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内陆架沉积气候信息的端元分析模型反演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晓东 许淑梅 +1 位作者 翟世奎 张怀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共8页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已有研究结果,认为3个端元可能为现代陆源细颗粒物质(EM1)、现代陆源粗颗粒物质(EM2)和风暴...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已有研究结果,认为3个端元可能为现代陆源细颗粒物质(EM1)、现代陆源粗颗粒物质(EM2)和风暴带来的残留沉积区再悬浮物质(EM3),并对本区域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分离出的端元EM1和EM2的比值EM2/(EM1+EM2)序列可以反映东海沿岸流强度的历史变化,进而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和中国温度波动的历史。该序列与观测到的近百年来东亚冬季风强度记录、竺可桢的中国温度波动曲线以及葛全胜的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得出的气候指标序列在竺可桢给出的公元600—1100年高温期间的780—920年出现了一个极小值区,为许多作者推测的公元780—920年出现一个短暂的冷期提供了佐证;另外该序列近百年来变化幅度明显,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东亚冬季风 中国温度变化 东海内陆架
下载PDF
岷江上游新磨村湖相沉积物粒度端元反演及其记录的构造和气候事件 被引量:14
2
作者 钟宁 蒋汉朝 +3 位作者 李海兵 徐红艳 梁莲姬 时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8-981,共14页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岷江上游新磨村湖相沉积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2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曲线和沉积学分析,并结合岷江上游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古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EM1为震...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岷江上游新磨村湖相沉积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2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曲线和沉积学分析,并结合岷江上游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了各端元与研究区物源和古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EM1为震间期的湖泊沉积,代表风力近源搬运的极细颗粒组分;EM2为极端灾变(地震等)期间的湖泊沉积,代表风力为主和部分水力近距离搬运的细颗粒组分。对新磨村剖面分离出的EM2百分含量与中值粒径、20~63μm、63~200μm粒径组分、磁化率值及地球化学比值(SiO2/Al2O3、TiO2/Al2O3、CaO/Al2O3、Sr/Al2O3、Rb/Sr,Na2O/Al2O3)进行对比分析,各指标的突变明显受粒度变化控制,指示可能的地震事件,进而识别出26次地震事件。为确定地震事件所代表的地震震级,基于震级与累积砂层厚度关系进行估算,共获得16次5~6级,5次6~7级,5次>7级地震。因此,采用粒度端元模拟不仅可以分离出不同的粒径组分和各组分百分含量,有效识别出不同动力组分和沉积动力环境,还可以较好地厘定出沉积记录的构造事件(地震等)等,更好地理解构造活动在地质、地貌演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端元分析模型 湖相沉积 古地震 岷江上游
下载PDF
The reverse sediment transport trend between abandoned Huanghe River(Yellow River) Delta and radial sand ridges along Jiangsu coastline of China——an evidence from grain size analysis 被引量:5
3
作者 LIU Tao SHI Xuefa +1 位作者 LI Chaoxina YANG G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83-91,共9页
To reveal the sediment transport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abandoned Huanghe River (Yellow River) Delta and radial sand ridges, “End Member” Model and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have been employed to separate the “... To reveal the sediment transport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abandoned Huanghe River (Yellow River) Delta and radial sand ridges, “End Member” Model and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have been employed to separate the “dynamic populations” in the surficial sediment particle spectra and to determine the possible sediment transporting pathway. The results reveal four “dynamic subpopulations”(EM1 to EM4) and two reverse sediment transporting directions: a northward transport tend from the radial sand ridges to mud patch, and a southward transport trend in deep water area outside the mud patch. Combined with the published hydrodynamic information, the transporting mechanism of dynamic populations has been discussed, and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transporting of finer subpopulations EM1 and EM2 is controlled by the “anticlockwise residual current circulation” forming during tidal cycle, which favor a northward transporting trend and the forming of mud patch on the north of radial sand ridges, while the transporting of coarser EM3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wind driven drift in winter, which favors a southward transporting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sand ridges sediment transport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end member model
下载PDF
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空间分布及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尹鹏飞 熊静 +2 位作者 贾雨欣 尹继清 张文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41,共10页
文章通过对滇中杞麓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及粒度参数的分析,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端元模型,研究了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因素,并对污... 文章通过对滇中杞麓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及粒度参数的分析,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端元模型,研究了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因素,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表层沉积物OM、TN、TP平均含量已处于较高水平,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流域内土地利用和湖泊水动力情况的影响,湖泊沉积物中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同时,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OM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而TN、TP污染较为严重。此研究结果将为杞麓湖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表层沉积物 营养盐 端元模型 污染评价
下载PDF
近百年来二龙湾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5
作者 廖东霞 郭海婷 +1 位作者 吴孟孟 潘少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4,共9页
沉积物粒度蕴含着区域降水强度、湖泊水位波动、沉积物物源等古环境信息。文章以二龙湾2个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GMX30P-A高纯Ge同轴探测器和英国Mas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样品进行137Cs比活度和粒度测试,运用参数化EMA端元模... 沉积物粒度蕴含着区域降水强度、湖泊水位波动、沉积物物源等古环境信息。文章以二龙湾2个沉积物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GMX30P-A高纯Ge同轴探测器和英国Mas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样品进行137Cs比活度和粒度测试,运用参数化EMA端元模型对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数据集进行端元分解,探讨二龙湾近百年来沉积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特征。二龙湾沉积物主要为水成沉积,含少量风成沉积,EM1和EM2指示水动力较弱的封闭湖泊沉积环境,EM3指示强地表径流搬运过程。坡面径流挟带的流域碎屑颗粒物是沉积物的主要物源,高空西风携带的远源粘粒级颗粒和中尺度区域风搬运的近源粉尘物质对沉积物有一定的贡献。近百年来二龙湾经历封闭湖泊沉积过程,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湖心沉积速率小于近岸沉积速率。1963年后沉积物中细颗粒物质含量增加,粗颗粒物质占比大幅下降,表明吉林龙湾国家级然保护区的建成对流域的水土保持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龙湾 粒度端元模型 沉积环境
下载PDF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6
作者 Qi Jia Dejiang Fan +3 位作者 Xiaoxia Sun Ming Liu Wenqiang Zhang Zuosheng Y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4-43,共10页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of 20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ultraslow-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 was studied by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mineralogical analysis with 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of 20 surfac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ultraslow-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SWIR) was studied by grain size analysis and mineralogical analysis with X-ray powder diffraction(XRD),stereo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of the sediments were obtained, and related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an grain size of this fraction is in 1.96Φ–8.19Φ, with poorly sorting and unimodal, bimodal or irregular bimod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ur grain size end members of the fraction are derived with the End Member Model method. The finest end member EM1 show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terrigenous materials of the aeolian input and sediment carried by the bottom current. End member EM2 with medium size mainly reflects sediment of a siliceous bioclast origin. EM3 and EM4 are interpreted as representing the coarser volcanic materials related to bedrock weathering or volcanic activities. Multi-provenance is the dominant factor controlling the grain size pattern of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of the sediments in that area. In addition,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es such as the bottom current and wind are the min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arbonate-free fraction sed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WEST Indian Ocean carbonate-free FRACTIO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ttern end member model PROVENANCE
下载PDF
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粒度特征及古气候记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丹青 杨利荣 +4 位作者 李建星 岳乐平 潘峰 徐永 张余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9-319,共11页
为反演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在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约束基础之上对剖面的粒度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利用粒度端元模型(EMM)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可分为三个粒度端元:端元1(众数粒径5.2μm)众数粒径集中分布于2~6... 为反演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在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约束基础之上对剖面的粒度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利用粒度端元模型(EMM)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可分为三个粒度端元:端元1(众数粒径5.2μm)众数粒径集中分布于2~6μm,与北太平洋西风带粒度分布和中国黄土细粒组分的粒度分布相似;端元2(众数粒径20μm)呈负偏态非对称分布,众数粒径在32~16μm之间,为低空西风所搬运短距离做跃移运动的粉尘物质;端元3为双主峰分布,众数粒径57μm和2.5μm,代表着尘暴事件中风动力近源变化强度,反映混合沉积特征。其中在10.8~10.3 Ma、8~6 Ma、5.2~4.3 Ma、3.6~2.8 Ma端元1粒度含量呈减小趋势,端元2粒度百分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中值粒径增大。13~2.6 Ma阿尔金红黏土记录显示内陆干旱化加剧事件经历了10.8~10.3 Ma、8~6 Ma、5.2~4.3 Ma、3.6~2.8 Ma四个阶段,结合前人对该剖面及邻区其他地质环境记录研究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可能的起始时间为11 Ma左右,西风环流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全球变冷是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主导要素,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红黏土 粒度 新近纪 端元模型 西风
下载PDF
环境敏感因子在威海湾沉积环境中的应用比较
8
作者 郝榕荣 杨怡红 +2 位作者 朱龙海 朱颖涛 袁晓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3-777,共15页
环境敏感因子是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提取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在海湾内应用成果相对较少。文章根据山东半岛威海湾WH-05岩心(钻探深度18.2 m)高分辨率(2 cm)粒度分析结果,采用基本端元模拟算法(BasEMMA)、粒级—标准偏差法... 环境敏感因子是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提取方法有多种,不同方法在海湾内应用成果相对较少。文章根据山东半岛威海湾WH-05岩心(钻探深度18.2 m)高分辨率(2 cm)粒度分析结果,采用基本端元模拟算法(BasEMMA)、粒级—标准偏差法和粒级旋转主成分分析法(V-PCA)提取了环境敏感因子,结合AMS14C数据,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对季风强度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8.4 ka B.P.以来威海湾沉积物类型均为粉砂,粉砂含量为主、黏土含量次之、砂含量较少,以跳跃组分为主,悬浮组分次之。BasEMMA和粒级—标准偏差法提取的3个敏感粒级范围(2.6~11.0μm、31.3~63.4μm、256.9~500.0μm)总体一致,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季风长周期变化事件(8.4~6.5 ka B.P.东亚季风强度减弱;6.5 ka B.P.至今东亚季风强度增强);V-PCA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能较好地反映东亚季风短周期变化事件(如明清小冰期、西汉小冰期事件等)。以上三种方法提取的环境敏感因子指示了研究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沉积环境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海湾 环境敏感因子 基本端元模拟算法 粒级—标准偏差法 粒级旋转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锡林河上游雨季降水、河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金 王怡璇 +5 位作者 杨璐 段利民 褚少杰 张桂馨 张波 刘廷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54-6766,共13页
为深入理解草原内陆河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及不同水体转化机制,以锡林河流域大气降水、河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其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及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探究流域不同水体间的定量转化关系.结果表明:(1)锡林河流域具有明显的... 为深入理解草原内陆河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及不同水体转化机制,以锡林河流域大气降水、河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其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及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探究流域不同水体间的定量转化关系.结果表明:(1)锡林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内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大气降水是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和河水同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非平衡蒸发;(2)河水同位素组成在季节上表现出春秋贫化、夏季富集的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浅层和深层地下水δ^(18)O在生长季的波动变化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差异发生在生长季末期,即前者趋于稳定而后者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深层地下水对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具有滞后响应,在空间上二者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贫化;(3)基于端元混合模型的估算结果可知,夏季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对河水的平均补给比例分别为52.69%和47.31%,说明对于内陆河流域,即使在多雨季节,浅层地下水也是河水的重要补给来源,研究旨在为半干旱典型草原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不同水体转化关系 氘盈余 端元混合模型 内陆河流域
原文传递
秦岭水源地流域不同径流组分特征与补给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全 赵超志 +6 位作者 毛金沙 徐国策 董长松 徐明珠 马天文 陈新 万顺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2-146,共5页
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的径流组分解析研究对流域水演变规律和我国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2021年流域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采集分析,结合水传输时间和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秦岭水源地典型流域不同径流组分特征及补给转化关... 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的径流组分解析研究对流域水演变规律和我国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2021年流域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采集分析,结合水传输时间和端元混合模型,分析了秦岭水源地典型流域不同径流组分特征及补给转化关系。结果表明:闵家河流域不同水体的d-excess值均高于全球降水d-excess的平均值(10‰),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标准差为δ^(18)O<d-excess<δD;河水及浅层地下水的δD同位素分布分别为-82.64‰~-32.00‰和-82.37‰~-46.16‰,河水及浅层地下水的的δ^(18)O同位素分布分别为-14.17‰~-5.50‰和-13.33‰~-7.62‰;降水对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较降水对河水的传输时间长50 d;在流域上中下游,汛期主要是降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54.93%、58.76%和65.89%,非汛期主要是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65.00%、73.03%和89.33%;另外,在2次典型降雨事件(小雨和暴雨)中,主要是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96.13%、81.80%。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秦岭水源地径流来源和水循环规律,可为秦岭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氘盈余 水传输时间 端元混合模型 径流补给
原文传递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混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定帅 高磊 +1 位作者 彭新华 陈效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0-194,共5页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含量极低,可提取的土壤水量常不足以分析其稳定性同位素δD和δ18O组成,制约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两种典型土壤为对象,将土壤水与超纯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土壤水...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含量极低,可提取的土壤水量常不足以分析其稳定性同位素δD和δ18O组成,制约了稳定同位素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两种典型土壤为对象,将土壤水与超纯水按一定比例混合,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土壤水、混合水、超纯水的氢氧同位素在同一条直线上,呈极显著线性相关(R2>0.99,P<0.001),与端元混合模型计算结果非常吻合(R2>0.99,P<0.001),且不受土壤质地与有机碳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干旱区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稳定性氢氧同位素 土壤水 端元混合模型
下载PDF
铁同位素在现代海洋环境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瑾 宋金明 +6 位作者 袁华茂 李学刚 李宁 段丽琴 曲宝晓 王启栋 邢建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5-1236,共12页
随着海洋环境介质铁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和沉积物中不同铁赋存形式的同位素组成研究备受重视,铁同位素已经展现出对各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崭新的示踪作用。本文在不同铁价态和赋存形式之间转化的专属分馏机制框架总结基础... 随着海洋环境介质铁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和沉积物中不同铁赋存形式的同位素组成研究备受重视,铁同位素已经展现出对各类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崭新的示踪作用。本文在不同铁价态和赋存形式之间转化的专属分馏机制框架总结基础上,汇总了现代海洋环境中大气沉降、陆源径流、沉积物、地下水和海底热液等不同来源的铁同位素特征范围,探讨了海洋内部铁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包括生物吸收、颗粒态/溶解态铁的转化以及清除作用的铁同位素分馏机制,辨析海水剖面在不同层位上铁同位素组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另外,应用溯源混合模型甄别大西洋、太平洋和南大洋等多个海域铁来源,以此验证了全球气候变化与海陆多个物理化学过程的密切关系;利用不同结晶度和反应活度的矿物铁同位素数据可示踪早期成岩过程中铁还原的深度和程度,亦有助于辨析古海洋沉积物的铁同位素数据并提高古氧化还原环境的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同位素 溯源混合模型 早期成岩 现代海洋
下载PDF
用氢氧稳定同位素评价闽江河口区地下水输入 被引量:19
13
作者 章斌 郭占荣 +3 位作者 高爱国 袁晓婕 李开培 马志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9-548,共10页
通过分析闽江河口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效应和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定量评价河口区多种水体的混合过程及地下水输入量。夏季的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相对贫化,呈现出降雨量效应。在δ18O与δ... 通过分析闽江河口区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揭示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效应和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定量评价河口区多种水体的混合过程及地下水输入量。夏季的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相对贫化,呈现出降雨量效应。在δ18O与δD关系图上,闽江北岸基岩裂隙水、平原及丘陵区浅层地下水均落在福州降水线上,而南岸平原及丘陵区浅层地下水大部分落在福州降水线右下方,其拟合线与降水线交点与5~9月农灌期降水氢氧同位素加权值接近,表明北岸地下水主要来自降水补给,而南岸地下水同时接受灌溉水和降水补给,并在入渗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闽江河口段除接受两岸地下水补给外,局部河段还接受断裂带裂隙水补给。将线性端元混合模型、数字高程模型和地下水文分析法结合起来定量评价地下水的输入和各水体的混合过程,结果显示,在河口段淡水区,地下水混合比率上限为8.8%,其中包括0.4%的断裂带裂隙水;在河口段淡咸水混合区,淡水(河水、地下水)和海水的混合比为53∶47,其中地下水的保守混合比率为1.7%;枯水期闽江河口段地下水保守输入量为87.0 m3/s,是闽江径流量的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河水 海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线性端元混合模型 地下水输入通量 闽江河口区
下载PDF
辽宁八家子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少涌 丁悌平 +1 位作者 魏菊英 苏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0-130,共11页
笔者对八家子矿床矿石铅、岩体长石铅和高于庄组沉积地层铅同位素的详细研究表明,矿石铅是由下地壳基底岩石铅、上地壳高于庄组沉积地层铅和高于庄组沉积矿石铅三端元混合的产物。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石英闪长岩浆来自一个铀亏损区,... 笔者对八家子矿床矿石铅、岩体长石铅和高于庄组沉积地层铅同位素的详细研究表明,矿石铅是由下地壳基底岩石铅、上地壳高于庄组沉积地层铅和高于庄组沉积矿石铅三端元混合的产物。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石英闪长岩浆来自一个铀亏损区,推测岩浆房在下地壳,岩浆上侵过程中同化了部分围岩。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沉积—岩浆热液活化型交代充填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矿床 同位素
下载PDF
珠江口及近海沉积有机质来源判断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凌 陈繁荣 +1 位作者 杨永强 张德荣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用二元混合模型对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珠江口和近海沉积物样品OC/N与δ15N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均发生了较大改变,OC/N可用作判断有机质来源的辅助证据,而δ15N不宜用作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δ13Corg则可以较可... 用二元混合模型对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珠江口和近海沉积物样品OC/N与δ15N在早期成岩过程中均发生了较大改变,OC/N可用作判断有机质来源的辅助证据,而δ15N不宜用作沉积有机质来源的指示。δ13Corg则可以较可靠地用来评价来源的贡献。稳定C同位素二元混合模拟结果表明从珠江河流出海口往近海方向,陆源有机质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在珠江口内,陆源有机C的比例略大于水生有机C,而近海有机质以当地水生藻类为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N 稳定C N同位素组成 有机质来源 早期成岩 二元混合模拟
下载PDF
Hydrologic separation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N loss in an agricultural catchment in hilly red soil region 被引量:3
16
作者 Yaji WANG Lei GAO Xinhua P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730-1743,共14页
The impacts of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n N loss is of great value to understand the N transport at catchment scale,which is far from clear. Rainfall, soil water, groundwater and stream water and their N concentrations... The impacts of hydrological processes on N loss is of great value to understand the N transport at catchment scale,which is far from clear. Rainfall, soil water, groundwater and stream water and their N concentrations were monitored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8 in Sunjia agricultural catchment of the red soil critical zon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1)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s of N concentration of different waters and their N loads;(2) to assess their contributions to N load of streamflow in the paddy and upland mixed agricultural catchmen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 concentrations of soil water(4.8 mg L^(-1)) and groundwater(6.0 mg L^(-1)) were the highest, approximately 2 to 5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stream water(2.7 mg L^(-1)), rain water(1.7 mg L^(-1)) and irrigation water(1.2 mg L^(-1)). The N net loss of the catchment(38.2 kg ha^(-1) yr^(-1))accounted for 15% of the total fertilizer N input. Rainy season(April–June) was a high-risk period of N loss, contributing to more than one third of the total annual loss amount. Using end-member mixing analysis model(EMMA), we found groundwater(whose discharge accounted for 25% of the catchment streamflow) wa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 N loss in the agricultural catchment. Even in this catchment with coexisting upland and paddy field ecosystems, identified end-member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N load well(R^2>0.87, p<0.001). These results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N transport in the red soil critical zone and are also helpful to improve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 subtropical agricultural cat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member MIXING analysis model HYDROLOGICAL SEPARATION GROUNDWATER N load Red soil critical ZONE
原文传递
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的秦岭森林小流域径流水源解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天文 徐国策 +6 位作者 赵超志 毛金沙 徐明珠 熊海晶 魏全 方康 万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557,共13页
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的径流水源解析对深入理解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汉江支流丹江的二级支流闵家河森林小流域,基于两次降雨事件下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采集分析,利用端元混合模型计算了两次典型降... 江河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的径流水源解析对深入理解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汉江支流丹江的二级支流闵家河森林小流域,基于两次降雨事件下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采集分析,利用端元混合模型计算了两次典型降雨事件下事件水(降雨)和事件前水(流域前期储水)对河道径流的贡献比例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雨和暴雨事件下,河道径流的δD值分别为-64.23‰~-53.95‰和-81.35‰~-67.68‰,电导率分别为328~413和301~426μS·cm^(-1),总体上先下降后上升,洪峰滞后最大降雨强度的时间分别为22和16 h;小雨和暴雨事件下事件前水的贡献比例为93.5%和77.1%,洪峰时事件前水的贡献比例均高于事件水;小雨和暴雨事件时间来源划分的平均不确定性在95%置信区间分别为34.4%和28.9%,说明划分结果总体较为可靠;流域对降雨的拦蓄作用显著,小雨和暴雨事件下事件水的贡献量转化为径流深后分别为0.20和3.04 mm,仅分别占对应降雨量的1.7%和5.9%。降雨前包气带湿润程度和降雨强度对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包气带越湿润,降雨强度越大,事件水对河道径流的贡献比例越高。因此,流域径流水源变化定量分析可以为变化环境下秦岭水源涵养、水源地保护和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解析 氢氧稳定同位素 电导率 端元混合模型 森林流域 径流分割 产流机制 秦岭
下载PDF
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梅亮 匡星星 +3 位作者 梁四海 冯雨晴 何秋乐 宋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0-35,64,共7页
以祁连山区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为研究区,确定了流域各水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分析了各水体间的水力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端元混合分析模型(EMMA)定量化了冻土活动层的水分来源。研究得出:葫芦沟流域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65δ^1... 以祁连山区黑河上游葫芦沟流域为研究区,确定了流域各水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并分析了各水体间的水力联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端元混合分析模型(EMMA)定量化了冻土活动层的水分来源。研究得出:葫芦沟流域大气降水线(LMWL)方程为δD=8.65δ^18O+22.82;河水蒸发线方程(LEL)为δD=5.92δ^18O+2.56,斜率与截距均比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与LMWL的小,表明河水经历了强烈的蒸发作用,且河水的δ18O值从下游流域出口至上游源区逐渐降低,呈现明显的海拔效应(-0.46‰/100 m)。浅层地下水的蒸发线(LEL-S)的表达式为δD=7.69δ^18O+8.24,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并排泄进河水;深层地下水的蒸发线(LEL-D)表达式为δD=6.09δ^18O+3.24,主要来源于古老水补给,也会接收现代水的补给。冻土活动层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占比77.26%),其次来源于活动层季节性冰(占比22.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联系 稳定同位素 端元混合分析模型 葫芦沟流域 黑河上游
下载PDF
用镭同位素评价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及地下水入海通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博 郭占荣 +3 位作者 袁晓婕 章斌 马志勇 刘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5,共8页
为评价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和地下水入海通量,2011年9—10月在胶州湾地区分别采集地下水、河水和海水样品,对水样的224Ra和226Ra活度进行测量。基于224Ra和226Ra半衰期的差异,运用224Ra与226Ra的活度比值计算了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采用... 为评价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和地下水入海通量,2011年9—10月在胶州湾地区分别采集地下水、河水和海水样品,对水样的224Ra和226Ra活度进行测量。基于224Ra和226Ra半衰期的差异,运用224Ra与226Ra的活度比值计算了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采用三端元混合模型计算了胶州湾海水中地下水、河水与湾外海水的混合比例;在水体表观年龄和混合比例的基础上,计算了地下水入海通量。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胶州湾水体表观年龄分布范围为3.2—39.4d,平均值为14.7d,呈现从湾顶到湾口年龄逐渐增大的趋势,地下水的平均混合比例是11.0%,地下水的入海通量为7.29×106m3/d,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为3.8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泄 镭同位素 水体表观年龄 三端元混合模型 胶州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