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6年级小学生师生关系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继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49,共4页
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师生关系中的教学关系、情感关系和地位关系三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学生最喜欢和最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各方面表现予以表扬、鼓励和肯定,最害怕因学习退步、表现不好等受到老师的批评。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学关系 情感关系 地位关系
下载PDF
个性化契约、组织自尊与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胡玮玮 丁一志 +2 位作者 罗佳 王星勇 朱紫蓝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个性化契约是基于员工能力与需求,企业与员工协商达成的个性化的工作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在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契约如何通过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发生作用,以及情感性关系... 个性化契约是基于员工能力与需求,企业与员工协商达成的个性化的工作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有效工具。本研究在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的个性化契约如何通过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发生作用,以及情感性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任务性与发展性个性化契约通过提升组织自尊,促进知识共享行为;情感性关系反向调节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的正向作用,也反向调节个性契约通过组织自尊对知识共享行为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契约 组织自尊 情感性关系 知识共享行为
原文传递
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对其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网络资源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庄晋财 芮正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94-101,共8页
农民工创业群体逐渐壮大,但是农民工新创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其创业绩效和创业质量受到很大制约。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然而农民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往往受限于内部资源不足,社会关系成为新企业获取异质性资... 农民工创业群体逐渐壮大,但是农民工新创企业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其创业绩效和创业质量受到很大制约。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异质性资源,然而农民工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往往受限于内部资源不足,社会关系成为新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网络资源观,构建"网络关系—异质性资源—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在对安徽、江西和江苏三省创业农民工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农民工创业者的"情感型"关系与"工具型"关系对其新创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以及相互间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情感型关系能促进异质性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获取;工具型关系能促进异质性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与市场资源的获取;财务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市场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 情感型关系 工具型关系 农民工创业 新创企业竞争优势
下载PDF
传统价值观真的会抑制员工建言吗——以儒家价值观为基础 被引量:7
4
作者 游敏惠 苗方青 李忆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487-493,共7页
实证研究了以心理安全感为中介变量,情感性同事关系为调节变量,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尊从权威和宽忍利他均显著正向影响两种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在两种儒家价值观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两种... 实证研究了以心理安全感为中介变量,情感性同事关系为调节变量,儒家传统价值观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尊从权威和宽忍利他均显著正向影响两种建言行为。心理安全感在两种儒家价值观与建言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在两种价值观和抑制性建言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两种价值观与促进性建言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性同事关系正向调节心理安全感与抑制性建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从权威 宽忍利他 建言行为 心理安全感 情感性同事关系
下载PDF
基于外显特征和互动过程的信任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吴长顺 齐成斌 《软科学》 CSSCI 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
收集了来自制造企业152位采购人员的实证证据,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供应商组织特征、供应商销售人员特征、组织互动以及人际互动对因变量"采购商对供应商的信任"的影响。
关键词 信任 销售人员的专业性 供应品质 供应商的声誉 情感性关系
下载PDF
谁是“正确”爱人:双重管窥下情感关系的客体化与科学化——以婚姻纪实观察综艺《再见爱人》为例
6
作者 程惠子 《媒介批评》 2024年第1期199-213,共15页
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将离婚或情侣关系破裂看作一个“不爱”的情感过程,将情感视作成就一段关系或破坏一段关系的“要害”。节目的观察模式使得节目之外的观众在与观察团共同观看的同时,亦成为旁观观察团的旁观者。观察团对于个体情感... 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将离婚或情侣关系破裂看作一个“不爱”的情感过程,将情感视作成就一段关系或破坏一段关系的“要害”。节目的观察模式使得节目之外的观众在与观察团共同观看的同时,亦成为旁观观察团的旁观者。观察团对于个体情感的整理和夫妻相处模式的重述将情感转化为可供讨论和研究客体对象,无形中达成了对观众的情感教育,也试图推动观众展开对婚姻中情感关系及情感现代性的思考;但爱情本身也在被重述和被解读的过程中演变为一种科学,神秘性与神圣性被渐次解构之时,观众自然对爱情祛魅。节目设立初衷延续情动理论的思考,试图探究情感关系中的复杂性,但被客体化、科学化的情感关系经过技术处理,其内部危机看似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却产生了情感价值的悖论,亦使得情感关系分析重回理性与情感二元对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关系 客体化 科学化 情感现代性
下载PDF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变迁:从重情感到讲理性?——以同学关系“变质论”为切入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波 《中国研究》 2019年第1期129-141,223,共14页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变迁常常被置于现代化理论范式中来进行解释,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际关系模式发生了从情感性关系到工具性关系的转变。事实上,我国的文化传统里并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情感性关系,我们拥有的也只是一种包融情感、理性... 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变迁常常被置于现代化理论范式中来进行解释,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际关系模式发生了从情感性关系到工具性关系的转变。事实上,我国的文化传统里并不存在所谓纯粹的情感性关系,我们拥有的也只是一种包融情感、理性、义务等多种成分的、未分化的混合型关系,因此,社会转型以来的人际关系变迁并非一个从重情感到讲理性的单线进化过程,而是一个情感和理性同时都得到凸显和张扬的双线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变迁 情感性关系 工具性关系 理性化浪漫化
下载PDF
向上流动意味着向下放弃吗?——农村大学生与父母间的情感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可欣 郭仕豪 吴奇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6,105,共9页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向上流动的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业与社会表现,而较少关注他们与家庭的情感联系。本研究利用全国范围的定量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数据,探索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农家子弟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父母的情感联系。研究发现,...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向上流动的农村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业与社会表现,而较少关注他们与家庭的情感联系。本研究利用全国范围的定量调查数据以及访谈数据,探索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农家子弟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与父母的情感联系。研究发现,从本科、硕士到博士阶段,农家子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呈现出“U型”趋势,从最初的感激亲密到中期的埋怨疏离,最后走向了更高层次的包容理解,本科后期至硕士教育阶段成为农家子弟与父母间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这种情感关系的起伏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生重大事件有关,这些事件触发了根植于城乡二元结构间的资源与文化不平等,使这些农家子弟饱受“阶层的隐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向上流动 农村父母 情感关系
下载PDF
援外身份转变中的情感调适与互动策略——以中国援W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
9
作者 郭先举 王元腾 《政治人类学评论》 2023年第2期222-295,335-342,8,共83页
在援助实践中,一种理想的效果是,援助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双方还能达成情感上的共融相通。本文以一个在东非W国的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来分析农技专家与当地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处于... 在援助实践中,一种理想的效果是,援助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同时双方还能达成情感上的共融相通。本文以一个在东非W国的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例,来分析农技专家与当地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处于高度不确定的海外环境,援助专家在面临生理和心理双重困境时需要完成个体身份的“他者”转换,并实现情感上的适度调整,与当地社会进行适当合理的互动,才能有助于援助项目的顺利开展。在四组案例中,农技专家在与农技中心的厨师、司机、协调员和实习工人互动时有着不同的情感类型,包括相互包容、换位体验、认知错位和突发误会等;从而后续的互动双方也相应呈现不同的策略,如移情思考、提高认知阈值和引入第三方协调等方式;最终,上述四种互动类型分别取得了信任提升、彼此体谅、情感协调和误会消弭的良性互动结果。上述“情感—互动”关系模式的总结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对外援助实践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援助 农业技术专家 身份转变 情感调适 互动策略
原文传递
浮石印象
10
作者 黄晓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浮石身上所有一切,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似乎都矛盾着冲突着,其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湖南男人的共性特点是矛盾的,其外表和内心同样是矛盾的。但看似矛盾的背后,却有一个哲学的必然,这就是浮石及其小说带给大众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十分典型地... 浮石身上所有一切,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似乎都矛盾着冲突着,其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湖南男人的共性特点是矛盾的,其外表和内心同样是矛盾的。但看似矛盾的背后,却有一个哲学的必然,这就是浮石及其小说带给大众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十分典型地体现于浮石的文字以及他对作品中人物情感关系的演绎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 矛盾冲突 小说语言 情感关系 独特魅力
下载PDF
从婚恋视角解读《桥》中“桥”的意象
11
作者 吴珊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9期127-129,共3页
《桥》是废名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通过解读《桥》中的"桥"意象,探寻作者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废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了这部小说中,通过小林、琴子和细竹之间的情感关系,诠释了对爱情的向往、抉择以及对女子命运的思索。... 《桥》是废名颇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通过解读《桥》中的"桥"意象,探寻作者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废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了这部小说中,通过小林、琴子和细竹之间的情感关系,诠释了对爱情的向往、抉择以及对女子命运的思索。"桥"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具有浓厚的彼岸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 爱情 意象 彼岸
下载PDF
陆游与继配王氏的情感关系探析
12
作者 郭彦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0-82,共3页
在陆游的家庭和情感关系中,继配王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又不容忽视的角色。从陆游为数不多的有关王氏的诗作、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与王氏相敬如宾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尊重、关怀和感激。陆游与王氏的感情,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是对家庭的... 在陆游的家庭和情感关系中,继配王氏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又不容忽视的角色。从陆游为数不多的有关王氏的诗作、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与王氏相敬如宾的关系,这其中包含了尊重、关怀和感激。陆游与王氏的感情,从伦理道德角度看,是对家庭的共同的责任;从心理学角度看,陆游对王氏的感情或可解读为"移情",是对上一段感情所留有的情感阴影的转移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王氏 情感关系 移情
下载PDF
基于典型案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情感关系考察
13
作者 汪青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随着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该文旨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关系,结合典型案例对贫困大学生情感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分析贫困大学... 随着社会对贫困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该文旨在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关系,结合典型案例对贫困大学生情感关系进行考察,总结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情感关系特征,探索家庭困难大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困难大学生 情感关系 典型案例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的转化 被引量:22
14
作者 周建国 童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49-52,共4页
人们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 ,与此相应 ,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情感型人际关系和理性型人际关系。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结构... 人们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结构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而人的需要又可以简单地分为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 ,与此相应 ,人际关系结构可以分为情感型人际关系和理性型人际关系。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 ,由于受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人际关系结构明显表现为以情感为核心 ,重情不重理是传统中国人行为的普遍逻辑。但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人际交往中理性成分日益增加 ,人际关系结构表现出由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向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变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际关系结构 情感型人际关系结构 理性型人际关系结构
下载PDF
儒法传统与“关系信任”的指向——兼论中国人社会关系的分类与区隔 被引量:14
15
作者 沈毅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54,M0005,共23页
儒家伦理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特殊主义的差序式“关系信任”的根源。如果从更宽泛的文化传统来看,儒家伦理始终具有“推己及人”的社会信任建构作用,而法家功利主义传统则对某种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建构起到了核心作用。“大传统”的儒... 儒家伦理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特殊主义的差序式“关系信任”的根源。如果从更宽泛的文化传统来看,儒家伦理始终具有“推己及人”的社会信任建构作用,而法家功利主义传统则对某种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建构起到了核心作用。“大传统”的儒法张力反映在“小传统”的人际交往实践中,分别形成了附着于儒家伦理的以紧密性“情义”嵌入及“关系信任”为核心指向的“深度感情关系”,以及在法家思维作用下生成的某种缺乏信任而以纯粹利益为导向的“功利交换关系”。此外,现阶段互动较少而曾经单向受恩的“恩义负欠关系”与双向弱嵌入的“普通人缘关系”,则受到儒家伦理与道家思维的潜在作用。以深度人伦嵌入的“关系信任”为核心基础的“关系共同体”,对中国市场经济之中民营企业的充分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应该是儒家伦理在当今社会的生命力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信任 儒家伦理 法家思维 深度感情关系 功利交换关系
原文传递
市场化关系嵌入中的“义尽利散”与“互惠共赢”——基于某农贸公司亲缘关系实践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沈毅 李叶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1-100,M0005,共21页
本文以典型案例研究为基础,厘清了某农贸公司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及其两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合作之结果:义利紧张失衡的"义尽利散"与义利转化融合的"互惠共赢"。第一个阶段,核心血缘的亲兄妹关系虽然前期合作较为和谐,... 本文以典型案例研究为基础,厘清了某农贸公司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及其两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合作之结果:义利紧张失衡的"义尽利散"与义利转化融合的"互惠共赢"。第一个阶段,核心血缘的亲兄妹关系虽然前期合作较为和谐,但施恩自居式的"恩义负欠关系"认知,往往使得一方产生较高的"关系回报"预期,由此加剧的义利紧张失衡最终导致了关系破裂与合作失败的"义尽利散"。第二个阶段,相对疏远的表亲关系由雇佣关系发展成为生意上的合伙人,两者之间原有关系基础的"情义期待"预期较低,双向尽力付出更多的"情分"反而可能发展为义利融合的感恩互惠式"深度感情关系"。因此,双方动态交往过程之中相互的"情义期待"与"关系回报"的认知匹配与义利判定,往往是影响市场化合作关系进退及其经营后果的核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嵌入 情义期待 关系回报 恩义负欠关系 深度感情关系
原文传递
机器人并不“冰冷”:消费者与智能社交机器人的情感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伟 董悦 李纯青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1,共14页
在缺乏家人、朋友和宠物陪伴以及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智能社交机器人未来在日常陪护、情感陪伴和情感抚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虽然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消费行为多有关注,但聚焦于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还极为稀缺。因此,... 在缺乏家人、朋友和宠物陪伴以及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智能社交机器人未来在日常陪护、情感陪伴和情感抚慰方面将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虽然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消费行为多有关注,但聚焦于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还极为稀缺。因此,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人机情感关系的研究,从关系类型、形成机制和影响后果三个方面总结出人机情感关系研究的现有理论框架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全景式呈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脉络,启发学者们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同时,本文也为人工智能企业选择合适的目标群体、开展情感导向的智能社交机器人设计以及政府制定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业规范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交机器人 人机情感关系 消费者行为
原文传递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驾驶人人际与情绪危险性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萌 娄胜利 丁亮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为评价和研究驾驶人的人际关系质量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利用情绪状态可测定的特性,采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工具,建立人际-情绪危险性网络模型,并利用530个情绪与人际关系的有效样本作为建模样本占总样本量的80.7%,127个样本作为测... 为评价和研究驾驶人的人际关系质量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利用情绪状态可测定的特性,采用反向传播(BP)人工神经网络工具,建立人际-情绪危险性网络模型,并利用530个情绪与人际关系的有效样本作为建模样本占总样本量的80.7%,127个样本作为测试样本,反复对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分别取得了建模样本68.3%的正确率,测试样本70.1%的正确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人际与情绪危险性模型,在系统关系不明确的状态下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驾驶人尤其是职业驾驶人安全管理和自我检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驾驶安全 人际-情绪关系 危险性模型 BP神经网络 SPSS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主客体积极情感关系开展就业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丹 吴培源 黄意甜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9期5-8,共4页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把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主客体,充分发挥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对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如虎添翼。从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骨干力量的角度出发,对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把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主客体,充分发挥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对于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如虎添翼。从辅导员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骨干力量的角度出发,对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论述辅导员基于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并提出辅导员从真诚知学生、真心爱学生、真情待学生三方面入手构建教育主客体间积极情感关系促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主客体 积极情感关系 就业指导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杜诗体物艺术新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杜诗体物艺术中体现出诸种新变因素:杜甫的山水诗,是在具体的时空关系中凸显特定的山水风物及其对人的现实影响;杜甫重新确立了独立咏物诗的传统,并作出重大发展:一是通过刻画来发掘事物的独特比喻意义,二是移情入物;杜甫对体物技巧的... 杜诗体物艺术中体现出诸种新变因素:杜甫的山水诗,是在具体的时空关系中凸显特定的山水风物及其对人的现实影响;杜甫重新确立了独立咏物诗的传统,并作出重大发展:一是通过刻画来发掘事物的独特比喻意义,二是移情入物;杜甫对体物技巧的深化还体现在逻辑性和实证性的加强,以及对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关注。由此而显示的新变方向是:形而下化、反典型化和对经验广度的追求,这也是抒情诗达到顶峰后诗歌变化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物关系 独特性 实证 复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