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宝大型转炉炼钢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顺生 杨文远 +3 位作者 李任春 王明林 唐文明 冯超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2,49,共8页
为了解决邯郸钢铁公司邯宝钢厂260 t转炉炼钢吹炼前期脱磷率低、终点钢中氧含量高、出钢温度偏低和枪龄短等问题,对炼钢过程进行了取样、测温,记录和分析关键操作参数等一系列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优化了氧枪喷头参数和吹炼枪位曲线,加强... 为了解决邯郸钢铁公司邯宝钢厂260 t转炉炼钢吹炼前期脱磷率低、终点钢中氧含量高、出钢温度偏低和枪龄短等问题,对炼钢过程进行了取样、测温,记录和分析关键操作参数等一系列调研。根据调研结果优化了氧枪喷头参数和吹炼枪位曲线,加强透气砖维护,测量了氧气管道压力损失和喷头射流流场特性,进行了射流与熔池作用的水模试验。采用上述工艺优化措施后,转炉脱磷效果得到改善,终点钢中碳氧积降低到0.002 39,平均出钢温度1 645℃,平均枪龄提高1倍,达到320炉。其他如钢铁料和石灰消耗也都有明显改善,增加废钢用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达到39.8元/t。转炉炼钢工艺达到生产低碳优质深冲钢所需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脱磷率 氧含量 终点温度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100t复吹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对脱磷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阿不力克木.亚森 罗开敏 +3 位作者 李晶 姚永宽 胡道峰 李翔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针对转炉高温脱磷困难的问题,根据某厂100 t转炉脱磷试验,研究了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对脱磷的影响及高温条件下增强转炉脱磷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随着出钢温度的升高,转炉渣-金磷分配比降低,炉渣脱磷能力变差,钢液磷含量增加。低温是转炉... 针对转炉高温脱磷困难的问题,根据某厂100 t转炉脱磷试验,研究了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对脱磷的影响及高温条件下增强转炉脱磷能力的措施。结果表明:随着出钢温度的升高,转炉渣-金磷分配比降低,炉渣脱磷能力变差,钢液磷含量增加。低温是转炉深脱磷的重要条件,出钢温度低于1 620℃时,即使碱度控制在3.0左右,也能实现磷含量低于0.01%出钢。通过提高炉渣碱度,增强炉渣固磷能力;降低渣中P_2O_5含量,增大炉渣磷容量;或增加炉渣FeO增强熔池氧化性和炉渣脱磷能力,均可显著降低高温对脱磷的不利影响,为出钢温度要求较高的低磷钢生产工艺参数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脱磷 磷分配比 终点温度
原文传递
SDS-PAGE电泳法对微波加热猪肉终点温度的鉴定及其品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韩忠 罗嫚 +6 位作者 唐相伟 张天义 张斌 李燕 曾新安 高文宏 孙大文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185,97,共6页
在食品烹饪的应用方面,微波加热技术具有节约时间、无异味和营养成分保留率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烹饪技术。本研究以猪背最长肌切成5 cm×5 cm×1.5 cm的方块为材料,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法对微波和水浴加热的... 在食品烹饪的应用方面,微波加热技术具有节约时间、无异味和营养成分保留率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烹饪技术。本研究以猪背最长肌切成5 cm×5 cm×1.5 cm的方块为材料,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法对微波和水浴加热的样品进行蛋白变性终点温度鉴定,并对加热至终点温度之后的样品从蒸煮损失、色差、持水能力、剪切力及加热至终点所耗电量进行对比分析及方差分析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变频微波炉,900 W与700 W加热均需70 s,500 W加热需120 s,而对于非变频品微波炉,100%功率加热需80 s,80%功率加热需100 s,50%功率加热需140 s。在此基础上,对加热至终点温度之后的样品品质及加热至终点所耗电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700 W功率加热的样品质量最佳,消耗电能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电泳 微波加热 终点温度 猪肉
原文传递
大型转炉IF钢终点氧含量控制实践
4
作者 张彦龙 朱祎姮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9期183-185,共3页
氧化物夹杂是IF钢轧制过程中产生翘皮和带状缺陷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钢中氧化物夹杂,必须降低转炉终点氧含量。邯宝炼钢厂转炉采用IF钢高拉碳、扩大出钢口直径、降低出钢温度等措施,实现了终点低氧出钢。实践表明:采取高拉碳后转炉终点w... 氧化物夹杂是IF钢轧制过程中产生翘皮和带状缺陷的主要因素,为了减少钢中氧化物夹杂,必须降低转炉终点氧含量。邯宝炼钢厂转炉采用IF钢高拉碳、扩大出钢口直径、降低出钢温度等措施,实现了终点低氧出钢。实践表明:采取高拉碳后转炉终点w(C)由平均0.033%提高至0.041%;出钢口扩径后出钢时间由6.5 min缩短至5.2 min;出钢温度由1 674.6℃降低至1 658.3℃,终点w(O)由0.057 85%降低至0.043 15%;碳氧积由0.001 88降低至0.001 74;提高了IF钢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终点氧 终点碳 终点温度
下载PDF
基于e-FCNN的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报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泓彬 朱红春 +2 位作者 姜周华 李花兵 杨策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发展电弧炉炼钢短流程是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途经,电弧炉炼钢的终点控制决定了出钢质量和冶炼效率,尤其是终点温度控制。建立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终点温度,有助于及时调整冶炼工艺,实现快速、高效的出钢操作。... 发展电弧炉炼钢短流程是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途经,电弧炉炼钢的终点控制决定了出钢质量和冶炼效率,尤其是终点温度控制。建立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终点温度,有助于及时调整冶炼工艺,实现快速、高效的出钢操作。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测模型主要分为机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数据驱动模型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但现有的数据驱动模型建模过程依赖大量历史数据,难以适用于在小样本数据条件下实现终点温度的准确预报。对此,紧密结合冶金机理,以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建立了高适应性的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报模型。通过冶金机理和皮尔逊数据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输入参数。以FCNN算法为基础,引入提前停止策略,提出了e-FCNN算法,防止了FCNN算法的过拟合现象,并基于e-FCNN算法建立了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报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终点温度预报误差在±5℃以内,e-FCNN模型的命中率可以达到93.33%。另外,在小样本历史数据条件下,使用超参数随机网格搜索,建立了CART、RF、ε-SVR和v-SVR终点温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基于e-FCNN终点温度预报模型的精度明显优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使用e-FCNN模型连续跟踪实际生产的30炉次,预报误差为±6℃时,命中率达到了96.7%,可以有效指导生产。未来,进一步提升机理和数据驱动的结合程度是电弧炉终点温度预报模型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终点预报 终点温度 机器学习 小样本
原文传递
基于灰箱模型的LF精炼终点温度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海燕 郭晓晨 +2 位作者 王建磊 王勇 程鹏飞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9-145,共7页
以国内某钢厂一30 t LF精炼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由传热机理模型和黑箱模型相结合的灰箱模型对LF精炼终点温度进行了预测.首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传热机理模型.针对包衬耐材的蓄热以及合金的热效应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采用偏最小... 以国内某钢厂一30 t LF精炼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由传热机理模型和黑箱模型相结合的灰箱模型对LF精炼终点温度进行了预测.首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传热机理模型.针对包衬耐材的蓄热以及合金的热效应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黑箱模型对这一部分温度进行了处理,最后将两种模型相结合综合预测了LF钢包精炼的终点温度.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法在预测包衬的耐材蓄热和合金热方面的温度误差在±5℃以内的命中率达到97%以上,总的灰箱模型预测LF精炼终点温度误差在±5、±8、±10℃以内的命中率分别达到88%、96%和99%,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研究可为该钢厂的LF精炼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箱模型 LF炉精炼 终点温度 偏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300 t转炉IF钢低枪位低终点氧冶炼工艺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在军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脱磷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低枪位冶炼和低终点氧出钢,增大出钢口直径和降低终点温度,并优化底吹工艺降低碳氧积,取得了较好的脱磷效果。生产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增大出钢口和优化底吹工艺后,300 t转炉出钢时间缩短至5.1 min,缩短了1.9 mi... 在脱磷理论分析基础上,采用低枪位冶炼和低终点氧出钢,增大出钢口直径和降低终点温度,并优化底吹工艺降低碳氧积,取得了较好的脱磷效果。生产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增大出钢口和优化底吹工艺后,300 t转炉出钢时间缩短至5.1 min,缩短了1.9 min;IF钢终点温度降低至1 670.6℃,降低了17.4℃;碳氧积降低至13.3,降低了8.9;终点氧降低至422.5×10^(-6)。在铁水磷升高0.010%,枪位降低30 cm,终点氧降低153.3×10^(-6)的条件下,工艺优化后的平均终点磷含量为0.012 4%,能够满足转炉冶炼IF钢对脱磷效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T转炉 脱磷 出钢时间 终点温度 碳氧积 终点氧
下载PDF
猪牛肉加热终点温度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贺艳 郑文杰 +3 位作者 邓为民 何晨光 刘烜 赵卫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为满足肉类及肉制品加热终点温度监控需要,通过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加热终点温度指示蛋白乳酸脱氢酶的抗体,应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最适抗体包被浓度和酶标抗原浓度,用1%BSA-PBS稀释去除基质影响,从而建立了猪牛肉加热终点温度酶联免疫检测... 为满足肉类及肉制品加热终点温度监控需要,通过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加热终点温度指示蛋白乳酸脱氢酶的抗体,应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最适抗体包被浓度和酶标抗原浓度,用1%BSA-PBS稀释去除基质影响,从而建立了猪牛肉加热终点温度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牛肉 加热终点温度 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下载PDF
重钢80t转炉终点炉渣成分控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银虎 文光华 +2 位作者 周海 唐萍 侯自兵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针对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0t转炉在铁水平均w(P)=0.16%条件下,采用单渣法冶炼工艺时,终点平均脱磷率不能达到大于90%的生产问题,在考虑渣界面(FeO)传氧作用条件下,计算分析了炉渣碱度和(FeO)含量对碳磷理论转化... 针对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0t转炉在铁水平均w(P)=0.16%条件下,采用单渣法冶炼工艺时,终点平均脱磷率不能达到大于90%的生产问题,在考虑渣界面(FeO)传氧作用条件下,计算分析了炉渣碱度和(FeO)含量对碳磷理论转化温度的影响;以转炉冶炼后期脱磷的热力学及代表动力学因素的炉渣熔化温度为基础,研究分析了终点熔池温度与碳磷理论转化温度差值,以及炉渣过热度对脱磷率的影响,确定了终点熔池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合适的炉渣碱度和(FeO)含量。结果表明:终点转化温度差值每减少10℃,终点脱磷率提高约1.2%;转炉吹炼终点温度设置在1640℃,终渣碱度为4.2~4.55,w(FeO):23%~27%,脱磷率可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脱磷 碳磷理论转化温度 终点温度
原文传递
150t转炉钢水炉内镇静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虞大俊 王多刚 徐友禄 《梅山科技》 2013年第1期36-38,共3页
介绍了梅钢150t转炉钢水炉内镇静时间的影响因素。冶炼钢种磷含量与钢水炉内镇静时间的关系是显著的,随着钢种磷含量的增加钢水镇静时间逐渐降低;钢种磷含量降低而终点温度升高,镇静时间增长,磷含量为650ppm的钢种,终点温度对镇静... 介绍了梅钢150t转炉钢水炉内镇静时间的影响因素。冶炼钢种磷含量与钢水炉内镇静时间的关系是显著的,随着钢种磷含量的增加钢水镇静时间逐渐降低;钢种磷含量降低而终点温度升高,镇静时间增长,磷含量为650ppm的钢种,终点温度对镇静时间的影响不大;终点氧高于500ppm时,钢水炉内镇静时间变化很小;钢水炉内镇静时间随着出钢时间的减短而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时间 终点温度 终点氧含量 出钢时间
下载PDF
提高淮钢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鹏 吴伟 +2 位作者 孟华栋 印传磊 李相臣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3,共8页
为了解决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低、造渣料消耗高的问题,对淮钢100 t转炉的冶炼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氧枪喷头参数的选取、过程枪位的确定、造渣料的加入时机和底吹工艺模式的优化。根据工作氧压优化氧枪喷头参数,采用"低-高-低"... 为了解决转炉终点温度命中率低、造渣料消耗高的问题,对淮钢100 t转炉的冶炼工艺进行研究。主要措施包括氧枪喷头参数的选取、过程枪位的确定、造渣料的加入时机和底吹工艺模式的优化。根据工作氧压优化氧枪喷头参数,采用"低-高-低"枪位模式,总体枪位相比旧工艺提升0.1 m;控制加入造渣料的数量,石灰用量为27 kg/t(钢),轻烧白云石用量为12 kg/t(钢);把转炉前期底吹流量由0.02提高到0.1 m3/(t·min)。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终点温度命中率提高39.87%,脱磷率提高2.58%,总造渣料减少约8.5 kg/t(钢),冶炼时间缩短0.53 min。通过岩相分析,新工艺整体渣中游离氧化钙控制在5%左右,比旧工艺成分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终点温度命中率 终点钢水脱磷率 工艺优化
原文传递
深冲钢炼钢区段专线化层流运行模式实践
12
作者 崔怀周 张军国 +3 位作者 曾加庆 赵进宣 林路 贺庆 《上海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鉴于某钢厂深冲钢炼钢区段运行效率较低、能量耗散较大、过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炼钢区段各工序内时间-事件进行解析,协调优化各工序作业时间;并结合生产线特点,构建“一对一”层流专线化生产路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专线化层流运行模... 鉴于某钢厂深冲钢炼钢区段运行效率较低、能量耗散较大、过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对炼钢区段各工序内时间-事件进行解析,协调优化各工序作业时间;并结合生产线特点,构建“一对一”层流专线化生产路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专线化层流运行模式生产深冲钢,可避免前、后工序间交叉运行时铁素流在空间、时间、能耗上的不确定性;工序间链接时间缩短,炼钢区段总作业时间从247.9 min缩短至193.5 min;过程能量耗散减少,转炉终点温度从1671.7℃降至165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线化层流运行模式 深冲钢 工序时间 链接时间 转炉终点温度
下载PDF
猪、牛肉加热终点温度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伟 贾晓川 +3 位作者 赵良娟 贺艳 张宏伟 郑文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0,共4页
为满足肉类及肉制品加热终点温度监控需要,通过蛋白质SDS-PAGE电泳来检测加热终点温度指示蛋白乳酸脱氢酶含量,通过肉产品中加热与否的LDH SDS-PAGE电泳LDH量的变化来进行加热终点温度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SDS-PAGE加热终点温度检测... 为满足肉类及肉制品加热终点温度监控需要,通过蛋白质SDS-PAGE电泳来检测加热终点温度指示蛋白乳酸脱氢酶含量,通过肉产品中加热与否的LDH SDS-PAGE电泳LDH量的变化来进行加热终点温度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SDS-PAGE加热终点温度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鉴别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牛肉 加热终点温度 SDS-PAGE分析
下载PDF
硅热法补偿转炉终点温度技术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军 潘军 +2 位作者 邓南阳 张文英 沈思宝 《江西冶金》 2022年第4期36-40,共5页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钢)65 t转炉硅热法补偿终点温度的技术,通过向钢水中加入2.75~2.98 kg/t硅铁合金,并以0.73~0.97℃/s升温速率向熔池吹氧,利用硅与氧气反应放热,达到快速补偿转炉终点温度的目的,实现了“保碳出钢”...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马钢)65 t转炉硅热法补偿终点温度的技术,通过向钢水中加入2.75~2.98 kg/t硅铁合金,并以0.73~0.97℃/s升温速率向熔池吹氧,利用硅与氧气反应放热,达到快速补偿转炉终点温度的目的,实现了“保碳出钢”。与传统补吹工艺相比,转炉终点平均脱碳率下降0.03%/min,氧含量平均下降6.697 8×10,钢铁料消耗平均下降45.39 kg/t,为转炉低成本、高效率冶炼生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热法 转炉 终点温度 温度补偿
下载PDF
基于“火力火候”探讨川牛膝工业化酒炙工艺量变关系及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施崇精 宋英 +1 位作者 石征蓉 袁强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839-4848,共10页
目的探究川牛膝Cyathulae Radix工业化酒炙工艺与其内外特征、终点药温的量变关系,优选川牛膝最佳酒炙工艺并量化酒炙终点。方法采用外观颜色评分量化外在特征;采用HPLC法测定的15个HPLC特征峰峰质比量化内在特征;采用红外线温度计量化... 目的探究川牛膝Cyathulae Radix工业化酒炙工艺与其内外特征、终点药温的量变关系,优选川牛膝最佳酒炙工艺并量化酒炙终点。方法采用外观颜色评分量化外在特征;采用HPLC法测定的15个HPLC特征峰峰质比量化内在特征;采用红外线温度计量化终点药温;采用单因素法探究加酒量、闷润时间、最大炒药量比重、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炒筒转速在不同水平下与川牛膝外观颜色、HPLC特征峰、终点药温之间的量变关系。结果最大炒药量比重、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内外特征、终点药温有明显影响,加酒量、闷润时间、炒筒转速对内外特征、终点药温无明显影响。优选的酒炙工艺为取最大炒药量比重为40%的川牛膝饮片,加饮片质量10%的黄酒闷润2 h,置控温200℃、转速15 r/min的鼓式炒药机中炒制20 min,倾出晾凉。酒炙终点药温在130~140℃。结论优选的川牛膝酒炙工艺参数明确、合理稳定、易于量化酒炙终点,适合于川牛膝酒炙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火力火候 工业化酒炙工艺 内外特征 终点药温 5-羟甲基糠醛 杯苋甾酮
原文传递
基于炼钢终点预测及收得率与终点碳温相关性分析的合金加入量计算研究
16
作者 孔维强 崔汝伟 +1 位作者 朱勇 李真真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12期275-278,共4页
合金元素的加入对于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则直接关系到炼钢过程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基于炼钢终点温度、终点碳和合金加入量,优化计算合金元素收得率的模型。对比分析发现,... 合金元素的加入对于钢材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则直接关系到炼钢过程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提高合金元素的收得率,基于炼钢终点温度、终点碳和合金加入量,优化计算合金元素收得率的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收得率模型的准确率比机理模型和数据模型有很大提升,有利于提高炼钢工艺中合金元素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合金 终点温度 终点碳 转炉冶炼 收得率
下载PDF
FRACTIONATOR TOOL KIT软测量技术在常减压装置的应用
17
作者 刘齐忠 马金魁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2年第5期40-42,46,共4页
以初馏塔顶直馏汽油的干点为例介绍了FractionatorToolkit软件包的基本情况和D86温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方法。并根据软测量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 ,从而大大提高了软测量模型的准确性和抗... 以初馏塔顶直馏汽油的干点为例介绍了FractionatorToolkit软件包的基本情况和D86温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及实施方法。并根据软测量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 ,从而大大提高了软测量模型的准确性和抗干扰能力。为RMPCT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TOR-TOOLKIT软测量技术 常减压装置 应用 分馏塔 工具软件包 直馏汽油干点 实沸点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