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ression of pax-6 in rhesus monkey of optical defocus induced myopia and form deprivation myopia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兴武 葛坚 +2 位作者 邓文国 陈晓莲 黄娟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22-726,共5页
Background Pax-6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y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pax-6 in the axial myopia produced by hyperopic optical defocus and form deprivation in infant ... Background Pax-6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ye development.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pax-6 in the axial myopia produced by hyperopic optical defocus and form deprivation in infant monkeys Methods Among seven normal infant rhesus monkeys (aged 1 to 1 5 months), five wore -3 00 D spectacle lenses over their right eyes and zero-powered lenses over their left eyes Monocular form deprivation was produced by eyelid fusion in two monkeys Ten weeks later, the monkeys were sacrificed by an overdose of barbiturates and their eyes were removed immediately A 5 mm×5 mm button of retina and sclera was taken from the posterior poles along with a 4-mm optic nerve RNA was isolated separately from each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tissues After that,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was used for determining gene expression in the retina, sclera and optic nerve Semi-quantitative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on the PCR products Results As expected, the optically induced hyperopic defocus and the form deprivation produced myopic growth For the lens-treatment monkeys, pax-6 gene expression in the retinas of the defocused ey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retinas of the left eyes ( t =5 703, P =0 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analogou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ax-6 expression in the scleras or the optic nerves For the two form-deprived monkeys,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pax-6 gene expression in the retinas or the optic nerves Conclusion The result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ax-6 was enhanced by hyperopic defocus in the infant monkey retina suggests that pax-6 may be involved in vision-dependent eye growth and emmetrop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6 · emmetropization · retina · sclera · optic nerve · monkey
原文传递
人眼和动物眼视觉系统发育的正视化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瑞卿 周翔天 吕帆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在视觉环境的刺激下 ,眼部各屈光成分互相协调发展 ,最终发育成正视眼 ,此过程被称为“正视化”。正视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已经在很多动物体上 ,包括人在内得到验证。本研究对几种常用于近视研究的动物正视化过程做一综... 在视觉环境的刺激下 ,眼部各屈光成分互相协调发展 ,最终发育成正视眼 ,此过程被称为“正视化”。正视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已经在很多动物体上 ,包括人在内得到验证。本研究对几种常用于近视研究的动物正视化过程做一综述并与人做了简单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正视眼 眼部 屈光 近视 人眼 刺激 过程研究 对比 视觉环境
下载PDF
正常幼年豚鼠视觉发育的正视化过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瑞卿 赵海岚 +2 位作者 胡娱新 吴荒 苏冠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正常豚鼠眼球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豚鼠作为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刚出生的英国种三色豚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第0、1、2、3、5、7、9和11周测量其中一组豚鼠的屈光力(R)、角膜曲率... 目的:研究正常豚鼠眼球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为豚鼠作为近视研究的动物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刚出生的英国种三色豚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分别在第0、1、2、3、5、7、9和11周测量其中一组豚鼠的屈光力(R)、角膜曲率半径(RCC)、前房深度(AS)、晶状体厚度(CL)、玻璃体腔长度(VC)和眼轴总长度(AL)。将左右眼测量值合并在一起分析正视化过程中各屈光成分的变化规律。RCC、AS、CL、VC、AL和R分别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各组中左右眼的R、RCC、AS、CL、VC和AL差异无显著性(P>0.05),雌雄鼠的R、RCC、AS、CL、VC和AL差异无显著性(P>0.05)。豚鼠出生时为远视[(+5.25±0.22)D],以后远视度数逐渐下降,到11周龄达(+1.34±0.61)D并趋于稳定(P=0.215)。RCC出生时为(3.23±0.01)mm,AS出生时为(1.20±0.00)mm,CL出生时为(2.72±0.02)mm和VC出生时为(3.27±0.01)mm,4项参数在出生后的3周内总体呈上升趋势;3周后除了AS基本保持不变,其他3个参数仍在逐渐增加。AL[出生时为(7.19±0.02)mm]发生了明显的延长(P<0.05)。各参数与屈光力的相关性分析,其中VC与屈光力密切相关(r=-0.818,P<0.01),其他5个参数与屈光力呈中等相关(r=-0.558~-0.680,P<0.01)。结论:在视觉发育期内,豚鼠的各项屈光参数均向正视化发展,完成正视化的时间在9~11周。正视化进程主要与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正视化 眼球 生长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君舒 葛坚 +2 位作者 钟兴武 高前应 黄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研究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4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8)两组,A组猴双眼均配戴+3.00D镜片,造成近视性光学离焦;B组猴双眼均配戴0.00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4... 【目的】研究近视性光学离焦对幼恒河猴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将14只20~40天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8)两组,A组猴双眼均配戴+3.00D镜片,造成近视性光学离焦;B组猴双眼均配戴0.00D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4、6、8和12周给所有动物进行屈光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以动态观察在两种不同干预条件下,幼猴眼球生长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后A、B两组猴右左眼玻璃体腔长度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眼玻璃体腔长度均逐渐增加。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比对照组猴双眼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加要少(近视性离焦组0.41mm(S=0.17);对照组0.70mm(S=0.18),P=0.01。戴镜前后所有猴右左眼屈光度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观察期内,所有猴双眼均朝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戴镜12周后,近视性离焦猴双眼屈光度减少1.3D(S=1.5),与对照组的2.3D(S=1.3)似较慢,但P=0.205。【结论】近视性离焦可干预幼恒河猴的正视化过程,表现为玻璃体腔生长延缓,形成相对的远视状态,提示临床上婴幼儿屈光不正的矫治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光学离焦 恒河猴 正视化 屈光不正
下载PDF
学龄儿童远视流行病学及其正视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玲 钱学翰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2-396,共5页
远视是影响学龄儿童视力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眼病之一。由于基因、种族和环境等的影响,以及不同学者所做研究制定的标准不同,世界各地学龄儿童远视的患病率差异较大。笔者就学龄儿童远视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眼部结构和生长模式进行综述... 远视是影响学龄儿童视力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眼病之一。由于基因、种族和环境等的影响,以及不同学者所做研究制定的标准不同,世界各地学龄儿童远视的患病率差异较大。笔者就学龄儿童远视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眼部结构和生长模式进行综述,探讨正视化机制以及一些远视儿童随年龄增长可以不再依赖眼镜而其他儿童需长期配戴眼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学龄儿童 正视化 患病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去调节后远视性光学离焦对幼年豚鼠眼球发育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诗琪 李文涛 +5 位作者 陈英 徐青林 林丽霞 廖韵如 李晓柠 杨智宽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35-338,344,共5页
目的研究去调节后豚鼠眼球对不同离焦信号的识别及其对眼球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120只1周龄体重约100g幼年豚鼠按离焦程度及调节随机分为6组(初始每组20只.最终参与数据分析保留调节未离焦组为20只,其余名组均为15只)... 目的研究去调节后豚鼠眼球对不同离焦信号的识别及其对眼球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120只1周龄体重约100g幼年豚鼠按离焦程度及调节随机分为6组(初始每组20只.最终参与数据分析保留调节未离焦组为20只,其余名组均为15只):保留调节未离焦组、去调节未离焦组、一2D离焦组、一4D离焦组、一6D离焦组、一8D离焦组(所有离焦组均为双眼去调节后戴镜,保留调节组使用生理盐水点眼,去调节组使用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均为每天1次)。此外另取5只相同批次豚鼠予以左眼去调节、右眼保留调节处理后跟踪测量对比双眼瞳孔直径变化,以观察睫状肌麻痹效果。实验开始前3d予1%阿托品滴眼液点双眼以达到睫状肌麻痹效果完全后双眼配戴镜片.保留调节组使用生理盐水点眼作为对照。于实验开始后当天和实验开始3周后分别检测其角膜曲率半径、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变化,结果取右眼数据。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重复测量分析。结果2个未离焦组间的各项眼球发育参数变化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离焦组内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去调节后豚鼠屈光度均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但相对于去调节未离焦组,所有离焦组均产生了相对性近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8.826,P〈0.01);同时随着离焦程度的增加,相对性近视以及眼轴增长的幅度也随之增大。去调节未离焦组、轻中度去调节离焦组(-2D、4D)分别与高度去调节离焦组(-8D)对比,它们之间的屈光变化值及眼轴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去调节未离焦组比较,远视性光学离焦使去调节的幼年豚鼠形成相对性近视,其幅度随离焦程度增大而增加,相对性近视与离焦程度之间存在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远视性离焦 对焦生长 正视化 调节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远视足矫对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佳 颜建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配戴完全远视矫正眼镜对正视化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990~1997年期间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66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95例远视不伴有内斜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共计161例,322只眼,全... 目的探讨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配戴完全远视矫正眼镜对正视化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收集1990~1997年期间在中山大学眼科中心66例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和95例远视不伴有内斜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共计161例,322只眼,全部患者用1%Atropine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将远视性屈光不正完全矫正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患者66例(132只眼)归为足矫组,远视性屈光不正部分矫正的普通远视患者95例(190只眼)归为欠矫组,采用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3、5、7、9岁时远视性屈光不正的变化趋势。结果足矫组患者,3岁屈光度(+5.45±2.22)D,5岁屈光度(+5.64±1.99)D,7岁屈光度(+5.48±2.05)D,9岁屈光度(+5.30±1.93)D。欠矫组患者,3岁屈光度(+3.98±2.14)D,5岁(+4.26±2.48)D,7岁(+3.97±2.43)D,9岁(+3.44±2.48)D。3±5岁,足矫组的远视屈光度增加+0.19D,欠矫组增加+0.28D(P〈0.05);5-7岁,足矫组的远视屈光度下降+0.16D,而欠矫组下降+0.29D(P〈0.05);7-9岁,足矫组的远视屈光度下降+0.18D,欠矫组下降+0.53D(P〈0.05)。将两组患儿的研究始末的屈光度改变作比较,足矫组从3~9岁远视屈光度平均减少了+0.15D,欠矫组则平均减小了+0.54D。结论配戴足度远视镜的3-9岁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比远视欠矫的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内斜视 光学矫正 远视性屈光不正 正视化
原文传递
持续性夜光灯照射对幼鸡眼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昌凡 曾骏文 +2 位作者 何明光 黄文勇 戴淑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性夜光灯照射对鸡眼球正视化的影响。方法24只幼鸡分为2组,光照组饲养在70Lux左右的弱光中;正常昼夜节律下为对照组。4周后,用视网膜检影观察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观察角膜曲率,并测量眼球直径、重量;角膜、巩膜、视网膜作... 目的观察持续性夜光灯照射对鸡眼球正视化的影响。方法24只幼鸡分为2组,光照组饲养在70Lux左右的弱光中;正常昼夜节律下为对照组。4周后,用视网膜检影观察屈光状态,角膜地形图观察角膜曲率,并测量眼球直径、重量;角膜、巩膜、视网膜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光照组的屈光状况组内差异大(+3.80±3.00)D,对照组(+2·23±0.48)D没有明显波动;光照组的角膜曲率为(4.08±0.24)mm,对照组为(3·75±0·15)mm(P=0.000);前后径2组没有明显差异(P=0.64),光照组赤道经为(13·97±0·64)mm,对照组为(13.16±0.42)mm(P=0.08);病理组织显示:光照组的角膜上皮基底层细胞增生活跃,胞核浓缩,基质层中的成纤维细胞多;巩膜软骨细胞表现胞体增大、核浓缩、胞浆丰富,细胞数目增多;视网膜比对照组薄,主要发生在内丛状层和感受器层,感受器层上方的油滴消失。结论持续性的夜光灯照明,干扰了幼年鸡眼的正视化进程,主要表现在鸡眼屈光状态的改变,角膜曲率增加,角膜平坦,赤道径增加。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角膜、巩膜增生明显,视网膜变薄,感受器层改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夜光灯照射 正视化 近视眼 远视眼
下载PDF
散光对儿童眼球正视化及弱视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景珂 胡聪 +1 位作者 李霞 何峰丽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散光对远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进程及视力变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此类患儿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间连续就诊时间长达5年及以上且病例资料完整的4~11岁远...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散光对远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进程及视力变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上此类患儿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1999年10月至2008年2月期间连续就诊时间长达5年及以上且病例资料完整的4~11岁远视患儿138例(258眼),按散光程度分为对照组(散光≤0.5 D,107眼)、散光1组(0.5 D<散光<1.0 D,85眼)和散光2组(散光≥1.0 D,66眼).比较5年中各组内相邻两年间及组间的球镜度数、视力差异,比较首次与第5年末散光度数的差异.年间、组间球性屈光度数及视力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首次检查与末次检查时的散光度数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散光1组的首次检查及第1、2、3年末的屈光度数相邻两年间球镜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与第4年、第4与第5年末球镜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散光2组的6次检查相邻两年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散光1组对应时间点两组间球镜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的球镜度数在首次及第1、2、3年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4、5年末,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6、7.58,P<0.05).对照组与散光1组首次与第1、2年末的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邻两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2组首次与第1年末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相邻两年间的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散光1组对应时间点两组间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2组与其他两组患儿的矫正视力在首次及第1年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2、3、4、5年末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2组5年后的散光度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40,P=0.021).结论 ≥1.0 D的散光可促进远视眼的正视化进程,但不利于弱视的治疗.轻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正视化 弱视 儿童
原文传递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for myopia:effect of age and keratometric values 被引量:2
10
作者 Amanda Nur Shinta Pertiwi Indra Tri Mahayana +2 位作者 Agus Supartoto Wasisdi Goenawan Suhardj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1年第5期744-749,共6页
AIM:To investigate demographic and preoperativ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 PRK)in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coho... AIM:To investigate demographic and preoperative factor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 PRK)in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luded myopic eyes(-0.50 to-8.75 D)with or without astigmatism(up to 3.50 D)enrolled at Dr.Yap Eye Hospital Yogyakarta.Trans PRK was performed using Technolaz 217 z100 excimer laser.Subjects were clustered into ametropia and emmetropia group based on 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ies(UDVA)3 mo post-operatively.Multiple preoperative and intraoperative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to obtain their effect on ametropia risk following trans PRK.RESULTS:A total of 140 eyes of 87 consecutive subjects were studied.Prevalence of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 PRK was 20(14.29%)eyes.Subjects in ametrop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older than the emmetropia group(31.80±14.23 vs 18.88±2.41,respectively;P<0.001).B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older age(OR=1.23),higher preoperative spherical equivalent(>-6 D;OR=12.78),steeper anterior keratometric readings(Kmax>45 D and mean K>44 D;OR=4.28 and 4.35,respectively)increased the risk of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 PRK.Adjuste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the incidence of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 PRK.Complications of trans PRK were overcorrection,suspected posterior keratoectasia and accommodation insuffiency.CONCLUSION:Older age can be the strongest factor for increasing ametropia risk following trans PRK.Cut-off points of Kmax and mean K at 45 and 44 D respectively are proposed as the predictors for ametropia following trans P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refractive surgery emmetropization OVERCORRECTION
下载PDF
周边视觉信号对幼恒河猴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君舒 郑华 +2 位作者 刘颖慧 陈子成 沙翔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观察周边形觉剥夺和中央形觉剥夺对幼恒河猴正视化的影响。【方法】19只3周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6)、C(n=7)三组,A组猴双眼均佩戴周边形觉剥夺镜片,B组猴双眼均佩戴中央形觉剥夺镜片,C组猴双眼均佩戴平光镜片... 【目的】观察周边形觉剥夺和中央形觉剥夺对幼恒河猴正视化的影响。【方法】19只3周龄的健康幼恒河猴随机分为A(n=6)、B(n=6)、C(n=7)三组,A组猴双眼均佩戴周边形觉剥夺镜片,B组猴双眼均佩戴中央形觉剥夺镜片,C组猴双眼均佩戴平光镜片作为对照。戴镜前及戴镜后2周及1.5、2、3个月给所有动物进行屈光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测量玻璃体腔长度,动态观察在不同干预条件下,幼猴眼球生长和屈光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戴镜前后,A、B、C三组猴右左眼玻璃体腔长度、屈光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期间,所有动物玻璃体腔长度均逐渐延长,屈光度均朝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戴镜3个月后,A组(周边形觉剥夺组)玻璃体腔长度(mm)的增加(1.25±0.36)明显大于C组(对照组,0.55±0.19,P=0.001),B组(中央形觉剥夺组)的增加(0.59±0.14)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7);A组远视度数(D)的减少(-4.44±1.33)明显大于C组(-1.83±0.58,P=0.000),屈光度朝更为近视的方向进展,而B组远视度数的减少(-2.25±0.31)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戴镜前后,角膜曲率Sim K值在组内或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幼恒河猴的正视化过程中,当周边视网膜接受的视觉信号和中央视网膜接受的视觉信号相互冲突时,周边视网膜接受的视觉信号发挥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视网膜 恒河猴 正视化 屈光不正
下载PDF
周边视网膜相对屈光度与近视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英 杨智宽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在正视眼或者低度远视眼中,周边视网膜呈相对远视屈光状态者比周边视网膜呈相对近视屈光状态者更容易发展为近视眼。正视眼周边视网膜呈轻度相对近视屈光状态,未矫正的远视眼周边视网膜呈稍大程度的相对近视屈光状态,未矫正的近视眼... 在正视眼或者低度远视眼中,周边视网膜呈相对远视屈光状态者比周边视网膜呈相对近视屈光状态者更容易发展为近视眼。正视眼周边视网膜呈轻度相对近视屈光状态,未矫正的远视眼周边视网膜呈稍大程度的相对近视屈光状态,未矫正的近视眼周边视网膜呈轻度相对远视屈光状态或比正视眼程度轻的相对近视状态。这两种观点已经被学者广泛接受。动物实验也证明异常视觉信号不仅能引起中央视网膜屈光不正,也能改变眼球后极部眼球形态和周边视网膜相对屈光不正的类型,并且黄斑切除并不影响正视化过程。相反,周边视网膜能单独调控眼球正视化过程并能对异常视觉信号起作用进而发展为各种屈光不正。临床研究表明,矫正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的框架镜片对近视眼进展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虽然,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是否促进近视进展的确切原因还不能肯定.但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两者之间可能有某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正视化 屈光不正 周边视网膜屈光不正
原文传递
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正视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翠娥 钟晖 +2 位作者 胡春红 吴敏 何焕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4期2955-2958,共4页
目的 研究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岁远视度在3.00DS~9.00DS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200例(336眼),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散瞳状态下给予配镜,配镜处方甲组(60例,108眼)... 目的 研究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岁远视度在3.00DS~9.00DS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200例(336眼),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散瞳状态下给予配镜,配镜处方甲组(60例,108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3/4,乙组(72例,116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2/3,丙组(68例,112眼)给予检影验光度数的1/2,每半年重新散瞳检影验光,按原方法配镜,连续观察3年屈光状态、视力、眼轴变化.结果 各组患儿的远视屈光度均逐年减少,平均每年递减度数乙组(+0.50±0.20)DS和丙组(+0.55±0.25)DS明显高于甲组(+0.31±0.21DS)(P〈0.01),丙组(68例,112眼)和乙组的平均每年递减度数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5);各组患儿的眼轴也逐年增长,平均每年递增轴长丙组(0.25±0.07)mm高于甲组(0.21±0.04)mm和乙组(0.22±0.06)mm(P〈0.05),甲组和乙组的平均每年递增轴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弱视治愈时间相比丙组(19.42±6.35)月长于甲组(17.76±5.48)月和乙组(17.31±5.13)月(P〈0.05),甲组和乙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程度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屈光状态及其正视化过程有影响,予保留其1/3的远视性光学离焦,有利于患眼的正视化;保留过多的远视性光学离焦不利于患儿的弱视治疗且散瞳状态下给予配镜可提高患儿戴镜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矫正 弱视 正视化
下载PDF
屈光矫正对远视儿童正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伟 蔚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远视儿童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方法对83例(166眼)6~9岁远视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儿童散瞳验光,配镜处方根据验光度数分别减少不同球镜度数。第1组减+1.00DS,第2组减+2.00 DS,第3组减+3.00 DS。连续观察3年的... 目的探讨远视儿童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屈光演变的影响。方法对83例(166眼)6~9岁远视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儿童散瞳验光,配镜处方根据验光度数分别减少不同球镜度数。第1组减+1.00DS,第2组减+2.00 DS,第3组减+3.00 DS。连续观察3年的屈光演变。结果各组患儿的远视屈光度均逐年降低,但平均每年递减度数第1组的明显低于第2组和第3组(P〈0.01);第2组和第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有影响,适量欠矫有利于中、高度远视儿童的正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屈光矫正 正视化
下载PDF
豚鼠眼球正视化过程中T-PA在脉络膜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平 吴建峰 +4 位作者 叶翔 黄杰 史德龙 宋惠欣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研究豚鼠正视化过程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在脉络膜上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三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3周龄、5周龄、7周龄、9周龄处死,并分离脉络膜,入组前与处死前进行屈... 目的研究豚鼠正视化过程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在脉络膜上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3周龄健康三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3周龄、5周龄、7周龄、9周龄处死,并分离脉络膜,入组前与处死前进行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检测。采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豚鼠脉络膜中T-PA mRNA的表达变化,ELISA测定脉络膜中T-P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入组前豚鼠屈光状态为远视状态,各组间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周龄的增加,3周龄、5周龄、7周龄、9周龄远视屈光度逐渐降低,眼轴长度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各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与入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CR及ELISA检测结果显示:脉络膜中T-PA mRNA及蛋白水平各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均在豚鼠发育到5周龄时表达量增加,与3周龄、7周龄、9周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周龄分别与7周龄、9周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7周龄TPA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与9周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豚鼠眼球发育和正视化过程中,脉络膜T-PA在5周龄时表达量显著增加,但在之后发育过程中表达量逐渐下降,9周龄时回落至3周龄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正视化 脉络膜 豚鼠
下载PDF
新生儿期不同月龄屈光发育的特征及间接接触蓝光照射对屈光发育影响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张恺耘 刘子源 +1 位作者 常艳美 邱伟强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月龄屈光发育的特征及间接接触蓝光照射对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曾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82例(164只眼)和出生时健康的婴幼儿64例(128只眼)作为...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月龄屈光发育的特征及间接接触蓝光照射对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曾行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82例(164只眼)和出生时健康的婴幼儿64例(128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6例(172只眼),女性60例(120只眼);年龄6~36个月,平均年龄(31.1±6.7)个月。根据是否在新生儿期接受过蓝光治疗,分为光疗组和对照组。检查并记录所有患儿出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双眼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散光度及散光轴位。年龄以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性别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患儿各时间段内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散光度及散光轴位经正态性检验为偏态分布,屈光状态各参数均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月龄与组别对屈光状态各值的影响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光疗组患儿80例(80只眼),对照组患儿74例(74只眼)。两组患儿月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P>0.05);性别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P>0.05)。光疗组患儿6月龄时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散光度及散光轴位分别为0.17(1.96)D、1.0(2.0)D、-1.25(1.0)D及75.5(155.3)°;对照组分别为-0.13(2.63)D、0.5(2.0)D、-1.20(1.0)D及93.5(138.0)°。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9,-0.939,-1.721,-0.555;P>0.05)。光疗组患儿12月龄时的等效球镜度、球镜度、散光度及散光轴位分别为0.17(1.98)D、0.51(1.88)D、-0.67(1.0)D及73.5(105.0)°;对照组分别为0.13(1.92)D、0.25(0.92)D、-0.94(1.0)D及90.0(109.0)°。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等效球镜度和球镜度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34,-2.353;P<0.05);散光度和散光轴位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 婴幼儿 屈光发育 正视化
原文传递
阿托品对单色光中豚鼠屈光发育的干预作用
17
作者 钱一峰 肖艳辉 +1 位作者 陈志刚 陆培荣 《眼科学报》 2018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目的:研究阿托品作用下豚鼠眼在不同单色光中的屈光发育情况。方法:24只2周龄3色种豚鼠被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蓝光(430 nm)、绿光(530 nm)和白光(色温5000k)中饲养。3组豚鼠的双眼从实验开始点1%阿托品滴眼液,1次/d,持续6周。实验前后测... 目的:研究阿托品作用下豚鼠眼在不同单色光中的屈光发育情况。方法:24只2周龄3色种豚鼠被随机分成3组,分别在蓝光(430 nm)、绿光(530 nm)和白光(色温5000k)中饲养。3组豚鼠的双眼从实验开始点1%阿托品滴眼液,1次/d,持续6周。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参数。结果:实验开始时3组各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起始时各组平均屈光度约为4.3 D。实验结束时白光组平均屈光度约为4.84D,绿光组约为3.47D,蓝光组约为6.19 D,3组间屈光度差异显著,且3组前后屈光度变化量比较差异显著。各组玻璃体腔长度在实验开始约为3.3 mm,实验结束时白光组约为3.25 mm,绿光组约为3.39 mm,蓝光组约为3.17 mm。此时白光组与绿光组玻璃体腔长度相比差异显著,绿光组与蓝光组相比差异显著,而白光组与蓝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时3组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品通过干预豚鼠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而影响单色光对屈光发育的作用,但单色光引起的屈光变化方向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视化 屈光不正 调节反应 阿托品 单色光 豚鼠
下载PDF
散光眼与近视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吉红云 汪芳润 +2 位作者 李军 胡磊 周晓东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眼的散光与正视化及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查4 ~7 岁和10 ~16岁两组对象的屈光情况,部分病例随访3 年以上,睫状肌麻痹下验光,角膜曲率计测角膜散光。随访3 ~12 岁混合散光患儿21 眼。鸡4... 目的:了解生长发育期眼的散光与正视化及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查4 ~7 岁和10 ~16岁两组对象的屈光情况,部分病例随访3 年以上,睫状肌麻痹下验光,角膜曲率计测角膜散光。随访3 ~12 岁混合散光患儿21 眼。鸡41 只于出生次日行单眼角膜散光术,另眼对照,观察屈光及A超和游标卡尺测球径。结果:散光发生率为71.4% 。4~7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远视屈光度分别降低+ 0.94±0.86D和+0 .58 ±0.48D,差异明显(t= 2.57,P<0.01) 。10 ~16 岁组中散光眼和无散光眼随访3 年以上平均近视屈光度分别增加-1.21±0 .63D和- 0.625 ±0.29D,差异显著(t= 5.85,P< 0.001)。混合散光眼3 年后多转变为复性近视散光。动物人工角膜散光可诱发低度近视屈光,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鸡实验眼轴长多大于对照眼,组织病理学无明显改变。结论:散光在人及动物生长发育期可加速眼的正视化及诱发眼的近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正视化 近视 生长发育期
下载PDF
高阶像差在屈光性弱视中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于风娟 宋海燕 +2 位作者 刘陇黔 邓应平 王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比较高阶像差在屈光性弱视眼与矫正视力正常眼中的分布特征,探讨高阶像差在弱视眼中的作用机制,评价高阶像差在弱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德国Wave Light公司的Allegro Wave Analyzer像差分析仪对74眼进行像差检查,将检查结... 目的比较高阶像差在屈光性弱视眼与矫正视力正常眼中的分布特征,探讨高阶像差在弱视眼中的作用机制,评价高阶像差在弱视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德国Wave Light公司的Allegro Wave Analyzer像差分析仪对74眼进行像差检查,将检查结果中的Zernike多项式的像差均方根值(RMS)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根据矫正视力分成视力正常组和弱视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间相比,RMS4、RMS5、RMS6和RM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视组明显高于视力正常组。两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均以RMS3为主,依次呈递减趋势。彗差和y轴彗差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阶像差增高和弱视形成有关。彗差、尤其是y轴彗差对矫正视力有重要的影响,提示弱视诊断应包括高阶像差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像差 弱视 儿童 正视化
下载PDF
人工光源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屈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康剑书 袁援生 +1 位作者 曾颖 钟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21-1329,共9页
为研究不同人工光源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屈光发育和眼球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随机分平均年龄为95 d的12只恒河猴为全光谱组、荧光灯组、白炽灯组、紫光灯组4组,每组3只,对其进行光照(8 am^8 pm)海天12h光照前后2、4、6、8、12周分别... 为研究不同人工光源对恒河猴(Macaca mulatta)屈光发育和眼球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随机分平均年龄为95 d的12只恒河猴为全光谱组、荧光灯组、白炽灯组、紫光灯组4组,每组3只,对其进行光照(8 am^8 pm)海天12h光照前后2、4、6、8、12周分别对其眼球的屈光度、玻璃体腔深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晶体厚度等生物学参数进行重复测量,对各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观察。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各时间点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前后各时间点全光谱灯组、荧光灯组、白炽灯组恒河猴的眼球屈光度、眼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紫光灯组恒河猴的眼球眼轴、玻璃体腔长度的增长速度、屈光度下降速度均显著慢于全光谱灯组、荧光灯组、白炽灯组(p<0.05),但4组恒河猴光照后各时间点的晶体厚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恒河猴眼轴及玻璃体腔在短波长紫光诱导下具有较慢的延长速度及正视化进程速度,短波长紫光诱导恒河猴眼轴及玻璃体腔延长减速正视化进程减慢。全光谱灯组、荧光灯及白炽灯灯光在短期内(12周)尚未对恒河猴眼球的屈光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是长期影响仍然需要相关医学学者进一步观察。眼球屈光发育在紫光的作用下发生改变的可能机制为视色觉通路信号对比在缺乏全面的光谱的情况下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人工光源 屈光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