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孟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10-1914,共5页
"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但同时也是较有争议的术语之一。据分析,它在我国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是从俄文"экотоп"和英文"ecotope"翻译而来... "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是我国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术语之一,但同时也是较有争议的术语之一。据分析,它在我国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是从俄文"экотоп"和英文"ecotope"翻译而来。但是"生态环境"这一汉语名词目前已经基本脱离了"母体",与"экотоп"和"ecotope"的联系很少。我国已经普遍将"生态环境"与"ecologicalenvironment"作为汉英、英汉双向对照名词。以生物为主体,"生态环境"可以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以人类为主体,它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影响的自然因子的综合"。这一名词可以作为生态学的规范名词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概念 起源 内涵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基于311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 被引量:68
2
作者 郭建鹏 刘公园 杨凌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4-115,共12页
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大学学业成功重要的预测变量,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关于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全国311所本科高等学校134178名大学生的学情调查数据,以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多... 大学生学习投入是大学学业成功重要的预测变量,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关于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全国311所本科高等学校134178名大学生的学情调查数据,以动机发展的自我系统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多群组多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考察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内外部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习投入受到内外部两个系统的影响。在内部系统中,情感学习投入影响行为学习投入。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他们就越会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在外部系统中,学习投入受学习环境感知和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学习满意度和通用能力。大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内外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学业支持,改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学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投入 学习环境 自我概念 影响机制 自我系统模型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宪法概念解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巩固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80,共11页
“生态”与“环境”源于不同学科,所指大同小异,且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在科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议。因其具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误解,并非理想的法律概念;但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积极意... “生态”与“环境”源于不同学科,所指大同小异,且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在科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议。因其具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误解,并非理想的法律概念;但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宪法角度的正确处理是接受事实、辩证分析,结合现代环境观念和既有法律事实作出最广义的宽泛解释,为下位法中的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基础,而不必强求与法律概念的齐整对应。环境宪法解读应跳出文本局限,更加开放、务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宪法 法律概念
下载PDF
大学建筑与环境建设中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入 被引量:41
4
作者 宣勇 单玉川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302-307,共6页
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建筑与环境有着深刻的教育学和文化学的意义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 ,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 ,承载了大学的历史 ,见证了教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历程。因而 ,大学建筑与环境中要体现大学之“大” ,以大楼之“大... 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建筑与环境有着深刻的教育学和文化学的意义 ,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 ,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 ,承载了大学的历史 ,见证了教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历程。因而 ,大学建筑与环境中要体现大学之“大” ,以大楼之“大”用“大气”之恢弘气象去承载“大家”、“大师”和“大成”之历史功绩和活动轨迹。大学建筑与环境要体现大学之“学” ,大学之“学”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和学术自由 ,这一特性内在地决定了校园建筑与环境的外在形式要与其相一致 ,要有利于师生的自由之思想不被环境所阻碍 ,发明与创造的灵感不被高大的建筑所淹没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为本的校园核心价值在宽松、和谐、自由、休闲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建筑 环境建设 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 教育学 文化学 校园文化
下载PDF
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特点及其调控 被引量:29
5
作者 金晓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91,共2页
以体育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 ,依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提出了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 ,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在理论上论述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作用以及... 以体育教学环境为研究对象 ,依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提出了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 ,认为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在理论上论述了体育教学环境的内容、作用以及调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环境 体育教学 师生关系 教学设施 素质教育
下载PDF
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被引量:38
6
作者 周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98-402,共5页
从环境、艺术、生态学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基本依据及基本思路,以期为人工改造自然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环境 艺术设计 生态理念 技术应用
下载PDF
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来明 周浩 蔡兰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136-140,共5页
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一般均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文物保存的"理想"环境?博物馆环境应当监控哪些指标,为什么长期以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几乎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而开展工作,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实施... 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研究人员一般均会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是文物保存的"理想"环境?博物馆环境应当监控哪些指标,为什么长期以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研究和管理几乎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而开展工作,这些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博物馆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未能在所有的博物馆真正实施。近几年,文物保护研究人员关注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目标在于解决文物保存和展示环境中的污染物如何表征、监测、净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提出基于"洁净"概念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监测技术和评估体系,以进一步推动馆藏文物保存环境领域相关应用技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 洁净 概念
下载PDF
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沈鉴清 吴惠娟 陈红卫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8期744-745,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儿... 目的了解儿童攻击性行为与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家庭环境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81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9名、女生102名)进行测评。结果儿童行为量表中男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道德宗教观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22,r=-0.224,P<0.05),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M1)、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F5)呈显著正相关(r=O.228,r=0.219,P<0.05);女生的攻击性因子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286,r=-0.212,r=-0.216,P<0.01或P<0.05),与父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23,P<0.05);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父亲的拒绝否认因子、自我意识量表的幸福与满足因子对男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因子、父母养育方式量表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女生的攻击性具有预测作用。结论良好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及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攻击性 父母养育方式 家庭环境 自我意识
下载PDF
绿色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新战略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曦辉 黄基鑫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5,共13页
在改革开放40年多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实现了大跨越。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能够同时很好地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的局面。201... 在改革开放40年多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实现了大跨越。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能够同时很好地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的局面。2013年中国GDP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克服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约束条件,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论环境会计的概念及学科特征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连华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3-57,共5页
环境会计是利用会计学和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揭示与评价的信息控制系统。它是一门内外结合、多学科交叉、兼顾宏观利益的微观学... 环境会计是利用会计学和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属性,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要素及其结果进行计量、记录、揭示与评价的信息控制系统。它是一门内外结合、多学科交叉、兼顾宏观利益的微观学科,与可持续发展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民经济会计有着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学科特征 环境要素 信息控制 环境评价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新理念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琼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6-197,237,共3页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树立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即“大图书馆”服务观、“大读者”服务观、“人性化”服务观、“个性化”服务观和“特色化”服务观。
关键词 图书馆 服务理念 人性化 个性化 特色化
下载PDF
我国政策环境中的科研诚信概念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聪 和鸿鹏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5,共6页
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是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共识,国家科技、教育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为这一任务提供了目标与动力。而作为政策目标与核心概念,科研诚信的含义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 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是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共识,国家科技、教育管理部门颁布的政策为这一任务提供了目标与动力。而作为政策目标与核心概念,科研诚信的含义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4个部委发布的,以规范科研诚信为目的的政策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政策文本中出现的与科研诚信相关的概念,分析其具体的含义与使用的方式,基于此探讨我国政策环境中科研诚信概念的特点与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环境 科研诚信 概念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乔世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5,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唤醒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理念,加强民族地区的环境法制建设,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民族地区的生态变通、补充立法,是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生态...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但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唤醒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理念,加强民族地区的环境法制建设,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民族地区的生态变通、补充立法,是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理念 生态立法
下载PDF
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状况及其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洪恬 王珊珊 黄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其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351名高中生(留守儿童172名)进行测查。结果①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亲密度...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因素与其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351名高中生(留守儿童172名)进行测查。结果①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宗教、控制性显著偏低,矛盾性显著偏高;在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方面,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指向问题较低,指向情绪较高(t=2.327~3.992,P〈0.05);②儿童家庭环境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t=-0.22~0.317,P〈0.05);③儿童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t=-0.385~0.254,P〈0.05)。结论留守儿童处在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同时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与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相关,且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家庭环境 自我概念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瑜 王玉玮 刘子英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验评估法、家庭环境量表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 9.5~ 12岁 2 87名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评定。结果自我意识总分学习困难组 ( 5 8.76± 1... 目的探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验评估法、家庭环境量表和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 9.5~ 12岁 2 87名儿童的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和自我意识进行评定。结果自我意识总分学习困难组 ( 5 8.76± 11.0 1) <学习中等组 ( 64 .5 9± 7.87) <学习优秀组 ( 69.80± 7.5 1) ,家庭环境量表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和控制性 6个因素与自我意识相关。结论学习成绩、家庭环境对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学习成绩 ,可有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成绩 家庭环境 学龄儿童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量表
下载PDF
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宏 吴春笃 储金宇 《高等建筑教育》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构建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 以现代大学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复合、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出了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方面提出了构建污染防治技术课程群、环境管理课程群以及专业特色课程群。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新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课程体系 改革 大学理念 课程群
下载PDF
大学“在线深度教学”:内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吕林海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3,94,共8页
对"在线教学"的技术审视,需要超越"媒体观",走向"学习观"。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在线深度教学"的内涵特质得以构建,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从"观念"和"环境"两... 对"在线教学"的技术审视,需要超越"媒体观",走向"学习观"。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在线深度教学"的内涵特质得以构建,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可从"观念"和"环境"两个维度展开。通过对L高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论:大学教师的"在线深度教学"总体情况较好;个体"观念"因素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学生观念"是"更具底层影响的因素";"环境"因素也会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情况各有所异;教师日常的教学发展活动并不对"在线深度教学"产生本应具有的"实然"影响,这折射出教学"学术化"构建的深层意义。据此建议,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变革意愿",要鼓励教师追问自身的"学科教育观",要重视在线教学环境的"优质化"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 环境感知 学生观念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一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辨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林波 舒俭民 +1 位作者 王维 安达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96-1300,共5页
“生态环境”一词是比较中国化的、在中国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目前中国生态学界和环境科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生态环境”一词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热烈讨论。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有关“生态环境”一词的争论与观点,从“生... “生态环境”一词是比较中国化的、在中国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目前中国生态学界和环境科学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生态环境”一词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热烈讨论。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有关“生态环境”一词的争论与观点,从“生态”和“环境”两词概念含义、学科发展、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了“生态环境”一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分析了在这场争论和讨论中的一些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概念 合理性 科学性
下载PDF
对生态文化的一点认识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南文渊 卢守亭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生态文化的创新在于能够按... 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生态文化的创新在于能够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地反映生态系统运行的特性,引导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系统向和谐稳定和繁荣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生态环境 民族地区 概念构建
下载PDF
论“生态环境法典”之“生态环境”的阐释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树训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2年第5期112-119,共8页
概念作为语句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逻辑的起点和意义的来源,一般可分为常识概念、科学概念和法律概念三种。在追求适用稳定和理解准确的法律语境当中,如果概念之间不能保持有效的区分,在具体文义解释向度上势必会造成相互分歧、混淆、冲突... 概念作为语句的基本组成单位,是逻辑的起点和意义的来源,一般可分为常识概念、科学概念和法律概念三种。在追求适用稳定和理解准确的法律语境当中,如果概念之间不能保持有效的区分,在具体文义解释向度上势必会造成相互分歧、混淆、冲突等负效益。“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缘起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情境,具有偶然性和主观性。如果仅从常规语法结构上分析,存在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和联合结构三种不同且皆合理的解析样式。但置身于我国《宪法》以及部门法语境里,应当以法律人的体验为基准,并紧密结合法学学科的特质,从科学概念向法学概念回归。未来“生态环境法典”中“生态环境”应是一个统称,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和谐的生态关系、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科学概念 法学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