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939
1
作者 陈诗一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5,共15页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本文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业38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一些能耗和排放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全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二氧化碳排放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增长方式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369
2
作者 朱勤 彭希哲 +1 位作者 陆志明 吴开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72-2079,共8页
本文综合考量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应用LMDI分解方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应用该模型对中国1980年~2007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 本文综合考量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应用LMDI分解方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应用该模型对中国1980年~2007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分解分析,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量化其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效应对我国该阶段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达到152.73%,其他各影响因素按贡献率绝对值大小依次是:能源强度效应为-79.93%,人口规模效应为20.20%,产业结构效应为7.78%,能源结构效应为-0.77%。研究认为,产业结构整体变化对该阶段碳排放增长未能表现出负效应,其主要原因是产业规模占GDP近半的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呈现长期增长态势,其贡献率抵消了第一、三产业对碳排放增长的负效应。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在于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及提高能源效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因素分解 Kaya恒等式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
原文传递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被引量:197
3
作者 朱永彬 王铮 +2 位作者 庞丽 王丽娟 邹秀萍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35-944,共10页
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且碳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会使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基于EKC曲线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是对经济与排放历史数据的... 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且碳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会使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基于EKC曲线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是对经济与排放历史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不能很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动力学机制。为此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Moon-Sonn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从理论上得到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的必要条件,即能源的产出弹性小于0.5;接着将投入产出分析得到的反映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代入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预测,同时得到了最优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走势,进而通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的预测和估计,以及对分品种能源碳排放的汇总计算得到了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总的碳排放走势。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我国分别在2043年和2040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此外,本文对能源强度不同下降速率对能源消费高峰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当降速为4.5%~5%时,能源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此时的人均GDP为10万元左右,与OECD国家的高峰时收入一致;而且分3种情景模拟了可再生能源替代政策对碳排放高峰的影响,发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明显降低碳排放量,但对高峰年份到来的时间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EKC曲线 能源消费 碳排放 中国
下载PDF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被引量:172
4
作者 赵荣钦 黄贤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9-1649,共11页
采用2003~2007年江苏省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模型,对江苏省5年来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和碳排放项目的对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如下:(1)... 采用2003~2007年江苏省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模型,对江苏省5年来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和碳排放项目的对应,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结论如下:(1)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从2003年的8794.24万t上升到2007年的16329.85万t,涨幅达86%。其中,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占53.6%。(2)江苏全省土地单位面积碳排放从2003年8.24t/hm2上升到2007年15.53 t/hm2,增幅为88.5%。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单位面积碳排放最大,为95.62 t/hm2。(3)江苏全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大于生产性土地的实际面积,由此造成的生态赤字达1351.285万hm2。(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大小顺序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及特殊用地〉农用地和水利用地,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碳足迹高达10.89 hm2/hm2。(5)江苏全省单位面积碳足迹也呈明显的扩大趋势,从2003年的0.938hm2/hm2上升到2007年的1.769 hm2/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足迹 江苏省
原文传递
用MARKAL-MACRO模型研究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5
5
作者 陈文颖 高鹏飞 何建坤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非线性动态规划模型——中国MARKAL-MACRO模型,并以此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的基准方案以及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若从2030年开始减排,减排率为10%~46%时碳边际减... 建立了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非线性动态规划模型——中国MARKAL-MACRO模型,并以此对中国未来能源发展与碳排放的基准方案以及碳减排对中国能源系统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若从2030年开始减排,减排率为10%~46%时碳边际减排成本在45~254美元/t之间;实施碳减排将导致化石能源等影子价格的上升、各种能源服务需求的下降,还将引起终端以及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最终能源消费量将由于燃料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服务需求的减少而减少,一次能源在高减排率下煤的比重将大大下降,而低碳和无碳能源特别是核能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中国未来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AL-MACRO模型 排放量 中国能源系统 能源消费构成 能源服务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初探 被引量:117
6
作者 周天睿 康重庆 +1 位作者 徐乾耀 陈启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43,85,共7页
采用低碳电力技术是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中,碳排放的统计量通常以宏观数据统计为主,按照一次能源消耗量转换得到。此类方法无法揭示电力系统碳排放的特点,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文中探讨了将碳排放分析与... 采用低碳电力技术是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中,碳排放的统计量通常以宏观数据统计为主,按照一次能源消耗量转换得到。此类方法无法揭示电力系统碳排放的特点,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文中探讨了将碳排放分析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相结合的新思路,提出了电力系统碳排放流的概念。结合网络分析技术,提出并建立了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的几个基本概念与指标,初步形成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的理论架构。给出了一个示例系统的计算结果和直观展示,并结合电力系统潮流分析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的作用和意义。最后对电力系统碳排放流分析理论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力技术 碳排放流 能源消耗 支路碳流量 支路碳流率 节点碳势
下载PDF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3
7
作者 邹秀萍 陈劭锋 +1 位作者 宁淼 刘扬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
文章在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曲线趋势,而与能源消耗强度呈... 文章在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核算的基础上,利用1995~2005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显示各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曲线趋势,而与能源消耗强度呈U型曲线关系,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呈N型曲线关系。从各地区碳排放量对平均碳排放量的偏离量的大小,可以看出中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东南部低中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及碳排放解耦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杜祥琬 杨波 +2 位作者 刘晓龙 王振海 易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共7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双重压力,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应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解耦",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能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面临着双重压力,为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应使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解耦",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解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是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主要途径。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解耦规律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过往30多年的经济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历程,提出我国未来发展的三种情景假设,即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和2度情景。研究认为,惯性情景是一种高碳发展情景,既不可能实现也不允许发生;2度情景的实现有较大难度,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国应按照低碳情景模式发展。我国未来能源发展路径应在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前提下,按照科学产能实施国内能源生产,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特别是煤和石油等高碳化石能源使用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生产要低碳、清洁,能源消费要节能优先、绿色高效。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控制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降低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量,控制人均排放量。如按假设的低碳情景发展,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GDP预期增速虽有所下降,但经济总量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2020年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开始呈现逐步解耦的趋势,中国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我国经济增长与高碳能源(煤炭和石油)消费将在2030年前解耦;至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趋于饱和,增量接近零,而经济总量继续增长,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接近绝对解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于2030年(或之前)到达,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实现绝对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二氧化碳排放
下载PDF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55
9
作者 戴厚良 苏义脑 +3 位作者 刘吉臻 顾大钊 匡立春 邹才能 《石油科技论坛》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 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颠覆性变化,由目前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转变为非化石能源占比超80%以上,能源体系也将发生革命性重塑。文章系统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的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碳中和窗口期偏短、新能源关键矿物供应不足等挑战,提出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应坚持“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的方针。能源转型应遵循自主可控和绿色低碳的理念,通过节能与提效双轮驱动、供给与消费两端发力,分“三步走”:(1)减煤控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2)非化石能源加速替代;(3)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全面建成。系统实施节能、去碳、创新、提效、应急、支撑、合作七大战略工程,支撑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能源转型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安全发展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54
10
作者 王仲瑀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92,共11页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新型低碳能源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状态 格兰杰因果检验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城市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影响因素——以厦门岛区为例 被引量:48
11
作者 叶红 潘玲阳 +2 位作者 陈峰 汪凯 黄少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802-3811,共10页
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变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家庭能耗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它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它对局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负... 在全球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城市碳排放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变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因素之一。家庭能耗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分析它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它对局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厦门岛区为例,通过社会问卷设计和调查,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最终收回的340份有效问卷进行城市家庭能耗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厦门岛区平均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量为1218.2kg/(户.a),电力消耗直接碳排放是厦门岛区主要的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方式,电力消耗直接碳排放量是瓶装液化石油气与代用天然气使用直接碳排放总量的近5倍。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得到,与住区自然环境与家庭耗能倾向相比,家庭社会情况是影响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最为重要的因子,其对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变化的解释能力为17.9%。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家庭住宅面积对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住宅面积对公共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0.829。研究旨在为城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城市住区形态的合理设计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家庭 能耗 直接碳排放 社会问卷
下载PDF
基于时空尺度的中国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卢俊宇 黄贤金 +2 位作者 戴靓 陈志刚 李月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06-2017,共12页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 为深入了解各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性和公平性,论文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计算1996—2008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生态基尼系数和经济基尼系数,结果表明:从生态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然处于"高度不平均"状态;从经济角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不公平程度先上升后下降,位于"相对平均"区间。同时,提出经济贡献系数和生态承载系数以评价2008年各个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平性和差异性,利用贡献系数矩阵对各个区域进行类型划分,阐述各个类别的特点,以期为国家制定区域差别化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 基尼系数 省级区域
原文传递
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铮 朱永彬 +1 位作者 刘昌新 马晓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59-1568,共10页
从能源消费、水泥生产和森林碳汇3个方面对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估计。其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在能源—经济框架下利用经济动力学模型对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下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到的,同时考虑了能源结构的演化及不同能源品... 从能源消费、水泥生产和森林碳汇3个方面对中国未来的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估计。其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是在能源—经济框架下利用经济动力学模型对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下的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得到的,同时考虑了能源结构的演化及不同能源品种在碳排放系数上存在的差异;水泥生产碳排放则是在对水泥产量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认为水泥产量与城市化进程存在一定的联系,而城市化进程遵循"S曲线"发展规律;森林碳汇是通过引入CO2FIX模型,分别对原有森林与新增可造林的固碳能力进行估算,最终合成了中国未来的净碳排放曲线。结果发现,能源消费碳排放在2031年达到高峰,为2637MtC,对应的人均GDP低于OECD国家的实证经验;人均排放高峰出现在2030年,为1.73tC/人,远低于美国欧盟和日本2006年水平;水泥生产碳排放增长放缓,2050年控制在254MtC左右,占工业总排放的12%;森林碳汇至2050年可累计吸收6806.2MtC,年吸收量逐渐下降;净排放也于2033年达到峰值,为2748M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水泥生产 森林碳汇 净排放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资本配置效率研究——来自中国工业的分析与检验 被引量:41
14
作者 岳书敬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23,共14页
在能源约束愈来愈强、碳排放制约日益刚性化、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的当前,从低碳经济发展而非规模扩大的角度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促进绿色技术的进步为经济低碳化基本内涵,建立了... 在能源约束愈来愈强、碳排放制约日益刚性化、微观创新能力不足的当前,从低碳经济发展而非规模扩大的角度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促进绿色技术的进步为经济低碳化基本内涵,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与资本流动之间的联系,探讨了中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整体上已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国工业资本的流向是有效的,但2005年以后配置效率有所降低;高技术行业对中国工业低碳式增长的贡献较大,但资本流入增速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低碳经济 资本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2020年我国能源电力消费及碳排放强度情景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斌 《中国能源》 2009年第3期28-31,27,共5页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我国能源和电力消费都将快速增长,且用电量的增速更快于能源消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方面同时着手实施,情景分析表明,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有望比2007年降低3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电力消费 碳排放强度 情景分析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型 被引量:34
16
作者 范钰婷 李明忠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5,53,共7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高碳特征的能源结构以及对外贸易的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在向低...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高碳特征的能源结构以及对外贸易的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在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转型的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改造传统高碳产业、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碳排放
原文传递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吕可文 苗长虹 尚文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20,33,共7页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要驱动行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碳排放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工业行业间直接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高的高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和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中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小的低碳行业以及直接碳排放量较小、直接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并且河南省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高碳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工业分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发现产业部门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占有较高比重。针对工业内部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应有效协调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针对行业特性来制定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碳排放 行业差异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低碳经济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齐绍洲 付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92,129,共8页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大,且适合于核算碳排放量的基础数据有限。因此,为了准确核算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必须研究适合省级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湖北省作为全国的低碳试点省和碳交易试点省,其省级碳排放核...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大,且适合于核算碳排放量的基础数据有限。因此,为了准确核算省级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必须研究适合省级层面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湖北省作为全国的低碳试点省和碳交易试点省,其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量 二次能源 排放因子
下载PDF
我国城市发展与能源碳排放关系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30
19
作者 王雅晴 谭德明 +3 位作者 张佳田 孟楠 韩宝龙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897-7907,共11页
城市化与城市能耗及其碳排放密切相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产业总量与结构调整都是能源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以2006—2015年全国158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总量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了研究期... 城市化与城市能耗及其碳排放密切相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产业总量与结构调整都是能源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以2006—2015年全国158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总量变化趋势和空间变化趋势两个角度分析了研究期内的我国城市发展特征及能源碳排放特征;并利用面板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发展因素对城市总能耗、总能耗碳排放、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驱动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每提升0.095%,总能耗上升1%。虽然城市总能耗及能耗碳排放在降低,但是单位能耗碳排放在增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总能耗及能耗碳排放的驱动作用大;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等;并基于研究发现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空间重心 面板分析
下载PDF
国际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CO_2排放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林波荣 刘念雄 +1 位作者 彭渤 朱颖心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7,共6页
目前生命周期分析在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研究方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途径。本文主要对国际建筑生命周期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对97个典型案例的计算模型和能耗、碳排放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在不同研究中,对... 目前生命周期分析在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研究方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途径。本文主要对国际建筑生命周期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对97个典型案例的计算模型和能耗、碳排放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在不同研究中,对于建筑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存在较大的差异,阶段划分以及数据来源也不统一,导致不同研究中各案例的能耗和碳排放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缺乏可比性。通过对国际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为国内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评价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生命周期 能耗 碳排放 评价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