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滞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1
作者 徐卫华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2-517,共6页
首先对昆虫滞育的若干名词概念作出解释,按照滞育过程的阶段特点划分为3个时期:(1)滞育前期(包括滞育诱导和滞育准备);(2)滞育期(包括滞育进入、滞育维持和滞育解除);(3)滞育后期。然后重点介绍这3个阶段近期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重要工作... 首先对昆虫滞育的若干名词概念作出解释,按照滞育过程的阶段特点划分为3个时期:(1)滞育前期(包括滞育诱导和滞育准备);(2)滞育期(包括滞育进入、滞育维持和滞育解除);(3)滞育后期。然后重点介绍这3个阶段近期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重要工作,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滞育 环境诱导 发育 个体发生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耦合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袁丽静 郑晓凡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1-923,共13页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赢发展,但是规制目标和规制效果之间的差距表明对此的研究仍需更进一步。以往文献多集中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单层关系剖析上,对政府干预的多政策耦合影响关注不够。本文基于优势互补视角,分析政府补贴在环境规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协调作用,构建环境规制、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综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政府补贴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U型"关系,适当使用政府补贴反而可以弱化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促进企业提前开展技术创新。通过1998-200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验证,得出中国环境规制强度的阶段性门槛和政府补贴适度区间,进而提出不同地区环境规制和政府补贴配合使用的调整方案,为其他相关研究和政府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政府补贴 技术创新 耦合影响
原文传递
意大利蜂多王群的组建及蜂王产卵力的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福良 金水华 +4 位作者 郑火青 朱威 姜全清 符林杰 Randall HEPBURN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5-468,共4页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实现了多王同巢越冬,修订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传统观念。通过对多王群蜂王产卵力的观察发现...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实现了多王同巢越冬,修订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传统观念。通过对多王群蜂王产卵力的观察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最后,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养蜂生产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蜂 多王群 生物诱导 环境诱导 蜂王 产卵力
下载PDF
斑马鱼在环境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在平 张松林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因此早期被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就是非常好的环境监测首选生... 斑马鱼易饲养、易管理,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可常年产卵、孵化,因此早期被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研究中。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有效、全面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斑马鱼或其转基因品种就是非常好的环境监测首选生物。因其对许多环境污染物十分敏感,可实时检测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对斑马鱼在水体中重金属毒性、环境激素、综合毒性、生物诱导和有机污染物毒性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讨论,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环境检测 应用 毒性检测 环境激素 生物诱导
下载PDF
水稻卷叶突变体rl15(t)的生理学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礼霞 刘合芹 +4 位作者 于新 王林友 范宏环 金庆生 王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881-2888,共8页
【目的】对环境诱导卷叶突变体开展生理学特性分析,并对候选的突变基因开展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种子,发现了一份叶片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高度内卷... 【目的】对环境诱导卷叶突变体开展生理学特性分析,并对候选的突变基因开展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种子,发现了一份叶片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高度内卷的突变体,命名为rl15(t)(rolled leaf 15)。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采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处理rl15(t)和野生型,以揭示影响突变体叶片卷曲的环境因素。试验设置3个处理温度(24℃、29℃、34℃)和2个相对湿度(RH=60%或95%),在人工气候箱处理抽穗期的rl15(t)和野生型,以处理1.5 h后的剑叶测定叶片卷曲度(RLI)。自清晨6:00时至下午18:00时,每隔2 h用便携式气体交换系统Li-6400测定rl15(t)和野生型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同时用WP4露点水势仪测定剑叶的叶片水势,分析并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的上述生理表现的异同。将rl15(t)与野生型日本晴杂交,观察F1植株和F2群体的叶片表型,对F2表型分离进行χ2测验,分析突变体的遗传行为。以rl15(t)×珍汕97B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BSA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定位。【结果】与野生型亲本日本晴相比,rl15(t)突变体植株变矮、分蘖减少、穗长变短、籽粒变小、生育期延迟;rl15(t)突变体叶片短窄且在阴雨天气或晴天的清晨和黄昏时表现为正常的平展或轻微内卷,但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表现高度内卷。温度和湿度梯度处理试验表明,rl15(t)突变体叶片卷曲行为受环境诱导,湿度是诱导突变体叶片卷曲的主要因素,高温可促进该表型的表现。rl15(t)突变体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片水势在清晨和黄昏同野生型亲本较接近,但在正午时分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rl15(t)突变体剑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在清晨、正午时分和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卷叶性状 生理学特性 基因定位 环境诱导
下载PDF
SOD基因的组织结构、表达与分子克隆 被引量:5
6
作者 曾庆平 郭勇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5年第2期46-50,共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天然的含金属抗氧化酶,它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和消炎等多种疗效。SOD包括Cu/Zn-SOD、Mn-SOD和Fe-SOD三类,其中以Cu/Zn-SOD为最重要。SOD均由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编...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天然的含金属抗氧化酶,它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和消炎等多种疗效。SOD包括Cu/Zn-SOD、Mn-SOD和Fe-SOD三类,其中以Cu/Zn-SOD为最重要。SOD均由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这类基因既有单拷贝序列,也有多基因家族。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SOD在核内合成后,再分泌到细胞器中。多数SOD基因的表达都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受许多环境因素的诱导,有关的分子机理正在研究中,并且正在尝试SOD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重组SOD基因在培养细胞和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基因 组织特异表达 环境诱导 分子在隆 基因重组
下载PDF
细菌素对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及其诱导合成条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军 王祺 +3 位作者 汤伟 刘国瑞 许向阳 何增国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3-932,共10页
细菌素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是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的重要手段。细菌素使产生菌获得竞争优势基于两个方面:就产生菌自身而言,将细菌素吸附于细胞表面可能增强细胞表面疏水性,进而对定殖产生正向作用;就目标菌而言,细菌素可以自外... 细菌素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是产生菌获得生存优势的重要手段。细菌素使产生菌获得竞争优势基于两个方面:就产生菌自身而言,将细菌素吸附于细胞表面可能增强细胞表面疏水性,进而对定殖产生正向作用;就目标菌而言,细菌素可以自外而内抑制目标菌生物被膜、细胞壁、细胞膜的合成或破坏其结构完整性,同时还可影响其功能基因的表达。然而,伴随细菌素合成的往往是一簇基因的共同表达,需要一定的非生长相关性能量和物质消耗。因此,为实现细菌素合成的调控,细菌素表达基因的开启受制于细菌素自诱导、共培养诱导和环境因子诱导等一系列条件,以实现细菌素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根据细菌素主要的抑菌/杀菌机制,我们展望了细菌素耐受性突变菌株可能具有更强流动性细胞膜和(或)更高效小分子合成途径和(或)细菌素受体突变的特征,并提出了科学使用细菌素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素产生菌 生存优势 自诱导 共培养诱导 环境诱导
原文传递
环境偏好和环境税视角下企业技术决策博弈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倩 刘丹 章金霞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9期66-73,103,共9页
构建双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技术决策的博弈模型,并将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引入模型。首先分析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然后运用逆向归纳法探讨企业在环境税约束下的两阶段博弈;最后分析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决... 构建双寡头垄断市场下企业技术决策的博弈模型,并将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引入模型。首先分析消费者的环境偏好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然后运用逆向归纳法探讨企业在环境税约束下的两阶段博弈;最后分析消费者环境偏好和环境税对企业技术决策的综合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的环境偏好降低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激发了企业在没有环境税下采纳绿色技术的动机;当征收环境税时,企业采纳绿色技术的效益与环境税率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消费者的环境偏好与环境税引发的效益区间正比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决策 环境偏好 环境税 博弈分析 逆向归纳
下载PDF
新型三角形结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春明 袁天辰 陈立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2-59,共8页
从环境普遍存在的振动中采集能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位移放大结构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杠杆结构放大磁铁和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移,提高振动能量转换效果。通过在轻杆末端设置弹簧,形成三自由度非... 从环境普遍存在的振动中采集能量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位移放大结构的电磁式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杠杆结构放大磁铁和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移,提高振动能量转换效果。通过在轻杆末端设置弹簧,形成三自由度非线性动力系统,拓宽了系统的能量采集频带。利用龙格库塔方法,数值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采集器具有两个能量采集频段,其中一个覆盖5~10 Hz以下的低频范围,另一个覆盖20~45 Hz频段。通过分析不同采集器设计参数对振动能量采集效果的影响,发现增加杠杆结构的装配角、下部滑块质量以及弹簧刚度有利于低频范围的能量采集,而减小装配角和滑块质量则能够提高第二个采集频段的输出电压。通过构造等效的线性振动能量采集器进行对比发现,得益于轻杆的位移放大作用,相同激励下三角形振动能量采集器的最大输出电压是对比线性竖直振动能量采集系统的1.76倍,这些特性使这种新型采集器能够针对低频、宽域的环境振动取得良好的能量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能量采集 电磁感应 非线性
下载PDF
意蜂多王群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水华 胡福良 +4 位作者 朱威 郑火青 姜全清 符林杰 Randall Hepburn 《中国养蜂》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开创了多王同巢越冬的成功先例,打破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论断。同时,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 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并且开创了多王同巢越冬的成功先例,打破了“人工组成的同巢多王群,多只蜂王只能相处几个月”的论断。同时,对多王群在蜜蜂生物学的理论研究和养蜂生产应用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蜂 蜂王 产卵 养蜂生产 越冬 蜜蜂 群组 正常 人工 论断
下载PDF
生物及非生物因素诱导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的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琦琦 李毅 +2 位作者 翁桓泽 王倩 贾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273-2278,共6页
背景:肺纤维化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预后极差的慢性肺组织损伤疾病,目前常用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多见于由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诱导,对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形态功能改变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系统阐明生物因素及... 背景:肺纤维化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预后极差的慢性肺组织损伤疾病,目前常用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多见于由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诱导,对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形态功能改变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系统阐明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引起的肺纤维化模型动物的差异。目的:综述肺纤维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为临床上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对今后进一步完善肺纤维化模型提供设计思路。方法:通过查阅1998-2021年为主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Coremine、SCI-HUB和GeenMedical数据库;以“肺纤维化、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作为中文关键词;以“Pulmonary fibrosis,Animal model of pulmonary fibrosis,Biological factors,Abiotic factors”为英文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共纳入5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2大类。②采用非生物因素诱导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的方法虽然在产生肺纤维化程度上较为不稳定,但在药物选择和给药途径方面具有多样性,且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所以在造模方式的选择上较为常见,非生物因素诱导建立的肺纤维化模型主要包括药物/毒物因素(博来霉素、胺碘酮、油酸、百草枯及异硫氰酸荧光素)、环境因素(二氧化硅、石棉及高浓度氧)和其他因素(人源化及老年化)诱导的模型构建建模方法。③生物因素诱导的肺纤维化模型,多见于选择细胞因子过表达或靶向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这类模型与肺纤维化临床后期表现更为相似,且模型稳定性好,但是价格较昂贵。④诸多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中以博来霉素诱导的建模方法较为常用,此法可选择多样化的给药方式、且在使用鼻饲给药时稳定性较高,造模时相对安全不易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动物 肺纤维化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药物诱导 环境诱导 博来霉素 人源化小鼠模型
下载PDF
柠康酸培养体系对A.pascens DMDC12的胁迫作用与其SOD活性的提高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妮娜 方民 +1 位作者 叶艳华 何冰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2,共4页
研究报道了野生型高度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DMDC12)经柠康酸体系培养后,导致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量表达.该菌的无细胞粗酶液SDS—PAGE表明,随着培养过程中碳源柠康酸的利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000处的蛋白... 研究报道了野生型高度耐盐节杆菌Arthrobacter pascens DMDC12)经柠康酸体系培养后,导致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量表达.该菌的无细胞粗酶液SDS—PAGE表明,随着培养过程中碳源柠康酸的利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000处的蛋白产生了显著诱导.经N-末端测序表明该蛋白为SOD,无细胞粗酶液酶活可达787U/g湿菌体.4种不同培养体系对该菌SOD活性影响表明,常规的葡萄糖、酵母膏或柠檬酸作为碳源或能源时,菌体的SOD处于较低水平,发酵液pH呈碱性可对该菌SOD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柠康酸培养体系中,无细胞粗酶液SOD的比活为常规培养基培养后的2.3—4.3倍,表明除pH外尚存在其他因素比如某种中间代谢物对菌体产生的胁迫压力显著促进了SOD的表达.本研究首次报道微生物生长环境胁迫作用对菌体SOD活力的影响,相关结论对利用微生物生存胁迫手段促进菌体大量产生SOD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杆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环境胁迫 诱导
下载PDF
Streptomyces venezuelae GY1产聚乙烯醇降解酶的培养条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颖 李寅 +1 位作者 华兆哲 陈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67-771,共5页
放线菌StreptomycesvenezuelaeGY1产生的聚乙烯醇(PVA)降解酶是一种诱导酶.以4种不同类型的PVA为唯一碳源时,该菌株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比以糖类物质为唯一碳源时提高10倍以上.聚合度和醇解度最高的PVA1799是该菌株产生PVA降解酶的适... 放线菌StreptomycesvenezuelaeGY1产生的聚乙烯醇(PVA)降解酶是一种诱导酶.以4种不同类型的PVA为唯一碳源时,该菌株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比以糖类物质为唯一碳源时提高10倍以上.聚合度和醇解度最高的PVA1799是该菌株产生PVA降解酶的适宜底物,其浓度为1gL-1时,PVA降解酶的产量为120u/g(细胞).培养基中PVA1799浓度由1gL-1上升到5gL-1时,该菌株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下降73%,表明PVA1799浓度过高会抑制产酶.GY1菌株产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在GY1菌株生长过程中控制以下条件有利于产生PVA降解酶:(1)保持培养体系中较高的溶氧水平;(2)在氮源中补充NO-3;(3)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添加MgSO4·7H2O、CaCl2、MnSO4、BaCl2、ZnSO4、FeSO4·7H2O和CuSO4等金属盐.Pseudomonassp.产生的PVA降解酶能够作用伯醇或仲醇类化合物,以这些伯醇或仲醇类化合物代替培养基中的PVA,不能诱导GY1菌株产生PVA降解酶;而在培养基中有PVA存在时,再添加0.5gL-1的3戊醇和环己醇能够明显促进PVA降解酶的产生(单位质量细胞产酶能力分别提高了21%和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1 PVA降解酶 环境条件 营养条件 诱导 放线菌
下载PDF
Knockdown the Circadian Clock Gene period and timeless arrest the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of Summer Diapause in 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
14
作者 Zhu Li Liu Wen Wang Xiaoping 《华中昆虫研究》 2019年第1期337-338,共2页
In insects,facultative diapause is a state of developmental arrest mainly induced by photoperiod or temperature that allows insects to survive adve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Understanding how insect initiates facult... In insects,facultative diapause is a state of developmental arrest mainly induced by photoperiod or temperature that allows insects to survive adve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Understanding how insect initiates facultative diapause and prepares diapause can provide us new insights to study developmental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circadian clock genes can participate in photoperiodic measurement and regulate reproductive diapause initiation through JH signaling in short-day-induced winter diapause.However,how circadian clock genes translate photoperiodic information into downstream JH signaling for diapause destiny and then affect diapause preparation remains largely unknown.In the present study,we investigate this in the cabbage beetle Colaphellus bowringi which undergoes reproductive diapause under long-day condition.We respectively knocked down two circadian clock negative regulators,period(per)and timeless(tim),in the 3-day-old larvae(most sensitive to photoperiod),and dsgfp treatment was served as a control.Under the diapause-inducing photoperiod(16L:8D),knocking down per and ti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ate of burrowing behavior.And mtany female beetles of the per and tim RNAi showed developed ovary,decreased lipid accumulation and downregulated expression of stress resistance genes.The JHinduced genes,Kr-h1,JHE1,Vg1,and Vg2,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females with suppression of per and tim.It implied that suppression of per and tim during diapause initiation phase(DIP)could activate the JH signaling in the female adults.Before the beetles enter into diapause preparation phase(DPP),we used RNA sequencing to analyize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after per and tim RNAi.It showed that man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enriched i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uch as mTOR and 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To ask whether per and tim also regulate diapause preparation,we knocked down these two genes in the female adults during DPP.It showed that the diapause destiny was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ADIAN clock genes REPRODUCTIVE DIAPAUSE DIAPAUSE induction JH signali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原文传递
LOCA条件下环境介质影响感应加热过程中锆合金内部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
15
作者 席航 谢东升 +3 位作者 张瑷月 康锐 吴璐 潘虎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基于COMSOL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失水事故条件下经感应加热后的温升行为,重点考察了3种特殊的工况条件,即氩气环境、水蒸气环境和高温水蒸气环境。结果表明: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 基于COMSOL软件模拟计算了典型锆合金核材料在失水事故条件下经感应加热后的温升行为,重点考察了3种特殊的工况条件,即氩气环境、水蒸气环境和高温水蒸气环境。结果表明: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体积平均温度、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逐次降低。相较于氩气条件,锆合金在水蒸气和高温水蒸气条件下加热至1 200℃时,金属块的体积内最高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将分别降低6.223℃和11.952℃;体积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将分别降低3.652℃和7.13℃;表面平均温度和表面中心点的温度差值分别降低3.162℃和6.161℃。即在高温水蒸气的环境下,金属块内外的温度分布最为均匀。相关结果将为高性能反应堆包壳材料的设计以及可能发生的LOCA事故下的应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 环境介质 锆合金 感应加热
下载PDF
面向电力设施的无人机多目标监测与反制系统
16
作者 陈兴 邴超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针对电力设施运行环境复杂、强电磁场和高电压给电力设施的监测和反制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系统的电力设施无人机多目标监测与反制方法。设计硬件系统和图像预处理、目标监测和反制的软件程序,并在程序中添加图像特征处... 针对电力设施运行环境复杂、强电磁场和高电压给电力设施的监测和反制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感知系统的电力设施无人机多目标监测与反制方法。设计硬件系统和图像预处理、目标监测和反制的软件程序,并在程序中添加图像特征处理技术,获取目标图像的特征向量,将软件程序添加到硬件系统中完成电力设施的无人机多目标监测与反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召回率高、平均交并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航线规划 多目标监测 智能感知系统 离心点 环境感应
下载PDF
小分子有机溶剂和无机离子对光诱导水中H_2O_2产生活性氧(ROS)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蓉 岳永德 +2 位作者 花日茂 汤锋 李学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6-251,共6页
利用过氧化氢(H2O2)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是重要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干扰ROS产生将直接影响处理结果。利用紫外光诱导,考察了甲醇、乙腈、丙酮、乙醇等重要小分子有机溶剂及碳酸根(CO2-3)、碳酸氢根(HCO-3)、铁离子(... 利用过氧化氢(H2O2)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OS)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是重要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干扰ROS产生将直接影响处理结果。利用紫外光诱导,考察了甲醇、乙腈、丙酮、乙醇等重要小分子有机溶剂及碳酸根(CO2-3)、碳酸氢根(HCO-3)、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氯离子(Cl-)、硫酸根(SO2-4)和硝酸根(NO-3)等无机离子对水中H2O2产生ROS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体系富氧环境中ROS产生稳定,该体系同时有利于ROS被捕捉;非缓冲体系ROS的产生可能在瞬间发生。4种小分子有机质对H2O2光解影响的程度和性质不同,具有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的依赖性。钠离子(Na+)共存时,CO2-3和HCO-3对ROS产生的影响同样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Na+共存时Cl-、SO2-4对H2O2光解没有明显影响;NO-3的影响在铅离子(Pb2+)替代Na+后受到抑制。在中性非缓冲水溶液中,低浓度Fe2+对H2O2光解具有强促进作用,且很快趋于平衡。研究表明,小分子有机溶剂和离子对光诱导H2O2产生ROS具有不易确定的复杂的影响,可能导致高级氧化技术在应用中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ROS 有机溶剂 离子 光诱导
下载PDF
丹参代谢途径关键酶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晓蕾 王菊甜 谭珍珍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4期145-147,共3页
丹参次生代谢物是丹参入药的主要成分,文章从丹参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合成途径、关键酶及培养环境的变化对丹参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丹参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主要合成途径中关键... 丹参次生代谢物是丹参入药的主要成分,文章从丹参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合成途径、关键酶及培养环境的变化对丹参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丹参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主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与代谢物积累的相关作用,列举了环境变化、诱导作用对丹参次生代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旨在为丹参的规范化种植和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次生代谢产物 关键酶 环境变化 诱导作用
下载PDF
拟南芥油体钙蛋白基因CALEOSIN3对胁迫环境及ABA诱导的响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向兰舟 胡娅晴 +2 位作者 谢涵 刘春林 阮颖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685-4690,共6页
拟南芥CALEOSIN3(以下简称为AtCLO3)是一种油体膜蛋白,以钙结合蛋白的形式结合在油体表面,对维持油体结构及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AtCLO3对胁迫环境的响应,我们将已构建的AtCLO3表达质粒pBI101-pCLO3∶∶GUS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获得... 拟南芥CALEOSIN3(以下简称为AtCLO3)是一种油体膜蛋白,以钙结合蛋白的形式结合在油体表面,对维持油体结构及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研究AtCLO3对胁迫环境的响应,我们将已构建的AtCLO3表达质粒pBI101-pCLO3∶∶GUS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获得其转基因植株;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正常生长条件下,以及高盐、高温胁迫和ABA诱导条件下的AtCLO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生长条件下,AtCLO3基因在成熟莲座叶(叶脉及叶缘排水器)、花和果荚外壳均有表达,其中在花器官中表达最为明显,在15 d幼苗中几乎无表达;根、茎和成熟种子中无表达;高盐、高温胁迫及ABA诱导条件下,AtCLO3基因表达均上调,其中高温胁迫下表达显著上调。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拟南芥AtCLO3基因主要在花器官中高表达,并对高温胁迫响应强烈,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用于作物抗逆性育种提供可行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 AtCLO3 环境胁迫 ABA诱导
原文传递
篮板受冲击与篮球运动自照明系统
20
作者 尚子茗 《能源与节能》 201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将一套应用压电效应与电磁感应原理的系统加装在篮板与篮球上,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自行产生能量照明,可节省大量原本用于球场照明的电能。分析了篮板受冲击与篮球运动自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经济效益理论计算,指出了其创新点及应用。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压电效应 电磁感应 节能照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