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轴拉伸试验的飞艇蒙皮材料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鲁国富 邱振宇 +1 位作者 高成军 陈务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6-1171,共6页
飞艇蒙皮为多功能层压织物材料,力学行为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合理表征其非线性的力学模型对飞艇结构设计与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对飞艇蒙皮材料试件进行了7个应力比双轴拉伸试验,基于正交异性材料模型,采用应变残差平方和最小方法计算弹性常... 飞艇蒙皮为多功能层压织物材料,力学行为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合理表征其非线性的力学模型对飞艇结构设计与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对飞艇蒙皮材料试件进行了7个应力比双轴拉伸试验,基于正交异性材料模型,采用应变残差平方和最小方法计算弹性常数,建立线性力学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建立应力弹性常数响应面,建立以应力为变量的完整三次式非线性力学模型。并根据此力学模型建立飞艇蒙皮材料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七种应力比下的双轴拉伸试验,分析结果的应力分布和分缝位移与试验现象一致。将分析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能很好的吻合,表明非线性力学模型及分析方法适用于飞艇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艇蒙皮 双轴拉伸试验 应变残差 非线性力学模型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约束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长青 肖建庄 李秋义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436-442,共7页
约束再生混凝土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对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和恢复力特性等有重要影响,强度和变形演化规律是再生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推广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探... 约束再生混凝土在循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对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和恢复力特性等有重要影响,强度和变形演化规律是再生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防地区推广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工作之一。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为进一步探求加载模式、约束条件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等综合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循环反复加载制度,完成54个约束再生混凝土试件单轴受压试验,分析约束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配置方形箍筋、菱形复合箍筋和八边形复合箍筋的约束再生混凝土试件在循环往复荷载下的应力-应变包络曲线、共同点轨迹曲线和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分布形式相似,共同点轨迹曲线与包络线的相似比值在0.718~0.925之间;与非约束再生混凝土相比,箍筋约束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随着卸载应变的增大,残余应变随之增大。建立循环往复荷载下约束再生混凝土的残余变形方程,给出再生混凝土卸载应力-应变曲线模型。提出再生混凝土脆性偏大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再生混凝土 循环往复荷载 包络线 卸载应变 残余应变 力学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碟形砂轮磨齿的面齿轮包络残差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辉 赵宁 张淑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43-2750,共8页
介绍了采用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原理及过程,研究了齿廓包络和齿宽包络两种包络方式产生包络残差的机理.分别建立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包络残差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研究了所产生包络残差的特点.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包络过程中刀具周向进给角... 介绍了采用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原理及过程,研究了齿廓包络和齿宽包络两种包络方式产生包络残差的机理.分别建立了两种加工方式下包络残差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研究了所产生包络残差的特点.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包络过程中刀具周向进给角度、齿宽方向进给量以及碟形砂轮外径对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齿宽包络比齿廓包络具有更高的效率.进行了以齿廓包络方式的面齿轮磨齿加工实验,当刀具周向进给角度分别取为2°,1°,0.5°及0.2°时,齿面表面粗糙度逐渐明显提高,齿面磨削加工印痕的数目和方向与包络仿真计算结果一致.初步证明根据包络残差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进给量参数,可以保证面齿轮磨齿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水平并能提高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包络残差 碟形砂轮 磨齿 表面粗糙度
原文传递
基于四轴数控机床面齿轮磨削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先龙 赵朋辉 +2 位作者 胡锡文 徐磊 阚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3-1120,共8页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面齿轮,提高刀具的通用性并简化机床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四轴数控机床和盘形砂轮多线包络磨削面齿轮的加工方法。设计顶刃带有圆弧的盘形砂轮对插齿刀齿面进行仿形。建立盘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数学模型,规划盘形砂... 为了制造出高精度硬齿面面齿轮,提高刀具的通用性并简化机床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四轴数控机床和盘形砂轮多线包络磨削面齿轮的加工方法。设计顶刃带有圆弧的盘形砂轮对插齿刀齿面进行仿形。建立盘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数学模型,规划盘形砂轮的刀位轨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究刀具的顶刃圆弧半径和转矩角对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结合选用的四轴数控机床结构,推导盘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数控运动规律,并在VERICUT软件中进行仿真加工。将仿真模型与理论齿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到齿面偏差的最大值为-4.3~4.7μm,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加工方法的正确性,也证明了根据齿面包络残差的影响规律选用合适的刀具加工参数,可以保证面齿轮齿面精度的同时提高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齿轮 盘形砂轮 刀位轨迹 包络残差 数控运动规律 仿真加工
原文传递
基于寿命包线的飞机金属结构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腾 何宇廷 +2 位作者 张海威 李昌范 邵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18,共6页
飞机结构寿命包线是飞机结构在安全使用条件下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边界线;在其概念的基础上,考虑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通过预腐蚀疲劳试验确定飞机结构寿命包线的腐蚀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典型服役环境下飞机金属结构... 飞机结构寿命包线是飞机结构在安全使用条件下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边界线;在其概念的基础上,考虑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了通过预腐蚀疲劳试验确定飞机结构寿命包线的腐蚀影响系数法,建立了典型服役环境下飞机金属结构腐蚀疲劳关键件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并给出了在飞行强度变化条件下的剩余寿命预测实例。飞机结构寿命包线确定方法与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的建立,为飞机结构单机寿命(疲劳寿命与日历寿命)监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寿命包线 剩余寿命 疲劳寿命 日历寿命
下载PDF
桥梁结构基于拱杆系失效包络图的可视化安全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鲍鹏 马少春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3-667,共5页
基于失效包络图理论,利用几何思想建立桥梁构件及结构整体失效状态新模型;在直杆系失效包络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桥梁结构拱杆系的失效包络图及安全评估的方法.以连霍高速公路许沟特大桥为实例,通过对三维及二维工作状态可视包... 基于失效包络图理论,利用几何思想建立桥梁构件及结构整体失效状态新模型;在直杆系失效包络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桥梁结构拱杆系的失效包络图及安全评估的方法.以连霍高速公路许沟特大桥为实例,通过对三维及二维工作状态可视包络图的分析,给出了桥梁结构拱杆系的失效接近度、安全余度等安全评估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失效评估杆元 失效接近度 失效包络图 安全余度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参数测量中数据处理的研究
7
作者 田利民 王鹏 白佳丽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65-68,共4页
在用紫外线示波器记录同步发电机短路电流波形求取发电机暂态参数时,很难准确描出0″时电流波形的包络形,使得描出的包络线计算的暂态参数误差很大。
关键词 包络线 残差 同步发电机 暂态参数测量
下载PDF
整体叶轮双列开槽五轴插铣加工的残留材料建模
8
作者 王晓宇 魏兆成 +1 位作者 王学勤 王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10-317,共8页
双列开槽五轴插铣工艺能够以最少数量刀具轨迹,高效率完成整体叶轮流道加工,但针对叶片侧倾过大的叶轮流道,双列开槽插铣后残留材料较多。由于缺乏精确表达该残留材料的计算模型,导致后续针对残留材料的去除加工轨迹难以规划,影响加工... 双列开槽五轴插铣工艺能够以最少数量刀具轨迹,高效率完成整体叶轮流道加工,但针对叶片侧倾过大的叶轮流道,双列开槽插铣后残留材料较多。由于缺乏精确表达该残留材料的计算模型,导致后续针对残留材料的去除加工轨迹难以规划,影响加工效率。针对该问题,在双列开槽五轴插铣工艺基础上,提出一种残留材料几何建模方法。基于双列开槽插铣加工刀轨参数,将残留材料台阶面简化为由直纹面叶片法矢构成的理想曲面,以理想曲面与后序刀矢路径相交的几何关系获取残留材料几何模型边界曲线。将边界曲线以一定数量离散,构建离散单元直纹面,形成残留材料包络体模型,从而完成对残留材料的几何建模。仿真分析了几何建模的精度,结果表明该模型描述复杂残留材料几何特征的平均误差在8%左右,可为叶轮残留材料去除加工的CAM算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开槽 插铣 五轴加工 几何建模 包络体模型 材料残留脊
原文传递
基于IEWT和噪能转移SR-MLS反演识别技术的低频振荡信号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虹 王迎丽 +2 位作者 勇天泽 葛得初 白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7-355,共9页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信号是典型的多分量混噪信号,特征提取较困难。为此,采用基于顺序统计滤波原理(order statistics filter,OSF)平顶上包络的改进经验小波变换算法(improved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IEWT)和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信号是典型的多分量混噪信号,特征提取较困难。为此,采用基于顺序统计滤波原理(order statistics filter,OSF)平顶上包络的改进经验小波变换算法(improved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IEWT)和随机共振—移动最小二乘(resonance-moving least squares,SR-MLS)反演识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振荡信号的特征分析。IEWT结合了小波分析的完备理论性和经验模态分解的自适应性,通过构造一系列正交小波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分解。首先,根据OSF最大值滤波器原理得到频谱的有效平顶上包络,进而确定EWT的边界并对原始振荡信号进行抗噪主导模态分离,然后结合SR-MLS反演识别技术,在残余噪声的帮助下增强振荡特征并有效提取。最后,在自合成模拟信号仿真、IEEE 16机68节点系统仿真以及电网实测数据3个算例仿真下通过与经典Prony法、VMD-Hilbert法对比,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噪信号 低频振荡 平顶上包络 SR-MLS反演识别技术 残余噪声
下载PDF
可变时长的短时广播语音多语种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瑶 龙华 +1 位作者 邵玉斌 杜庆治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0-496,共7页
针对短时语音时长过短以及训练语音和测试语音时长不等,导致语种识别性能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时长的短时广播语音多语种识别模型(Variable Duration-Language Identification,VD-LID).首先,对不同时长的语音进行时长规整;然... 针对短时语音时长过短以及训练语音和测试语音时长不等,导致语种识别性能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时长的短时广播语音多语种识别模型(Variable Duration-Language Identification,VD-LID).首先,对不同时长的语音进行时长规整;然后,对规整后的短时语音进行特征提取,提取其对数功率谱包络图作为语种特征;最后,将语种特征输入到残差神经网络中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特征输入,对数功率谱包络图特征将短时语音的语种识别准确率提高到了82.4%;相比于没有引入时长规整层的语种识别模型,VD-LID在测试语音时长为5 s和10 s的实验中,语种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27.9%和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语种识别 对数功率谱包络图 残差神经网络 时长规整层
下载PDF
Real Time Prosody Modification
11
作者 Krothapalli Sreenivasa Rao 《Journal of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10年第1期50-62,共13页
Real time prosody modification involves changing the prosody parameters such as pitch,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speech in real time without affecting the intelligibility and naturalness. In this paper prosody modific... Real time prosody modification involves changing the prosody parameters such as pitch,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speech in real time without affecting the intelligibility and naturalness. In this paper prosody modification is performed using instants of significant excitation (ISE) of the vocal tract system during production of speech. In the conventional prosody modification system the ISE are computed using group delay function, and it is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task.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ISE suitable for prosody modification in interactive (real time) applications. The overall computational time for the prosody modification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prosody modification method which uses the group delay function for computing the 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ants of SIGNIFICANT Excitation Group Delay Function VOICED Region Detection HILBERT envelope Li-near Prediction residual Real Time PROSODY Modification
下载PDF
热压工艺对循环拉伸下飞艇蒙皮材料的能量耗散与残余应变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古占华 邵慧奇 +1 位作者 蒋金华 陈南梁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61,共8页
为探究热压复合工艺参数对飞艇蒙皮材料的能量耗散与残余应变特性的影响机制,本文以聚氟乙烯(PVF)膜为耐气候层,TPU膜为阻氦层,聚芳酯Vectran纤维机织平纹布为承力层,TPU胶膜为黏结层,通过热压复合的方式制备多种热压工艺参数下的飞艇... 为探究热压复合工艺参数对飞艇蒙皮材料的能量耗散与残余应变特性的影响机制,本文以聚氟乙烯(PVF)膜为耐气候层,TPU膜为阻氦层,聚芳酯Vectran纤维机织平纹布为承力层,TPU胶膜为黏结层,通过热压复合的方式制备多种热压工艺参数下的飞艇蒙皮材料,并对其进行循环加载-卸载后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耗散能和残余应变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理论公式。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飞艇蒙皮材料的能量耗散与残余变形特性的影响的变化规律相同,且拟合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系数与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呈正相关;材料的能量耗散与残余应变特性的变化规律不仅取决于热压工艺,同时还与循环加载-卸载次数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两段式线性特性;通过比较在不同热压工艺参数下制备的飞艇蒙皮材料经循环加载-卸载后产生的耗散能与残余应变的大小,得出最优制备工艺为:热压温度为160℃,热压时间为6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艇蒙皮材料 热压工艺 循环拉伸 能量耗散 残余应变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