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 田宇 +4 位作者 倪龙兴 王艺蓉 王丹 李芬 王建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698-702,706,共6页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评估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的Micro-CT的扫描数据建立4组有限元模型:完整天然牙模型(A组)、紧凑型根管通路模型(B组)、传统开髓方式不建...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评估不同根管通路建立方式对根管治疗后的下颌第一磨牙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完整的下颌第一磨牙的Micro-CT的扫描数据建立4组有限元模型:完整天然牙模型(A组)、紧凑型根管通路模型(B组)、传统开髓方式不建立直线通路模型(C组)、传统开髓方式建立直线通路模型(D组)。B、C、D组在根管治疗后进行直接树脂充填。对以上模型施加4种不同静态压力,以计算和研究牙体组织应力分布及最大主应力值分布。结果受垂直向咀嚼力时应力峰值:C组>D组>B组>A组,受水平向咀嚼力时应力峰值:B组>A组>C组>D组,受斜向咀嚼力时的应力峰值:D组>B组>C组>A组,受最大咬合力时的应力峰值:C组>D组>A组>B组。除应力加载点,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颈周牙本质(pericervical dentin,PCD)。结论采用紧凑型根管通路的下颌第一磨牙较传统型开髓方式抗折裂能力强。保留PCD可能无法增加牙齿整体抗力,但有利于提升牙齿长期留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通路 下颌第一磨牙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髓腔通路设计的微创理念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彭玮琪 高原 徐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33-438,共6页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根管治疗是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手段。髓腔通路预备即开髓,是根管治疗的首要步骤,一个设计良好的髓腔通路对于根管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微创牙髓治疗学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建议对传统髓...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根管治疗是治疗这类疾病最有效的手段。髓腔通路预备即开髓,是根管治疗的首要步骤,一个设计良好的髓腔通路对于根管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微创牙髓治疗学概念的提出,学者们建议对传统髓腔通路设计进行微创改良,强调有目的性地保留部分髓室顶及颈周牙本质的精细开髓,以尽可能保存健康牙体组织。虽然微创髓腔通路设计减少了牙颈部区域的应力集中,但目前没有明显的证据支持其可以提高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抗折性能,且微创开髓可能使治疗复杂化,增加根管治疗的难度,存在影响根管治疗效果和增加医源性损伤的风险。本文就髓腔通路设计的微创理念及其在根管治疗效果和牙齿抗折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牙髓治疗 牙体保存 髓腔通路 根管治疗 抗折性能
下载PDF
开髓洞型对全冠修复后隐裂牙抗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季梦真 漆美瑶 +3 位作者 杜珂芯 全淑琪 张煜强 郑庆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探讨在牙隐裂患牙根管治疗中采用传统开髓洞型和微创开髓洞型对烤瓷全冠修复后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制作3种裂纹深度的牙隐裂三维虚拟模型,模拟微创开髓和传统开髓,并完成根管治疗和烤瓷全冠修复。在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条件下,记录... 目的探讨在牙隐裂患牙根管治疗中采用传统开髓洞型和微创开髓洞型对烤瓷全冠修复后牙体抗力的影响。方法制作3种裂纹深度的牙隐裂三维虚拟模型,模拟微创开髓和传统开髓,并完成根管治疗和烤瓷全冠修复。在垂直加载和斜向加载条件下,记录牙体应力的分布情况和数值大小。结果在2种加载条件下,修复前牙齿应力集中于裂纹底部,局部应力集中随着隐裂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烤瓷全冠修复后基牙局部应力主要分布在肩台处,局部应力集中得到大幅缓解。不同开髓洞型对隐裂牙应力分布和大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根管治疗后烤瓷全冠修复是治疗牙隐裂的有效措施;相比传统开髓洞型,微创开髓洞型并不能改善全冠修复后隐裂牙的应力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传统开髓 微创开髓 烤瓷全冠修复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微创开髓及其牙体的应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吉吉 罗光云 吴家媛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微创开髓(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y,CEC)是微创根管治疗术的第一步,经CEC治疗后的患牙较大程度保留了牙尖嵴和颈周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对于减少患牙的牙体流失及增强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EC存在多种入路方式及相应的... 微创开髓(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y,CEC)是微创根管治疗术的第一步,经CEC治疗后的患牙较大程度保留了牙尖嵴和颈周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对于减少患牙的牙体流失及增强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EC存在多种入路方式及相应的洞型。确定髓腔入路的方法包括X线片定位法、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以及数字化导板定位法。其中,X线片、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操作简便,临床较为常用;而较为复杂的根管系统,利用数字化导板可建立更精准的开髓通路,减少牙体硬组织不必要的丧失,但数字化导板定位价格较高,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CEC的洞型包括微创开髓洞型、超保守微创开髓洞型、“Truss”洞型以及切端洞型。CEC洞型与传统开髓洞型的应力分析目前以万能力学试验机加载离体牙、有限元分析法及临床观察为主,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保留较多牙体组织的CEC可提高牙齿的抗折强度,但二者之间的抗折能力仍存在争议,在达到牙髓治疗目的与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结构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开髓 微创牙髓治疗 微创入路 颈周牙本质 牙窝洞制备 抗折强度 折裂力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开髓洞型对患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牡丹 宋东哲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86-194,共9页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根管治疗过程会导致牙体组织损失,可能会降低患牙的抗折性。开髓洞型的设计与冠部牙体组织的磨除量密切相关。如何在保证根管治疗的有效开展下进行微创开髓,减少冠部牙体组...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根尖周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之一。根管治疗过程会导致牙体组织损失,可能会降低患牙的抗折性。开髓洞型的设计与冠部牙体组织的磨除量密切相关。如何在保证根管治疗的有效开展下进行微创开髓,减少冠部牙体组织损失,以提高术后患牙的抗折性能,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强调直线入路的传统开髓洞型相比,以保守开髓洞型为代表的微创开髓洞型能否增强患牙的抗折性存在争议。本文从不同开髓洞型设计要点、根管治疗术后患牙抗折性能的研究现状入手,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和综述。综合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微创开髓洞型减少了冠部牙体组织损失量,降低了应力集中;但过分微创的开髓洞型未能实现患牙抗折性能的提升,可能是因为微创设计破坏了直线通路所致。本文为微创开髓洞型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设计新的微创开髓洞型以兼顾冠部牙体组织的保存与直线通路的建立,或许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开髓洞型 微创 抗折性能
下载PDF
根管治疗中便宜形制备与机械预备并发症控制
6
作者 赵静雯 薛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13-516,521,共5页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变最有效的方法,其中的首要步骤是髓腔进入和初预备。形成操作便宜形有利于根管系统的清理和减少机械预备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质量完成根管治疗和预防医源性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就根管治疗中便宜形...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变最有效的方法,其中的首要步骤是髓腔进入和初预备。形成操作便宜形有利于根管系统的清理和减少机械预备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高质量完成根管治疗和预防医源性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就根管治疗中便宜形制备的方法、其在机械预备并发症控制方面的临床意义以及微创开髓理念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便宜形 直线通路 机械预备并发症 微创开髓
原文传递
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技术在牙体窝洞制备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贺维 施斌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 介绍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功能和特点,探索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技术在牙体窝洞制备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湖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学生.实验组由教... 目的 介绍数字化印模技术的功能和特点,探索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技术在牙体窝洞制备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湖北医药学院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学生.实验组由教师采用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系统进行教学(以下简称新教学方法),对照组由教师采用头戴式放大镜观察指导方法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方法).课后就新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学生的牙体窝洞制备体数字化印模混合随机编号后,由不参加此次研究的3位高年资医师进行评分.将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牙体窝洞制备体得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并且实验组学生对新教学方法的评价较好.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瓷睿刻蓝光照相数字化印模系统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牙体牙髓病学牙体窝洞制备基本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睿刻 蓝光照相 数字化印模 牙体牙髓病学 窝洞制备 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CBCT及三维重建技术结合C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罗志容 叶韵瑶 +1 位作者 刘玙颖 谭旭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45-49,共5页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案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月进行牙体牙髓病学学习的84名贵州医科大学2...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案例分析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月进行牙体牙髓病学学习的84名贵州医科大学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案例组(n=42,CBCT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案例分析结合CBL教学法)和对照组(n=42,传统教学模式)。比较2组学生总体考试成绩、对口腔异常结构病变掌握程度及教学满意度。结果案例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实践考试、病例汇报考试成绩[(83.16±5.84)分、(83.53±2.51)分、(84.34±3.72)分]高于对照组[(80.09±5.72)分、(79.39±3.22)分、(81.24±2.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组学生对龋齿、牙体缺损、牙髓炎、根尖周炎的异常结构病变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案例组学生对课堂气氛、学习兴趣、知识掌握、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查阅文献、沟通表达、临床思维、团队合作、学习目标方面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及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的案例分析结合C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对口腔异常结构病变的掌握程度,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牙体牙髓病学 锥形束CT 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 案例分析 教学质量 口腔异常结构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