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帆中心工程环抱形防波堤掩护效果及护面块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戈龙仔
潘金霞
陈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35,共7页
针对工程环抱形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利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手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掩护后传入港内波峰线发生了偏转和波能集中,致使码头局部泊稳条件不满足标准要求。将位轴线顺时针旋转15°,与波峰线平行优化布置后,则满足。2...
针对工程环抱形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利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手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掩护后传入港内波峰线发生了偏转和波能集中,致使码头局部泊稳条件不满足标准要求。将位轴线顺时针旋转15°,与波峰线平行优化布置后,则满足。2)根据越堤波浪是否冲击港内码头轴线标准,论证10.0、10.5、11.0 m共3个防波提高程掩护体,得出11.0 m是可行的。3)防波堤外侧质量6 t护面块体失稳,经多次优化后采用质量10 t则稳定,弧形转弯处勾连性护面块体受侧向波浪力作用比受正向波浪力偏于危险。4)将试验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前者均大,因此对于弧形转弯段的处理应给予关注,尽量遵循规范要求轴线夹角的相关规定。5)试验再次验证了三维港池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在防波堤稳定性、越浪量和优化设计方面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形防波堤
掩护效果
块体稳定性
试验手段
优化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云港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计算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玮
张婧
+1 位作者
李泽
钱伟
《中国港湾建设》
2012年第6期4-7,共4页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连云港港的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潮型下的口门航道横流,建立潮差与横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具体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连云港港的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潮型下的口门航道横流,建立潮差与横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具体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由涨潮控制,在最大横流与涨潮潮差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拟合曲线相关程度高。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潮汐预报表统计涨潮潮差的累计频率,利用拟合关系求得不同累计频率的口门航道最大横流,可为航道设计或船舶进出港管理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航道横流
涨潮潮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三维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玮
李泽
+1 位作者
刘燃
钱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8,共8页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易出现较大横流,且三维特性明显。针对连云港主港区深水航道,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并用现场航槽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潮差条件下口门段进港航道横流的三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横流约出现在...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易出现较大横流,且三维特性明显。针对连云港主港区深水航道,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并用现场航槽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潮差条件下口门段进港航道横流的三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横流约出现在高潮位前1.5 h,自表层至底层相继出现,且表、底层出现时刻仅相差0.5 h;因航道边坡较小,最大横流时未见水流分离现象,航槽底部没有反向流;各层最大横流值均与涨潮潮差有关,且相关程度高;航道内最大横流垂向分布梯度随潮差增加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浅滩深挖槽
三维水流
口门航道横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云港港区环抱式防波堤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玮
肖天葆
庞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针对连云港港区25万吨级进港航道回淤总量小于15万吨级的现象,从航道回淤实测资料、工程前后水动力环境等入手,借助于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均会对进港航道的回淤产生一定的影...
针对连云港港区25万吨级进港航道回淤总量小于15万吨级的现象,从航道回淤实测资料、工程前后水动力环境等入手,借助于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均会对进港航道的回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防波堤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疏浚工程导致航道流速以减弱为主,因而使得航道回淤略有增加;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将使口门附近流速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进港航道回淤大幅减小。此外,环抱式防波堤的掩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泥沙进入港区,从而使口内航道段回淤也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回淤
环抱式防波堤
进港航道
防淤减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最大航道横流模拟分析
5
作者
张婧
《上海水务》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以连云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总结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最大横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避免以往横流计算的随机性及单一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立波特性显著的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与潮差之间存在...
本文以连云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总结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最大横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避免以往横流计算的随机性及单一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立波特性显著的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与潮差之间存在着的良好的对应关系,拟合可得最大横流的经验计算公式;结合预报潮差的累积频率分析,可求得不同累积频率的最大横流,进而指导航道设计及船舶调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口门航道最大横流
累积频率
预报潮差
原文传递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水道港口》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改善港池水流状况、促进港池水体混合亦是降低港池内污染物浓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考虑泥沙对策的基础上,采用海水交换型防波堤等利用自然水动力条件实现自港池外向港池内单方向海水流入的技术,是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改善港池水质的技术方向。同时,通过行政法规掌控码头、船舶等的排污量,也是绿色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海水交换型防波堤
半交换周期
穿港流
水体交换通道
纳潮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帆中心工程环抱形防波堤掩护效果及护面块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戈龙仔
潘金霞
陈琦
机构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35,共7页
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7JCYBJC219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助项目(2018YFC0809604)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TKS190201,TKS190503)。
文摘
针对工程环抱形防波堤平面布置方案,利用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手段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掩护后传入港内波峰线发生了偏转和波能集中,致使码头局部泊稳条件不满足标准要求。将位轴线顺时针旋转15°,与波峰线平行优化布置后,则满足。2)根据越堤波浪是否冲击港内码头轴线标准,论证10.0、10.5、11.0 m共3个防波提高程掩护体,得出11.0 m是可行的。3)防波堤外侧质量6 t护面块体失稳,经多次优化后采用质量10 t则稳定,弧形转弯处勾连性护面块体受侧向波浪力作用比受正向波浪力偏于危险。4)将试验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值进行对比,前者均大,因此对于弧形转弯段的处理应给予关注,尽量遵循规范要求轴线夹角的相关规定。5)试验再次验证了三维港池整体物理模型试验在防波堤稳定性、越浪量和优化设计方面的必要性。
关键词
环抱形防波堤
掩护效果
块体稳定性
试验手段
优化措施
Keywords
encircling
breakwater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block
stability
test
means
optimized
measurement
分类号
U656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计算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玮
张婧
李泽
钱伟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港湾建设》
2012年第6期4-7,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112509)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0714-30HDKY001-2)
201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CXZZ11_0449)
文摘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针对连云港港的连云港区和徐圩港区,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潮型下的口门航道横流,建立潮差与横流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具体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由涨潮控制,在最大横流与涨潮潮差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拟合曲线相关程度高。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潮汐预报表统计涨潮潮差的累计频率,利用拟合关系求得不同累计频率的口门航道最大横流,可为航道设计或船舶进出港管理调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航道横流
涨潮潮差
Keywords
encircl
e
breakwater
cross-flow
of
channel
flood
tidal
rang
分类号
U612.3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三维特性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玮
李泽
刘燃
钱伟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8,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112509)
文摘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易出现较大横流,且三维特性明显。针对连云港主港区深水航道,建立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并用现场航槽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潮差条件下口门段进港航道横流的三维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大横流约出现在高潮位前1.5 h,自表层至底层相继出现,且表、底层出现时刻仅相差0.5 h;因航道边坡较小,最大横流时未见水流分离现象,航槽底部没有反向流;各层最大横流值均与涨潮潮差有关,且相关程度高;航道内最大横流垂向分布梯度随潮差增加略有增大。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浅滩深挖槽
三维水流
口门航道横流
Keywords
encircl
e
breakwater
deep
trough
on
the
shoal
three-dimensional
flow
cross-flow
of
channel
at
the
entrance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云港港区环抱式防波堤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玮
肖天葆
庞亮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12509)
文摘
针对连云港港区25万吨级进港航道回淤总量小于15万吨级的现象,从航道回淤实测资料、工程前后水动力环境等入手,借助于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均会对进港航道的回淤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防波堤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疏浚工程导致航道流速以减弱为主,因而使得航道回淤略有增加;而环抱式防波堤工程,将使口门附近流速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进港航道回淤大幅减小。此外,环抱式防波堤的掩护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泥沙进入港区,从而使口内航道段回淤也大幅降低。
关键词
航道回淤
环抱式防波堤
进港航道
防淤减淤
Keywords
channel
siltation
encircl
ed
breakwater
approach
channel
silting
reduction
分类号
U617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最大航道横流模拟分析
5
作者
张婧
机构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水务》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文摘
本文以连云港徐圩港区为例,利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分析总结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最大横流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规律,避免以往横流计算的随机性及单一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立波特性显著的海域,环抱式防波堤口门的航道最大横流与潮差之间存在着的良好的对应关系,拟合可得最大横流的经验计算公式;结合预报潮差的累积频率分析,可求得不同累积频率的最大横流,进而指导航道设计及船舶调度管理。
关键词
环抱式防波堤
口门航道最大横流
累积频率
预报潮差
Keywords
encircl
e
breakwater
maximumcross-flow
of
channel
cumulative
frequency
flood
tidal
rangeprediction
分类号
TV131.2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
出处
《水道港口》
2018年第5期556-56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专项项目(HY2017-6)
文摘
针对环抱式港池的水质恶化问题,就国内外现存的多种提升港池水体交换的工程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港池水体污染物浓度与港池容积、港池水体交换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是降低污染物浓度的最重要对策;其次,改善港池水流状况、促进港池水体混合亦是降低港池内污染物浓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考虑泥沙对策的基础上,采用海水交换型防波堤等利用自然水动力条件实现自港池外向港池内单方向海水流入的技术,是提升港池水体交换量,改善港池水质的技术方向。同时,通过行政法规掌控码头、船舶等的排污量,也是绿色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环抱式港池
海水交换型防波堤
半交换周期
穿港流
水体交换通道
纳潮量
Keywords
encircl
ed
basin
seawater
exchange
type
breakwater
semi-exchange
period
through
basin
flow
water
exchange
channel
tidal
prism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帆中心工程环抱形防波堤掩护效果及护面块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戈龙仔
潘金霞
陈琦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连云港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计算研究
张玮
张婧
李泽
钱伟
《中国港湾建设》
2012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航道横流三维特性研究
张玮
李泽
刘燃
钱伟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连云港港区环抱式防波堤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张玮
肖天葆
庞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环抱式防波堤口门最大航道横流模拟分析
张婧
《上海水务》
2015
0
原文传递
6
提升环抱式港池水交换能力研究进展
施逸辰
高飞
张长宽
《水道港口》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