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解实践中女性主体性意识及其功能分析
1
作者 万星辰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0-54,共15页
《红楼梦》文本对“玫瑰露与茯苓霜案”的调解过程展开叙述,以功能性视角阐述女性引导调解实践的行为线索,诠释了女性主体性思想特征及其意识表现。案件系列情节涉及复杂的宗族政治、人情往来和社会结构,在历时性和空间性的描述中展现... 《红楼梦》文本对“玫瑰露与茯苓霜案”的调解过程展开叙述,以功能性视角阐述女性引导调解实践的行为线索,诠释了女性主体性思想特征及其意识表现。案件系列情节涉及复杂的宗族政治、人情往来和社会结构,在历时性和空间性的描述中展现出女性群体在司法领域中行为类型和主体性意识投射。在解决某个法律问题时,展现出基于“情理”和“礼法”之下的“和谐善治”争议解决观。本文通过分析女性主体性意识及其行为逻辑,丰富了和谐规约之中关于法律规则运用和执行意涵,而女性参与治理的行为再次形成增强女性主体性的媒介,促使女性话语向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中心功能区转移。该典型案例实质地打破了法律治理领域对女性主体的隔离,构建出实用理性和道德理性支配之下的角色伦理及其伦理效用评价框架,进一步丰富争议化解社会治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 和谐规约 情理结构 实用理性
原文传递
论《乐记》本体论与宇宙论同构的礼乐意义阐释
2
作者 刘进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8-32,共5页
《乐记》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人的情理诠释为礼乐的本源意义。《乐记》礼乐意义论的诠释逻辑是在以宇宙论赋予礼乐神圣意义的同时又把天道还原为人的情理。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互文结构的阐释逻辑具有双重原因,即儒家"述而不作"... 《乐记》从本体论的角度将人的情理诠释为礼乐的本源意义。《乐记》礼乐意义论的诠释逻辑是在以宇宙论赋予礼乐神圣意义的同时又把天道还原为人的情理。这种本体论与宇宙论的互文结构的阐释逻辑具有双重原因,即儒家"述而不作"的阐释学传统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礼乐意义的情理内涵反映了礼乐本身的实践精神和超越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意义 天道 情理 互文结构
下载PDF
《牡丹亭》的剧情结构与思想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建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牡丹亭》以情理冲突为主线,剧情以由生而死、唤死回生、翁婿冲突三段为主体,折叠式结构具有内在的完整统一性,支撑了作品深刻思想的表现。《牡丹亭》将矛盾对立形象的设置由《紫箫记》、《紫钗记》的恶人恶行转为表现善人恶行,杜丽娘... 《牡丹亭》以情理冲突为主线,剧情以由生而死、唤死回生、翁婿冲突三段为主体,折叠式结构具有内在的完整统一性,支撑了作品深刻思想的表现。《牡丹亭》将矛盾对立形象的设置由《紫箫记》、《紫钗记》的恶人恶行转为表现善人恶行,杜丽娘形象也发生了现实性回归,这是对社会生活更为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情理冲突 整一性结构 思想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