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宏宇 张强 王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0-1081,共12页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收支的特征。通过研究不同典型天气条件对陆面过程微气象特征的影响,发现地表反射率在晴天会出现早晨偏大的不对称结构;晴天与多云天气相比... 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收支的特征。通过研究不同典型天气条件对陆面过程微气象特征的影响,发现地表反射率在晴天会出现早晨偏大的不对称结构;晴天与多云天气相比不平衡量较大,而阴天时的阵性降水会使局地能量收支出现不平衡。利用最小二乘法(OLS)线性回归得到的夏季平均不闭合度是19.6%。在半干旱区云和降水对辐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不容忽视,达到约25%的削弱程度,比极端干旱的敦煌荒漠区要大,又进一步证明了半干旱区夏季的平均气候特征与云量较多的多云天气(5≤Mean total cloud amount<8)接近。另外,7月日平均波恩比最大是4.1,平均是1.95,比极端干旱区的敦煌波恩比小1个数量级,说明榆中所处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比敦煌所处的极端干旱区在气候上要湿润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不同天气条件 辐射收支 地表能量平衡 平均气候特征
原文传递
黑河下游绿洲地表辐射平衡及小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艳武 冯起 +3 位作者 黄静 司建华 张小由 苏永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8,共8页
利用额济纳绿洲2004年5~10月微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绿洲内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日峰值及月总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地表能量平衡季节变化显著,5... 利用额济纳绿洲2004年5~10月微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表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在绿洲内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净辐射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及日变化,日峰值及月总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地表能量平衡季节变化显著,5、8、9、10月份,地面能量交换基本以感热通量为主,Bowen比值在日间〉4;6、7月份,潜热蒸发是能量平衡的主要部分,Bowen比基本〈1.5~10月土壤热通量值始终较小,约占净辐射的15%~20%.绿洲内近地层风速基本在0~5m·s^-1之间,夜间风速变化很小,日间风速较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变化趋势越来越缓慢,地表温度波动变化最大,而在40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地表能量平衡 Bowen比 小气候特征
下载PDF
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卫波 施明恒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6-100,共5页
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建立了垂直U型埋管的传热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温度的沿程变化,并通过引入热干扰角与等效传热间距反映两管脚间的热干扰问题,使之更符合实际的传热情况。通过所建模型对U型埋管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 基于元体能量平衡法建立了垂直U型埋管的传热模型,模型考虑了流体温度的沿程变化,并通过引入热干扰角与等效传热间距反映两管脚间的热干扰问题,使之更符合实际的传热情况。通过所建模型对U型埋管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加土壤与回填物导热系数、管脚间距、管内流体流量及减小管脚热干扰角与进口流体温度(供热工况下)均可以增强埋管的换热效果,其中土壤导热性影响最为显著。但回填物导热系数不可无限制增大,其大小还要考虑对增强管脚间热干扰的影响及其与管脚间距的相互关联性。同时,流量的增加要考虑对流动阻力增加的限制,可以采用变流量设计来进行调节与优化。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地源热泵的能效,实际设计应该考虑埋管、热泵及负荷三者间的相互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U型埋管 元体能量平衡 换热特性 地源热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新脆性指标与页岩失效机制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俊新 李军润 +3 位作者 尹彬瑞 唐伟 袁玉松 朱宝龙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4-747,共14页
为了建立表征深部页岩气储层的脆性指标,基于能量平衡理论,考虑岩石系统对外界能量的转化率以及径向膨胀对其脆性特征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脆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3个方面定量表征岩石的脆性特征:岩石失效速率(BI_(1))、峰后失稳度(B... 为了建立表征深部页岩气储层的脆性指标,基于能量平衡理论,考虑岩石系统对外界能量的转化率以及径向膨胀对其脆性特征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脆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3个方面定量表征岩石的脆性特征:岩石失效速率(BI_(1))、峰后失稳度(BI_(2))和峰前塑性屈服度(BI_(3)),并根据地层信息进行一系列三轴压缩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页岩的脆性特征随地层水平(围压、温度)的升高不断衰减;与现有脆性指标相比,新脆性指标可以更好地描述不同试验条件下页岩的脆性特征,特别是高围压(110MPa)和高温度(190℃)条件下页岩的脆性评价;从强度成分分析页岩的脆性失效机制,页岩强度包络线体现出双线性特征;通过建立宏观断裂模式、脆性特征以及临界主应力比之间的相关性,量化页岩宏观断裂形态临界条件;损伤度通过提高峰前塑性屈服度和弹性能贡献率,降低了页岩的脆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页岩 脆性评价 能量平衡 地层 脆性失效机制 宏观断裂特征
原文传递
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与闭合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东星 李国栋 张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22,共10页
准确量化分析地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平衡闭合是评估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数。本研究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 准确量化分析地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平衡闭合是评估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数。本研究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2013—2014年度的能量通量及常规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冬小麦农田各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计算冬小麦在4个生育时期(出苗期、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能量闭合和波文比。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净辐射和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二次曲线,净辐射、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2:00—13:00,土壤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4:00—15:00。在年尺度上,净辐射和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在越冬期达到最低值114.51 W·m^(-2)和13.47 W·m^(-2),而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327.02 W·m^(-2)和116.56 W·m^(-2)。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的代表性观测日期能量闭合良好,能量闭合率分别为0.49、0.77、0.81和0.76。4个生育时期内波文比值日变化趋势均呈倒"U"型,出苗期波文比在14:00达到最大值2.12;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在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8、0.31和0.58。本文的定量化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田生态系统 能量平衡特征 涡度相关系统 能量闭合率 华北平原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能量平衡特征及气象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马美娟 宋素蕊 +2 位作者 徐玉花 陈小新 余卫东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47-54,共8页
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量变化特征与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2020-2021年的涡度相关系统和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农田不同生长阶段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 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量变化特征与水循环过程、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安阳国家气候观象台2020-2021年的涡度相关系统和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农田不同生长阶段净辐射、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明确了影响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量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1)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能量平衡分量日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呈单峰二次曲线变化。出苗期和越冬期白天潜热通量小于显热通量,而拔节期和乳熟期白天潜热通量明显大于显热通量。整个生长季土壤热通量均较小,其中越冬期的最小。(2)从10月到翌年5月,净辐射和潜热通量的月变化特征整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1月份的潜热通量最小,为0.39 MJ·m^(-2)·d^(-1),5月份的最大,为9.38 MJ·m^(-2)·d^(-1);显热通量的月变化与潜热的相反;整个生长季,土壤热通量12月的最小,5月的最大。随着冬小麦的生长,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值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显热通量则相反,二者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3)小时尺度上,潜热通量、显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与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日尺度上,除显热通量外,潜热通量、土壤热通量与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能量平衡特征 影响因素 华北平原
下载PDF
黄河故道区夏玉米农田水热传输特征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7
作者 任晓娟 李国栋 +4 位作者 张曼 丁圣彦 王靖钰 孙雪健 李鹏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5-1644,共10页
精确评估地-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有效管理水资源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黄河故道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分配特征和水热分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变化响应,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2... 精确评估地-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有效管理水资源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揭示黄河故道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分配特征和水热分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变化响应,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2019—2020年黄河故道区典型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通量以及常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观测,分析夏玉米农田各能量通量的变化特征以及与气温、降水、风速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夏玉米生育时期的能量闭合率和能量分配比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夏玉米净辐射、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1:00—14:00,土壤热通量的峰值发生在14:00—15:00。在能量分配上,夏玉米农田全生育期的能量分配以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为主,播种-出苗期能量主要被显热通量消耗,占净辐射的37.1%,其余生育周期的能量均以潜热通量消耗为主。全生育期能量闭合率较好,决定系数为0.83,其中,白天闭合率较高,晚上较低。降水对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都有明显影响,潜热通量对降水的反应更敏感,生育后期潜热通量在降雨后与降雨前的增幅比生育前期低。在夏玉米全生育期内,太阳辐射是水热通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其次为饱和水汽压差。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对潜热通量的贡献度明显高于显热通量,风速、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对潜热通量的解释率低于显热通量,叶面积指数和植被覆盖度与潜热通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显热通量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的定量化结果可以深化对黄河故道区夏玉米农田水热传输规律的认识,为作物高效用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农田 潜热通量 显热通量 能量平衡特征 环境因子 黄河故道区
原文传递
热风系统对食品工业污泥生物干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翌锶 周子安 +3 位作者 孙小婷 祁光霞 于素萍 董黎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562-3570,共9页
通过预热+热通风模拟工业余热对食品工业脱水污泥进行联合热处理,研究其在不同热通风(30,40,50℃)条件下生物干化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预热基础上热通风40℃时生物干化高温期可维持62h(>45℃)且每日累积温度TD为15.77℃/d,干化周期1... 通过预热+热通风模拟工业余热对食品工业脱水污泥进行联合热处理,研究其在不同热通风(30,40,50℃)条件下生物干化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预热基础上热通风40℃时生物干化高温期可维持62h(>45℃)且每日累积温度TD为15.77℃/d,干化周期166h后物料含水率从68.95%下降至41.28%.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初始物料中有机质以酪氨酸为主,TC由生物干化前的243.6~243.8g/kg WM下降至生物干化后的182.9~191.7g/kg WM,主要以CO_(2)的形式分解最终以腐殖酸的形式稳定存在,TN在整个过程中变化不大,NH_(4)^(+)-N从0.867~0.877g/kg WM下降至0.43~0.55g/kg WM,生物干化过程中NO_(3)^(-)-N含量较低,最终含量保持在2.94~6.54mg/kg WM.能量平衡和产物燃料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预热基础上热通风至40℃时用于水分蒸发的能量利用效率最高,占总消耗热量的85.34%,得到的产物具有最佳的燃料特性指数(7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通风 食品工业污泥 生物干化 能量平衡 产物燃料特性
下载PDF
直接空冷机组运行问题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永刚 《山西电力》 2008年第1期4-6,10,共4页
论述了现阶段电厂空冷汽轮机组运行中存在的启动过程中防冻及经济运行、热风再循环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直接空冷 启动 改进 热风再循环
下载PDF
Intrinsic phys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tor modal shapes and instantaneous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被引量:1
10
作者 Yingqun MA Qingjun ZHAO +2 位作者 Wei ZHAO Binbin LIU Long HAO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288-3305,共18页
The modal vibration of the rotor is the main cause of excessive vibration of the aeroengine overall structure.To attenuate the vibration of the rotor under different modal sh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control... The modal vibration of the rotor is the main cause of excessive vibration of the aeroengine overall structure.To attenuate the vibration of the rotor under different modal sh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control,the intrinsic phys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tor modal shapes and instantaneous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is derived from the general equation of motion base on the structural intensity method.A dual-rotor-support-casing coupling model subjected to the rotor unbalanced forces is establish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this paper.The transmission,conversion and balance relationships of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for the rotors in the first-order bending modal shape,the conical whirling modal shape and the translational modal shape are analyzed,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tted to the structure can be converted into the strain energy,the kinetic energy and the energy dissipated by the damping of the structure.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tors with different modal shapes are quite different.Especially for the first-order bending modal shape,the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and the strain energy are transmitted and conver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or shaft,resulting in large deformation at this part.To attenuate this harmful vibration,the influences of grooving on the shaft on the first-order bending vibration are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vibrational energy flow.This study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and guidance for the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the rotors in different modal shapes from a more essential persp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balance relationship Instantaneous vibrational energy flow Rotor modal shapes Rotor vibration attenuation Structural intensity method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陆面能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剑 张强 王春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6-888,共13页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成产品的分析,发现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内潜热和感热通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由摆动区外的相对均衡状态进入到摆动区内的"突变转换";陆面能量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能量平衡各分量在纬向和经向都表现出了"阶梯型"的变化。就演变而言,区域平均感热和潜热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递减或递增趋势,波动幅度在±20%以内,但在20世纪末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摆动相位转换:1997年之前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夏季风相对活跃,潜热通量总体高于其气候值而感热通量则低于其气候值,之后出现了相反的现象。此外,区内感热和潜热通量对气候环境干湿性质非常敏感,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 陆面能量平衡 空间分布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的减震耗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尚守平 胡立豪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共10页
根据基础隔震理论,在钢筋沥青隔震礅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钢结构隔震礅,设计和制作了缩尺房屋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隔震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及能量平衡分析,绘制试验过程中的加速度及能量时程曲线,研究钢隔震礅... 根据基础隔震理论,在钢筋沥青隔震礅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钢结构隔震礅,设计和制作了缩尺房屋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隔震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及能量平衡分析,绘制试验过程中的加速度及能量时程曲线,研究钢隔震礅应用于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耗能能力。大量工程实例可以看出该隔震礅隔震效果显著,制作简单、价格低廉、耐久性好,适于在广大村镇地区低层框架结构中推广使用。试验表明:隔震结构模型在不同的地震作用下,加速度折减系数处在0.24~0.51之间,且结构的阻尼耗能在振动台试验中占总输入能量的60%~70%,对结构耗能起主导作用,说明该基础隔震装置不仅具有较好的减震耗能特性能,对于控制隔震层的位移也有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隔震礅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分析 能量平衡分析 减震耗能特性
下载PDF
一种非线性宽频压电能量收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久周 张凤玲 +3 位作者 辛健强 王润 董永朋 屈强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7-57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开关电路的非线性宽频压电能量收集器,并利用高阶谐波平衡法对能量收集系统的频域响应、能量输出功率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了理论研究,同时利用Hill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同步开关电路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开关电路的非线性宽频压电能量收集器,并利用高阶谐波平衡法对能量收集系统的频域响应、能量输出功率及其影响因素等内容展开了理论研究,同时利用Hill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同步开关电路的能量收集系统中引入副梁,可以大大拓宽能量收集系统工作频带;适当减小同步开关电路的电容比,虽然会降低能量收集系统在共振峰附近的能量收集能力,但可以拓宽系统的工作带宽;能量收集系统的工作带宽随副梁与质量块间初始间隙的减小以及副梁刚度的增大而拓宽,可根据振动能量源频率带宽及能量的频域分布规律,对系统关键参数进行匹配设计,以获得更好的能量收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能量收集 非线性 同步开关电路 高阶谐波平衡法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都兰河希赛区蒸散量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晓媚 刘金韬 郭任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2,88,共4页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应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柴达木盆地都兰河希赛区2001—2011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都兰河希赛区11 a间的年蒸散量呈逐渐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94.61 mm增加到2011年的266.80 mm;都兰... 基于MODIS遥感数据,应用表面能量平衡系统对柴达木盆地都兰河希赛区2001—2011年的区域蒸散量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都兰河希赛区11 a间的年蒸散量呈逐渐增长趋势,由2001年的94.61 mm增加到2011年的266.80 mm;都兰河希赛区的蒸发系数为0.115;区域蒸散量与气温、降水、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659、0.635、0.543;区域蒸散量随着地表植被指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能量平衡原理 MODIS 驱动因子 分布特征 蒸散量 都兰河希赛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