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菜果胶乳化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浩 张凯华 +5 位作者 刘世永 岳晓强 甘晶 邱爽 吉爱国 殷丽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5-72,共8页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 甜菜果胶是一种从甜菜粕中提取的酸性阴离子多糖,主链由鼠李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侧链数量丰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果糖等一些中性糖组成。其中中性糖末端与蛋白质共价连接,赋予了甜菜果胶良好的乳化性质。本研究主要探究了甜菜果胶的乳化特性并与柑橘果胶进行对比。考察了甜菜粕产地、果胶质量浓度、pH值、温度、贮藏时间等对乳液特性(粒径分布、平均粒径、Zeta-电位和浊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地不同对甜菜果胶结构组成影响较大,以甜菜果胶制备的乳液粒径显著小于柑橘果胶乳液,且乳化活性更高。当甜菜果胶质量浓度为10~25 mg/m L时,乳液在4周的贮存期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而柑橘果胶乳液粒径显著增加。pH 2~6的范围内,果胶粒径基本保持不变。25~85℃升温过程中,柑橘果胶乳液粒径大幅增加。说明甜菜果胶具有良好的乳化活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为甜菜果胶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果胶 产地 柑橘果胶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改性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慈峰 曹雁平 +1 位作者 许朵霞 王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3,共5页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能,分析了不同底物浓度、酶质量分数、酶解时间对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即:底物浓度为6%,酶质量分数为0.15%,酶解时间为0.5 h,在该条件下...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能,分析了不同底物浓度、酶质量分数、酶解时间对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大豆分离蛋白的酶解条件,即:底物浓度为6%,酶质量分数为0.15%,酶解时间为0.5 h,在该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0%和18%。其中底物浓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酶质量分数次之,酶解时间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改性 木瓜蛋白酶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酶法改善卵白蛋白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许美玉 王希希 +4 位作者 黄群 林超 宋洪波 王艺伟 滕慧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155,共6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通过酶法改性以改善卵白蛋白乳化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乳化活性为响应值,选取酶解时间、pH、酶解温度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卵白蛋白乳化性的酶法改性最... 采用碱性蛋白酶通过酶法改性以改善卵白蛋白乳化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乳化活性为响应值,选取酶解时间、pH、酶解温度为考察因素,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卵白蛋白乳化性的酶法改性最佳工艺为:底物浓度1.0%、酶用量30000 U/g、酶解时间195 min、p H9.0、酶解温度38℃。在此条件下改性卵白蛋白乳化活性为0.967±0.031,乳化活性相比未改性提高89.61%,说明碱性蛋白酶改性改善卵白蛋白乳化性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白蛋白 碱性蛋白酶 酶法改性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及其不同酶法水解产物对植脂末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梁贵江 曾茂茂 +2 位作者 何志勇 秦昉 陈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0-24,共5页
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其不同酶法水解产物对植脂末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蛋白电泳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布、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植脂末粉末以及乳液的微观结构、平均粒径、ζ-电位以及咖啡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采用胃蛋... 为研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及其不同酶法水解产物对植脂末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对蛋白电泳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布、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植脂末粉末以及乳液的微观结构、平均粒径、ζ-电位以及咖啡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采用胃蛋白酶水解保留了较多的7S和碱性亚基,产物的乳化性质最好,相比于SPI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22.7%和14.1%;而木瓜蛋白酶水解产物主要为小部分碱性亚基条带和大量的小分子肽,尽管产物乳化活性较SPI有所增加,但乳化稳定性相比于SPI下降了17.6%。植脂末粉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和植脂末溶解后乳状液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进一步证实了SPI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制备的产品具有最好的乳化效果,咖啡稳定性结果显示,两种酶解物均可用于咖啡伴侣。三种蛋白的组成、乳化性、植脂末以及植脂末复溶后乳状液的微观结构说明酶解物中存在过多的小分子肽,则不利于乳化稳定性;酶解物中存在相对较多的7S蛋白和碱性亚基,则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乳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7S 蛋白 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 植脂末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鹰嘴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顾楠 张子沛 +1 位作者 吴锦波 赵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研究发现微波、超声波、超高压、不同的pH、不同的油含量和不同的离子浓度等都能够影响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质:当微波处理时间为60s,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都达到最大值;当超声波处理时间为4min时,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达到最大值... 研究发现微波、超声波、超高压、不同的pH、不同的油含量和不同的离子浓度等都能够影响鹰嘴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质:当微波处理时间为60s,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都达到最大值;当超声波处理时间为4min时,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达到最大值;当压力为400MPa时,其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达到最大值;当pH在5.0时,鹰嘴豆蛋白的乳化活力最小,乳化稳定性最高;当NaCl浓度在0.2mol/L时,乳化活性最小,乳化稳定性最高;当加油量在10~30mL范围内,乳化活性逐渐增加,乳化稳定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分离蛋白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大豆种皮水溶性多糖-蛋白乳状液乳化活性及表面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范宏亮 赵玲玲 +5 位作者 李君 王胜男 朱丹实 刘畅 韩金莲 刘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9-56,共8页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大豆种皮多糖-蛋白乳状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及稳定性的影响。EAI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小,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微波时间与料液比相互作用对EAI影响...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大豆种皮多糖-蛋白乳状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及稳定性的影响。EAI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小,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微波时间与料液比相互作用对EAI影响显著。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微波功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通过综合优化筛选,确定乳化稳定性较好的大豆种皮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35 min、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多糖-蛋白乳状液EAI为46.15 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34.3 mV,均优于不添加大豆种皮多糖的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EAI为16.31 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21.5 mV)。研究结果为工业化制备具有高乳化稳定性的大豆种皮多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皮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贺 于寒松 +5 位作者 范宏亮 付洪玲 单单单 吕博 宋波 刘珊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1-268,共8页
为了探究β-伴大豆球蛋白(7S)中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该文以东农47(对照)和3种不同蛋白亚基缺失型(α缺失、α′缺失以及α、α′缺失)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通过十二烷基磺... 为了探究β-伴大豆球蛋白(7S)中α和α′亚基缺失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该文以东农47(对照)和3种不同蛋白亚基缺失型(α缺失、α′缺失以及α、α′缺失)大豆为原料提取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技术分析其亚基组成,然后制备乳状液并测定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ζ-电位、粒径、微观结构、稳定动力学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TSI)及界面蛋白吸附量。结果表明:α′亚基缺失型SPI乳状液乳化活性指数最大,为87.59 m^2/g;ζ-电位绝对值最大,为47.7 mV;粒径最小,为2.223μm;显微结构显示其分子最小且分布最均匀,稳定动力学指数最小;界面蛋白吸附量最大,为31.40%。4种不同SPI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由大到小为α′亚基缺失型、东农47、α亚基缺失型、α和α′亚基缺失型。研究结果可为高乳化性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微观结构 大豆分离蛋白 亚基缺失型
下载PDF
射流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田甜 江中洋 +2 位作者 王中江 李杨 李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5,共7页
为探究射流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复合体系乳化特性影响,采用荧光光谱表征复合体系构象变化,并分析乳层析指数、粒径、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解析射... 为探究射流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复合体系乳化特性影响,采用荧光光谱表征复合体系构象变化,并分析乳层析指数、粒径、微观结构、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解析射流空化对SPI-PC复合乳液结构变化及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空化能显著改善复合乳液理化性质及乳化性等功能特性,与SPI相比,0.2 MPa、10 min处理组SPI-PC复合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增加了82.7%和9.43倍。通过动态光散射和光学显微镜验证了射流空化处理SPI-PC较未射流空化处理样品的平均粒径减小,且表面疏水性提高,其中空化压力0.2 MPa、空化时间10 min时,复合乳液的平均粒径最低,表面疏水性最高;说明射流空化处理会使SPI疏水基团暴露,使SPI与PC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荧光光谱分析说明空化作用力对SPI产生了猝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空化 大豆分离蛋白-磷脂酰胆碱 荧光光谱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分子质量段猪皮胶原蛋白酶解物乳化性质 被引量:4
9
作者 余东华 徐志宏 +3 位作者 魏振承 张业辉 周玲玲 王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0-13,共4页
采用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分子质量段的猪皮胶原蛋白酶解物(PCH 1、PCH 2、PCH 3),并以比色法研究3种酶解物在不同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量体积分数3个条件下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 采用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分子质量段的猪皮胶原蛋白酶解物(PCH 1、PCH 2、PCH 3),并以比色法研究3种酶解物在不同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量体积分数3个条件下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量体积分数均能显著影响PCH 1、PCH 2、PCH 3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P<0.05),且以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对乳化能力的影响最大。PCH 2和PCH 3的乳化能力显著大于PCH 1(P<0.05)。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子质量较小的多肽溶液乳化性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皮 酶解物 乳化活力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白鲢中盐溶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加工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颂 窦建洲 +2 位作者 梅志方 杨品红 王伯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238,共5页
对白鲢盐溶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加工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Na Cl浓度为0.8 mol/L、p H值为6.0、浸提时间为30 h、固液比为1∶5(g∶m L),在此条件下鲢鱼鱼背肉盐溶蛋白提取浓度为2.6024 g/100 g,盐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80%左右。白鲢... 对白鲢盐溶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加工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Na Cl浓度为0.8 mol/L、p H值为6.0、浸提时间为30 h、固液比为1∶5(g∶m L),在此条件下鲢鱼鱼背肉盐溶蛋白提取浓度为2.6024 g/100 g,盐溶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80%左右。白鲢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具有较好保水性,可达98.24%左右,其最佳热诱导凝胶温度为80℃,添加磷酸盐对白鲢盐溶蛋白热诱导凝胶保水性具有一定提升作用。白鲢盐溶蛋白具有较好乳化能力,其乳化活性(EAI)为19.47 m2/g,乳化稳定性(ESI)为89.45%,可有效改善肉糜制品加工品质,为白鲢精深加工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盐溶蛋白 保水性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酪蛋白酸钠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乳化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博 张书文 +4 位作者 刘鹭 逄晓阳 芦晶 吕加平 于景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98-104,共7页
利用小型超高温设备制备酪蛋白酸钠与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对比分析不同分子质量糖在不同热处理时间的美拉德反应进程及产物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小分子质量的糖更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褐变指数与反应程... 利用小型超高温设备制备酪蛋白酸钠与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对比分析不同分子质量糖在不同热处理时间的美拉德反应进程及产物的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小分子质量的糖更易发生美拉德反应,褐变指数与反应程度呈正相关,乳化活性与接枝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两者并不成线性关系,酪蛋白酸钠与葡萄糖、乳糖、低聚半乳糖、聚葡萄糖乳化活性达到的最大值分别为0.63、0.51、0.55和0.48,其中130℃热处理15 s的酪蛋白酸钠-葡萄糖溶液乳化活性最大,高于其他组,与水浴90℃热处理90 min相当,并且乳化稳定性也呈现较高的水平,为123.88 min,将其用作乳化剂制备的DHA藻油乳状液稳定性动力学指数为1.5,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由此可见,葡萄糖可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优良糖基配体制备新型高效的乳化剂,并且此方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极大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酪蛋白酸钠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DHA藻油乳状液
下载PDF
葵花籽蛋白水解物对水包油型乳状液物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希 武爱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利用碱性蛋白酶对葵花籽蛋白进行适度水解后,将葵花籽蛋白水解物(SSH)添加到以单甘酯作为乳化剂制备的乳状液中,通过测定乳状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絮凝指数、凝结指数以及乳状液贮藏14 d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评价SS... 利用碱性蛋白酶对葵花籽蛋白进行适度水解后,将葵花籽蛋白水解物(SSH)添加到以单甘酯作为乳化剂制备的乳状液中,通过测定乳状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絮凝指数、凝结指数以及乳状液贮藏14 d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评价SSH对乳状液物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SH可显著提高乳状液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絮凝和凝结稳定性,显著降低乳状液的粒径;SSH添加量为1.0%时,乳状液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葵花籽蛋白水解物 乳状液 粒径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絮凝稳定性 凝结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物理、化学、生物法处理蛋黄颗粒对其乳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建荣 吴越 +3 位作者 焦涵 刘嘉涵 吕建浩 李鑫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蛋黄颗粒(Egg Yolk Granules,EYGs)是蛋黄经过稀释离心后的沉淀部分,因其主要成分为脂蛋白,所以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天然颗粒的乳化性能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影响,乳化性能较差,但经过不同方式处理后可使其乳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到目... 蛋黄颗粒(Egg Yolk Granules,EYGs)是蛋黄经过稀释离心后的沉淀部分,因其主要成分为脂蛋白,所以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天然颗粒的乳化性能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影响,乳化性能较差,但经过不同方式处理后可使其乳化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蛋黄颗粒乳化性能的改善方式和效果等仍缺乏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基于此,该研究综述了几种较为广泛的处理方式,包括机械处理、加热处理、外源添加处理、化学处理和酶法处理等对蛋黄颗粒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改善效果,发现大部分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增强蛋黄颗粒的乳化性或乳化稳定性,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该研究阐述了各种处理方式对蛋黄颗粒结构、乳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改善蛋黄颗粒乳化性能、明确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对蛋黄颗粒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以期提高蛋黄颗粒在未来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颗粒 不同处理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金枪鱼复合蛋白体系乳化特性分析与工艺优化
14
作者 王晋 高飞 +3 位作者 江燕 方巧飞 余海霞 张小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13-219,共7页
为改善金枪鱼肌肉蛋白的功能特性、提高金枪鱼乳糜液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油脂、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添加对乳糜液的白度、持水力、粒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等指标特性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糜液稳定性的... 为改善金枪鱼肌肉蛋白的功能特性、提高金枪鱼乳糜液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的油脂、大豆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添加对乳糜液的白度、持水力、粒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等指标特性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糜液稳定性的配方参数。结果表明,油脂的添加可提高金枪鱼乳糜液的持水力,但过多的油脂会使乳糜液体系过稀,保水能力降低,油脂质量分数超过20%后油脂析出,粒径达到了695.01 nm,乳化稳定性降低。添加油脂与大豆蛋白对金枪鱼乳糜液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最佳乳化工艺为:油脂含量9.41%、大豆蛋白含量1.47%、乳清蛋白含量2.99%,此时的乳化活性为96.10 mL/g,乳化稳定性为74.55%,乳糜液稳定性好,不易分层析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 乳糜液 复合蛋白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特用蚕品种天然丝胶蛋白的乳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崇军 魏兆军 陈复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366-16367,共2页
[目的]通过品种生产来直接获得大量、优质全天然丝胶蛋白质原料。[方法]对"绿S"和"白S"2种全天然丝胶茧品种及现行推广普通蚕品种"菁松×皓月"的丝胶蛋白乳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qu... [目的]通过品种生产来直接获得大量、优质全天然丝胶蛋白质原料。[方法]对"绿S"和"白S"2种全天然丝胶茧品种及现行推广普通蚕品种"菁松×皓月"的丝胶蛋白乳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绿S"和"白S"2个丝胶茧品种的丝胶蛋白含量极高,达95%以上,分别是对照品种茧的3.47倍和3.53倍,可以称之为全天然丝胶蛋白质;研究还表明,"绿S"品种的乳化特性也明显高于"白S"和"菁松×皓月",在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为优越的利用价值。[结论]该研究可为家蚕特用品种大量生产全天然、纯丝胶在非绢丝产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然丝胶蛋白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的制备及pH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欢 冯红霞 +4 位作者 张雅娜 王妍 李杨 江连洲 王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59-162,176,共5页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与大豆磷脂、葵花油在均质机的作用下制备复合乳化体系,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乳化体系制备参数: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磷脂(w/w)=10∶1,水相∶油相(v/v)=3∶1,大豆分离蛋白含量为10mg/mL,均质时间... 以大豆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与大豆磷脂、葵花油在均质机的作用下制备复合乳化体系,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乳化体系制备参数: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磷脂(w/w)=10∶1,水相∶油相(v/v)=3∶1,大豆分离蛋白含量为10mg/mL,均质时间:30s,均质速度:20000r/min。选择不同pH缓冲液处理复合乳化体系,进行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分析及显微镜观察发现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乳化体系在pH≥7环境下,乳化体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磷脂 乳化活性 乳化稳定性 PH
下载PDF
羊皮胶原蛋白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金龙 莎丽娜 格日勒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以实验室自制羊皮胶原蛋白为原料,利用柠檬酸和胃蛋白酶进行胶原蛋白的提取,并研究不同浓度、pH和电解质对胶原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胶原蛋白保持良好的结构,其乳化性随蛋白浓度增加而增大。在远离等电点时... 以实验室自制羊皮胶原蛋白为原料,利用柠檬酸和胃蛋白酶进行胶原蛋白的提取,并研究不同浓度、pH和电解质对胶原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取的胶原蛋白保持良好的结构,其乳化性随蛋白浓度增加而增大。在远离等电点时,有良好的乳化性;接近等电点pH=5时乳化性最差。在较低NaCl浓度范围内,NaCl的加入对乳化性有促进作用。乳化稳定性的变化较为复杂,有时与乳化性的变化相反,乳化性较差的点表现出了较好的乳化稳定性,反之亦然,建议综合考虑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变化获得最佳改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乳化性 乳化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