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海市煤矸石边坡不同修复技术及其效果评价
1
作者 胡育文 贾剑波 +2 位作者 申新山 王子熠 张梦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修复技术在煤矸石边坡生态修复中的恢复效果及可行性,在乌海市海勃湾区齐峰煤矿区煤矸石边坡上设置4种修复技术坡面,对比分析各修复技术的植被恢复效果及水土保持效果,并通过熵值法-TOPSIS模型对各修复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探究不同修复技术在煤矸石边坡生态修复中的恢复效果及可行性,在乌海市海勃湾区齐峰煤矿区煤矸石边坡上设置4种修复技术坡面,对比分析各修复技术的植被恢复效果及水土保持效果,并通过熵值法-TOPSIS模型对各修复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该地区煤矸石边坡修复过程中豆科及菊科植物生长状况良好,豆科及菊科在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2)人工修复技术相较于自然修复不仅可以增加植被株高、覆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而且增强土壤与植被的持水能力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能力。3)覆土+撒播灌草籽+蜂巢格室修复技术是该地区最优的修复技术,此修复技术显著提高植被覆盖度、植被持水量,对该地区植被生长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在该地区后续煤矸石边坡修复过程中,植物种选择以豆科、菊科为主,修复技术选择以人工修复技术为主,例如覆土+撒播灌草籽+蜂巢格室修复技术,可显著提高复杂自然条件下煤矸石边坡植被恢复效果及水土保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边坡 植被恢复效果 水土保持效果 熵值法-topsis模型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基于熵权法-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夏诗涵 王建洪 王茂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7期184-187,共4页
基于国家统计局2015—2017年统计数据,界定了各地区农村产业的指标,通过熵权法-TOPSIS模型评价了各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不均匀分布且沿海发达省份农村产业发展环境较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产业... 基于国家统计局2015—2017年统计数据,界定了各地区农村产业的指标,通过熵权法-TOPSIS模型评价了各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不均匀分布且沿海发达省份农村产业发展环境较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产业融合发展认识不足,农村产业薄弱。对此提出了简要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熵权法-topsis模型
下载PDF
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估及适灾性优化策略——以广州市为例
3
作者 杨晓 鲁爽 +2 位作者 许险峰 黄建云 于锡军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9,共9页
以广州市各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明确脆弱性与韧性的概念框架,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4个维度的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广州市各区的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进行量... 以广州市各行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明确脆弱性与韧性的概念框架,构建涵盖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4个维度的城市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广州市各区的雨洪脆弱性与韧性进行量化测度。结果表明:广州市各区在雨洪灾害背景下的脆弱性与韧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基于雨洪脆弱性与韧性指数,各行政区被划分为“高脆弱性—高韧性”“高脆弱性—低韧性”“低脆弱性—低韧性”“低脆弱性—高韧性”4种类别;在雨洪脆弱性与韧性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聚集程度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最为显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降低脆弱性和提升韧性两个方面的适灾性优化策略,包括加强雨洪灾害风险评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完善灾情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防灾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公众防灾意识与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弱性 韧性 雨洪灾害 熵权—topsis模型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导流方案TOPSIS决策模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进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67,70,共4页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把熵权的概念引入施工导流方案决策的指标权重计算中,然后将其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了的TOPSIS评价模型,并利用EXCEL VB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导流优选系统。最后利用实际工程对该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熵权法 topsis决策模型 EXCEL VB 导流方案优选系统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及因子分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奉国和 周榕鑫 武佳佳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4-95,共12页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样本期刊质量在评价年间的变化,为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以2011—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数据源,选取3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为样本期刊,... [目的/意义]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样本期刊质量在评价年间的变化,为期刊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以2011—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为数据源,选取34种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为样本期刊,经过筛选得到7个指标,使用熵权法结合因子分析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计算各年期刊综合得分并构建综合评价矩阵。最终对综合评价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010—2016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期刊分档情况。[结果/结论]结果表明:①进行期刊评价时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筛选;②各指标所属的公因子趋于稳定;③为指标设置不同权重以体现其意义;④载文质量高于载文数量;⑤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存在“马太效应”;⑥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需要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评价 熵权法 topsis 面板数据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