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病学监测与预防 被引量:135
1
作者 胡绪敬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5期300-303,共4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它严重地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文章介绍了最近在非洲、欧洲、大洋洲、美国和我国出现的流脑流行情况 ,在上述地区和国家中脑膜炎球菌血清群、血清型与血清亚型的分布 ,脑膜炎球菌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仍然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它严重地威胁着儿童的健康。文章介绍了最近在非洲、欧洲、大洋洲、美国和我国出现的流脑流行情况 ,在上述地区和国家中脑膜炎球菌血清群、血清型与血清亚型的分布 ,脑膜炎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了有效地控制流脑的流行 ,必须加强对流脑的监测与预防。为此 ,提出了在流脑流行病学监测中 ,不仅监测流脑一般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还应监测它的年龄组发病率。还必须检查脑膜炎球菌血清群的变迁与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以及该菌在健康人群中的带菌率与人群的抗体水平。给儿童注射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为了增强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幼儿的预防效果 ,有的国家正在使用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与载体蛋白结合所制成的结合疫苗。关于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的研究近况在此文中亦做了介绍。当缺乏疫苗时 ,给病人密切接触者口服抗菌药物作为辅助的预防措施 ,对于减少流脑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监测 预防
原文传递
1990-2002年四川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祝小平 吕强 +3 位作者 袁珩 敖睿 罗隆泽 欧阳兵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脑流行特征 ,为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 - 2 0 0 2年四川省累计发病 84 5 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0 79/ 10万 ,死亡 6 0 8人 ,病死率为 7 19% ...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脑流行特征 ,为巩固防治成果 ,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0 - 2 0 0 2年四川省累计发病 84 5 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0 79/ 10万 ,死亡 6 0 8人 ,病死率为 7 19% ,年平均死亡率 0 0 5 / 10万 ;全省 2 1个市州均有发病 ,年平均发病率居前 3位的地区分别是 :巴中市、遂宁市、绵阳市 ,其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 1 0 2 /10万、 1 0 0 / 10万、 0 93/ 10万 ;2~ 4月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 5 6 6 2 % ,年龄组发病率居前 3位的是 5~ 9岁、 0~ 4岁、 15~ 19岁 ,分别为 2 2 4 / 10万、 1 76 / 10万、 1 0 0 / 10万 ;学生发病最多 ,占33 0 1% ,其次为学龄前儿童 ,占 32 6 0 % ;流行菌群以A群为主 ,B群、C群病例散在发生。结论 流脑发病呈高度散发 ,改变了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规律 ,发病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发病虽仍以 15岁以下人群为主 ,但发病年龄出现了明显高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脑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23
3
作者 廖春艳 吴国辉 +6 位作者 程伟 王玲 赵波 王文斟 王红 安永群 李坤碧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区、县共采集1 125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调查的... 目的了解重庆市健康人群A、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5个区、县共采集1 125名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C群Nm抗体。结果调查的1 125名健康人群中,A群Nm抗体阳性率22.58%(254/1 12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70;C群Nm抗体阳性率11.73%(132/1 125),GMT为1∶1.30。A、C群Nm抗体水平均较低,A群Nm抗体水平相对较高。A群Nm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群或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有关联性,而C群抗体水平与是否接种A+C群脑膜炎菌多糖疫苗无关联性。结论及时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预防控制流脑有重要意义,应提高疫苗的有效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
原文传递
河北省2006~2013年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颖童 贾肇一 +7 位作者 何宝花 马洪生 王茜 姜霞 钱振宇 刘晓丽 陈素良 孙印旗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6-510,518,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携带情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3年在全省11个设区市,以按年龄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分离培养Nm。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菌株检出... 目的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携带情况,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3年在全省11个设区市,以按年龄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分离培养Nm。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菌株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年共监测28 447人,分离到293株Nm,总带菌率1.03%;石家庄和邢台为Nm"高高"聚集区;15~24岁年龄组带菌率较高;Nm中不可分群者占45.05%,B群占14.33%,C群占12.63%,W135群占12.29%。结论建议继续加强健康人群Nm携带情况的监测,结合人群、地区分布特点及菌群变迁趋势,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流脑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率
原文传递
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丽 栾荣生 +5 位作者 陈甘讷 詹玮 刘航 周晖 叶绪芳 刘淳婷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2-1013,1015,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省累计报告1398例流脑病例,年均...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省累计报告1398例流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累计死亡92人,年均死亡率为0.41/10万;年均病死率为6.58%;遵义、毕节、铜仁和安顺流脑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6.17%;病例中以学生为主(63%),其次为散居儿童(21%);10岁以下病例占51.22%;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病高峰是2~4月。[结论]贵州省应以实时监测、现场快速反应、适时加强信息沟通为流脑防控的主要策略,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通过采取加强疫情监测,开展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健康教育和宣传动员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描述流行病学 控制策略
下载PDF
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分析及防制对策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巧利 温六能 刘艳璋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对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进行分析,为探讨东莞市流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的流脑疫情、流行菌株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东莞市流脑以散发为主,也偶有暴发... 目的对东莞市2004年流脑疫情进行分析,为探讨东莞市流脑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东莞市2004年的流脑疫情、流行菌株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的药敏情况。结果东莞市流脑以散发为主,也偶有暴发疫情发生;外来青工是发生流脑的高危人群;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和耐药性均已发生较大改变。结论建议在外来青工中开展A+C群流脑菌苗普种。在疫情处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情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晓萍 靳玉惠 黄泓艳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4年共发生流脑69例,发病率为1.50/10万,较前5年平均发病率... 目的了解合肥市200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高发的原因,为制订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脑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合肥市2004年共发生流脑69例,发病率为1.50/10万,较前5年平均发病率上升了10倍。经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诊断的病例C群占20.29%,A群占18.84%,其余为临床诊断的未分型病例。对1 171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采样检测平均带菌率为8.28%;其中以初中生和高中生带菌率为高,分别为14.07%和14.76%。所带菌群以C群最高,平均为4.27%;死亡病例和爆发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C群带菌率分别为30.1%和14.7%。结论做好流脑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必须开展流脑的病原学检测,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带菌检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群 密切接触 带菌
原文传递
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带菌率调查及其血清群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伟军 王锐泽 +1 位作者 王月祺 张少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Nm)带菌状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选取西安市、宝鸡市、安康市和延安市,按年龄分层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式采集健康人群咽拭子,通过细菌培养与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率,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Nm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539例,分离到Nm46株,阳性率为2.99%,Nm中不可分群占63.04%,B群占23.91%,C群占10.87%,A群占2.17%;Real-time PCR检测Nm阳性110例,阳性率为7.15%,高于细菌培养结果,鉴定Nm中不可分群者占67.27%,B群占17.27%,C群占14.55%,A群占0.91%;不同地区研究对象Nm核酸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P<0.01),安康市Nm阳性率最高(10.71%);不同年龄组Nm核酸阳性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8,P<0.01),其中15~24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高(16.36%),0~2岁组Nm核酸阳性率最低(4.03%)。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m带菌情况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15~24岁)、性别和所在地区(安康市和延安市)。结论陕西省流脑健康人群带菌率相对较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人Nm带菌状况的监测,并根据Nm分布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及时调整流脑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带菌率
下载PDF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气象因素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曲波 黄德生 +2 位作者 郭海强 关鹏 周宝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59,165,共3页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建立流脑发病率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评价模型效果。方法: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气象因素与流脑发病率的相关分析。利用M atlab 6.5软件构建流脑发病率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脑的发病率与平均气压、平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平均蒸发量呈正相关。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流脑发病率回代值的MER=1.73%、R2=0.9900,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的预测精度为5.88。结论:平均气压、平均蒸发量、平均降水量对流脑发病率影响较大。BP神经网络模型对流脑发病率具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反馈神经网络
下载PDF
Knox方法在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巧兰 李晓松 +1 位作者 冯子健 马家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2-805,共4页
目的探讨Knox方法在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介绍Knox方法的原理,以2005年4-5月北京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为例,介绍其统计分析过程并解释结果。结果在选定时间临界值13d和空间临界值29.67km时,流脑可能存在时空聚集... 目的探讨Knox方法在传染病时空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介绍Knox方法的原理,以2005年4-5月北京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为例,介绍其统计分析过程并解释结果。结果在选定时间临界值13d和空间临界值29.67km时,流脑可能存在时空聚集性。选取其他时间和空间临界值,均无时空聚集性。结论在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并选择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临界值的条件下,Knox方法能够较好地探测传染病的时空聚集性,对原因不明的疾病可以根据不同的临界时间和临界空间"诊断"其是否有传染性,因此对传染病早期预警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Knox方法 时空聚集性
原文传递
广州市流动人口A群流脑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美霞 周秀珍 +2 位作者 张知光 刘俊华 许萍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 ,于 2 0 0 0年 1 0~ 1 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进... 目的 了解广州市流动人群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 )抗体水平及流脑多糖菌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 ,于 2 0 0 0年 1 0~ 1 2月在广州市流动人口聚集地采集流动人群血清样本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进行A群流脑抗体检测 ,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 1 0 2 6名流动人群中 ,A群流脑抗体阳性 91 7人 ,阳性率为 89 2 8% ,GMT为 1∶1 7。流脑菌苗接种率为 1 7 6 4 % ,1 81人已接种流脑菌苗者抗体阳性率 (93 90 % )和GMT(1∶2 1 86 )明显高于 84 5人未接种者 (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88 4 0 %和 1∶1 6 1 1 ) (P <0 0 5 )。抗体阳性率和GMT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2 0岁组最高 (93 6 % ) ,4 0岁以上组最低 (71 4 % ) ,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广州市流动人群对A群流脑具有较高的免疫力 ,但人群流脑菌苗接种率低 ,且高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动人1:7 抗体 接种
下载PDF
湖北省2000-2005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吕静 刘力 +3 位作者 孙净 程均福 林凤荣 吴海翔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了解流脑疫苗接种后的流行新特征。方法在全省4个监测点运用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方法对健康人群做带菌调查和不同时期的抗体水平测定及全省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带菌率为4·33%,带菌以B群为主,发病以A群为主,A群抗体水平较... 目的了解流脑疫苗接种后的流行新特征。方法在全省4个监测点运用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等方法对健康人群做带菌调查和不同时期的抗体水平测定及全省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湖北省带菌率为4·33%,带菌以B群为主,发病以A群为主,A群抗体水平较高,C群抗体在疫苗免疫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病原株对磺胺类药物100%耐药,对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病原株的可能变迁和耐药性对此病需继续加强监测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脑 流行病学 疫苗 监测
下载PDF
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倪进东 刘丹青 +2 位作者 沈永刚 王冰冰 戴振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193,共2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及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安徽省历年流脑疫情资料。结果1951-2007年安徽省共发生流脑病例799 387例,年平均发病... 目的了解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及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安徽省历年流脑疫情资料。结果1951-2007年安徽省共发生流脑病例799 3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90/10万,死亡41 337例,死亡率为1.49/10万,病死率为5.17%,流脑疫情呈现8-10年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期间出现3次大的流行疫情 2-4月份病例占83.23%,近20年1月份病例呈上升趋势。2000-2007年,〈15岁病例构成从78.94%下降到17.20%。2003年后出现C群流脑疫情,全省流脑疫情呈现小幅反弹现象。结论安徽省是流脑易发生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发病率持续下降,近几年发病率反弹 C群菌株成为流行优势菌株,流行季节有提前趋势,发病年龄高峰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苗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广州市2009-2011年健康人群流脑免疫水平及带菌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崔敏 许建雄 +5 位作者 蔡衍珊 傅传喜 李美霞 张春焕 李魁彪 王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群流脑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每年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离鉴定及C群抗体杀菌力试验。结果广州市2009-2... 目的了解广州市人群流脑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1年每年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和血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氏菌分离鉴定及C群抗体杀菌力试验。结果广州市2009-2011年健康人群平均带菌率为0.8%,菌群以B群为主,同时检出W135群。不同年龄组人群、不同性别人群带菌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9.1%,平均保护率为31.9%。各年龄组人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不同,3~岁组最高(59%),其次为5~岁组(54.9%),1~岁组最低(19.0%),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P>0.05),已接种疫苗者与未接种疫苗者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4,P<0.001)。结论广州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低,要警惕B群引起的散发疫情。应提高人群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C群流脑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健康人群 带菌率 免疫水平
原文传递
1999—2014年河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军 史鲁斌 姬艳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2期218-220,共3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9—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省流脑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南...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9—2014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省流脑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9—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的流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1999—2014年流脑累计发病1 289例,报告病例数居前3的地区为商丘市(93例)、洛阳市(86例)和郑州市(84例);15岁以下人群发病最多,占62.98%;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占68.51%;职业主要集中在学生(39.96%)、散居儿童(26.70%)及农民(19.71%)。结论应继续对流脑开展常规监测,密切关注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内的流脑病例,详细调查各地市的首发病例,流脑疫苗的基础免疫、突发事件的规范处置工作仍是河南省下一步流脑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疫情分析
原文传递
福建省12年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朝晨 谢一俊 +3 位作者 黄文龙 章灿明 陈润生 陈亢川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 :了解福建省近 12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历年疫情资料用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 SPSS10 .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自上世纪 80年代推广使用 A群流脑菌苗以来 ,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 目的 :了解福建省近 12年来流脑的流行特点和趋势 ,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历年疫情资料用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 SPSS10 .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自上世纪 80年代推广使用 A群流脑菌苗以来 ,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破 ,流脑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1990~ 2 0 0 1年全省发病 163 5例 ,死亡 12 2例 ,发病率在 0 .0 3 /10万~1.2 3 /10万之间 ,疫情平稳 ,均以散发为主 ,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山区和边远的农村 ,除厦门外 ,各地市的发病率差别不大 ,发病分布无明显地区差异。流脑的发病主要集中在 2~ 4月份 ,年龄以 14岁以下为主 ,以散居儿童的病死率最高。结论 :加强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 ,切实做好流脑多糖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疫情控制 散居儿童 流脑多糖体菌苗
下载PDF
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现及处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丽 周晖 +6 位作者 周朝霞 瞿兵 邵祝军 詹玮 叶绪芳 刘航 栾荣生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8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现及处理情况。方法访视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历,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脑脊液、血液以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乳胶凝集试验、荧光定... 目的分析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现及处理情况。方法访视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历,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脑脊液、血液以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乳胶凝集试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在遵义县发现贵州省首例C群流脑。病例的脑脊液、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为C群脑膜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病例脑脊液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用PCR复核,证实为C群Nm。在其密切接触者中未分离到相关菌株。该病例于2006年6月接种过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外出史。结论采取了包括主动搜索、主动监测、预防服药和健康教育等多项措施,未造成流行。此例C群流脑的出现,对贵州省流脑的预防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群脑膜炎耐瑟菌
原文传递
海南省脑膜炎奈瑟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少玲 李丹丹 +5 位作者 黄雅靖 吴捷 叶浩然 莫少雄 曾祥洁 马焱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脑膜炎奈瑟菌(Nm)的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对2005—2015年海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CM)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带菌者样本中分离到的16株Nm和1份脑脊液样本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17份样本共... 目的了解海南省脑膜炎奈瑟菌(Nm)的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技术,对2005—2015年海南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CM)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带菌者样本中分离到的16株Nm和1份脑脊液样本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17份样本共分为11种不同的Nm ST型别,分属于ST-4821、ST-11、ST-5、ST-175、ST-364克隆群和5个无序列群分类(UA),其中前3个克隆群为高致病性克隆群,分别占29.41%(5株)、17.65%(3株)、5.88%(1株)。ST-4821克隆群有ST-4821型和ST-3200型。ST-4821型来自3例C群ECM病例和1株不可分群密切接触者。ST-3200型来自2005年的C群健康带菌者。ST-11、ST-5克隆群分别只有W135群的ST-11型和不可分群的ST-7型,均来自健康带菌者。B群5株有5种ST,其中ST-11127型和ST-11134型为新发现的ST,2015年海口市首例B群病人是ST-7962型,与2010年分离自儋州市ECM密切接触者的B群ST-11127型同源,均为UA,其他不同基因群序列型相互间进化关系较远。结论海南省Nm分子型别具有基因多样性,Nm C群ST-4821型是优势序列群。健康人群中携带有高致病性克隆群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原文传递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1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明亮 王刚毅 +4 位作者 许学斌 金汇明 陈敏 邵祝军 张曦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由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该患儿突发高热起病,伴有皮肤散在瘀点。根据实验室微生物分离和鉴定,确诊为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症;同时根据脑脊液生化常规结果,诊断为合并细菌性脑膜炎。少动鞘氨醇单胞菌引起的小儿败血症合并脑膜炎属罕见病例,且该患儿有类似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症状,易被误诊为春季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需引起临床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小儿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下载PDF
我国首例感染Y群脑膜炎奈瑟菌CC23病例的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莉萍 叶雪仪 +3 位作者 熊慧璋 黄勇 叶雪芬 张巧利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7期664-667,共4页
目的对广东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病原学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患者及171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的菌株,进行生化、血清鉴定、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结果生化、血清鉴定以... 目的对广东省首例Y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病原学及分子分型分析。方法对分离自患者及171例密切接触者咽拭子的菌株,进行生化、血清鉴定、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结果生化、血清鉴定以及PCR检测结果均显示,该分离自患者的菌株为Y群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MLST结果分析其属于ST-23克隆群(CC23),从171份密切接触者咽拭子中分离到1株Y群Nm,4株B群Nm。Y群Nm属于CC23,4株B群Nm中1株为ST-11110型,无克隆群归类,2株可能属于ST-4821克隆群,1株为ST-5664,属于ST-4821克隆群。结论该病例为广东省首例Y群流脑病例,也是我国首例由Y群CC23引起的流脑病例,提示今后需进一步加强Y群流脑的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 ST-23克隆群 多位点序列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