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 被引量:35
1
作者 康翠萍 徐冠兴 +5 位作者 魏锐 刘坚 郑琰 刘妍 甘秋玲 马利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2,共1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沟通素养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沟通素养的内涵及结构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基于相关文献的分析,本研究提出,沟通素养是一个包含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复合型素养,包含深度理解、有效表达和同理心三个要素。其中,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是沟通的两个重要过程,需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共同参与,而同理心则是促进有效沟通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情感能力。中小学是培养学生沟通素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构建的沟通素养结构模型有助于构建中小学生沟通素养的培养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 沟通素养 同理心 有效表达 深度理解
下载PDF
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加工情绪面孔的ERP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崔芳 罗跃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09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具有不同共情能力的个体加工情绪性面孔的差异。方法:使用共情问卷筛选出高、低共情被试,要求其对不同情绪、不同性别的面孔做出相应判断,记录EEG,分析两种被试在不同条件下N1,P2等成分。结果:在性别判断...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具有不同共情能力的个体加工情绪性面孔的差异。方法:使用共情问卷筛选出高、低共情被试,要求其对不同情绪、不同性别的面孔做出相应判断,记录EEG,分析两种被试在不同条件下N1,P2等成分。结果:在性别判断任务中,高共情被试在正性和负性情绪的N1,P2和LPC波幅上都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而低共情被试在不同效价的情绪间没有出现差异。结论:与低共情被试比较,高共情被试从无意识阶段,注意阶段到决策分析阶段都对情绪效价更加敏感,另外,被试在与情绪无关任务中显示出了情绪特性,而在情绪相关任务中未显示出该特性,体现了与情绪相关认知任务对情绪自动化加工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面孔表情 神经机制 事件相关电位
原文传递
地震后青少年共情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情绪表达与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宵 伍新春 +2 位作者 杨西玛 王文超 田雨馨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5-1331,共7页
为了考察雅安地震后青少年的共情、情绪表达、认知重评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市芦山县的69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创伤暴露程度... 为了考察雅安地震后青少年的共情、情绪表达、认知重评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伯克利情绪表达量表、情绪调节问卷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雅安市芦山县的69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创伤暴露程度之后,共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PTG,也可以分别通过积极情绪表达和认知重评间接地正向预测PTG,还可以通过积极情绪表达经认知重评间接地正向预测PTG。不过,消极情绪表达在共情与PTG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情绪表达 认知重评 PTG
下载PDF
侦查讯问中共情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旭哲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对侦查人员的讯问水平与取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心理咨询中一项关键技术,共情技术在侦查讯问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实证研究表明,部分侦查人员应用此项... 《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对侦查人员的讯问水平与取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心理咨询中一项关键技术,共情技术在侦查讯问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实证研究表明,部分侦查人员应用此项技术的意识不强、应用前的准备不充分、应用中的技巧缺乏。为发挥共情技术的积极作用,侦查人员应当从做好应用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共情技术的应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共情时机、把握适当的共情限度、优化共情技术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着力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讯问 共情技术 应用准备 应用范围 共情时机 共情限度 共情表达
下载PDF
Pain and social decision-making: New insights from the social framing effect 被引量:1
5
作者 Ruolei Gu Jie Liu Fang Cui 《Brain Science Advances》 2019年第4期221-238,共18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inful experience as revealed by recent studies on social decision-making.Observing others suffering from physical pain evokes empathic reactions that can lead to prosoc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painful experience as revealed by recent studies on social decision-making.Observing others suffering from physical pain evokes empathic reactions that can lead to prosocial behavior(e.g.,helping others at a cost to oneself),which might be regarded as the social value of pain derived from evolution.Feelings of guilt may also be elicited when one 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another’s pain.These social emotion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various cognitive processes and may affect behavioral preferences.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others’pain on decision-making is highly sensitive to social context.Combining neuroimaging techniques with a novel decision paradigm,we found that when asking participants to trade-off personal benefits against providing help to other people,verbally describ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decision and other people’s pain(i.e.,framing)significantly changed participants’preferences.This social framing effect was associated with neural activation in the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TPJ),which is a brain area that is important in social cognition and in social emotions.Further,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 CS)on this region successfully modulated the magnitude of the social framing effect.These findings add to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role of perception of others’pain in our social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N expression empathy GUILT SOCIAL DECISION-MAKING FRAMING effect
原文传递
交互式社交媒体广告中用户共情表达和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松华 李展尧 +1 位作者 李东霞 蒋瑞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7-25,共9页
移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社交媒体的广告形式得到革新,交互式社交媒体广告崭露头角。本文聚焦于用户的社交性心理与行为,基于效果层级模型和认知发展理论,构建了用户共情表达和购买意愿影响机制,并通过337个样本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 移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社交媒体的广告形式得到革新,交互式社交媒体广告崭露头角。本文聚焦于用户的社交性心理与行为,基于效果层级模型和认知发展理论,构建了用户共情表达和购买意愿影响机制,并通过337个样本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2种社会心理因素(错失焦虑和社会影响)和2种广告内容因素(内容质量和信源可靠)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交互式社交媒体广告的广告认知;用户的广告认知通过影响广告态度显著正向影响共情表达和购买意愿;共情表达意愿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本文为企业进行社交媒体广告投放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社交媒体广告研究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社交媒体 社交媒体广告 效果层级模型 共情表达
下载PDF
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影响疼痛共情——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伟芳 郭永兴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5-592,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个体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先以表情分界测验将被试分为高、低悲伤表情识别力组,之后让两组被试接受疼痛共情脑电测试。结果显示:在ERP成分N2、P3上,悲伤表情高识别力组观看疼痛与非疼痛图片时的波幅差异比... 本研究探讨了个体悲伤表情识别能力对其疼痛共情的影响。先以表情分界测验将被试分为高、低悲伤表情识别力组,之后让两组被试接受疼痛共情脑电测试。结果显示:在ERP成分N2、P3上,悲伤表情高识别力组观看疼痛与非疼痛图片时的波幅差异比低识别力组的更大。结果表明:悲伤表情识别能力会影响个体疼痛共情;悲伤表情高识别力个体在疼痛共情的早期自发加工以及晚期有意识认知评价之上,均强于悲伤表情低识别力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共情 悲伤表情 面部表情识别 ERP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同理心表达的教学成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邵伟婷 李柏芝 +1 位作者 凤华 唐仕元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存在障碍,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他们无法正确反应别人的情绪,在社交场合中缺乏同理心的表达,无法建立友谊。文章采用单一受试研究法中多基线跨被试的实验设计,针对3名自闭症儿童,采用故事脚本,运用娃娃或木偶通过假... 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存在障碍,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他们无法正确反应别人的情绪,在社交场合中缺乏同理心的表达,无法建立友谊。文章采用单一受试研究法中多基线跨被试的实验设计,针对3名自闭症儿童,采用故事脚本,运用娃娃或木偶通过假扮难过或疼痛引发同理的情境,并采用故事脚本及口语提示系统和强化方式结合的包裹式干预方法教导自闭症儿童的同理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此教学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同理心表达的教学成效显著,且有较好的维持和泛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同理心表达 提示系统 强化
下载PDF
共情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晓雷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6期118-119,共2页
从心理学讲,每个人都希望被接纳、被喜欢、被欣赏,共情是打开人际关系这扇大门的金钥匙。让大学生了解共情的层次、要素及步骤,学会不同气质类型人员的共情引导,提升情绪识别能力,帮助大学生用共情这把金钥匙打开人际关系的大门,以更好... 从心理学讲,每个人都希望被接纳、被喜欢、被欣赏,共情是打开人际关系这扇大门的金钥匙。让大学生了解共情的层次、要素及步骤,学会不同气质类型人员的共情引导,提升情绪识别能力,帮助大学生用共情这把金钥匙打开人际关系的大门,以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自我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人际关系 气质类型 情绪表达
下载PDF
古代诗词移情手法的历史溯源
10
作者 孙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9-42,共4页
移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最具抒情的表现手法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举例论述了移情在古代诗、词中的发展过程,并指出这一表现方式的基本完善是在唐、宋时期。最后试将移情的表现手法分出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在表... 移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最具抒情的表现手法之一,但长期以来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举例论述了移情在古代诗、词中的发展过程,并指出这一表现方式的基本完善是在唐、宋时期。最后试将移情的表现手法分出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在表达感情所起的不同作用。通过对移情的举例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诗、词这一独特抒情表现手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词 移情 表现手法
下载PDF
疼痛面孔注意加工中共情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14
11
作者 颜志强 王福兴 苏彦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3-579,共7页
疼痛的威胁警示与趋近救助冲突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结合点探测范式与眼动技术,以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探讨共情在疼痛功能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收集了33名被试的有效眼动数据,结果发现,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疼... 疼痛的威胁警示与趋近救助冲突近来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结合点探测范式与眼动技术,以疼痛面孔和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探讨共情在疼痛功能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收集了33名被试的有效眼动数据,结果发现,与中性面孔相比,被试对疼痛面孔图片的早期注意定向更快(首次注视到达时间更短)、晚期注意维持更长(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与低共情组相比,高共情组被试对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更长,分组分析显示只有高共情组对疼痛面孔的总注视持续时间比中性面孔长。结果表明,被试存在疼痛面孔注意偏向,被试的共情水平可能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影响其在注意维持阶段对疼痛威胁的知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 疼痛面孔 注意 眼动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共情过程中能力缺陷量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廖梦怡 陈靓影 +1 位作者 张坤 王广帅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9,共9页
共情缺陷是导致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重要因素。研究选取了28名3-7岁的自闭症和正常发展儿童,通过生理信号、面部表情和认知绩效等多模态数据的分析,探讨自闭症儿童共情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分析自闭症儿童共情缺陷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 共情缺陷是导致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的重要因素。研究选取了28名3-7岁的自闭症和正常发展儿童,通过生理信号、面部表情和认知绩效等多模态数据的分析,探讨自闭症儿童共情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分析自闭症儿童共情缺陷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能力缺陷主要体现在较差的认知共情能力和较差的面部表情模仿能力;自闭症儿童的共情过程存在正常的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异常的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因此,自闭症儿童共情能力的干预重点应聚焦认知调节过程中认知共情能力的提升和表情模仿能力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缺陷 情绪共情 认知共情 生理信号 面部表情识别
原文传递
孤独症儿童表情识别与共情和系统化特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雅芬 张玲 +2 位作者 潘宁 许才娟 金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索孤独症儿童共情和系统化特质、表情识别特征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招募6~11岁孤独症儿童至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体质与行为研究中心进行评估,年龄、性别匹配的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各2l例,使用共情/系统... 目的探索孤独症儿童共情和系统化特质、表情识别特征及两者之间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招募6~11岁孤独症儿童至中山大学儿童青少年体质与行为研究中心进行评估,年龄、性别匹配的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各2l例,使用共情/系统化问卷和“中国人物静态表情图”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试,比较其共情维度分(EQ)、系统化维度分(SQ)、该量表总分(EQ—SQ)、以及命名和匹配7种基本表情的正确率。结果(1)孤独症组儿童的EQ[(20.3±9.5)vs(30.90±9.8)]、SQ[(17.7±5.4)vs(30.9±9.8)]以及EQ—SQ[(37.9±10.9)vs(57.2±17,7)]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孤独症组儿童命名中性、吃惊和讨厌3种表情的正确率低于正常儿童组(均P〈0.05),命名其余表情的正确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孤独症组儿童匹配中性、高兴、害怕、讨厌表情的正确率低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其余表情的正确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正常组儿童命名表情的正确率与EQ、SQ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0.62,均P〈0.05),而孤独症组表情命名正确率仅与EQ得分呈正相关(r=0.87,P〈0.001)。结论孤独症儿童共情和系统化能力不足、部分基本表情识别能力低,其表情识别能力不足可能与共情特质有关,而与系统化特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共情系统化特质 表情识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