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源脑心肌炎病毒GXLC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施开创 屈素洁 +5 位作者 陈进喜 许瑞胜 郑敏 刘棋 陈汉忠 李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对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和分析。采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基因组可读框(ORF),应用3'-RACE和5'-RACE技术扩增3'-UTR和5'-UTR,分别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经拼接后获得GXLC株全基因组序... 对猪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GXLC株进行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和分析。采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基因组可读框(ORF),应用3'-RACE和5'-RACE技术扩增3'-UTR和5'-UTR,分别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经拼接后获得GXLC株全基因组序列,共7725个核苷酸。与NCBI GenBank登录的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GXLC株与GX0601、GX0602、BJC3、HB1等国内分离株以及CBNU、K3、K11、BEL-2887A、EMCV-R、PV21等国外分离株同源性达99%以上;基于全基因组、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绘制的系统进化树拓扑结构图相近,所有EMCV分离株可分成两个群:I群和II群,I群可细分为Ia亚群和Ib亚群,其中猪源EMCV属于Ia或Ib亚群、鼠源EMCV属于Ia亚群、野猪源EMCV属于II群,GXLC株与其它中国分离株均属于Ia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基因组 同源性比较 系统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猪脑心肌炎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施开创 陈宏备 +4 位作者 覃芳芸 李向涛 胡杰 郑喜邦 李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8-932,共5页
为了建立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EMCV 3D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好,以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 为了建立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EMCV 3D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该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好,以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8;敏感性高,检测下限为10copies/μL,比普通PCR敏感100倍;特异性强,只有EMCV呈阳性,而与猪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BHK-21正常细胞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应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猪源EMCV GXLC株人工感染小鼠的脑、心、脾中的病毒载量进行了检测,同时对临床采集的153份可疑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EMCV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TAQMAN探针
原文传递
小檗胺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基于Ⅰ型干扰素通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嘉 李森 +4 位作者 连瑞 董秋童 何昱廷 贾鑫 王遥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185-1192,共8页
目的观察小檗胺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并基于Ⅰ型干扰素(IFN-Ⅰ)通路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0.001、0.010、0.100、1.000、10.000、100.000μmol·L^(-1)的小檗胺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目的观察小檗胺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并基于Ⅰ型干扰素(IFN-Ⅰ)通路的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0.001、0.010、0.100、1.000、10.000、100.000μmol·L^(-1)的小檗胺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GFP)以0.05的感染复数(MOI)感染A549细胞制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同孵育12 h的小檗胺2.5、5.0、10.0μmol·L^(-1)对GFP阳性细胞比例的影响;VSV感染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檗胺对VSV病毒G蛋白表达的影响;小檗胺使用预处理12 h、病毒吸附过程中给药2 h、病毒吸附后给药10 h 3种不同方式给药,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VSV-GFP在A549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分别使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MOI=0.05),脑心肌炎病毒(EMCV)(MOI=3)和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MOI=1)感染A549细胞,同时给药共同孵育12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小檗胺对病毒RNA表达的影响;小檗胺10.0μmol·L^(-1)处理A549细胞24 h,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10μmol·L^(-1)小檗胺处理MEF细胞12 h后,qRT-PCR法检测Ifnb1、Ifit1、Ifit2、Ifi44基因的mRNA表达;利用IFN刺激性DNA(ISD)转染THP-1细胞,预先激活IFN-I信号通路,4~6 h加入小檗胺5、10μmol·L^(-1)处理12 h,qRT-PCR法检测IFNB1、IFIT1、IFIT2、IFI44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浓度为10μmol·L^(-1)及以下时,小檗胺对A549细胞均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与模型组相比,小檗胺剂量相关性地减少了VSV-GFP阳性细胞的比例(P<0.05、0.001),明显减少了病毒的VSV-G蛋白表达;小檗胺对VSV的吸附过程没有影响,而预处理或吸附后给药可以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模型组比较,小檗胺剂量相关性地抑制了H1N1、EMCV和HSV-1的病毒基因表达(P<0.001);转录组测序和qRT-PCR结果表明,小檗胺促进细胞基于IFN-I信号通路的抗病毒免疫激活;在ISD刺激后,小檗胺诱导更高水平的IFNB1、IFIT1、IFIT2、IFI44 mRNA表达(P<0.05、0.01、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胺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脑心肌炎病毒(emcv) 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抗病毒免疫 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
原文传递
脑心肌炎病毒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海霞 冯若飞 +4 位作者 王丹 凡静静 谢晶莹 马忠仁 冯玉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6-710,共5页
目的建立脑心肌炎病毒( 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EMCV 3D基因保守区段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 探针,建立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且对体系进行优化;对该法进行灵敏性、特异... 目的建立脑心肌炎病毒( 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EMCV 3D基因保守区段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和1条TaqMan 探针,建立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且对体系进行优化;对该法进行灵敏性、特异性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对98份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与ELI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较好,以质粒标准品构建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5;灵敏性比普通PCR高100倍,且仅能特异性检出 EMCV;对猪血清样本的检测与 ELISA 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8.0%。结论已建立了EMCV 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法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EMCV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分离株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婷 张家龙 +5 位作者 盖新娜 郭鑫 周磊 陈艳红 查振林 杨汉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3-878,共6页
为了分析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基因组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猪场猪临床样本和鼠组织样本的2株病毒(GX0601和GX0602)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包含poly A)分别为7 729和7 725 nt... 为了分析猪源和鼠源脑心肌炎病毒(EMCV)基因组的差异,对分离自同一猪场猪临床样本和鼠组织样本的2株病毒(GX0601和GX0602)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包含poly A)分别为7 729和7 725 nt,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在99.8%以上。与国外毒株及国内已报道的分离株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2个毒株与BJC3和HB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8.18%~99.4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5%~99.7%,与国外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介于80.53%~99.57%和93.1%~99.5%。基于基因组开放阅读框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我国分离毒株与国外毒株PEC9、CBNU、BEL-2887A/91和EMCV-R的同源性较高,位于同一个亚群。研究结果提示,猪源与鼠源毒株的基因组具有很高的同源性,鼠是猪场EMCV感染的传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猪源和鼠源毒株 基因组 序列测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异土木香内酯体外抗病毒作用与机制研究
6
作者 孔令东 刘霞 +6 位作者 李艺颖 王靳勇 董秋童 李敏 禹艳丽 刘哲 贾鑫 《药物评价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1-528,共8页
目的研究异土木香内酯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0.1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32.000、64.000μmol·L^(-1)的异土木香内酯处理24 h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表达绿色荧... 目的研究异土木香内酯的体外抗病毒作用及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0.125、0.500、1.000、2.000、4.000、8.000、16.000、32.000、64.000μmol·L^(-1)的异土木香内酯处理24 h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水疱性口炎病毒(VSV-eGFP)以0.02的感染复数(MOI)感染A549细胞制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共同孵育12 h的异土木香内酯5、10、20μmol·L^(-1)对GFP阳性细胞率的影响;VSV感染(MOI=0.1)A549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异土木香内酯处理16 h对VSV病毒G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使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MOI=0.1)、脑心肌炎病毒(EMCV,MOI=0.1)感染A549细胞,同时给药共同孵育8 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土木香内酯对病毒RNA表达的影响;异土木香内酯分别以预处理12 h、病毒吸附过程中给药2 h、病毒吸附后给药10 h 3种不同方式给药,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VSV-eGFP在A549细胞中复制的影响;异土木香内酯20μmol·L^(-1)处理胚胎成纤维(MEF)细胞12 h,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异土木香内酯5、10、20μmol·L^(-1)处理MEF细胞12 h,qRT-PCR检测干扰素α1(Ifna1)、干扰素β1(Ifnb1)、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的mRNA表达。结果异土木香内酯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51.01μmol·L^(-1);与模型组比较,流式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显著减少VSV-eGFP阳性细胞率(P<0.001),但对病毒的吸附过程没有影响,药物预处理及吸附后给药显著抑制VSV病毒复制(P<0.01、0.001);qRT-PCR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显著降低H1N1、EMCV病毒的mRNA水平(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异土木香内酯显著抑制VSV的G蛋白表达(P<0.001);转录组测序分析和qRT-PCR结果表明,异土木香内酯促进I型干扰素通路的激活,并诱导Ifna1、Ifnb1、Ifi44、Isg15(P<0.001)表达。结论异土木香内酯通过促进基于干扰素通路的抗病毒天然免疫激活,发挥抑制病毒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异土木香内酯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脑心肌炎病毒(emcv) 抗病毒免疫 干扰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
原文传递
北豆根总生物碱的抗病毒感染功能与机制
7
作者 王雪娇 李琪琪 +5 位作者 禹艳丽 刘霞 李敏 刘哲 贾鑫 王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北豆根总生物碱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及其与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甲... 目的:探讨北豆根总生物碱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及其与Ⅰ型干扰素(IFN-Ⅰ)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和脑心肌炎病毒(EMCV)在细胞内复制的影响。构建H1N1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空白组、H1N1模型组、北豆根总生物碱组(10、20、30 mg·kg^(-1))和奥司他韦组(40 mg·kg^(-1)),研究北豆根总生物碱对感染小鼠的体质量和生存率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对细胞中IFN-Ⅰ通路的激活作用,并在干扰素受体1(IFNAR1)敲除的A549细胞(IFNAR1^(-/-)-A549)检测北豆根总生物碱抗病毒感染作用与IFN-Ⅰ通路的关系。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病毒感染模型组中的病毒大量增殖(P<0.01);与模型组比较,北豆根总生物碱在体外显著抑制H1N1、VSV和EMCV的复制(P<0.01),在体内抑制H1N1病毒感染小鼠体质量降低,提升小鼠生存率(P<0.05)。此外,北豆根总生物碱激活IFN-Ⅰ通路并依赖该通路发挥抗病毒感染作用。结论:北豆根总生物碱通过激活IFN-Ⅰ通路发挥体内和体外的抗病毒感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豆根总生物碱 甲型流感病毒(H1N1) 水疱性口炎病毒(VSV) 脑心肌炎病毒(emcv) 抗病毒免疫 Ⅰ型干扰素(IFN-Ⅰ)
原文传递
钴^(60)-γ射线辐照法对骨蜡中指示病毒灭活效果的验证 被引量:6
8
作者 岳广智 杨立宏 +3 位作者 徐宏山 刘欣玉 董关木 贾丽丽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验证钴60-γ射线辐照对骨蜡中模拟污染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将固体骨蜡制成腔壁0.7 cm厚的空心圆柱体的辐照用样品,空腔中分别加入6.61 Lg PFU/ml辛德毕(Sindbis)病毒、7.07 LgTCID50/0.1 ml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 目的验证钴60-γ射线辐照对骨蜡中模拟污染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将固体骨蜡制成腔壁0.7 cm厚的空心圆柱体的辐照用样品,空腔中分别加入6.61 Lg PFU/ml辛德毕(Sindbis)病毒、7.07 LgTCID50/0.1 ml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和6.01 LgTCID50/0.1 ml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分别经5、10、15、20及25 kGy的钴60-γ射线进行辐照后,收集样品腔中的病毒液,采用噬斑形成法检测Sindbis病毒滴度,采用微量半数细胞病变法检测PPV和EMCV滴度。结果经不同剂量kGy钴60-γ射线辐照,Sindbis病毒、EMCV及PPV的病毒滴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辐照剂量增加至25 kGy时,可灭活3种病毒的量分别达6.03~6.60 LgPFU/ml、6.25~6.32 Lg TCID50/0.1 ml和4.75~4.88 LgTCID50/0.1 ml以上。结论 25 kGy的钴60-γ射线对骨蜡中的包膜和无包膜病毒均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骨蜡 辛德毕病毒 脑心肌炎病毒 猪细小病毒 灭活
原文传递
猪脑心肌炎病毒SYBR GreenⅠ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9
作者 施开创 陈进喜 +5 位作者 屈素洁 许瑞胜 熊毅 刘棋 陈汉忠 李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针对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VP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构建的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EMCV核酸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1;... 针对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VP1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以构建的含有该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EMCV核酸的SYBR GreenⅠ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到0.991;对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为1×101copies/μL,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与其他猪源病毒,如口蹄疫病毒(FMDV)、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应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17份临床可疑病例的心、脑组织样本,结果1份为阳性。表明,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EMCV的病原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荧光定量PCR SYBR Green
下载PDF
脑心肌炎病毒VP1结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向茸 冯若飞 +4 位作者 凡静静 张海霞 韦鹏建 樊得英 马忠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61,共5页
为获得可溶性表达的脑心肌炎病毒(EMCV)结构蛋白VP1片段,将EMCV VP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中。采用不同温度、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以筛选VP1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的... 为获得可溶性表达的脑心肌炎病毒(EMCV)结构蛋白VP1片段,将EMCV VP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中。采用不同温度、不同IPTG浓度及不同诱导时间诱导目的蛋白表达,以筛选VP1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并通过Western-blotting检测最佳条件下表达蛋白的免疫活性。PCR、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VP1基因已克隆入pGEX-4T-1质粒。经优化,确定VP1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的最佳条件为:当D600nm值为0.4~0.6时,以0.25mmol/L IPTG于25℃条件下诱导表达12h。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诱导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VP1基因 可溶性表达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跨膜蛋白43对脑心肌炎病毒体外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何振虎 赵克学 +1 位作者 谢晶莹 冯若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7期824-830,共7页
目的 探讨跨膜蛋白43(transmembrane protein 43,TMEM43)在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结合... 目的 探讨跨膜蛋白43(transmembrane protein 43,TMEM43)在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高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EMCV感染的BHK-21细胞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人源TMEM43重组质粒p CMV-MycTMEM43,转染HEK293细胞后,感染EMCV(MOI=3),real-time PCR法检测TMEM43过表达对EMCV体外增殖以及EMC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RNAi试验筛选最有效干扰序列,转染HEK293细胞后,感染EMCV(MOI=3),real-time PCR法检测TMEM43下调对EMCV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EMCV感染的BHK-21细胞TMEM43表达显著增加。重组质粒p CMV-Myc-TMEM43可在HEK293细胞正常表达,TMEM43过表达对EMCV复制有显著促进作用,病毒感染滴度也有一定提高;TMEM43过表达在病毒进入阶段发挥促进作用,而对吸附过程无任何影响。TMEM43下调对EMCV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TMEM43促进EMCV复制增殖,主要在病毒进入阶段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膜蛋白43 脑心肌炎病毒 增殖 吸附 进入
原文传递
猪脑心肌炎病毒重组抗原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韩研妍 李玉峰 +1 位作者 顾小雪 姜平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共3页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VP1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经优化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50,其作用时间为90 m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0 000,最适作用时间为30 mi...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VP1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了检测猪脑心肌炎病毒(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经优化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2μg/mL,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50,其作用时间为90 min,酶标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20 000,最适作用时间为30 min。判定标准为OD450≥0.427为阳性,OD450≤0.35为阴性,介于二者之间为可疑。该重组蛋白与PRRSV、猪瘟、PCV2、FMDV抗体反应呈阴性,证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应用该方法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6家猪场的156份临床血清,结果证明我国部分规模化猪场已有猪脑心肌炎疾病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间接ELISA 诊断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莪术醇抗脑心肌炎病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盼盼 侯震 +5 位作者 郝至立 郑剑纲 孙娜 范阔海 尹伟 李宏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1-348,共8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莪术醇抗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PharmMapper、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莪术醇抗EMCV的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STRING和DAVID...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发现莪术醇抗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利用PharmMapper、GeneCards数据库获得莪术醇抗EMCV的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STRING和DAVID数据库构建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对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莪术醇抗EMCV靶点-通路网络;通过AutoDock Vina 1.1.2分析莪术醇与靶蛋白的结合能及结合模式。【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莪术醇抗EMCV的潜在靶点有9个,其中丝裂原活化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白蛋白(albumin,ALB)、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可能是莪术醇抗EMCV的核心靶点,所得靶点参与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代谢通路,功能涉及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产生、蛋白激酶活性和药物结合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种核心靶蛋白与莪术醇之间存在较强的结合能,均存在疏水形式的结合,其中ALB、STAT1和IL2与莪术醇之间还存在氢键结合。【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APK14、STAT1、ALB和IL2是莪术醇发挥抗EMCV作用的潜在靶点,本研究为莪术醇作为抗EMCV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脑心肌炎病毒(emcv)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靶点
下载PDF
小鼠IL-6、iNOS 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开创 陈宏备 +3 位作者 胡杰 覃芳芸 郑喜邦 李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51,共8页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IL-6、iNOS基因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分别针对小鼠IL-6、iNOS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含有各自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 为探讨脑心肌炎病毒(EMCV)感染后IL-6、iNOS基因的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EMCV的致病机制,分别针对小鼠IL-6、iNOS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含有各自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IL-6、iNOS和β-actin的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好,IL-6、iNOS和β-actin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8;敏感性高,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均达到1×101拷贝/μL;特异性强,只有以总RNA反转录成的cDNA为模板,并加入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反应才检测到荧光信号;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应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猪源EMCV GXLC株感染小鼠的脑、心脏中IL-6、iNOS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Man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小鼠IL-6、iNOS基因的检测及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IL-6 INOS 荧光定量PCR 脑心肌炎病毒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陆文俊 施开创 +3 位作者 屈素洁 莫胜兰 李向涛 钟诚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0,共5页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VP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经优化,获得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0.625μg/mL... 以猪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VP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EMCV血清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经优化,获得间接ELIS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抗原包被浓度0.625μg/mL,待检血清稀释度为1∶40,封闭液为50g/L脱脂乳,酶标兔抗猪抗体稀释度为1∶6 000,底物显色时间为室温避光15min,血清样本阴阳性临界值为OD450nm值≥0.33。与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体没有交叉反应。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广西2010年—2011年所采集的2 228份血清进行检测,被检血清样品平均阳性率为91.47%,被检猪场阳性率为100%。表明广西地区猪群感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VP1重组蛋白 间接ELISA 血清学调查
下载PDF
猪脑心肌炎病毒P1和P12A3C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振海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盖新娜 贾红 陈艳红 查振林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0-766,共7页
为研制脑心肌炎病毒(EMCV)新型活载体疫苗,首先将病毒核衣壳前体多肽P1与P12A3C串联基因分别插入穿梭质粒pDC316中,构建得到了重组穿梭质粒pDC316一P1和pDC316-P12A3C。将其分别与辅助质粒pBHGloxAEl、3Cre共转染293细胞,成功包装... 为研制脑心肌炎病毒(EMCV)新型活载体疫苗,首先将病毒核衣壳前体多肽P1与P12A3C串联基因分别插入穿梭质粒pDC316中,构建得到了重组穿梭质粒pDC316一P1和pDC316-P12A3C。将其分别与辅助质粒pBHGloxAEl、3Cre共转染293细胞,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P1和Ad-P12A3C。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确证,重组腺病毒可表达目的蛋白。分1次和2次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然后通过间接ELISA试验和中和试验评价其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水平。结果,Ad-P1诱导的VPl特异总抗体IgG水平显著高于Ad-P12A3C,但不能检测到明显的中和抗体(〈1:8);Ad-P12A3C能诱导产生良好的中和抗体(1:32~1:128),用1×10^8TCID50剂量EMCVBJC3株攻毒,Ad-P12A3C免疫组能获得100%的保护,而Ad-P1免疫组仅能获得部分保护。以上结果表明,Ad-P12A3C可作为良好的EMCV腺病毒活载体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重组腺病毒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人纤维蛋白原干热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前后的质量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来峰 张学成 +3 位作者 罗坚 张伦 王海林 马小伟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5-1209,1218,共6页
目的 评价人纤维蛋白原干热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前后的质量变化。方法 取3批人纤维蛋白原样品,按样品与病毒9∶1的体积比分别加入Sindbis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冻干后,于(99.5±0.5)℃下干热灭活30 ... 目的 评价人纤维蛋白原干热病毒灭活效果及灭活前后的质量变化。方法 取3批人纤维蛋白原样品,按样品与病毒9∶1的体积比分别加入Sindbis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冻干后,于(99.5±0.5)℃下干热灭活30 min。96孔微量细胞病变法测定病毒滴度降低量,考察人纤维蛋白原干热灭活效果;并对干热前/后样品进行可见异物、稳定性、纯度、凝固活力、SDS-PAGE、高效液相分子排阻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HPLC-SEC)、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差示扫描荧光(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分析,以评价其质量变化。结果 3批人纤维蛋白原样品干热30 min,Sindbis病毒滴度降低量分别为6.13、5.88、6.00 LgTCID_(50)/0.1 mL,EMCV滴度降低量分别为≥4.94、≥4.68、≥5.00 LgTCID_(50)/0.1 mL。3批人纤维蛋白原样品干热前/后,可见异物、稳定性试验均合格;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65 000、56 000和47 000的目的蛋白条带,未见裂解条带;纯度均值分别为(87.7±0.9)%和(87.7±1.5)%,活力均值分别为(18±0.8)和(18±0.5)s,HPLC纯度均值分别为(86.16±1.60)%和(86.36±0.67)%,最大荧光发射光谱均值分别为(341.9±0.2)和(342.1±0.2)nm,热转变中点温度1(mid point tem-perature of thermal transition 1,Tmid 1)均值分别为(47.84±0.09)和(47.36±0.36)℃,Tmid 2均值分别为(52.34±0.15)和(52.19±0.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卷曲结构比例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干热灭活可对人纤维蛋白原进行有效病毒灭活,灭活后质量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纤维蛋白原 干热灭活 质量 Sindbis病毒 脑心肌炎病毒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Full-length Infectious Clone for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BJC3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cued Virus
18
作者 ZHANG Guo-qing ZHU Shu +4 位作者 GE Xin-na GUO Xin CHEN Yan-hong ZHA Zhen-lin YANG Han-chu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63-69,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the infectious clone of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 BJC3 strain.The genomic cDNA of the virus was amplified by three overlapping segments using RT-PCR,and cloned into...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struct the infectious clone of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 BJC3 strain.The genomic cDNA of the virus was amplified by three overlapping segments using RT-PCR,and cloned into low-copy plasmid pWSK29 to construct the full-length cDNA clone pWSKBJC3/ w.The pWSKBJC3/w was in vitro transcribed and transfected into BHK-21 cells to rescue the vir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ll-length cDNA clone was infectious and the virus could be rescued in BHK-21 cells.The rescued virus designated RvBJC3W was identified by RT-PCR and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The rescued virus had similar growth characteristics to its parental virus BJC3 and retained pathogenicity for mice.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rst infectious cDNA clone of EMCV in China has been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and provides an essentia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athogenicity of EM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 infectious cDNA clone virus rescu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PATHOGENICITY
下载PDF
TRIM21对脑心肌炎病毒的增殖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克学 许淑娟 +3 位作者 耿金静 刘杨 李琼毅 冯若飞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2291-2299,共9页
TRIM21是三基序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与多种病毒的复制增殖相关,但其与EMCV感染的研究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成功的TRIM21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RIM21以及针对该靶点的小RNA干扰序列瞬时转染至HEK293和HeLa细胞... TRIM21是三基序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与多种病毒的复制增殖相关,但其与EMCV感染的研究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构建成功的TRIM21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RIM21以及针对该靶点的小RNA干扰序列瞬时转染至HEK293和HeLa细胞,探讨细胞内TRIM21的表达对脑心肌炎病毒复制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进行机制研究。结果显示,TRIM21在细胞中成功过表达;EMCV感染24 h后进行检测,结果证明,过表达TRIM21组病毒滴度、病毒拷贝数及病毒蛋白均低于对照组。RNA干扰实验下调TRIM21后,病毒滴度、病毒拷贝数及病毒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机制研究提示,TRIM21可正调节II型干扰素及促炎性因子IL-6的转录,从而抑制EMCV的增殖。以上结果表明,TRIM21与EMCV的复制增殖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对IFN信号通路部分蛋白及促炎性因子的调控参与对病毒复制增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基序蛋白21 脑心肌炎病毒 IFN IL-6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脑心肌炎病毒先导蛋白N_2a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邹云婧 林密 +1 位作者 袁万哲 孙继国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4-529,共6页
为建立稳定表达脑心肌炎病毒先导蛋白的N_2a细胞系,本研究应用脂质体介导DNA转染法,将表达脑心肌炎病毒(EMCV)先导(L)蛋白的重组质粒pNTAP-B-L转染至N_2a细胞中,通过筛选G418抗性单克隆细胞,建立能够稳定表达融合蛋白TAP tag-L的N_2a细... 为建立稳定表达脑心肌炎病毒先导蛋白的N_2a细胞系,本研究应用脂质体介导DNA转染法,将表达脑心肌炎病毒(EMCV)先导(L)蛋白的重组质粒pNTAP-B-L转染至N_2a细胞中,通过筛选G418抗性单克隆细胞,建立能够稳定表达融合蛋白TAP tag-L的N_2a细胞系;利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融合蛋白TAP tag-L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情况进行鉴定检测。结果表明EMCV的L基因已经整合进N_2a细胞基因组DNA中且L蛋白在获得的阳性N_2a细胞中稳定表达,表达产物TAP tag-L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建立的稳定表达L蛋白的N_2a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先导蛋白功能及EMCV感染过程中与宿主细胞(N_2a)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emcv) 先导蛋白 N2a细胞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