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鱼内脏内源蛋白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梅娟 刘丹 +3 位作者 贾真 陈小艺 方婷 陈锦权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81-85,共5页
本文研究了鲍鱼内脏内源蛋白酶(内源酶)的性质。分别探讨了p H、温度、金属离子和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酶蛋白质含量为125.10 mg/m L。钠离子在浓度(0~1.36 mol/L)范围明显促进内源酶活性,钙离子有稳定... 本文研究了鲍鱼内脏内源蛋白酶(内源酶)的性质。分别探讨了p H、温度、金属离子和特异性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源酶蛋白质含量为125.10 mg/m L。钠离子在浓度(0~1.36 mol/L)范围明显促进内源酶活性,钙离子有稳定酶活作用,对酶活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钠离子,铜离子和锌离子会抑制酶活。内源酶在最适p H4左右和p H7左右,有较高的酶活和很好的热稳定性,且能被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in)、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TPCK)抑制。本研究可为缩短传统制作鲍鱼酱油发酵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内源性蛋白酶 酶活性 相对分子量
下载PDF
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对肌原纤维解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铭良 郝淑贤 +6 位作者 李来好 陈胜军 岑剑伟 吴燕燕 魏涯 相欢 黄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为研究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与肌原纤维解离的关系,实验测定了罗非鱼肉在4℃真空包装冷藏48 h内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解离、内源蛋白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肉冷... 为研究罗非鱼冷藏期间内源蛋白酶和热休克蛋白70与肌原纤维解离的关系,实验测定了罗非鱼肉在4℃真空包装冷藏48 h内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肌原纤维解离、内源蛋白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70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鱼肉冷藏期间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变化整体呈增加的趋势,最终为初始值的3.52倍;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的含量呈升高的趋势,最终分别较初始值提高了70%和65%;pH变化为先减少后略微回升,变化范围为6.5~7.0;组织蛋白酶B、L活性持续增加,组织蛋白酶D和钙激活蛋白酶活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分别在8、12 h到达最大值;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为先增加后减少,在4 h时达到最大值,最终相比初始值下降了22.27%;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与组织蛋白酶B、L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肌原纤维解离的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热休克蛋白70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热休克蛋白70含量与与组织蛋白酶L呈显著负相关(P<0.05)。组织蛋白酶B、L是影响肌原纤维完整性的关键蛋白酶,热休克蛋白70能与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结合稳定肌原纤维结构,且组织蛋白酶L可能通过降解热休克蛋白70来影响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的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内源蛋白酶活性 热休克蛋白70 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
下载PDF
培育条件对麦胚中蛋白酶活力及蛋白质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瑶 沈海炯 +3 位作者 杨天一 俞玥 王东旭 郭元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199,共8页
以脱脂小麦麦胚为原料,经微波辅助处理(600 W,10 s)后,通过改变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培育液pH、培育液液料比,提高麦胚中内源性蛋白酶的活力,达到富集多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时间、pH、液料比对麦胚中蛋白酶活力、肽含量皆有... 以脱脂小麦麦胚为原料,经微波辅助处理(600 W,10 s)后,通过改变培育温度、培育时间、培育液pH、培育液液料比,提高麦胚中内源性蛋白酶的活力,达到富集多肽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时间、pH、液料比对麦胚中蛋白酶活力、肽含量皆有显著影响(P<0.05)。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上述单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发现培育温度50℃、培育时间6 h、培育液pH4.5和液料比10:1 mL/g为最优组合,蛋白酶活力、肽含量分别为3812.34 U/g、303.12 mg/g。实验表明,优化培育条件能够有效提高经脱脂、微波处理麦胚中蛋白酶活力及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胚 内源性蛋白酶 培育 蛋白酶活力 肽含量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方格星虫与革囊星虫质构、内源酶与水分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卢鑫 白云霞 +2 位作者 庞一扬 江虹锐 刘小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81-287,共7页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方格星虫(SN)与革囊星虫(PE)质构、组织结构、内源蛋白酶活与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鲜活SN与PE为原料,在4、30℃分别贮藏48、22 h,测定其质构特征、纤维结构、内源蛋白酶活、水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方格星虫(SN)与革囊星虫(PE)质构、组织结构、内源蛋白酶活与水分特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鲜活SN与PE为原料,在4、30℃分别贮藏48、22 h,测定其质构特征、纤维结构、内源蛋白酶活、水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贮藏0~16 h,30℃贮藏0~10 h,SN硬度、咀嚼性分别下降19.08%、33.94%和41.61%、41.39%,PE分别下降16.06%、12.62%和25.02%、17.68%,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在4℃下贮藏16~24 h,30℃贮藏10~14 h,质构、内源蛋白酶活、水分活度、自由水与不易流动水占比发生显著变化(P<0.05),纤维弯曲,间隙增大。结论:在4℃下贮藏星虫各项指标变化程度皆小于30℃,4、30℃贮藏应分别控制在0~16 h,0~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革囊星虫 贮藏温度 质构 组织结构 内源蛋白酶活 水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