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 被引量:196
1
作者 李正良 廖瑞金 董凌燕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4,51,共6页
专业建设是新工科与实践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的认识,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源头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 专业建设是新工科与实践的关键问题。而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的认识,是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从源头探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在规律,把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为科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同时,介绍了重庆大学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前期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建设 新产业 新业态 新经济
原文传递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 被引量:152
2
作者 张海生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1期41-55,共15页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进行"新工科"的实践探索远早于&qu...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但事实上,我国高校进行"新工科"的实践探索远早于"三部曲"的诞生。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5所具有代表性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研究显示,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模式可归纳为3类:第一类是综合性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复合交叉",侧重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第二类是工科优势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主辅贯通""本硕贯通",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多样";第三类是地方高校组的"新工科"建设,其实践模式是"创新协同",注重国际化发展和精细化培养,强调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据此,我国高校"新工科"分类发展的思路是:具有学科综合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解决全球化的共性问题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科技攻关和研发,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并在发展应用文科方面有所突破,承担绝大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重任,教学方式以虚拟实验为主,以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综合性、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为主;具有工科优势的高校组,主要服务于跨国企业、国家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关键领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延伸至工科教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承担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注重虚拟实验和现场实验相结合,且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复合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为主;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地方高校组,主要服务于区域新经济的现实急需,应着重在传统工科之间实现交叉复合,承担极小部分大学技术国际化的责任,教学方式以现场实验为主,以培养能够与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分类建设 复合交叉 主辅贯通 本硕贯通 创新协同 多元多样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90
3
作者 王保建 王永泉 +1 位作者 段玉岗 陈雪峰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4,共8页
"新工科"目前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其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在建设... "新工科"目前已进入实际建设阶段,其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和引领新技术、新产业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等学校组织高水平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教学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工科"建设的内涵。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从中心硬件平台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新工科"背景下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成效,以期为同类实验教学基地(机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实践教学 建设理念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8
4
作者 裴钰鑫 汪惠芬 李强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8,98,共8页
新工科建设正在引领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刻变革。未来的工程教育应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驱动,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首先... 新工科建设正在引领高等工程教育的深刻变革。未来的工程教育应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驱动,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首先对"跨学科"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国内外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针对跨学科课程体系、跨学科课程、跨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跨学科实践项目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南京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为例,详细阐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期望为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跨学科 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
原文传递
新工科建设内涵解析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76
5
作者 郑庆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0,共6页
本研究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开展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三个面向是新工科建设的战略导向,由此延伸出新工科建设三个层次的内涵。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创办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专... 本研究从发展的视角论述了开展新工科建设是高等工程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三个面向是新工科建设的战略导向,由此延伸出新工科建设三个层次的内涵。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一是创办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专业;二是通过理工结合、医工结合、文理渗透、管工贯通等,培养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三是将互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传统专业,采取校企合作推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培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内涵发展 交叉融合 专业建设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69
6
作者 郝莉 冯晓云 +1 位作者 宋爱玲 李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0,共10页
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工程领域跨学科教育应具备的五个要素:具有现实关注超出单门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以既有学科为基础和依托,整合多门学科解决问题的迭代过程,以通过设计实现解决方案提升学生能力素... 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工程领域跨学科教育应具备的五个要素:具有现实关注超出单门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以既有学科为基础和依托,整合多门学科解决问题的迭代过程,以通过设计实现解决方案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目的,体现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这五个要素与跨学科的教师、学生及环境一起构成跨学科的课堂。研究试图厘清关于跨学科教育的认识,结合三个案例分析了上述各要素如何在跨学科教育中发挥作用,并从教学设计、教师发展、课程计划等方面针对跨学科课程建设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跨学科 课程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被引量:40
7
作者 金晓怡 张航 杭鲁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2期34-35,共2页
在研究国内高校“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具体情况,进行“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案例及文末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设计课程 教学建设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视域下新工科建设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28
8
作者 蒲清平 雷洪鸣 王馨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0-170,共11页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新工科必须把目标定位为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以新发展理念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标尺,坚持育人为根本、问题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疏通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发展阶段,新工科必须把目标定位为培养胸怀“两个大局”的时代新人;以新发展理念为新工科建设的行动标尺,坚持育人为根本、问题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疏通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难点堵点;以服务新发展格局为实践路径,强化学科交叉、改进教学方法、融入国际理念,着力培养大批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新工科人才。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来建设新工科,才能提升新工科站位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真正让新工科“新起来”“强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 新工科人才 课程思政 两个大局
下载PDF
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分析及对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8
9
作者 林健 郑丽娜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33,共14页
世界各国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兴工科专业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新兴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专业为对象,系统剖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大批高校正在开展的... 世界各国将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兴工科专业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未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新兴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人工智能专业为对象,系统剖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大批高校正在开展的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代表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和启示。本文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人工智能专业萌芽、专业分支形成到专业建立三个阶段分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其次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科专业发展及工程伦理教育四方面分析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现实路径;最后从高校层面、科教融合、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工程伦理五个方面探讨对我国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工科专业 人工智能 专业建设 教师队伍 课程体系 工程伦理 科教融合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学习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姚兴华 吴恒洋 +1 位作者 方志军 游晓明 《软件导刊》 2018年第1期221-223,共3页
机器学习课程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数据人才的培养重要环节。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3方面探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如何建设机器学习课程。提出机器学习课程应按照数据科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 机器学习课程建设是普通高等院校数据人才的培养重要环节。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3方面探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如何建设机器学习课程。提出机器学习课程应按照数据科学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遵循"知识够用、注重应用、内容先进和总体优化"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以案例为载体、重互动的教学方法,发展现代化技术教学手段,以保障教学计划实施,提高数据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机器学习 新工科 课程建设
下载PDF
知识管理视域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殷朝晖 刘子涵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1,共9页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进,我国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和社会的新需求,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尽管近些年新工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知识管理视角审视,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仍面临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程度有限...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推进,我国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和社会的新需求,新工科理念应运而生。尽管近些年新工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知识管理视角审视,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仍面临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程度有限,缺少情境化的案例教学,新工科人才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不健全,工程教育内容缺乏先进性和实践性等问题,从而阻碍了人才培养过程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获取、转移和整合,不利于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文章从知识转化的四个阶段提出了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途径,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工程领域的隐性知识,促进新工科人才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高效转化,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新工科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SECI模型
下载PDF
文化·融合·多元:新工科建设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勇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4期90-99,共10页
新工科建设具有新工科教育文化、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元化培养三重向度。其中,新工科教育文化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动力。新工科教育文化是在新工科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 新工科建设具有新工科教育文化、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元化培养三重向度。其中,新工科教育文化是新工科建设的目标,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动力。新工科教育文化是在新工科建设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工程教育"新理念"的升华,主要包括器物、制度、行为和精神4个层面的内容,其发展需要从理论、制度和机制上进行顶层设计,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协商氛围;新工科建设应该是一种宽口径的工程教育,强调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与融合,而学科交叉融合的关键在于坚持社会性、系统性和多样性原则,注重学科群的模块化设计;新工科的多元化培养强调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和培养标准的多元化,其目标的实现得益于学科或专业的谱系化设计,以及政府、高校、企业、专业性社会团体等工程教育责任共同体的协力推进。新工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种"总体性"的视野与方法进行审视,即应从历史性总体、结构性总体和实践性总体3个维度进行"总体性"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教育文化 学科交叉融合 多元化培养 总体性
下载PDF
创新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文利 王卓峥 +2 位作者 司农 陈巍 陈华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
"新工科"的探索与实践为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作为地方所属高校的北京工业大学,以"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为探索,设计全链条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PBL项目驱动模式,强化1+... "新工科"的探索与实践为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作为地方所属高校的北京工业大学,以"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为探索,设计全链条模块化课程内容体系,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PBL项目驱动模式,强化1+N+X授课团队模式,构建交叉融合的教与学团队,注重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要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科知识交叉与融合,为不同专业交叉融合的创新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解决方案,进而为"新工科"建设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创新实践 通识教育 课程建设
原文传递
关于地质类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6
14
作者 夏庆霖 唐辉明 +2 位作者 石万忠 贾洪彪 沈传波 《中国地质教育》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地质新工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自然资源行业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凝练地质新工科专业生长点和传统地质类专业升级改造切入点,采取地质工科的新要求和新的地质工科两条途径,重构地质类专业"知...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为地质新工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适应自然资源行业新发展的人才需求,凝练地质新工科专业生长点和传统地质类专业升级改造切入点,采取地质工科的新要求和新的地质工科两条途径,重构地质类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图谱,建立"工程教育、人文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创新课程体系,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工程知识(课堂教学)与工程能力(项目式教学)相结合,探索地质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地质类专业 跨学科专业建设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的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程建设初探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跃乐 陈小龙 +3 位作者 朱林江 包莹玲 嘉晓勤 应向贤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现阶段生物工程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下游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相关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与国际同行差距较大。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通过《生物分离工程》和《现代生物分离技术》课程建设... 现阶段生物工程发展迅速,但同时面临下游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导致相关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与国际同行差距较大。在"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通过《生物分离工程》和《现代生物分离技术》课程建设等工作的开展,从加强理论基础、提升工程能力和拓宽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入手,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后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对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下载PDF
智能建造专业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占省 白文燕 杜修力 《高等建筑教育》 2022年第1期15-23,共9页
推动建筑产业改革、发展、升级,需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开展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建造专业的基于新型教学平台的综合性数字化教学模式。学校确定了智能建造专业的... 推动建筑产业改革、发展、升级,需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开展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建造专业的基于新型教学平台的综合性数字化教学模式。学校确定了智能建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课程集群建设进行探究,打造智能建造专业集群课程体系。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立足于学习过程,以“面向完整任务”为教学核心,筹建了新型教学平台;依托新型教学平台,分别从技术层面、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架构,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能建造 数字化教学 教学新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建设的“应为”与“可为”--基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湉祎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共5页
知识生产模式是知识形成规律的体现。遵循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逻辑,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的工程知识体系——新工科的创新发展。在传统工科建设中,知识生产模式Ⅰ逐渐成为阻碍因素,抑制了学科的创新发展。新工科建设就是对这些不适宜因素的改... 知识生产模式是知识形成规律的体现。遵循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逻辑,能够更好地促进新的工程知识体系——新工科的创新发展。在传统工科建设中,知识生产模式Ⅰ逐渐成为阻碍因素,抑制了学科的创新发展。新工科建设就是对这些不适宜因素的改造,是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然。按照知识生产模式演进的规律,新工科建设应主要参考模式Ⅱ,着重考虑跨学科融合、突出实践环节、组织机构的多样性、满足国家和区域的战略需求。同时,模式Ⅲ可以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一方面,通过"知识集群"和"网络创新"建设,促进新工科科研与教学的双向突破;另一方面,更多地关注工程学科所涉及的社会公众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知识生产模式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组织模式 发展目标
原文传递
新工科视域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春华 童彩玲 +2 位作者 江汉森 严志明 庞杰 《农产品加工》 2020年第22期103-106,108,共5页
以新工科视域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契机,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创新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新工科视域下“学科专业一体”“虚实教学一体”“校企协育人一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 以新工科视域下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契机,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创新产学研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了新工科视域下“学科专业一体”“虚实教学一体”“校企协育人一体”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新模式,推动专业认证建设,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专业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 教学改革 实践创新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智慧建筑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19
作者 武鹤 孙绪杰 +3 位作者 杨扬 张旭宏 董艳秋 王维铭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1期10-16,共7页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 面向“新工科”和建筑业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工程学院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建筑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面向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培养目标,通过构建“工科通识平台、土木专业基础平台、新技术与交叉学科模块、工程与社会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和智慧建造方向模块”,形成适应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改造升级的课程体系,并以智慧建筑学院为载体,通过“引企入教”和校企多主体合作的“3+1”培养模式开展实践研究,在培养企业急需的适应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慧建筑学院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20
作者 曾洁 张云怀 +1 位作者 吴正松 李莉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5期149-152,共4页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常态,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该文围绕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管理模式优化、安全教育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实践“互联... 高校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常态,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新挑战。该文围绕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管理模式优化、安全教育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注重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探索实践“互联网+实验室安全管理”新模式,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完善人才评聘机制,创新文化活动形式。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安全责任压实到人、安全隐患闭环销账、思政引领安全育人、安全队伍多元化、文化活动参与度高,师生安全能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安全教育 制度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