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的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潮 李选 +2 位作者 曲雯 高峰 崔仲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 评价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 ,采用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2 0例 ,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 目的 评价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急性期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自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 ,采用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 2 0例 ,术前行胸部增强CT扫描。所用支架材料为国产形状记忆镍钛合金。结果 在 2 0例患者共放支架血管 2 2只 ,支架人工血管成功隔绝夹层原发破裂口 19例 (成功率为 95 % ) ,胸降主动脉受压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内径 ,无支架治疗导致的死亡。 1例病人手术后 6h因严重再灌注损伤死亡 (死亡率5 % ) ,转手术 1例 (转手术率 5 % )。术后 1个月之内行增强CT复查 ,并在术后 3月、 6月和 12月以及每年1次CT随访 ,未发现与支架人工血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急性期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降主动脉夹层 管腔内支架人工血管 治疗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重要血管保留方法与策略 被引量:11
2
作者 郭宝磊 符伟国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85-1390,共6页
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目前已成为AAA的首选术式,但EVAR需要在动脉瘤近远端有足够的锚定区。保留或重建腹主动脉的重要血管是EVAR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的应用及烟囱技术、三明治技术、杂交技术的开展进一... 腹主动脉瘤(AAA)腔内修复术(EVAR)目前已成为AAA的首选术式,但EVAR需要在动脉瘤近远端有足够的锚定区。保留或重建腹主动脉的重要血管是EVAR的前提和关键。近年来,开窗支架、分支支架的应用及烟囱技术、三明治技术、杂交技术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AAA行EVAR的指征,肾上型AAA、主髂动脉瘤及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高危病人等逐步得到EVAR的机会。不同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术者应遵循重要血管的保留原则,根据病变特点、临床经验和不同技术的适应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支重建策略,改善EVAR的中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支架 植入物
原文传递
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国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俊伟 李勇辉 +5 位作者 李永欣 崔进 李文 汪洋 王深明 王劲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34-151,共18页
目的探讨国内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技术可行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和Cochrane图书馆中的来源于国内英文医学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目的探讨国内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治疗效果,技术可行性及临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和Cochrane图书馆中的来源于国内英文医学文献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CBMdisc),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的中文医学文献。本系统评价是基于所有评估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中国Stanford B型AD的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共有153篇回顾性研究,8 415例B型夹层患者纳入本研究。技术成功率为(99.7±0.1)%。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1±0.6)%。术后内漏发生率为(7.2±0.3)%。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2±0.2)%,其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3±0.1)%。围手术期中风率比截瘫率高(0.8%±0.1%vs0.1%±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第1代覆膜支架比第2代覆膜支架高(25.1%±1.2%vs 9.5%±0.9%,P<0.001)。住院死亡率为(1.6±0.1)%。此外,平均随访时间为(29.4±13.5)个月,随访期间晚期死亡率为(1.8±0.2)%。30 d,6个月,1年,2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Kaplan-Meier估计分别是(99.0±0.1)%,(98.5±0.2)%,(98.4±0.2)%,(98.1±0.2)%和(97.9±0.2)%。结论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AD切实可行,技术成功率较高,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生存率较高。第2代覆膜支架住院和随访期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 覆膜支架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新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郝旭阳(综述) 张丽红 王玉柱(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0-594,共5页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在透患者透析龄延长,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越来越困难。自1966年Bresia和Cimino首次外科手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以来,血管通路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在透患者透析龄延长,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越来越困难。自1966年Bresia和Cimino首次外科手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以来,血管通路技术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比较缓慢。近年来,新技术及新器械的陆续出现,使血管通路建立与维护突飞猛进。本文拟综述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相关的技术进展,主要包括腔内技术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新型移植物材料建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药物涂层球囊、覆膜支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腔内自体动静脉内瘘 生物工程移植物血管 药物涂层球囊 覆膜支架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损伤开放手术与腔内手术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成军 赵渝 +2 位作者 张矛 任为 黄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收集2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病例。开放手术12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择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经肋间联合左颈... 目的比较外科手术治疗和腔内手术治疗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收集2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病例。开放手术12例,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受伤时间、累及范围等,选择锁骨上、下切口,胸骨正中切口、经肋间联合左颈部切口等,采用血管壁修补、血管吻合、血管移植、血管缝扎,辅助体外循环及球囊止血技术。腔内治疗9例(中转手术1例),急性锁骨下动脉损伤伴出血性休克4例,外伤后锁骨下动脉闭塞2例,外伤性锁骨下假性动脉瘤2例,成功实施腔内治疗。结果患者均痊愈,开放手术组和腔内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5 h和2.1 h、1 800 ml和200 ml、21.3 d和9 d,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4~30个月,1例血管手术修补病例出现部分血管狭窄,所有支架植入病例血管通畅,无严重狭窄及闭塞发生。结论锁骨下动脉损伤及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腔内治疗较开放手术安全、可靠、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损伤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外科手术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韬帅 董然 +1 位作者 郑居兵 宋跃 《中国医药》 2010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总结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76例急慢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患者于术后即刻...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总结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76例急慢性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效果。患者于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于术后1个月、半年及以后每年1次行胸腹主动脉增强CT扫描,随访患者的生存状态、内漏类型及夹层真假腔最大直径。结果63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3±10.9)个月。术中DSA造影发现I型内漏5例,术后1个月胸主动脉增强CT扫描发现I型内漏1例,术后8d闪大量内漏致胸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术后半年随访时自行封闭2例,3例少量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直径未进一步扩大。术中封闭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6例,无脑干缺血发生,亦未见窃血综合征及左上肢缺血发生,1例封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开口致急性右上肢缺血,术后6h急诊取栓并行腋-腋转流术治愈。术后支架段假腔内血栓完全形成7例,降主动脉夹层最大直径与术前比较[(56.3±11.7)mmVS(65.7±17.8)mm,P〈0.05]有明娃缩小。结论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期随c方结果满意。内漏足该术式主要并发症,许可导致患者死亡,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 覆膜血管内支架 心脏外科于术
下载PDF
Endovascular repair: alternative treatment of 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被引量:4
7
作者 GUO Wei ZHANG Hong-peng LIU Xiao-ping YIN Tai JIA Xin LIANG Fa-qi ZHANG Guo-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5期1728-1731,共4页
Background As an alternative to open aneurysm repair, endovascular 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AA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outcomes of EVAR for rAAA. aortic repair (EVAR) has been applied to to evalua... Background As an alternative to open aneurysm repair, endovascular 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AAA).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outcomes of EVAR for rAAA. aortic repair (EVAR) has been applied to to evaluate the immediate and long-term Methods From July 1997 to September 2007, 20 men and six women with rAAA (median age, 68 years) were treated with EVAR. Most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rAAA underwent emergency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or local anesthesia. Endovascular clamping was attempted in hemodynamically unstable patients. Bifurcated endografts and aorto-uni-iliac (AUI) endografts with crossover bypass were used. Patients had CT scan prior to discharge, 3, 6, 12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annually thereafter. Results Time between diagnosis and EVAR ranged from 1 hour to 5 days. EVAR wa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in 21 patients, and under local anesthesia in five patients. Endovascular aortic clamping was performed in four patients. There was no conversion to open surgery during EVAR. Stent-graft insertion was successful in all patients. One patient died during EVAR from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en patients ha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80 mm Hg. Eleven patients received a blood transfusion. Mean aneurysm size was (47±12) mm. Mean ICU stay was (8±3) days, mean hospital stay (18±6) days, and mean procedure time (120±32) minutes. The 30-day mortality was 23% (6/26 patients), and major morbidity 35% (9/26 patients). Early endoleak occurred in 8/26 patients (31%). The mean follow-up was (18±7) months. No patient demonstrated migration of the stent-graft. Conclusions EVAR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option for treatment of acute rAAA, independent of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Immediate and mid-term outcomes are favorable, but long-term outcome is unknown. Multi-cent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role of EVAR for r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RTA ANEURYSM RUPTURE endovascular stent graft
原文传递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胜中 杨双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486-489,共4页
近年来兴起的腔内隔绝术,在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表明腔内隔绝术具有微创、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支架
下载PDF
不同材料组配式带膜血管内支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钦传 Patrice Bergeron Piret Vincent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通过比较涤纶 (D)、聚四氟乙烯 (PTFE)及可膨胀性聚四氟乙烯 (ePTFE)覆盖内支架不同组配的漏出量及结合点的阻力 ,确定带膜血管内支架的最佳材料。方法 研究分 5组 ,分别为涤纶组 1 (D1 )、PTFE组 1 (PTFE1 )、涤纶组 2 (D2 )、P... 目的 通过比较涤纶 (D)、聚四氟乙烯 (PTFE)及可膨胀性聚四氟乙烯 (ePTFE)覆盖内支架不同组配的漏出量及结合点的阻力 ,确定带膜血管内支架的最佳材料。方法 研究分 5组 ,分别为涤纶组 1 (D1 )、PTFE组 1 (PTFE1 )、涤纶组 2 (D2 )、PTFE组 2 (PTFE2 )及可扩张PTFE组(ePTFE) ,每组含有 5个样本。每一样本由 1个PalmazP2 94内支架和内置、覆盖两段D、PTFE及ePTFE组成。各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配。增加装配内压力 [1 0 0、2 0 0及 30 0mmHg(1mmHg=0 .1 33kPa) ]来验证其外漏 ,在装配两端安置拉力验证其结合点的阻力。方差分析 (ANOVA)用于组间比较。结果 在增加装配内压力时有 4个组配崩溃 (D1 3个 ,D2 1个 )。每 1 5s的漏出量在D1为 (38.4± 2 2 .3)ml,D2为 (40 .4± 1 0 .3)ml;PTFE1、PTFE2及ePTFE无漏出。在牵拉实验中各组在如下拉力下崩溃 ,D1 (4.86± 2 .66)N ,D2 (4.76± 2 .36)N ,PTFE1 (2 0 .49± 2 .80 )N ,PTFE2 (2 2 .0 3± 1 .88)N ,ePTFE (1 8.85± 2 .62 )N。结论 PTFE是带膜血管内支架的较理想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聚四氟乙烯 组配式带膜血管内支架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内脏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明志兵 于晓强 +2 位作者 夏春秋 梁火奇 仲崇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内脏动脉瘤(VAA)和假性动脉瘤(VAPA)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18例VAA和10例VAPA的临床资料,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途径,造影评估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载瘤动脉直径,长鞘保护和...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内脏动脉瘤(VAA)和假性动脉瘤(VAPA)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覆膜支架腔内治疗18例VAA和10例VAPA的临床资料,穿刺股动脉或肱动脉途径,造影评估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载瘤动脉直径,长鞘保护和定位下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复杂病例采用瘤腔内成襻技术通过瘤腔,术后造影评估疗效,并行CT血管成像随访,观察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术后未再干预率、支架通畅率及瘤腔隔绝情况。结果27例VAA和VAPA成功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技术成功率为96.4%(27/28),临床成功率为85.7%(24/28),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6%(1/28),覆膜支架置入后未再干预率为88.9%(24/27)。术后6个月随访支架通畅率为96.3%(26/27),动脉瘤获完全隔绝率为100.0%(27/27),术后12个月和2年随访动脉瘤获完全隔绝率为100.0%,支架通畅率为92.6%(25/27)。结论覆膜支架可腔内修复VAA和VAPA,瘤腔隔绝完全,载瘤动脉通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脉瘤 假性 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朝华 谢晓东 +9 位作者 程美雄 张昌伟 范锋 张紫寅 游潮 贺民 孙鸿 毛伯镛 刘翼 李浩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 目的:总结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ruptured vertebral dissecting aneurysms,RVDAs)的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探讨其血管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RVDAs40例,其中内孤立术9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20例,双支架置入4例,覆膜支架置入7例。结果:39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4个月,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无再出血。9例行内孤立术患者闭塞效果确切。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的20例患者中,11例致密填塞者夹层未见显影;7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大部填塞患者,5例夹层无改变,2例瘤体缩小;2例疏松填塞患者,瘤体缩小。4例行双支架置入者,DSA随访的2例示夹层病变局部血管管腔扩大,瘤体较术前缩小。7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6例置入成功,夹层病变未见显影,支架通畅;1例因动脉迂曲,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术后1 d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是RVDAs的理想的选择,治疗方案应根据临床症状、夹层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周围分支的关系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椎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结果
12
作者 何孟伟 瞿进 +5 位作者 霍威学 张恒 陆烨 田文 曾照祥 冯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64-670,共7页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在治疗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腔内治疗的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主干组和双主干组。... 目的评估腔内治疗在治疗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腔内治疗的慢性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单主干组和双主干组。收集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术前风险因素、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和长期随访数据在内的临床资料;结局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成功率、院内死亡率、内漏率及分支再狭窄发生率。结果共有34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全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94%,截瘫发生率为0.00%,脑梗死发生率为2.94%,Ⅲ型内漏发生率为5.88%,分支动脉狭窄发生率为8.82%,夹层进展发生率为8.82%,再干预率为14.71%。在重建内脏动脉分支方式方面单主干组以开窗支架为主,双主干组以分支支架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围术期及中期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内治疗为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开窗支架 分支支架
原文传递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关颖 关国平 +1 位作者 林婧 王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5-611,共7页
小口径人工血管与宿主血管间顺应性不匹配,是导致其植入后远期通畅率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已有文献证明,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G)与宿主血管间顺应性不匹配,也是引起术后远期滑移、内漏、血流紊乱等并发症的原因。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 小口径人工血管与宿主血管间顺应性不匹配,是导致其植入后远期通畅率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已有文献证明,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SG)与宿主血管间顺应性不匹配,也是引起术后远期滑移、内漏、血流紊乱等并发症的原因。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十分有限。综述SG顺应性的评价方法,包括通过SG体积、压力的变化计算其体积顺应性,或通过脉搏波速和瘤体压力间接反映SG的顺应性。关于SG顺应性的研究主要包括:验证SG的植入对宿主血管的影响,不同结构SG对宿主血管的影响,以及顺应性随疲劳时间推移的可能变化。同时,对改变结构优化SG顺应性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覆膜支架 顺应性 人工血管 裸金属支架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慢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锟 董国华 +5 位作者 许飚 景华 尤庆生 陈荫椿 严煜 刘俊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慢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疗效上的差异。方法收集2002—01—2008—06南京军区总医院97例行覆膜支架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比较两组术后短期和中期治疗效...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慢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疗效上的差异。方法收集2002—01—2008—06南京军区总医院97例行覆膜支架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急性组和慢性组,比较两组术后短期和中期治疗效果。结果97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均成功封闭夹层裂口。术后30d内,急性组中2例死亡,10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慢性组中无死亡,2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期随访显示,急性组术后夹层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慢性组(10.9%与2.0%,P=0.025),但两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结论与慢性主动脉夹层相比,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后短、中期夹层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因此,对于非危重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适合在慢性期放置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介入性股动脉动静脉瘘4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娟 姚国恩 +4 位作者 蒋晓江 杜文华 李陶 刘力嘉 张远凤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4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股动脉动静脉瘘,其中3例行超声定位下探头压迫,1例行带膜支架置入术。结果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定位下压迫股动脉动静脉瘘简便、有效,... 目的探讨股动脉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4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股动脉动静脉瘘,其中3例行超声定位下探头压迫,1例行带膜支架置入术。结果4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术后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定位下压迫股动脉动静脉瘘简便、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对于瘘口较大的患者,需考虑行带膜支架置入或外科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股动脉动静脉瘘 彩色多普勒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覆膜支架在周围动脉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成军 赵渝 +3 位作者 张矛 黄文 刘杨东 任为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血管损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共收集20例患者资料,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7例。其中,尖锐物穿通伤8例,顿挫伤导致动脉闭塞5例,创伤后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医源性动脉损伤4例。动脉管壁损...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血管损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共收集20例患者资料,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7例。其中,尖锐物穿通伤8例,顿挫伤导致动脉闭塞5例,创伤后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医源性动脉损伤4例。动脉管壁损伤较轻者直接使用覆膜支架进行腔内隔绝治疗;针对管壁破损严重、断裂或血管内膜严重挫伤闭塞者则多采用顺、逆行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开通血管后成功实施腔内重建。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肢体丧失和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上肢动脉损伤者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患肢血循环良好,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小于10%,下肢血管损伤患者患侧ABI由术前平均0.37±0.16提高至术后0.96±0.08。仅2例患者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发现支架两端存在轻度狭窄。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血管损伤 血管腔内治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支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嘉宾 马天峰 郭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342-1347,共6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具有发病率较低、破裂后病死率极高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尽管传统开放式手术是AAA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对于解剖条件合适、有较长预期寿命的AAA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已经成为... 腹主动脉瘤(AAA)是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具有发病率较低、破裂后病死率极高的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尽管传统开放式手术是AAA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对于解剖条件合适、有较长预期寿命的AAA患者,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已经成为其一线治疗方式。随着医疗器械和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支架应用于常规AAA的腔内治疗,更多的新器械和新技术也应用于复杂AAA、近肾AAA及肾周AAA的腔内治疗。一些新器械和新技术为AAA患者的腔内治疗带来较好的临床预后,但仍有一部分支架设计的不够完善。继续了解新型器械与技术的缺陷对AAA患者术后长期密切的临床随访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 支架移植物
下载PDF
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8
作者 殷健瀚 马天峰 +2 位作者 王少凡 卫任 郭伟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近年来已成为首选方案。从解剖角度来看,目前髂动脉分支、内脏动脉多分支以及弓部的多分支重建仍然是研究的焦点,并已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与此同时,影响到冠状动脉开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以及药物抑制小动脉瘤进展等... 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近年来已成为首选方案。从解剖角度来看,目前髂动脉分支、内脏动脉多分支以及弓部的多分支重建仍然是研究的焦点,并已积累了大量临床证据。与此同时,影响到冠状动脉开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以及药物抑制小动脉瘤进展等领域被认为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主动脉瘤治疗的重要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放射学 介入性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分支支架型血管
原文传递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何庚戌 刘俊堂 +3 位作者 李海英 周峰 濮仁富 蔡宝松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2年期间通过内科药物和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6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结果:16例患者中,药物... 目的:探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总结我院2年期间通过内科药物和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壁间血肿患者16例,根据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价主动脉壁间血肿治疗策略的选择。结果:16例患者中,药物治疗的患者6例,腔内修复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4例是由于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加重转为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腔内治疗患者均存活,药物治疗组中死亡2例,均为出现急性主动脉夹层引起死亡。结论:腔内修复治疗对于Standford B主动脉壁间血肿是安全可行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间血肿 血管内支架植入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湘 李刚 杨建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随访近、远期效果.结果 术前死...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随访近、远期效果.结果 术前死亡4例,未手术1例,施行TEVAR 129例,手术操作均成功,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7例(20.9%),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2例(9.3%);Ⅰ型内漏13例(10.1%),夹层逆剥为Stanford A型1例,低氧血症23例(17.8%),肾功能衰竭需血液滤过9例(7.1%),术后精神症状37例(28.7%),脑梗死3例.随访2个月~5年,随访110例,随访率85.7%,1例术后1年和1.5年出现支架远端夹层,两次手术植入覆膜支架,部分封闭了腹腔干动脉,1例术后2个月时因肠梗阻在外院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4年时支架远端发生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3个月突然死亡.Ⅰ型内漏消失11例,持续存在2例.结论 急诊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近期效果良好,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血管腔内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