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无死腔气管插管提高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的机械通气效率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贤楠 耿荣 +2 位作者 吴冀川 张锡沛 樊寻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 目的:观察无死腔气管插管能否提高急性呼吸衰竭常规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应用一种新型无死腔气管插管和普通聚氯乙烯气管插管对正常和急性肺损伤兔进行常规通气,对两种气管插管的肺气体交换和气道内气体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比较。无死腔气管插管用2根Potex气管插管远端3cm处纵切后对粘而成。5只新西兰成年兔,麻醉下气管切开,在持续应用潘龙阻断自主呼吸条件下,随机用新型气管插管和普通气管插管Servo900C进行机械通气,每次持续30分钟,测定并记录动脉血压、气道压力、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呼气末CO2浓度。结果:在正常肺和急性肺损伤条件下,新型气管插管可使所有动物的PaCO2和生理死腔/潮气量(VD/VT)下降,PaCO2分别下降1.40±0.20kPa(1kPa=7.5mmHg)和1.60±0.30kPa(P<0.01),VD/VT分别下降0.13±0.02和0.15±0.04(P<0.01);PaO2、气道压力和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无死腔气管插管可明显提高常规机械通气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无死腔 机械通气效果 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