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经济下环境NGO参与企业碳减排的演化博弈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孙夙鹏 孙晓阳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碳排放问题,构建了企业碳减排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环境NGO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解出了该模型的10个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企业、政府和环境NG... 针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碳排放问题,构建了企业碳减排过程中企业、政府和环境NGO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及其动态复制方程,解出了该模型的10个均衡点并对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Matlab工具对企业、政府和环境NGO的交互行为演化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各参数变动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探究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企业是否采取低碳生产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低碳生产所需付出的成本;政府是否调控主要取决于政府对企业的罚款和政府的调控成本;环境NGO是否监督主要取决于政府和公众对其的资助与监督成本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NGO 企业 碳排放 三方主体博弈
下载PDF
地方政府“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减排效应研究——基于环境规制策略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行 马延柏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3年第3期40-48,共9页
加强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治理,是“双碳”目标下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以2013—2020年高碳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差分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碳交易制度对企业碳排放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与... 加强环境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治理,是“双碳”目标下实现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以2013—2020年高碳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期差分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碳交易制度对企业碳排放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在碳排放权交易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高碳企业的碳排放量显著下降。调节效应分析显示,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策略会导致企业碳排放量增大,而碳交易制度在环境规制策略与企业碳排放量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环境规制执行中的策略选择缺陷。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显示,环境规制与碳交易制度的减排作用具有负向的空间相关性,地方政府规制策略对企业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具有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这种空间相关性下,碳交易制度的负向溢出效应依然可以纠正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策略给企业减排带来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企业碳排放量 碳排放权交易 环境规制策略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碳排放与供应链溢出 被引量:10
3
作者 屠西伟 张平淡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51,共19页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动力。本文围绕上市公司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自身碳排放,且具有前向溢出的降碳效应。机制分...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抑制碳排放的重要动力。本文围绕上市公司匹配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自身碳排放,且具有前向溢出的降碳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自身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自身碳减排,通过提高下游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引致下游企业碳减排。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不受环境规制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对下游小规模企业、近距离企业、资源赋更低地区企业的降碳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直接碳排放的降碳效应被间接碳排放的增碳效应部分抵消,但这种抵消作用并未显著溢出到下游企业。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供应链网络降碳效应,对于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绿色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制造业碳排放——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 被引量:12
4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78,共12页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技术 企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下载PDF
财政压力、高能耗企业与碳排放——基于教育事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恩涛 杨璇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63,共16页
现阶段,我国处于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外部疫情冲击时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剧增,这对地方碳排放产生何种影响,现有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借助2010年教育事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衡量财政压力的外生变化,采用连续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地方财政压... 现阶段,我国处于大规模减税降费以及外部疫情冲击时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剧增,这对地方碳排放产生何种影响,现有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借助2010年教育事权改革的准自然实验衡量财政压力的外生变化,采用连续双重差分方法实证考察地方财政压力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教育事权改革目标所产生的财政压力显著增加了地方碳排放强度,这表明地方政府在感受到财政压力时,会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化解进而影响碳排放;(2)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压力,会施政于高能耗企业,依仗其产值大且创税能力强的特点,让其扩大产能,获得较多的税收等收入,这将导致大量碳排放。本研究对于今后如何化解财政压力,以及如何处理好地方财政与碳排放的关系具有尤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教育事权改革 高能耗企业 碳排放
原文传递
追溯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的碳排放:基于在华和在美外资企业碳排放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闫云凤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6,共15页
文章将在华和在美外资企业放在统一的全球价值链(GVC)框架下,构建反映企业异质性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美两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华外资企业的碳排放和占比都低于在美外资企业;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 文章将在华和在美外资企业放在统一的全球价值链(GVC)框架下,构建反映企业异质性的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美两国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华外资企业的碳排放和占比都低于在美外资企业;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明显抑制了在华外资企业的碳排放,但在华外资企业的生产结构更高碳了;在华外资企业的碳排放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境外需求,而在美外资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是为了满足美国国内消费;在华外资企业引致了大量内资企业的碳排放,但在美外资企业引致的碳排放主要存在于外资企业中。为此,中国需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选择性地引进高质量且低碳的FDI,并要重视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对碳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全球价值链 碳足迹 碳排放 企业异质性全球投入产出模型
原文传递
独立焦化企业碳排放来源及降碳路径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虎 赵琛 王江波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7期151-152,155,共3页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挑战之一。焦化企业作为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其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独立焦化企业因独立运营的特性,其碳排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工业领域的碳排放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挑战之一。焦化企业作为能源和化工行业的关键,其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碳排放。独立焦化企业因独立运营的特性,其碳排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独立焦化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碳排放特点及降碳价值的分析,深入探讨了碳排放的来源,包括备煤、炼焦、熄焦、焦转运、煤气净化、自备锅炉及附属生产系统等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碳的路径,包括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焦炉煤气利用方式、开展焦炉烟气碳捕集利用示范、优化独立焦化余热回收等。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为独立焦化企业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减少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焦化企业 碳排放 降碳价值 碳排放来源 降碳路径
下载PDF
环境规制政策驱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了吗?——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8
作者 戴其文 郝文杰 +1 位作者 承忠彬 岳文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1340,共21页
在国内环境监管不断增强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存在扩大金融性投资倾向并可能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以2014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0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采用PSM-DID方法考察市... 在国内环境监管不断增强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双重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存在扩大金融性投资倾向并可能制约实体经济发展。以2014年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择2009—2020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样本,采用PSM-DID方法考察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制,尝试基于环境规制视角检验和解释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现象。结果表明:(1)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提升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水平,对企业长期金融投资的强化作用不明显,为“蓄水池”动机提供了证据,表明制造业企业没有“脱实向虚”的趋势。(2)碳交易政策通过内部的成本转嫁效应和流动性约束效应及外部的融资约束效应影响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印证了“成本遵循”效应并进一步验证了“蓄水池”的主导动机。(3)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差异化影响未必是因政策类型不同所致,可能受到政策的约束性强度和灵活性的作用。碳交易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在企业股权、企业规模、行业和区域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效应,而企业绿色转型积极性在异质性作用中起到一定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企业金融化 实体经济 碳排放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碳排放的溢出效应研究
9
作者 吴世纪 《商业观察》 2024年第8期98-104,共7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面临巨大的碳排放等环境污染压力。文章基于中国2009—2021年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企业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 “双碳”背景下,我国面临巨大的碳排放等环境污染压力。文章基于中国2009—2021年企业的面板数据,以企业碳排放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来降低企业的碳排放水平。进一步研究中,文章针对此影响是否具有溢出效应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的碳减排效应对于周边城市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溢出效应在非国企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企业碳排放 溢出效应
下载PDF
他们为何排放?——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柯 钱晶 方时姣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8,共15页
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主体,如何降低其碳排放一直都是学界探讨的重点。然而,当前研究未回答“他们为何排放”这一问题。文章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对碳排放的影响,回答了企业“为何排放”“... 企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主体,如何降低其碳排放一直都是学界探讨的重点。然而,当前研究未回答“他们为何排放”这一问题。文章基于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企业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对碳排放的影响,回答了企业“为何排放”“他们是谁”的问题。研究发现:(1)由于企业普遍具有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特征,所以企业的碳排放强度会受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的影响,这回答了“为何排放”;而“他们”则是实际业绩低于预期业绩参考点的企业,这些企业为追逐预期业绩参考点,便会增加碳排放强度。(2)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主要是通过损失厌恶与风险偏好机制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寻租、降低了绿色创新与环保投入。(3)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的影响在企业产权性质、行业污染特征及地区环境规制强度层面存在异质性。(4)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使实际业绩回到预期业绩参考点的原因在于增加市值及缓解碳排放强度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同时,相较于“向后看”的行业—历史业绩参考点依赖而言,企业会更在意“向前看”的预期业绩参考点依赖。文章的结论有利于加深对企业碳排放行为的认识,能为促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业绩 参考点依赖 企业碳排放
原文传递
炼化企业碳流动与隐含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明 李雪 +3 位作者 贾冯睿 刘广鑫 岳强 王鹤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炼化企业是传统的能源和排放密集型行业,其低碳化发展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企业内部碳流动分析模型。以国内某1 000万t/a大型炼化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企业2015年碳流动规律并计算了隐含碳排放量,... 炼化企业是传统的能源和排放密集型行业,其低碳化发展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企业内部碳流动分析模型。以国内某1 000万t/a大型炼化企业为例,分析了该企业2015年碳流动规律并计算了隐含碳排放量,预测了3种情景下该企业2016—2035年间的CO2减排趋势。结果表明,每加工1 t原油会产生82 kg的隐含碳排放;二次加工是隐含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约占总量的75.1%,其中,延迟焦化装置是隐含碳排放的主要工序,约占总量的42.8%;到2035年,3种情景下相对2015年可分别减少隐含碳排放11.7%、14.9%和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化企业 碳流动 隐含碳排放 物质流分析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国企公路货运的低碳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殷航 《物流技术》 2022年第12期8-10,123,共4页
基于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根据公路货运碳排放现状,从从业人员、货源情况、运输成本、车辆情况分析了国企公路货运的比较优势,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行业层面提出了国企公路货运的低碳优化策略。
关键词 双碳 国企 公路货运 碳排放
下载PDF
碳交易政策下双目的主导企业的碳减排策略
13
作者 刘璐 王凯 《物流技术》 2023年第1期39-44,64,共7页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一个具有双目的主导企业的碳减排策略,关注消费者剩余,构建了集中决策、主导者不同的分散决策以及主导者利润共享下的模型。研究发现,无论主导者为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集中...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分析碳交易政策下一个具有双目的主导企业的碳减排策略,关注消费者剩余,构建了集中决策、主导者不同的分散决策以及主导者利润共享下的模型。研究发现,无论主导者为制造商还是零售商,集中决策并不总是优于分散决策;当制造商减排成本系数在一定范围内时,主导者进行利润共享会实现共赢目标;主导地位会影响企业利润、产品需求和制造商减排水平。当主导者拥有优先的话语权时,可以提升企业利润,使主导者利益与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双目的 主导企业 碳减排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创新与碳绩效——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苓 刘硕 郑敏娜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3,共11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利用数字化优势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双碳”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号理论出发,以2014—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提升碳绩效,并探讨了绿色创新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公众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碳绩效,并通过绿色创新正向影响企业碳绩效水平。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与公众环境关注度均能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碳绩效的促进作用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竞争程度的情境下更为明显,但产权性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厘清了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促进绿色创新进而提升碳绩效的驱动机制,为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碳绩效 绿色创新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公众环境关注度
下载PDF
媒体压力、融资约束与工业企业碳排放——绿色发明专利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小蓓 陈雪婷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8,共10页
以2011-2017年沪深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媒体压力与融资约束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探讨绿色发明专利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媒体压力显著抑制企业碳排放,且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回归结果还表明,绿色发明专... 以2011-2017年沪深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媒体压力与融资约束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探讨绿色发明专利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媒体压力显著抑制企业碳排放,且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促进企业碳减排。回归结果还表明,绿色发明专利会削弱媒体压力的碳减排效应,增强融资约束对碳减排的抑制作用,而媒体压力与融资约束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并不存在相互促进或抑制作用。最后,对结论进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压力 融资约束 绿色发明专利 工业企业 企业碳排放
下载PDF
浅谈国内含自备电厂的制浆造纸企业碳排放核算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9
16
作者 谢勤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4,共6页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现状、能源消费情况和国家建立的有关碳交易市场的要求,计算了含自备电厂制浆造纸企业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核算了包括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碳当量,提出了通过回收制浆废水余...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制浆造纸行业发展现状、能源消费情况和国家建立的有关碳交易市场的要求,计算了含自备电厂制浆造纸企业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核算了包括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碳当量,提出了通过回收制浆废水余热、提高碱回收炉产汽率等低碳技术和采用树皮木屑、光伏、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等方法来降低企业碳排放,同时利用管理和市场手段相互配合达到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企业 碳交易 碳排放 碳核算
下载PDF
基于生产过程的制浆造纸企业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景晓玮 赵庆建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第6期9-12,54,共5页
减少碳排放的基础是找出碳排放巨大的环节。以制浆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核算了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计算了碳当量,包括了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并针对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碱回收"、"热电站动力锅炉&... 减少碳排放的基础是找出碳排放巨大的环节。以制浆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核算了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计算了碳当量,包括了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并针对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碱回收"、"热电站动力锅炉"等热点碳排放工段,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等减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企业 生产过程 碳排放 核算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上海市物流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春香 梁鑫 《物流科技》 2022年第8期107-110,共4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上海市也提出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物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能源消耗总量居高不下,是制约“双碳”目标达成的障碍之一,实现物流环节的低碳化,有其必要性和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上海市也提出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物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能源消耗总量居高不下,是制约“双碳”目标达成的障碍之一,实现物流环节的低碳化,有其必要性和发展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物流企业也将加强运营模式向低碳化转型。文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上海市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营的影响因素,探索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并提出对策建议,为促进上海市物流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物流企业 碳排放量 路径
下载PDF
某千万吨炼油企业碳排放及碳减排分析
19
作者 吴章柱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147,共10页
炼油企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企业,“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其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某千万吨全加氢燃料型的炼油企业全厂碳排放及各装置碳排放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全厂碳排放为2885.247 kt/a,其中燃烧碳排放占31.12%,催化裂... 炼油企业作为碳排放的重点企业,“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其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某千万吨全加氢燃料型的炼油企业全厂碳排放及各装置碳排放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全厂碳排放为2885.247 kt/a,其中燃烧碳排放占31.12%,催化裂化装置烧焦碳排放占32.55%,制氢过程碳排放占18.05%,外购电力碳排放占17.99%。针对实际情况,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可减少碳排放38.3 kt/a;降低燃料碳含量可减少碳排放95.4 kt/a;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炼油厂可减少碳排放60~120 kt/a;凝气式汽轮机改为电机驱动可减少碳排放188.7 kt/a;优化加工结构,降低原油硫含量,制氢装置可减少碳排放197.6 kt/a,催化裂化装置降低生焦量可减少碳排放318.4 kt/a。长期来看,绿电和绿氢的全面使用,电加热炉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成熟,可实现千万吨炼油企业碳排放降低至500 kt/a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企业 碳排放核算 碳减排
下载PDF
数智化驱动钢铁企业碳排放全流程管控体系构建——以长流程和短流程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系统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婷婷 陈卉 +4 位作者 朱齐艳 柳金伟 欧阳思 潘书婷 张婷婷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尚未统一,且未对长/短流程企业和各工序进行区分,难以快速摸清钢铁企业碳排放家底的现状,以4种当前运用广泛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可实现工序模块化管理、分工序环节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 针对当前国内外钢铁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尚未统一,且未对长/短流程企业和各工序进行区分,难以快速摸清钢铁企业碳排放家底的现状,以4种当前运用广泛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为核心算法,开发可实现工序模块化管理、分工序环节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核算、统计分析、碳素流图形展示等综合核算和管理功能的碳排放核算系统,有助于横向比较不同类型钢铁企业典型工序碳排放水平高低和科学评估钢铁企业节能降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碳排放 核算系统 典型工序 长/短流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