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黑豆蚜体内共生菌胞数量及宿主体型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献辉 李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8-432,共5页
为了明确饲养温度对黑豆蚜Aphisfabae内共生菌和宿主蚜虫体型大小的影响,对在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的黑豆蚜内共生菌胞数量和宿主蚜虫体型大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同一发育时期蚜虫内共生菌胞数量的影响在不同温度范围... 为了明确饲养温度对黑豆蚜Aphisfabae内共生菌和宿主蚜虫体型大小的影响,对在室内不同温度下饲养的黑豆蚜内共生菌胞数量和宿主蚜虫体型大小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同一发育时期蚜虫内共生菌胞数量的影响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有所不同,1龄若蚜体内的菌胞数量除在25℃与35℃间有显著差异外,在其余各温度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余时期的蚜虫内共生菌胞数量在高温(>30℃)下显著低于较低温度下的菌胞数量,存在负直线相关性。温度对菌胞数量随宿主发育到产仔前的变化趋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较低温度(15℃、20℃和25℃)下,菌胞数量随虫体发育显著增加;但在高温(30℃和35℃)下,蚜虫体内菌胞数逐渐增加直到3龄达到最高,然后略有下降(30℃)或显著下降(35℃)。除1龄若蚜外,蚜虫体型大小总体呈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格局,但随其内共生菌数量增多而增大(35℃下除外)。据此认为,温度可能通过作用于蚜虫内共生菌胞数量而影响蚜虫体型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蚜 内共生菌 温度 菌胞数量 宿主体型大小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吉泽 肖关丽 +4 位作者 陈斌 李俊逸 姚遥 祝春月 杨金睿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为解析马铃薯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的内生细菌16S 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分... 为解析马铃薯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的内生细菌16S rRNA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内生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正常浇水和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分别获得1548和2006条分类序列,其中正常浇水下特有OTU有287个,干旱处理下特有OTU有769个。在干旱胁迫下,内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和杀雄菌属Arsenophonus的丰度较正常浇水下减低了95.9%和68.1%,拟杆菌门Muribaculaceae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毛螺菌属(Lachno⁃spir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根瘤菌属(Rhizobi⁃um)、螺杆菌属(Helic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在干旱处理较正常浇水下分别提高了203.8%、152.4%、81.8%、89.7%、285.6%、1428.0%、112.0%和148.4%;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处理,ACE指数和Chao1指数在干旱胁迫和正常浇水下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影响马铃薯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干旱胁迫下富集了内生优势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同时伯克霍尔德氏科细菌相对丰度增加,可能是马铃薯应对干旱胁迫作出的积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内生细菌 干旱胁迫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美洲大蠊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酶活性、抑菌作用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阮传清 刘波 +3 位作者 吴珍泉 苏明星 蔡怀锦 李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6-42,共7页
分离美洲大蠊内生细菌并测定菌体的淀粉、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抑菌特性。对虫体表面消毒,以LB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虫体内部细菌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色圈法测定降解酶活性,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1株细菌,4株属... 分离美洲大蠊内生细菌并测定菌体的淀粉、纤维素降解酶活性及抑菌特性。对虫体表面消毒,以LB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虫体内部细菌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色圈法测定降解酶活性,抑菌圈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到11株细菌,4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6株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bacter)、变形菌属(Prote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沙雷氏菌属(Serratia)、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另有1株菌在NCBI中与肠杆菌的相似度最高,为95%,可能代表着一个潜在的新种。4株链霉菌均有淀粉和纤维素降解能力。有3株菌对青枯雷尔氏菌有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洲大蠊内生菌具有某些功能,甚至含有尚未发现的新菌种,是重要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内生菌 链霉菌 酶活性 抑菌作用
下载PDF
节肢动物内共生细菌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慧萍 李岩 +2 位作者 张克信 刘长仲 吕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2-1503,共12页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门,占整个动物种数的80%,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感染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与其形成协同进化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内共生细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能够进行...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大的门,占整个动物种数的80%,全世界约有120万现存种。节肢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感染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与其形成协同进化和互利共生的关系。内共生细菌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能够进行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对宿主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适应性、免疫功能和进化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节肢动物内共生细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宿主的生殖调控功能、与其宿主、宿主寄主植物以及其宿主体内微生物和宿主天敌间互作关系等方面。因此,利用内共生细菌对昆虫种群动态的生殖调控功能,阻断热带蚊虫带来的疾病或植物病害的传播并对宿主昆虫进行种群压制或种群替换,可达到防控害虫的目的。本文从节肢动物内共生细菌的传播方式、对其宿主生物学效应以及内共生细菌与其宿主、宿主寄主植物、宿主天敌和宿主体内微生物互作关系等多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内共生细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进化、物种形成和种群压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 内共生细菌 生殖调控 互作 生物进化 种群压制
下载PDF
黄粉虫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淀粉、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3
5
作者 阮传清 李涛 +3 位作者 刘波 刘芸 苏明星 朱育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5688-5693,共6页
目的分离培养黄粉虫体内细菌,并测定这些菌对淀粉、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活性。方法对黄粉虫表面消毒,以LB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虫体内部细菌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色圈法测定降解活性。结果共分离到8株细菌, 16S rRNA基因序... 目的分离培养黄粉虫体内细菌,并测定这些菌对淀粉、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降解活性。方法对黄粉虫表面消毒,以LB和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虫体内部细菌并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变色圈法测定降解活性。结果共分离到8株细菌,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1株属于肠球菌属, 3株属于乳酸球菌属, 2株属于芽胞杆菌属,另2株属肠杆菌属。水解酶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JAT-18107具有淀粉和木质素水解作用,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NR_075005)最相似。结论本研究为了解昆虫内生菌功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粉虫 内生细菌 解淀粉芽胞杆菌 降解活性
下载PDF
内共生菌介导的蚜虫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郝钢 郭建青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4期7-8,15,共3页
在研究昆虫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中,共生关系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探究内共生菌对蚜虫所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元超级和那虫体内的共生菌的作用,包括抗寄生蜂性、寄主植物适应性、耐热性、抗真菌性、改变宿主体色变化以及对... 在研究昆虫和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中,共生关系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探究内共生菌对蚜虫所产生的影响。主要研究元超级和那虫体内的共生菌的作用,包括抗寄生蜂性、寄主植物适应性、耐热性、抗真菌性、改变宿主体色变化以及对宿主的寿命、性别、体重和繁殖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共生菌 蚜虫 互利共生
下载PDF
莽山部分蜘蛛Wolbachia的感染及其wsp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龚玉辉 张梦瑶 +2 位作者 朱艳 杨筱慧 徐湘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25-529,547,共6页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线虫体内的胞内共生菌,能调控宿主的生殖方式。现用PCR方法检测了莽山自然保护区跳蛛科(Salticidae)、漏斗蛛科(Agelenidae)和狼蛛科(Lycosidae)部分蜘蛛种类的Wolbachia感染状况。...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和线虫体内的胞内共生菌,能调控宿主的生殖方式。现用PCR方法检测了莽山自然保护区跳蛛科(Salticidae)、漏斗蛛科(Agelenidae)和狼蛛科(Lycosidae)部分蜘蛛种类的Wolbachia感染状况。结果证实跳蛛科蓝翠蛛(Siler cupreus)、狼蛛科小雾豹蛛(Pardosa mionebulosa)和漏斗蛛科指形龙角蛛(Draconarius digitusiformis)受Wolbachia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3.7%、8.6%和40.0%。同时,基于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D.digitusiformis感染的Wolbachia属于A群,P.mionebulosa感染的Wolbachia属于B群,S.cupreus感染的Wolbachia属于G群;而且同一科的蜘蛛感染的Wolbachia亲缘关系较远,而不同科蜘蛛感染的Wolbachia系统发育关系较近,这可能与Wolbachia的水平传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沃尔巴克氏体 胞内共生菌 WSP基因 系统发育 莽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茶小绿叶蝉成虫唾液细菌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潘铖 钮羽群 +5 位作者 夏露霞 伍春芳 景凯婷 程墙义 王梦馨 韩宝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9-942,共14页
【目的】通过鉴定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成虫水状唾液蛋白中的细菌蛋白,解析叶蝉唾液的细菌种类。【方法】利用自制的收集装置和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对叶蝉成虫唾液进行收集,经超滤浓缩和电泳分离后,使用膜辅助样品制备技术法(... 【目的】通过鉴定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成虫水状唾液蛋白中的细菌蛋白,解析叶蝉唾液的细菌种类。【方法】利用自制的收集装置和Parafilm膜夹营养液法对叶蝉成虫唾液进行收集,经超滤浓缩和电泳分离后,使用膜辅助样品制备技术法(filter-aided sample preparation,FASP)酶解,借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蛋白,利用Mascot 2.2软件比对UniProt的细菌蛋白数据库进行查库分析从而鉴定唾液中的细菌蛋白。【结果】共鉴定到27个目49种细菌的142种蛋白。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为主,共107个蛋白,其中又以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细菌蛋白占比最多。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蛋白,共28个蛋白,分别属于杆菌纲(Bacilli)和梭菌纲(Clostrida),这些蛋白参与氨基酸、维生素和能量代谢等。【结论】鉴定的细菌蛋白可能是叶蝉生活史的重要参与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共生菌、茶小绿叶蝉和茶树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小绿叶蝉 唾液 细菌蛋白 共生菌 LC-MS/MS
下载PDF
内共生菌Sulcia muelleri与Sodalis sp.在大青叶蝉中的分布
9
作者 练启仙 刘健锋 +3 位作者 杨茂发 罗亭 周小芸 吴广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81-85,共5页
【目的】探明大青叶蝉不同发育历期和组织器官中Sulcia muelleri和Sodalis sp内共生菌的分布,为利用内共生菌对大青叶蝉进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内共生菌S.muelleri和Sodalis sp.的16S rDNA的特异引物,检测在大青叶蝉不同发... 【目的】探明大青叶蝉不同发育历期和组织器官中Sulcia muelleri和Sodalis sp内共生菌的分布,为利用内共生菌对大青叶蝉进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内共生菌S.muelleri和Sodalis sp.的16S rDNA的特异引物,检测在大青叶蝉不同发育历期的感染情况;同时利用绝对定量PCR对大青叶蝉不同发育历期和成虫组织器官中2种内共生菌的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大青叶蝉的卵、若虫、雌雄成虫均感染了S.muelleri和Sodalis sp,感染率均为100%;S.muelleri拷贝数在5龄若虫中最高,而Sodalis sp.的拷贝数在雌虫中最多,S.muelleri和Sodalis sp.拷贝数在卵中均最少。S.muelleri和Sodalis sp.拷贝数在菌胞组织中均较高,在雄虫和雌虫的唾液腺中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cia muelleri Sodalis sp. 大青叶蝉 绝对定量PCR 拷贝数 内共生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