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PLA)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凡 王莎 +1 位作者 刘巍峰 陈冠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268,共7页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新兴的,由可再生资源——乳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酯。因为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且对环境及人体无毒害作用,而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绿色生物塑料。作为环境友好材料...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新兴的,由可再生资源——乳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酯。因为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且对环境及人体无毒害作用,而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潜力的绿色生物塑料。作为环境友好材料,聚乳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可循环利用的考虑,其生物降解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PLA生物降解领域的相关进展,包括降解的微生物学、相关酶学及分子生物学,系统阐述了PLA可能的生物降解机制,并对生物系统处理PLA废弃物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微生物降解 降解机制 生物处理系统
下载PDF
聚乳酸塑料合成、生物降解及其废弃物处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彬 白茸茸 +4 位作者 孙华山 周小力 董维亮 周杰 姜岷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12-1929,共18页
随着国内外禁塑令和限塑令的升级,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为代表的生物基塑料成为传统石油基塑料市场的主要替代品,备受产业界的青睐。然而,公众对生物基塑料的认识仍存在诸多误解。事实上,生物基塑料的降解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 随着国内外禁塑令和限塑令的升级,以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为代表的生物基塑料成为传统石油基塑料市场的主要替代品,备受产业界的青睐。然而,公众对生物基塑料的认识仍存在诸多误解。事实上,生物基塑料的降解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实现,泄入到自然环境中同样难以降解,会对人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危害,这与传统石油基塑料相似。近年来,随着我国PLA产能和市场规模不断的提高,亟需进一步加强对PLA等生物基塑料降解性能的认识,挖掘PLA生物降解资源,关注和研究生物基塑料回收处理模式。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介绍了PLA塑料的性质及合成方式,以及PLA塑料的产业化与市场规模;其次,对目前聚乳酸塑料微生物与酶法降解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生物降解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微生物原位处理和酶法闭环回收两种聚乳酸塑料废弃物生物处置方法,并对PLA生物基塑料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塑料 聚乳酸 降解机制 回收利用
原文传递
脂肪酶在催化合成脂肪族聚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敏 杨金明 +2 位作者 宋洁 丁明亮 邱建辉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4-56,共3页
采用高温金属催化剂法合成脂肪族聚酯,存在高耗能、有金属残留等缺点。酶催化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绿色化学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合成聚酯,成为代替金属催化法的有效途径。对脂肪酶催化合成脂肪族聚酯的机理、影响因素等进... 采用高温金属催化剂法合成脂肪族聚酯,存在高耗能、有金属残留等缺点。酶催化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绿色化学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合成聚酯,成为代替金属催化法的有效途径。对脂肪酶催化合成脂肪族聚酯的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利用酶化学回收再利用脂肪族聚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 脂肪族聚酯 酶促合成 酶降解 酶的再利用
下载PDF
葡萄废果酵素肥对葡萄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峥 褚长彬 +2 位作者 周德平 王庆峰 吴淑杭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7-1217,共11页
【目的】将葡萄废果进行厌氧发酵制成酵素液肥并在葡萄园中进行回田施用,探索葡萄废果酵素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葡萄废果酵素肥的施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 【目的】将葡萄废果进行厌氧发酵制成酵素液肥并在葡萄园中进行回田施用,探索葡萄废果酵素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价葡萄废果酵素肥的施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施用葡萄废果酵素肥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Chao1指数和ACE指数,以及OTU总数均出现了显著降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均产生了显著差异;施用葡萄废果酵素肥后,土壤微生物优势种群分布规律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某些与氮循环相关的菌属如硝化菌属Nitrobacter和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中具有明显丰度优势。【结论】施用葡萄废果酵素液肥会显著影响葡萄园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为葡萄废果酵素肥的推广应用和土壤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废果 酵素肥 循环利用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固定化复合脱毛酶脱毛废液的循环利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玉红 但年华 +1 位作者 但卫华 何灿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42-49,共8页
采用固定化复合酶制剂A-1,结合无灰少硫辅助脱毛技术,研究基于固定化复合脱毛酶脱毛废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批次的增加,脱毛液的酶活力呈梯度递减,p H降低,所需脱毛时间增加。在不影响成革质量的前提下,固定化复合脱毛... 采用固定化复合酶制剂A-1,结合无灰少硫辅助脱毛技术,研究基于固定化复合脱毛酶脱毛废液的循环利用技术。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批次的增加,脱毛液的酶活力呈梯度递减,p H降低,所需脱毛时间增加。在不影响成革质量的前提下,固定化复合脱毛酶制剂A-1脱毛废液可循环利用3次仍保持有21%的酶活力。为了在连续生产中维持脱毛废液酶活力不变,设计了基于脱毛废液循环的酶量补加实验,结果表明:补加酶45 U/g脱毛效果和成革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复合酶 脱毛 废液循环
下载PDF
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循环利用及结构变化
6
作者 刘小如 颜佳 +2 位作者 谭登峰 邓泽元 李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在循环利用中结构的变化。方法:以sn-2高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底物,在Lipozyme RM IM催化下同步合成主要成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 目的:研究Lipozyme RM IM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在循环利用中结构的变化。方法:以sn-2高棕榈酸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为底物,在Lipozyme RM IM催化下同步合成主要成分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2-palmitoylglycerol,OPO)和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1-dioleoyl-2-palmitoyl-3-linoleoylglycerol,OPL)的人乳替代脂,考察合成过程中OPO与OPL含量、油酸与亚油酸含量、总棕榈酸含量、sn-2棕榈酸含量、酶活力、脂肪酶二级结构信息和内源荧光强度等指标,研究LipozymeRMIM在合成人乳替代脂中的应用及其循环利用特性。结果:以中国母乳脂质数据库为依据评判所合成人乳替代脂指标,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第1次时,人乳替代脂中OPO相对含量为19.41%,OPL相对含量为17.04%,总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为35.63%,亚油酸相对含量为22.30%,总棕榈酸相对含量为28.80%,sn-2棕榈酸相对含量为52.40%;当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至第17次时,母乳结构脂中OPO相对含量为8.50%,OPL相对含量为7.62%,总脂肪酸中油酸相对含量为28.62%,亚油酸相对含量为13.38%,总棕榈酸相对含量为38.26%,sn-2棕榈酸相对含量为58.40%,均与中国母乳脂质范围一致。但Lipozyme RM IM循环使用超过17次后,酶法合成产物脂质组成与中国母乳脂质范围相差甚远。结论:Lipozyme RM IM作为一种酯交换能力优异的脂肪酶,在合成人乳替代脂的过程中可以累计使用17次,证明了固定化脂肪酶在合成人乳替代脂中有较好的循环使用特性。该研究为脂肪酶在人乳替代脂合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连续性反应器合成人乳替代脂过程中脂肪酶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zyme RM IM 人乳替代脂 酶的循环利用 酶的稳定性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f enhancing 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with eggshell waste for sand solidification
7
作者 Zhen Yan Kazunori Nakashim +1 位作者 Chikara Takano Satoru Kawasaki 《Biogeotechnics》 2024年第4期29-40,共12页
Utilizing Enzyme-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has emerged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soil improvement.In this study,kitchen waste eggshell powder was used as an additive mat... Utilizing Enzyme-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has emerged a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soil improvement.In this study,kitchen waste eggshell powder was used as an additive material for EICP.The high external surface area and affinity for calcium ions of eggshell powder,which render it a suitable nucleation site for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eggshell powder,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nucleation sites and promoting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reduces the inhibition of enzyme products,modulates the precipitation pattern of calcium carbonate,improve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and consequently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amples.Furthermore,a neutral pH is achieved within the reaction system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any acid,thus preventing significant ammonia emissions.This underscores the potential of kitchen waste eggshells for recycling in biocement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zyme-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 Waste recycling Eggshell powder Crude urease Sand solidification
下载PDF
A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Platform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HTLV-1 DNA:Integrating Cascade Signal Amplification withλ-Exonuclease-Assisted Target Recycling and Enzyme Catalysis
8
作者 Qi Xiao Shuai Liu +5 位作者 Yali Wang Huihao Li Mingli Yang Yi Fang Sijing Chen Shan Huang 《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EI CSCD 2024年第3期361-373,共13页
Human T-cell lymphophilic virus type 1(HTLV-1),the known retrovirus causing cancer in humans,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and HTLV-1 associated myelopathy/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Due ... Human T-cell lymphophilic virus type 1(HTLV-1),the known retrovirus causing cancer in humans,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adult T-cell leukemia/lymphoma and HTLV-1 associated myelopathy/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Due to its ability to evade the host's defense mechanisms,early tracking of HTLV-1 becomes crucial.In this study,we integrateλ-Exonuclease(λ-Exo)-assisted target recycling with a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mediated template-free DNA extension process to develop an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platform for the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TLV-1 DNA.During theλ-Exo-assisted target recycling,HTLV-1 DNA is recognized by hairpin DNA(Hp-DNA),forming double-stranded DNA(dsDNA)through DNA hybridization.The dsDNA,featuring blunt 5'terminal phosphorylation,is cleaved byλ-Exo,generating abundant short output sequence(sDNA).HTLV-1 DNA is released,initiating a cyclic hybridization-cleavage process.Subsequently,thiol-labelled capture DNA(CP-DNA)assembled on gold electrode surface captures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the generated sDNA,forming CP-DNA-sDNA nanostructures.When TdT and dNTPs are present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the 3'-OH terminal of sDNA extends to generate long single-stranded DNA(ssDNA)structure.Methylene blue(MB)is selected as the electrochemical signal molecule.MB not only binds with ssDNA but also interacts specifically with dsDNA,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signal on modified electrode surface.The detection limit of HTLV-1 DNA is as low as 19 amol/L(S/N=3)when the two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ies are combined.The analysis platform exhibits excellent analytical performance and holds promise as a novel tool for the early tracing and diagnosis of HTLV-1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LV-1 DNA Enzyme-assisted target recycling Cascade signal amplification Electrochemical DNA sensor
原文传递
酶制剂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璐 贺静 +1 位作者 马诗淳 邓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30,共7页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酶制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环保酶制剂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结合酶制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环保酶制剂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性与必要性,详细阐述了脂肪酶、纤维素酶、角蛋白酶以及其他微生物酶制剂用于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并讨论了现阶段应用酶制剂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该领域酶制剂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途径与新型酶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废弃物 酶制剂 资源化 应用
下载PDF
酶回用技术在纤维素乙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娜娜 李冬敏 武国庆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谷物乙醇。如果大量使用纤维素乙醇,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在纤维素乙醇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纤维素酶成本是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中的酶成本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 纤维素乙醇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替代传统的谷物乙醇。如果大量使用纤维素乙醇,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在纤维素乙醇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纤维素酶成本是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中的酶成本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多种措施来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其中酶回用技术是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在深入分析预处理方式对纤维素酶吸附的影响、酶与底物的吸附机制及影响酶与底物吸附因素的基础上,分析纤维素酶回用的不同方式及其效果,并进行成本核算,最后发现纤维素酶回用技术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酶回用 吸附机制 预处理 经济评估 酶成本 纤维素乙醇
下载PDF
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奶牛养殖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江鹏 周化斌 +4 位作者 姜小伟 王俊 付瑶 齐志国 路永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针对奶牛养殖废水COD、TN、氨氮浓度高的特点,以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主,配合环保酵素进行相关设施、设备及技术改造,旨在为彻底解决困扰奶牛养殖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经干湿分离的废水... 针对奶牛养殖废水COD、TN、氨氮浓度高的特点,以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为主,配合环保酵素进行相关设施、设备及技术改造,旨在为彻底解决困扰奶牛养殖场的废水资源化利用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运行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经干湿分离的废水,在进水COD、TN、氨氮、总磷分别为17000~21000、1000~1800、560~810、120~240 mg/L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分别为COD<100 mg/L、TN<85 mg/L、氨氮<10 mg/L、总磷<5 mg/L,运行全成本为11.65元/m 3,实现了奶牛养殖废水稳定、高效的达标排放效果,基本解决奶牛养殖场高浓度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废水 治理 环保酵素 连续回分式活性污泥
下载PDF
茶酒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探索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日光 张金修 《酿酒》 CAS 2019年第4期56-58,共3页
以干茶叶为主要原料,以全干小麦配合高粱为辅料,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多酶复合酒曲:小麦经浸泡膨化后,含水量为56%。茶叶添加比例占小麦的15%,多酶复合酒曲添加比例占小麦和茶叶总和的0.4%,多酶复合酒曲水份含量控制在38%~40%之间,防止茶... 以干茶叶为主要原料,以全干小麦配合高粱为辅料,同时添加一定比例的多酶复合酒曲:小麦经浸泡膨化后,含水量为56%。茶叶添加比例占小麦的15%,多酶复合酒曲添加比例占小麦和茶叶总和的0.4%,多酶复合酒曲水份含量控制在38%~40%之间,防止茶叶霉变,原辅料:(高粱,小麦)无霉变和杂质,籽粒饱满。膨化后透彻均匀,发酵房要定期、不定期清洁,保持卫生。茶叶入池的糖化期,以及后来的发酵期到最后的出池蒸馏酒,整个过程中密切关注温度变化,防止升温过猛,严格技术和工艺参数要求,按其生产所得的茶酒口感;茶香自然,平滑爽净,空杯留香持久,突出主体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 生产技术 小麦 多酶复合酒曲 循环利用经济
下载PDF
污泥热碱液提高小青菜抗逆性及品质的机制
13
作者 白炬 刘晓林 +6 位作者 薛晓蓉 吴晨瑞 郭彩霞 蒙秋霞 杨治平 张强 王永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47-3054,共8页
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泥排放增加。污泥经碱性热水解技术处理,其产物热碱液中含有丰富的钙和有机氮养分。为研究污泥热碱液对蔬菜作物逆境抗性的影响,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 干旱、盐等非生物胁迫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泥排放增加。污泥经碱性热水解技术处理,其产物热碱液中含有丰富的钙和有机氮养分。为研究污泥热碱液对蔬菜作物逆境抗性的影响,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设置无胁迫、干旱胁迫和盐胁迫3种生长条件,同时设置不施氮、施用污泥热碱液及施用尿素3个处理,探讨污泥热碱液对叶菜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胁迫条件下,与施尿素相比,施热碱液促进小青菜增产43.3%,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在干旱胁迫和盐胁迫下,施用热碱液增加土壤中水溶态钙和交换态钙含量,有效提高小青菜钙吸收量,并进一步促进脯氨酸积累,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过氧化氢酶活性(8.6%)以及盐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70.4%),缓解逆境胁迫。将污泥热碱液应用到蔬菜生产中,可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抗逆性,也为有效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污泥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热碱液 钙形态 逆境胁迫 抗氧化酶活性 污泥资源化利用
原文传递
牦牛皮酶-碱结合脱毛法浸灰废液的循环利用
14
作者 张金伟 孔丽丽 +2 位作者 马成义 陈小云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对牦牛皮酶碱结合脱毛法产生的废液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分析其中的硫化钠和石灰含量,补加相关化工材料即可进行循环利用;每次循环后测定废液的COD值和蛋白质,并对浸灰裸皮膨胀率以及纤维分散情况进行了表征,以评价废液循环对裸皮膨胀的... 为对牦牛皮酶碱结合脱毛法产生的废液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分析其中的硫化钠和石灰含量,补加相关化工材料即可进行循环利用;每次循环后测定废液的COD值和蛋白质,并对浸灰裸皮膨胀率以及纤维分散情况进行了表征,以评价废液循环对裸皮膨胀的影响;将所得裸皮制成革坯,并对其力学性能和感官性能进行了测定,以评价废液循环对成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浸灰废液循环11次,可以节约硫化钠41.23%、石灰46.16%、水70.00%。当循环次数超过9次时,废液中蛋白质含量和COD值趋于稳定,但是浸灰裸皮的膨胀率和纤维分散程度有所降低,毛根难以完全除尽,革坯力学性能和粒面洁净度下降。综上所述,牦牛皮酶碱结合脱毛法的脱毛浸灰废液可以循环利用,且最佳循环次数为9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皮 酶-碱结合脱毛 脱毛浸灰废液 循环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