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47
1
作者 苏优勒 张占普 +3 位作者 窦长武 朝博 黄平 李昊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55-458,463,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32例(血管介入组)、...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32例(血管介入组)、接受开颅手术夹闭治疗46例(开颅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围术期血清脑损伤指标[S100B蛋白(S100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术后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差异。结果血管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颅手术组患者,住院费用高于开颅手术组患者(t/P=8. 320/0. 000、10. 711/0. 000、12. 851/0. 000)。血管介入组术后6 h、24 h血清S100B、NSE的含量低于开颅手术组(6h:t/P=6.492/0.000、8.769/0.000;24 h:t/P=10.832/0.000、11.178/0.000)。2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梗死、慢性脑积水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GOS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用于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在减小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优势,2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开颅手术夹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潘奇 刘建民 +6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赵文元 黄清海 李强 赵瑞 杨志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减少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7月至2007年10月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并行血管...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以减少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7月至2007年10月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并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病例,分析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病例(病例组)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从同期治疗的未再出血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3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对两者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变量与多变量的统计学分析。结果881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中有17例(1.93%)发生早期破裂再出血,其中12例(占70.6%)死亡。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动脉瘤的真假性、术前动脉瘤的破裂次数、术中造影有明显的脑血管痉挛及动脉瘤的栓塞程度4项。并得到预测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概率的方程。结论本研究显示栓塞术后早期破裂再出血的发生率低,但预后差,病死率高。术前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术中尽可能致密栓塞动脉瘤、术后早期及时复查脑血管造影有利于减少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再出血率,积极再治疗可以改善早期再出血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栓塞 破裂再出血 早期 危险因素 再治疗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低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宾杰 姚洁民 +2 位作者 朱晟 郭春雨 李智恒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850-285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低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47例低级别(Hunt-Hess分级Ⅰ~Ⅲ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栓塞组(手术距发病时间<48 h)41例、早期栓塞组(手术距发病时...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低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47例低级别(Hunt-Hess分级Ⅰ~Ⅲ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栓塞组(手术距发病时间<48 h)41例、早期栓塞组(手术距发病时间48~72 h)47例、延期栓塞组(手术距发病时间>72 h)59例。3组患者在相应时间段施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栓塞成功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超早期栓塞组、早期栓塞组患者栓塞成功率分别为97.56%、89.36%,均高于延期栓塞组的81.36%,术后再出血率分别2.44%、4.26%,均低于延期栓塞组的16.94%(均P<0.05)。超早期栓塞组、早期栓塞组短期预后优于延期栓塞组(P<0.05)。结论对于低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超早期或早期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栓塞成功率高,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短期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叶军 淦作松 魏林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5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颅组(27例)和介入组(33例)。开颅组患者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血管内...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颅组(27例)和介入组(33例)。开颅组患者采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治疗结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1%,显著低于开颅组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上,血管内栓塞术与动脉瘤颈夹闭术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住院费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铃铛 张鹏 +3 位作者 赵锐 刘明东 宋毅 汪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8期3564-356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延期组,其中早期组36例,发...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神经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延期组,其中早期组36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延期组44例,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对比两组疗效、预后、神经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组的完全栓塞率高于延期组,基本栓塞率低于延期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早期组低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延期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降,且早期组低于延期组(P<0.05),白介素-10(IL-10)水平升高,且早期组高于延期组(P<0.05)。早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早期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可提高完全栓塞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及炎性应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血管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疗效 预后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周长清 刘浩 +3 位作者 张德明 石超 刁正文 刘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TACE)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SAH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8)及对照组(n=71);对照组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观察组行TACE治...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栓塞(TACE)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9例ASAH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78)及对照组(n=71);对照组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观察组行TACE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sVCAM-1)、血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70.51%vs.50.70%,P<0.05)。治疗后,观察组HMGB1、MMP-9、ET-1、VEGF、sVCAM-1、IGF-1、sICM-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及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在ASAH中治疗效果优于显微镜外科夹闭,能有效降低对HMGB1、MMP-9、ET-1、VEGF、sICM-1、sVCAM-1、IGF-1等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外科夹闭 疗效 血清血管内皮因子 炎性因子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痔病3例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罗春生 贾一平 +3 位作者 杨巍 殷响 汪庆明 茅爱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微创、失血量少、安全有效.为临床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反复手术不能再行常规手术的危重痔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直肠上动脉 无水乙醇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瘤合并眼神经麻痹的脑功能对照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培成 孙殿敬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744-74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后交通动脉瘤(PcomAA)合并眼神经麻痹(OMNP)中的治疗价值,观察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comAA并OMNP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后交通动脉瘤(PcomAA)合并眼神经麻痹(OMNP)中的治疗价值,观察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comAA并OMNP患者10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术,观察组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眼神经麻痹恢复效果,并记录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在治疗前、术后1个月评估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血管肽-1(ET-1)、乳酸水平,评估脑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6个月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恢复率为88.68%,与对照组的84.9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O、NSE、ET-1、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73.58%,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4.72%(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77%、5.66%、3.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18.87%、16.98%(P<0.05)。结论与开颅夹闭术比较,PcomAA并OMNP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促进脑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其对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通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眼神经麻痹 脑功能 脑血管痉挛
原文传递
低Hunt-Hess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不同时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华龙 蒋烽烽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低Hunt-Hess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不同时机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研究。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救治的6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32例,延期... 目的探讨低Hunt-Hess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不同时机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研究。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兰溪市人民医院救治的6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时间分为早期组32例,延期组30例,对两组术后疗效、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早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93.75%较延期组73.33%高(P<0.05);早期组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为(8.82±1.73)ng/L、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为(26.14±5.15)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0.58±0.18)μg/L,指标水平均较延期组IL-6(12.04±2.06)ng/L、MCP-1(35.15±7.86)ng/L、TNF-α(1.08±0.22)μg/L低(P<0.05);早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8.73±2.84)较延期组(12.42±3.08)低,早期组肢体功能(33.24±9.52)、生活能力评分(64.26±10.06)较延期组肢体功能(27.53±8.35)、生活能力评分(55.14±9.54)高(P<0.05)。结论早期实施血管内介入栓塞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国伟 王亚飞 +4 位作者 刘湲 郑虎林 崔政 马勃 霍龙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54例)和对照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5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5例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研究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54例)和对照组(显微外科手术夹闭治疗,51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GO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 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下载PDF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宁 杨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CA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CA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脑组织血流量(CBF)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断颅内动脉瘤时、术后的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健康状况、活力、机体疼痛、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CA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对脑组织血流量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围术期护理探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谭斯琴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8期159-161,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以促进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与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畸形出血疾病患者,总计7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结合治疗... 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围术期强化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以促进脑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复与预后。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畸形出血疾病患者,总计70例,均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结合治疗期间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受试的70例脑血管畸形出血疾病患者对照组与研究组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35例患者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脑血管畸形出血疾病患者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状况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受试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2.86%vs 25.71%)(χ^2=7.467,P=0.006)、护理满意度(97.14%vs 80.00%)(χ^2=5.081,P=0.024),且研究组护理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畸形出血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期间强化落实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脑血管畸形出血 围术期优质护理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CRP、PCT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熊海洋 吴中亚 张家良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8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CRP、PCT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脑动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方式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对其CRP、PCT等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2例脑动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方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相关炎性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缓慢(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受损较轻(P<0.05);术后1年,研究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脑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更为显著,不仅能减轻其炎性反应,还可改善其神经功能,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及提高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手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鲁春鹤 熊锴 +2 位作者 陈宏权 肖敏 柳清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74-977,1016,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直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型组(动脉瘤直径≤5 mm)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196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直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型组(动脉瘤直径≤5 mm)和对照组(动脉瘤直径﹥5 mm),每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特征、治疗情况、术中脑动脉痉挛发生情况、术中再出血情况、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的比例、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及术后症状性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发病至就诊时间、发病至介入时间、动脉瘤部位及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组患者术中脑动脉痉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再出血率、采用支架辅助栓塞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小型组患者的完全栓塞率(RaymondⅠ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性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小型颅内动脉瘤破裂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血管内介入治疗 栓塞 安全性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玉森 顾玉婷 +2 位作者 王艳红 郭智鹏 刘华坤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例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疗...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7年11月至2021年6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3例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疗效。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妊娠早期、1例为产褥期。3例均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其中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1例,左侧颈内动脉眼段闭塞1例,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闭塞1例。发病机制为心源性栓塞,栓塞危险因素:卵圆孔未闭1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房颤1例。取栓方式:导管抽吸取栓1例、支架取栓2例。经治疗后3例患者的血管均实现良好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3级;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2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1例(mRS评分4分);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妊娠相关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经个体化评估后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大血管闭塞 妊娠期 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对患者脑损伤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张德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8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脑损伤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颅夹闭术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好,可减轻脑损伤指标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且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开颅夹闭术 脑损伤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探讨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陈凡增 李栋 王健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例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血管内介入...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7例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23例给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指标,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清核因子-κ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4.07%,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3、4.393,P均<0.05)。结论予以脑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不仅创伤小,且对血清指标的改善效果更好,有利于早期康复,同时治疗安全性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切口长度 血清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研讨
18
作者 方文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脑动脉瘤患者,分组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和研究组(25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生...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脑动脉瘤患者,分组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25例,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和研究组(25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8.00%)比较,研究组(96.00%)显著提升(P<0.05)。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00%)比较,研究组(4.00%)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2.19±0.69)h、住院时间(11.36±1.99)d短于参照组的(2.99±0.75)h、(18.13±2.09)d,术中出血量(38.95±13.25)ml少于参照组的(250.12±69.29)ml(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及总体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社会功能、活力、生理功能、健康状况及总体评分分别为(85.32±3.15)、(89.66±2.25)、(88.63±2.25)、(88.29±4.25)、(86.33±4.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44±2.15)、(75.46±2.25)、(75.65±3.15)、(75.66±3.25)、(72.39±2.25)分(P<0.05)。结论临床脑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生活质量,并改善系列临床手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疗效 并发症 手术指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郝统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其中尼莫地平组术中接受尼莫... 目的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其中尼莫地平组术中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术中接受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GCS及mRS评分均显著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MCA、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尼莫地平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脑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患者的昏迷程度,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钙离子拮抗剂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珺 常一心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9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Fugl-Meyer及Ranki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脑动脉瘤血管栓塞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脑动脉瘤 血管栓塞介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