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学说及其“性格因” 被引量:8
1
作者 孙孔懿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6期115-129,共15页
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学说酝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关涉实践与理论的重大选题,是她对当时教育忽视情感现象的审察、追问、深思,与她在理论学习时触发的灵感相撞击的产物,她视之为自己学术生涯的"安身立命之根"并为之付出... 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学说酝酿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关涉实践与理论的重大选题,是她对当时教育忽视情感现象的审察、追问、深思,与她在理论学习时触发的灵感相撞击的产物,她视之为自己学术生涯的"安身立命之根"并为之付出三十余年的心血。1993年出版的《情感教育论纲》是情感教育学说初步形成的标志,此后,该学说经作者反复锤炼、充实、完善、传播、拓展,在教育价值、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教师发展等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到今天已形成全国性的情感教育思潮,冲击着现实教育的若干弊端,开创教育的美好未来。古往今来大凡有影响的人文学说,既是社会和时代的深刻反映,实践和理论的客观需要,也是学说倡导者自身性格的外化,即所谓"有其人,然后有其说"。朱小蔓教授的情感教育学说,正是她充沛情感的理性外溢。多情的天性与多彩的生活体验,赋予她的教育学说以蓬勃的生命活力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增进着她的学说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小蔓 情感教育学说 情感教育思潮 “性格因”
下载PDF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三重逻辑
2
作者 王鑫 鞠玉翠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蔡元培作为中西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美育事业的先驱。他的美育思想彰显了一种浸润全人生、全范围的“大美育”智慧,蕴含着一种“以美化人”的旨趣,包含三重逻辑:从“个体小我”来看,他提出“情育论”“宁静人生观”等观点,用美育... 蔡元培作为中西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美育事业的先驱。他的美育思想彰显了一种浸润全人生、全范围的“大美育”智慧,蕴含着一种“以美化人”的旨趣,包含三重逻辑:从“个体小我”来看,他提出“情育论”“宁静人生观”等观点,用美育陶冶人的感情和感性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发展,使人的性灵趋向敏锐、活泼;从“群体大我”来看,他提出“津梁说”“五育并举”等主张,将美育当作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用美育涵养人的道德修养,引导人们形成高尚纯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社会组织”来看,他发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时代召唤,将美育视为一种启蒙教育,承担创造中国新文化、改造国民性、重振民族精神信仰的重要任务。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蕴藏着诸多超时代智慧,为新时代美育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启示与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美育 情育论 津梁说 五育并举 以美育代宗教
下载PDF
论蔡元培的情育思想
3
作者 王列盈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8-41,共4页
情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起着沟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构建新的人格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它是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情育思想批判继承、对西方文明反思的结果,是构建完全人格的结果,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理... 情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它起着沟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构建新的人格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它是蔡元培对中国传统情育思想批判继承、对西方文明反思的结果,是构建完全人格的结果,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理想新国民的追求。这一思想的研究对端正我们当今的育人理念以及德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情育思想 特点 启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