减弱是切除颌下腺引起小鼠少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HCG 能增强睾丸间质细胞EGF合成及E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质细胞 体视学 生精细胞
下载PDF
垂体瘤中EGF、TGF-α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龙 雷霆 薛德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05-807,共3页
揭示垂体瘤中生长因子的生长刺激机制,为其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30例垂体瘤中EGFR及其配体EGF、TGF-α的表达。结果:大部分功能性腺瘤及所有非功能性腺瘤均有EGFR的表... 揭示垂体瘤中生长因子的生长刺激机制,为其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30例垂体瘤中EGFR及其配体EGF、TGF-α的表达。结果:大部分功能性腺瘤及所有非功能性腺瘤均有EGFR的表达,大部分腺瘤中有EGF、TGF-α表达,但它们的表达呈多相性,即免疫阳性细胞的分布疏密不一、细胞免疫染色浓淡不一、EGFR及其配体在不同瘤中的表达方式不一; 免疫组化结果与肿瘤的临床特征不相关。结论:垂体瘤中有表皮生长因子及其配体的表达,说明垂体瘤的增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的自分泌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Α
下载PDF
胃癌患者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及受体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蓝春慧 吴小翎 《临床消化病杂志》 1999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进行研究。结果:EGF和EGFR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为20%(2/10),在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胃癌进行研究。结果:EGF和EGFR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为20%(2/10),在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0%(24/40),进展期胃癌EGF和EGFR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P<0.05)。有转移组的EGF及EGFR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EGF及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结论:EGF及EGFR阳性的肿瘤可能具有更强的浸润与转移能力,检测EGF和EGFR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EGFR
原文传递
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谷廷敏 牛星焘 +3 位作者 陈东明 孙志刚 王玉舟 刘建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5,81,共4页
目的 探讨内源性EGF、EGFr变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22例中厚断层供皮区创面病人术后4天、10天和16天时创面组织,行HE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创面大体变化,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EGFr的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内源性EGF、EGFr变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22例中厚断层供皮区创面病人术后4天、10天和16天时创面组织,行HE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创面大体变化,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EGF、EGFr的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结果 伤后10天时内源性EGF、EGFr有明显的表达,伤后4天和16天时表达较弱,这些变化与组织学改变较一致。结论 内源性EGF、EGFr变化为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促进修复,也可避免疤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GF对TPN大鼠肠粘膜细胞EG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俊浩 王俊义 +2 位作者 张国祥 贾同文 王为忠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利用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模型,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TPN支持后肠粘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及TPN-EGF组。实验持续14天,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 利用大鼠全肠外营养(TPN)模型,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TPN支持后肠粘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及TPN-EGF组。实验持续14天,采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的方法,分别测定颌下腺内EGF含量以及小肠粘膜细胞中EGF和EGPR含量。结果:TPN及TPN-EGF组大鼠颌下腺内EGF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TPN组小肠粘膜细胞中EGF、和EGFR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TPN-EGF组则未减少(P<0.05)。结论:内源性EGF分泌减少是TPN肠粘膜屏障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EGF具有促进肠粘膜细胞EGFR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全肠外营养 肠粘膜细胞
下载PDF
上皮生长因子家族在老年人肠型胃癌发生中的变化
20
作者 栾复新 王孟薇 +1 位作者 尤纬缔 祝庆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 探讨上皮生长因子(EGF)家族在老年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老年人肠型胃癌发生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 结果 EG... 目的 探讨上皮生长因子(EGF)家族在老年人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老年人肠型胃癌发生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 结果 EGF在正常组织无表达,在胃癌表达最高(70.8% )。TGF-α、EGFR在不典型增生组织的表达(分别为72.2% 及83.3% )最高;TGF-α/EGF+ EGFR共同表达亦以不典型增生组织为最高。TGF-α、EGFR在癌周正常组织的表达(分别为55.6% 及61.1% )明显高于非癌正常组织(P< 0.01);且EGF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浆膜外侵呈正相关(P< 0.05)。EGF家族阳性胃癌粘膜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1),共同表达TGF-α/EGF+EGFR胃粘膜的PCNA标记指数也明显高于单独表达EGF、TGF-α或EGFR组(P< 0.05)。 结论 TGF-α、EGFR与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关系密切,二者共同表达是癌前病变有意义的标志。EGF与进展期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尿抑胃素 转化生长因子Α 胃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