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标准的锅炉热效率及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勇 王艳红 张炳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281,共9页
对不同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输入热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同一机组在同一工况下,只有在基准温度与燃料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相等且雾化燃油所消耗的蒸汽量为零时,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锅炉热效率以及由此得到的发电标准煤耗率才... 对不同标准中规定的锅炉输入热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同一机组在同一工况下,只有在基准温度与燃料温度和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相等且雾化燃油所消耗的蒸汽量为零时,依据不同标准得到的锅炉热效率以及由此得到的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完全相同.基于锅炉热效率反平衡计算表达式,采用微分方法并结合泰勒公式,得到燃料温度、空气预热器入口空气温度、所采用的基准温度以及煤种偏离基准参数时,引起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偏差的计算方法,并以某2台300MW凝汽式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将试验工况下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到同一基准参数下时,不同机组之间的锅炉热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才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能量平衡 锅炉热效率 发电标准煤耗率
下载PDF
荒漠-绿洲芦苇地蒸散量及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司建华 冯起 +2 位作者 张艳武 常宗强 张凯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8,共9页
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荒漠绿洲芦苇地的蒸散量及能量通量进行了连续的测定,并对芦苇地蒸散特点和能量平衡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芦苇的蒸散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蒸散量随着芦苇的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明显... 运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荒漠绿洲芦苇地的蒸散量及能量通量进行了连续的测定,并对芦苇地蒸散特点和能量平衡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芦苇的蒸散速率日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蒸散量随着芦苇的不同生长阶段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芦苇地总蒸散量为252.5mm,各阶段降水量均不能满足蒸散发的需水要求,需要地下水的补给。②地下水作为干旱区绿洲的主要水源,其对绿洲蒸散发耗水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净辐射是芦苇地蒸散耗水的能量来源和驱动力,气温是蒸散发的主导影响因子。风速在这些主导因子的影响下,起到加速的作用。③荒漠绿洲芦苇地平均感热通量峰值一般在250~300W/m^2之间,潜热通量平均最大值120—230W/m^2,平均土壤热通量峰值约20W/m^2。6月感热通量在地面能量交换中占主要地位,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52.7%,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42.6%。7月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55.0%,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40.4%。9月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60%以上,潜热通量仅占净辐射的30%。土壤热通量约占净辐射的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量 能量平衡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土壤热通量 芦苇地 荒漠-绿洲
原文传递
小型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赛 周伟 +1 位作者 罗建军 谢飞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为解决小型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中能量获取过程精确度低、设计参数区间寻优困难的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小型低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优化方法"。为准确表征太阳辐射强度,引入了大气质量和大气透明度系... 为解决小型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中能量获取过程精确度低、设计参数区间寻优困难的问题,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小型低空长航时太阳能无人机总体设计优化方法"。为准确表征太阳辐射强度,引入了大气质量和大气透明度系数,用直射辐射强度和散射辐射强度建立了无人机的太阳辐射模型;基于太阳能飞机能量原理,结合太阳辐射模型和能量关系,统计无人机质量分配并参数化建模,建立了能量平衡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提出跨夜剩余航时的概念,以跨夜剩余航时最大化为目标,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设计参数和方案。以6月22日在西安执飞为例进行优化设计,研制试验样机进行了飞行试验。研究表明,验证机具备跨夜飞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航时 太阳能无人机 能量平衡 总体设计
下载PDF
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地面热源强度与生物量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法伟 李红琴 +1 位作者 刘安花 李英年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6-12,共7页
以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为资料,对矮嵩草草甸2002年的地面热源强度和地面热量平衡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地面热源强度的平均值为88.5... 以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为资料,对矮嵩草草甸2002年的地面热源强度和地面热量平衡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地面均为热源,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地面热源强度的平均值为88.5 W.m-2;地上、地下生物量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地上生物量与热源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地下生物量与热源强度则出现较复杂的关系,在生长季前期和后期表现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生长季中期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嵩草草甸 热源强度 热量平衡 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陆面蒸散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永 沙晋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8年第1期28-32,共5页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的陆面水分蒸散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陆面蒸散方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自的模型算法,并阐述了各种模型算法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分析了目前遥感蒸散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 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大面积的陆面水分蒸散估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陆面蒸散方法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自的模型算法,并阐述了各种模型算法的特点及其优劣势;分析了目前遥感蒸散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能量平衡 陆面蒸散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滕文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8年第8期1608-1612,共5页
针对传统路由策略算法数据传送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能量的路由策略,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特点。在路由算法的设计中,考虑了邻居剩余能量和到目的节点的距离两个因素,提出了确定路由和概率路由两种路由策略。仿真... 针对传统路由策略算法数据传送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能量的路由策略,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特点。在路由算法的设计中,考虑了邻居剩余能量和到目的节点的距离两个因素,提出了确定路由和概率路由两种路由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平均分配初始能量的网络生命周期比按度分配初始能量的更长,确定路由比概率路由具有更好的数据传输特性,路由参数对确定路由数据传输的调节作用比概率路由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均衡 路由算法 网络模型
下载PDF
加氢精制过程的用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劲松 唐瑞昆 王虹 《炼油设计》 1998年第5期63-66,共4页
通过能量平衡与■平衡详细分析了加氢精制工艺过程的用能特点,并以工艺过程用能分析为依据,对进一步降低能耗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加氢精制 润滑油粒 节能 润滑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