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70
1
作者 郑文棠 徐卫亚 +1 位作者 童富果 石安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33-1644,共12页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岩土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三维地质可视化可以展示边坡结构面的空间组合,揭示边坡的宏观破坏模式;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合和转换可以反映地质信息的仿真性和动态可修...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岩土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三维地质可视化可以展示边坡结构面的空间组合,揭示边坡的宏观破坏模式;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合和转换可以反映地质信息的仿真性和动态可修改性。基于AutoCAD平台,借助AutoLisp语言,采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插值拟合,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同时讨论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转入。优点在于结合了AutoCAD优越的图形编辑功能和ITASCA公司数值软件(FLAC3D和3DEC)的计算功能,并可根据地质信息的变化更新可视化模型和数值模型。该技术与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法相结合,在白鹤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三维可视化和应力变形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同时针对3DEC软件前后处理的不足,结合3DEC内嵌的FISH语言和AutoCAD的AutoLISP语言进行编程,探讨3DEC加锚方法、三维合位移等值线云图和塑性区可视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动最小二乘法 三维可视化模型 离散元法 数值模型 塑性区
下载PDF
矿井岩体破坏突水机制及非线性渗流模型初探 被引量:54
2
作者 杨天鸿 陈仕阔 +2 位作者 朱万成 孟召平 高延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1-1416,共6页
矿山采动围岩破坏突水过程中,水流经历了在含水层中的Darcy层流、破碎带中的非Darcy快速流以及进入巷道中的Navier-Stokes紊流3个物理过程。研究表明Brinkman方程比较适合破碎带渗流特点;同时,将含水层Darcy渗流和巷道N-S流动有机联系... 矿山采动围岩破坏突水过程中,水流经历了在含水层中的Darcy层流、破碎带中的非Darcy快速流以及进入巷道中的Navier-Stokes紊流3个物理过程。研究表明Brinkman方程比较适合破碎带渗流特点;同时,将含水层Darcy渗流和巷道N-S流动有机联系在统一流动场中,基于质量守恒和压力平衡,建立突水流体流动数值模型。据此,以采动诱发陷落柱突水为例,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系统数值分析工具,通过在模型中耦合Brinkman,Navier-Stokes和Darcy方程,把含水层、岩体破碎带和巷道整个突水水流路径连接在一起,模拟突水流动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陷落柱作为含水层渗流和巷道突水自由流动的过渡区域,其渗透性变化对于突水压力和流速演变十分敏感,陷落柱或导水破碎带沟通了含水层和巷道之间的水力联系,而含水层充足的补给水量是保持恒定的高水压并沿陷落柱形成突水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破碎岩体 突水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塑性损伤的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非连续接触模型研究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士民 于清洋 +2 位作者 彭博 何祥凡 姚佳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11,共9页
在分析基于梁–弹簧模式和壳–弹簧模式盾构隧道双层衬砌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依据接合面接触状态不同划分的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复合结构和叠合结构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表征混凝土的非线性特性,考虑管片... 在分析基于梁–弹簧模式和壳–弹簧模式盾构隧道双层衬砌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依据接合面接触状态不同划分的盾构隧道双层衬砌三维实体复合结构和叠合结构计算模型。该模型通过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表征混凝土的非线性特性,考虑管片内置钢筋对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已有模型模拟钢筋屈服、硬化和软化现象,建立三维螺栓实体代替弹簧单元模拟管片接头,真实反映盾构管片之间、管片与连接螺栓及管片与二次衬砌接合面的接触情况。以广深港狮子洋隧道双层衬砌为工程实例,建立2种计算模型进行研究,通过与依托同样工程背景下的相似模型试验管片和二次衬砌内力和位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双层衬砌在受力过程中管片与二次衬砌在局部存在非协调变形,接合面发生分离现象,出现零压区。(2)由于封顶块构造的原因,封顶块对应位置二次衬砌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该位置轴力和弯矩变化不均匀,管片与二次衬砌接合面接触压应力较其他位置偏大。研究成果对盾构隧道双层衬砌的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双层衬砌 数值模型 非连续接触 接合面
原文传递
成都地铁4号线下穿铁路桥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房师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27,共8页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万年场站~东三环站区间为双线盾构隧道,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包括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及桩基础形式铁路桥的铁路群。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采用Flac3D软件,建立盾构下穿铁路桥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对盾构掘进中造成的地表沉... 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万年场站~东三环站区间为双线盾构隧道,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包括无砟轨道、有砟轨道及桩基础形式铁路桥的铁路群。以数值模拟为手段,采用Flac3D软件,建立盾构下穿铁路桥的三维有限差分模型,对盾构掘进中造成的地表沉降、周围土体变形及铁路桥墩的沉降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了上部铁路桥的安全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基于土体加固措施,对加固与不加固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铁路桥与盾构隧道间土体加固后,桩基最大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分别减少了58%和79%,桥墩沉降满足安全控制标准,盾构施工对铁路桥运营的影响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施工 铁路桥 地表沉降 土体加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尾矿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邓红卫 李爽 邓畯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对尾矿库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值模型的建立是尾矿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某尾矿库工程实际,利用3Dmine与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机理,研究了干滩长度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影响...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对尾矿库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值模型的建立是尾矿库稳定性分析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某尾矿库工程实际,利用3Dmine与Midas/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机理,研究了干滩长度对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渗流作用对尾矿库稳定性影响较大;2)在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随干滩长度减小,尾矿坝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而整体位移量逐渐减小,最大位移区域从尾黏土层逐渐扩大到尾粉土层,尾矿库安全系数逐渐减小;3)得出了适用于该尾矿库的干滩长度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洪水工况下尾矿库安全系数为1.112 5,小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的二等坝安全系数1.15。因此,应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以保障尾矿库后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山安全 尾矿库 三维数值模型 耦合分析
下载PDF
混凝土梁受弯破坏的三维细观数值试验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朝红 王海龙 徐光兴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在细观层次上研究混凝土梁的损伤断裂机理,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砂浆和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于三维随机骨料随机力学参数模型,建立了2个混凝土梁湿筛试件的数值模型;模型MX1模拟骨料的随机分布,模型MX2在MX1的基础上模拟... 为了在细观层次上研究混凝土梁的损伤断裂机理,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砂浆和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基于三维随机骨料随机力学参数模型,建立了2个混凝土梁湿筛试件的数值模型;模型MX1模拟骨料的随机分布,模型MX2在MX1的基础上模拟混凝土各相材料参数的随机性,通过这2个模型的抗弯数值试验,展现了混凝土梁损伤断裂和裂缝萌生与扩展的渐进过程。结果表明:数值试验得到的混凝土梁弯拉强度与真实试验测得的弯拉强度较为接近;由于骨料分布的随机性,混凝土裂纹起裂和扩展表现出显著的不规则性和不连续性;受材料参数随机分布的影响,模型MX2较MX1承载力略有降低,变形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梁 数值试验 细观数值模型 随机力学参数 损伤断裂 随机骨料
原文传递
某圆砾地层异形深基坑支护变形规律及开挖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旭升 田发派 +3 位作者 付晓茜 马少坤 黄震 吕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8-608,共11页
以广西南宁某复杂周边建筑物环境的地铁异型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仿真模拟基坑动态开挖过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果,得到异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变形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 以广西南宁某复杂周边建筑物环境的地铁异型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仿真模拟基坑动态开挖过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果,得到异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变形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周边管线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坑边中部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值都显著大于基坑边角处的,呈现出明显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当基坑开挖第3(粉土)、第4层土(圆砾)时移动大楼和七天酒店的建筑物沉降量分别占总的沉降量的68.8%、82.3%,说明第3、第4层土的开挖对建筑物影响最大;开挖第4层土时,地表沉降典型测点的实测和计算值的沉降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62.9%、58.5%,表明在该基坑开挖中,圆砾层土层相比较于其他土层更为敏感,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变形规律 空间效应 圆砾地层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区域边坡失稳灾害预测与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纯祥 蒋宇静 +1 位作者 谢谟文 江崎哲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49-2454,共6页
滑坡和泥石流是边坡失稳后两种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山区重大的地质灾害。对既往滑坡和泥石流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基础来预测和评价本地区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多数泥石流是在强降雨的情况下,由滑坡滑入山谷... 滑坡和泥石流是边坡失稳后两种主要的运动方式,是山区重大的地质灾害。对既往滑坡和泥石流进行研究,以此作为基础来预测和评价本地区潜在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是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措施。大多数泥石流是在强降雨的情况下,由滑坡滑入山谷河道而形成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两步骤方法预测和评价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宝川区集地区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首先分析该区域可能存在的新滑坡,然后假定这些滑坡在遇到强降雨时形成泥石流,利用数值模拟流动过程分析其在三维复杂地形下的泛滥过程,预测可能受害的房屋和路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泥石流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值模型 灾害 评价
下载PDF
钦州湾潮流场及污染物输运特征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劲松 陈波 +2 位作者 陆海生 庄军莲 董德信 《广西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钦州港作为广西重要的港口,港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为保证钦州湾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钦州湾的水交换与污染物输运特征。【方法】基于2010年秋季钦州湾的调查结果,应用ECOMSED模型构建了... 【目的】钦州港作为广西重要的港口,港口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为保证钦州湾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分析钦州湾的水交换与污染物输运特征。【方法】基于2010年秋季钦州湾的调查结果,应用ECOMSED模型构建了钦州湾三维潮流与污染物(以COD为例)输运模型。潮流模型的调和常数来自俄勒冈大学的中国海潮汐模型,污染物输运模型的开边界与初始值来自于调查结果。【结果】模型结果与海流调查结果吻合较好。钦州湾平均涨潮时与平均落潮时分别为11.4h与8.7h,对应落潮流大于涨潮流;平均潮差为2.8m,最大潮差4.25m,平均纳潮量约为10.8×108 m3;钦州湾的水体交换半周期为7d,而水体交换80%的时间约为28d;钦州湾COD浓度越往北越大,越靠近湾外越小,COD逐时浓度最大值约为1.27mg·L-1;钦州湾保税港区围填海后金鼓江北端和西侧的COD浓度分别上升约20%和10%。【结论】广西钦州湾保税港区的围填海工程对金鼓江的污染物浓度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COD 围填海工程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FLO-2D数值模拟震区急陡型泥石流冲出量--以瓦窑沟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方群生 陈志和 +1 位作者 唐川 徐惠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1,共9页
汶川地震后,震区的山体破碎严重,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临界阈值较低,其中诱发一类破坏性极大的急陡型泥石流。此类泥石流暴发历时较短、体积浓度和泥砂比重较大,产生较强"滚雪球效应"和"消防管效应"。工程... 汶川地震后,震区的山体破碎严重,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临界阈值较低,其中诱发一类破坏性极大的急陡型泥石流。此类泥石流暴发历时较短、体积浓度和泥砂比重较大,产生较强"滚雪球效应"和"消防管效应"。工程措施对急陡型泥石流的FLO-2D数值模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以汶川震区瓦窑沟为例,采用FLO-2D模拟典型急陡型泥石流在非工程和工程措施下的冲出量,模拟精度达到86.4%。在工程措施下,泥石流分段淤积于拦挡坝后,大大减缓冲出量。模拟重现期为50年一遇时,工程治理下比非工程措施下的冲出量减少83.16%,冲出影响范围减少75.81%,平均堆积深度减少30.25%。研究结果可以为汶川震区急陡型泥石流的防灾减灾工程、早期预警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震区 急陡沟道 瓦窑沟 冲出量 工程措施 数值模型
下载PDF
PC箱梁墩顶块数值模型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伟 李闻涛 宋一凡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86,共6页
针对目前大跨径桥梁墩项块数值模型建立及分析方法上的不足,研究了大跨径桥梁墩顶块数值分析的单元选择、网格划分、网格密度、模型简化、预应力孔道影响及子模型选取范围等关键问题。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在分析墩顶块这种复杂... 针对目前大跨径桥梁墩项块数值模型建立及分析方法上的不足,研究了大跨径桥梁墩顶块数值分析的单元选择、网格划分、网格密度、模型简化、预应力孔道影响及子模型选取范围等关键问题。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在分析墩顶块这种复杂结构时,高阶四面体单元及自由网格划分模拟精度较高;将预应力孔道简化为方形孔道时,距离2倍孔道半径范围以外,正应力和主压应力基本相同,距离3倍孔道半径范围以外,主拉应力也基本趋于一致;空间模型选取长度在2倍0号块梁高以上时,各关键点的应力基本趋于一致等结论。本文分析方法为目前墩顶块空间应力分布特点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墩顶块 数值模型 预应力孔道 模型范围
下载PDF
大功率汽轮机末级长叶片三维动态应力及服役寿命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永慧 张荻 《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预测汽轮机叶片服役寿命的综合数值模型。首先,开发了分析汽轮机叶片激振力、动频和动应力的计算模型,基于动应力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制造和腐蚀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汽轮机叶片服役寿命模型。给出了叶片材料的疲劳特性试验结果... 提出了一种预测汽轮机叶片服役寿命的综合数值模型。首先,开发了分析汽轮机叶片激振力、动频和动应力的计算模型,基于动应力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制造和腐蚀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汽轮机叶片服役寿命模型。给出了叶片材料的疲劳特性试验结果,为叶片寿命分析提供了必要参数据。此外,还对汽轮机末级680 mm叶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叶片激振力、动频和动应力分析模型具有良好的工程精度,开发的叶片服役寿命分析模型可以定量考虑影响叶片寿命的各个因素,从而为在设计阶段及运行中保证叶片的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汽轮机 叶片 寿命 动应力 数值模型 可靠性
下载PDF
考虑河岸植被影响及变形的河流形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毅 邵学军 +1 位作者 周刚 周建银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153,159,共6页
本文基于已有正交贴体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沙模型,考虑河岸植被影响因素,引入植被压力源项,修正水流动量守恒方程;并结合实际提出简单易行的非黏性土崩岸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利用改进模型模拟概化河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能较好模... 本文基于已有正交贴体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沙模型,考虑河岸植被影响因素,引入植被压力源项,修正水流动量守恒方程;并结合实际提出简单易行的非黏性土崩岸技术,提高计算效率。利用改进模型模拟概化河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能较好模拟边岸植被影响下河流演变过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河型转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变化规律提供数值模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流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植被影响 植被压力源项 非黏性土崩岸 二维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水箱配重的上承式拱桥非对称转体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新泽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111,共9页
非对称转体施工中,水箱配重常作为实际配重不足时增加的临时配重,但会产生晃动并影响转体施工控制精度。为探究水箱配重及风荷载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非对称转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给出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以提高拱桥非对称转体施工的... 非对称转体施工中,水箱配重常作为实际配重不足时增加的临时配重,但会产生晃动并影响转体施工控制精度。为探究水箱配重及风荷载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非对称转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给出合理的施工控制措施,以提高拱桥非对称转体施工的安全性和精确度,以西溪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理论研究建立了数值模型。根据桥梁中轴线所在竖直面分为面内和面外稳定性,将非对称转体施工过程分为匀速转动过程与变速启停过程。分析了拱桥转体系统匀速转动过程中水箱配重位置与质量变化对拱桥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转体系统启停过程中风荷载大小对拱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箱配重中的液体晃动会降低转体系统转动时的稳定性,但影响较小,当转体施工的转速确定时,可以忽略水箱配重中液体晃动对转体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水箱配重具有易控制质量、可重复利用的特点,相较于固体配重,水箱配重具有易控制、成本低的明显优势;转体系统转速保持不变时,水箱配重处于静止状态,其重心距离转动中心越远,则面内稳定性越低;风荷载会使转体系统施工时的面外稳定性非线性地降低,为保证转体系统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风速小于5 m/s时则转动加速度不应大于0.60(°)/s^(2),风速处于5~10 m/s时则转动加速度不应大于0.59(°)/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施工控制 数值模型 水箱配重 非对称转体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剪切屈曲强度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银辉 郑亮 +1 位作者 管炎增 王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56,共6页
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剪切屈曲强度虽然已有明确的计算公式,但公式只适用于平子板宽度与斜子板宽度相近时,当两者相差较大时其适用性较差。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尺寸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屈曲,分析了现有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弹... 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剪切屈曲强度虽然已有明确的计算公式,但公式只适用于平子板宽度与斜子板宽度相近时,当两者相差较大时其适用性较差。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尺寸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屈曲,分析了现有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弹性局部屈曲强度时的局限性,揭示子板窄宽比对屈曲强度的影响。通过量化分析,对现有计算公式进行了合理修正,提出了适用范围更广的波形钢腹板的弹性局部屈曲强度计算公式,经过算例验证公式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波形钢腹板 弹性局部剪切屈曲 剪切屈曲行为 屈曲模态 数值模型
下载PDF
基于探地雷达的密级配覆水沥青层的空隙率检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立龙 凌天清 +2 位作者 曾凡贵 梁丽娟 李汝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92-4098,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探地雷达金属板反射法无法对覆水沥青层空隙率进行检测的问题,建立三种不同脉冲波入射角的路面结构FDTD数值模型,研究脉冲波色散现象对单色子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在干⁃湿双层体系的假设前提下,考虑脉冲波入射角,以全波形反演... 为了解决目前探地雷达金属板反射法无法对覆水沥青层空隙率进行检测的问题,建立三种不同脉冲波入射角的路面结构FDTD数值模型,研究脉冲波色散现象对单色子波反射系数的影响,在干⁃湿双层体系的假设前提下,考虑脉冲波入射角,以全波形反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非线性检测算法,在路表覆水的条件下利用探地雷达获得干燥沥青层的介电常数与空隙率,并建立七种不同含水量干⁃湿双层体系的FDTD数值模型并通过实验室实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数值模型脉冲波入射角范围内,单色子波反射系数变异性很小,可视为常数,即入射波各频率点对应的激励值相同;通过非线性检测算法重构而得的合成脉冲波与实际接收波具有较高吻合度,金属板反射法与非线性检测法介电常数测量误差随湿沥青层含水量升高而增大,但非线性检测算法误差增长远小于金属板反射法;与金属板反射法相比,探地雷达非线性检测算法所获得的介电常数相对误差由10.9%降至1.6%,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相对误差由4.6%降至1.1%,空隙率相对误差由24.9%降至7.2%,证明非线性检测算法可有效消除路表覆水的影响,准确计算干燥沥青层的介电常数及空隙率,为沥青面层压实质量实时监控及智能压实技术提供一种精确、高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探地雷达 空隙率 密级配覆水沥青层 介电常数 FDTD数值模型
下载PDF
嘉陵江井口段突发性溢油事故影响预测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薇薇 余钧波 +5 位作者 孙尉哲 郭士豪 毛羽丰 闻昌智 谢明扬 万巧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40-4547,共8页
嘉陵江渠化通航后,增加了船舶运输过程中溢油事故的可能。为研究嘉陵江内河突发性溢油事故油膜运动扩散规律,利用MIKE 21软件建立嘉陵江井口段二维水动力模型,经实测水位验证该模型可靠。应用油粒子模型理论,建立二维溢油模型,分析不同... 嘉陵江渠化通航后,增加了船舶运输过程中溢油事故的可能。为研究嘉陵江内河突发性溢油事故油膜运动扩散规律,利用MIKE 21软件建立嘉陵江井口段二维水动力模型,经实测水位验证该模型可靠。应用油粒子模型理论,建立二维溢油模型,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溢油漂移扩散规律。模拟结果显示:油膜在河道内的漂移距离、污染面积、到达敏感区域时间均受溢油点位置变化和不同风向的影响,其中风况对溢油影响较大,溢油点位置只在溢油初期影响较大。溢油5 h后,中间位置溢油时东南风况下,溢油面积最大,为1.56 km^(2),右岸处溢油时西南风况下,溢油面积最小,为0.35 km^(2)。模拟出油膜到达敏感区域时间及油膜面积,为内河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溢油事故 数值模型 MIKE 21 嘉陵江 应急措施
下载PDF
东营港东营港区内航道工程设计关键技术
18
作者 徐芳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165-167,176,共4页
通过对自然条件、港口运营现状以及吞吐量和船型预测确定工程建设规模;采用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试验确定航道设计参数;结合船舶操纵模拟试验验证航道平面布置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对船舶操纵提出建议。
关键词 航道工程 关键技术 数值模型试验 内航道
下载PDF
隧道位置对原有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姜贵彬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3期99-101,共3页
为了分析隧道位置对邻近桥梁桩基的影响,论文采用了三维有限元软件对盾构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和桩基之间的水平距离越大,桩基受到的影响越小;当隧道埋深越大时,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的影响越小。
关键词 隧道施工 桩基 桥梁 盾构 工程数值模型
下载PDF
沙漠地区水泥砼路面温度梯度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存牛 王选仓 魏俊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3,共5页
为探讨沙漠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梯度分布,提供最大温度梯度设计参数,根据气象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层状路面结构体温度场数学模型,采用解析理论和Newton-Naphson迭代法推导出完全依赖于气候条件下非线性边界条件路面温度场计算方法... 为探讨沙漠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梯度分布,提供最大温度梯度设计参数,根据气象学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层状路面结构体温度场数学模型,采用解析理论和Newton-Naphson迭代法推导出完全依赖于气候条件下非线性边界条件路面温度场计算方法。用该方法模拟了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沙漠地区试验路温度,温度最大误差不超过2℃,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符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梯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面温度梯度沿深度非线性分布,板内温度梯度变化明显。最大温度梯度随面层导热系数和面板厚度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和面板厚度每增加1 kcal·m^-1·h^-1·℃^-1和1cm,最大温度梯度分别减小约0.2~0.3℃·cm^-1和0.025~0.052℃·cm^-1。沙漠地区最大温度梯度设计值推荐为1.01~1.09℃·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度梯度 数学模型 沙漠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