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对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3
1
作者 陈美芳 吴月峰 黄春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 目的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脑疝)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的总发生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模式 传统外伤急救 急诊 颅脑外伤
原文传递
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用于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 被引量:59
2
作者 徐永娟 刘志梅 +3 位作者 王淑娟 韩欢 邢卿 位兰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57-59,65,共4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培训时间将急诊科规培护士分为两组,将2017年1~12月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按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2018年1~12月的32名护士为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方法进行创伤急救规范化培训。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7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思维导图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急诊科规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培训效果,从而使护士能更好地配合创伤急救,提高创伤急救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创伤 急救护理 规培化培训 思维导图 情景模拟
下载PDF
ISS评分与CRAMS评分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3
作者 陈小凤 阳文新 +1 位作者 孙守松 王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4-668,共5页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CRAMS评分在急诊科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解放军四五四医院急诊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9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别进行ISS和CRAMS评分,追踪其住院期间生存情况。通过两种评分的... 目的比较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CRAMS评分在急诊科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解放军四五四医院急诊科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9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别进行ISS和CRAMS评分,追踪其住院期间生存情况。通过两种评分的ROC曲线,评估ISS和CRAMS评分对患者病死率的预测能力。结果9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中,ISS(25.59±5.37)分,CRAMS评分(6.75±1.26)分。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ISS显著高于存活组(t=7.13,P〈0.01),CRAMS评分显著低于存活组(t=-6.03,P〈0.01)。在ROC曲线分析中,ISS和CRAMS评分预测多发伤患者病死率的AUCROC分别为0.897和0.89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8,P〉0.05)。以死亡为预测目标时,ISS的最佳截断点为27分,CRAMS评分为6分。结论CRAMS评分与ISS对急诊科严重多发伤的预后具有同等预测价值,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但CRAMS评分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其动态变化反映病情及时可靠,有利于院内创伤患者危重症的早期发现与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严重度评分 CRAMS评分 急诊 多发伤 预后评估
原文传递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被引量:54
4
作者 孙志扬 刘中民 +6 位作者 唐伦先 刘建军 陈国庭 李侠 刘养洲 崔世涛 许国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灾害事故 急诊模式 一体化 急救 优越性 急诊医学模式 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外科 抢救成功率 救治成功率 监护治疗 创伤患者 人民群众 化治疗 存活率 整体
原文传递
急诊床旁应用超声FAST方案快速评估多发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洪玉才 张茂 +5 位作者 何小军 徐善祥 王沈华 陆志熊 干建新 徐少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 研究急诊床旁应用超声FAST方案快速评估多发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97例.男性72例,女性25例.年龄14~88岁,(41±16)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4... 目的 研究急诊床旁应用超声FAST方案快速评估多发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共97例.男性72例,女性25例.年龄14~88岁,(41±16)岁.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4~38分,(23.2±9.3)分.纳入标准:①年龄≥14岁;②受伤12 h内;③直接进入急诊复苏室.排除标准:①2 d内死亡且未行腹部CT扫描或剖腹探查;②经FAST评估后直接手术治疗而未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研究对象的不同评估方法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由急诊医生应用超声FAST方案进行腹腔及心包评估,部位包括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右隔下及肝肾间隙、右结肠旁沟、左隔下及脾肾间隙、左结肠旁沟、盆腔,根据有无游离液体判断腹腔及心包是否有损伤.同时与常规超声检查、CT扫描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FAST与常规超声耗时比较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者检查结果一致性用配对McNemar检验,计算FAST与常规超声的特异度、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率.两者率的比较用Fisher检验.结果 FAST耗时1~6min,(3.18±0.79)min,显著短于常规超声检查(16.63±4.62)min,(t=28.61,P<0.01).97例患者中,FAST阳性者11例,阴性者86例,其中4例为假阴性.与常规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从诊断效能看,以CT及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FASST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100%,假阳性率为0,阴性预测值为95.3%,假阴性率为4.6%,总准确率为95.9%,与常规超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只要经过适当培训,急诊科医生完全可以掌握FAST技术,对严重创伤患者腹部损伤及心包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腹部创伤 超声检查 急诊 心包积液 腹腔积液 创伤评估
原文传递
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鸿香 邹倚红 陈凤莲 《护理管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急救中心网络体系,采用统一创伤评分对病人进行评估,普及自救知识、开通绿色急救通道、优化护理流程、完善创伤急救模式、注重对护士急救护理业务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医... 目的探讨急救程序化管理对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急救中心网络体系,采用统一创伤评分对病人进行评估,普及自救知识、开通绿色急救通道、优化护理流程、完善创伤急救模式、注重对护士急救护理业务培训和考核,充分发挥医院护理整体资源等.结果与急救中心建立前3年相比出车时间提早5~20 min,平均提早10 min;急救抢救成功率上升至96.33%,特别在救治大量危重病人中,显现独特优势.结论急救程序化管理,能够为抢救病人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是急诊医学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 程序化管理 护理 创伤
下载PDF
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谭震森 罗翠芳 唐昌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9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常... 目的分析探讨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90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取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急救、急诊过程中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 45例对照组患者中,40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88.89%(40/45);45例治疗组患者中,44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78%(44/45)治疗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差异显著(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组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两组患者急救、急诊过程中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3.33%、4.44%、15.56%和73.33%;治疗组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分别为2.22%、2.22%和93.33%,未见致死患者,两组患者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提高了急诊外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 急诊外伤
下载PDF
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志华 张乐乐 +3 位作者 顾东明 盛乐智 徐主恩 林兆奋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经皮静脉穿刺置管救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经皮静脉穿刺置管救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法,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情况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43.P =0.032)。复苏l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 HR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尿量,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 )PH和碱剩余(buffuer excess, BE),乳酸(lactic acid,Lac)无差异性,在复苏24 h后发现观察组的HR,Lac显著低于对照组.MAP,尿量,B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1 h后两组患者的HR,MAP,尿量,PH和BE,Lac无差异性,在复苏24h后发现观察组的HR, Lac显著低于对照组.MAP,尿量.BE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敏感度,特异性方面,相对活力指数(relative vigor index indicators, RVI)高于Dmax, Dmin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超声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RVI可作为预测病情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超声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阳春 季学丽 +3 位作者 张丽 李玫 刘扣英 李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最佳证据在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的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生成22条推荐意见,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相关障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进行证据的临床... 目的探讨最佳证据在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的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和质量评价,总结生成22条推荐意见,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相关障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行动策略,进行证据的临床转化。结果最佳证据应用后,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入室后不同时间体温、寒战评分、寒冷不适评分显著优于循证实践前(P<0.05,P<0.01)。急诊护理人员对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相关知识得分由(68.75±8.68)分上升至(90.72±5.52)分。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实践,以科学的方法规范了护理人员对急诊成人严重创伤患者体温管理的行为,降低了患者低体温、寒战、寒冷不适感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严重创伤 低体温 寒战 寒冷不适感 循证实践 证据总结 证据应用
下载PDF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实用性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杜佩红 魏薇萍 +1 位作者 王飞燕 朱晓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比较2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般判断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确定手术30 min到达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急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一种优化整合的救治程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 急诊 严重创伤 抢救
下载PDF
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张丽燕 符爱兰 +1 位作者 韩惠芳 薛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对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及保温措施,观察组联合应用集束化保温干预。比较2组体温变化、凝血功能、自发性低体温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入急诊科时、入急诊科60 min体温分别为(36.41±0.75)、(36.74±0.65)℃,对照组分别为(35.42±0.80)、(35.54±0.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914、9.168,P<0.01);观察组入急诊科60 mi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35.24±2.25)、(13.56±1.02)、(17.45±1.52)s,对照组分别为(39.45±3.42)、(15.12±1.34)、(19.20±1.23)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802、7.058、6093,P<0.01);观察组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低体温持续时间分别为16.07%(9/56)、(7.32±1.14)h,对照组分别为41.94%(26/62)、(18.42±3.20)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9.432,t值为24.579,P<0.01);观察组寒战、感染、病死率分别为16.07%(9/56)、7.14%(4/56)、5.36%(3/56),对照组分别为51.61%(32/62)、24.19%(15/62)、17.74%(11/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6.393、6.322、4.316,P<0.05或0.01)。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有助于预防急诊创伤患者自发性低体温发生风险,拮抗凝血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 集束化保温干预 自发性低体温 凝血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骨折急诊手术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斌 贺西京 刘坚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9-391,共3页
目的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通过比较多发伤早期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 ]发生率、死亡率和平均ICU时间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骨折急诊手术、择 (限 )期手术、保守治... 目的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方法 通过比较多发伤早期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 ]发生率、死亡率和平均ICU时间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骨折急诊手术、择 (限 )期手术、保守治疗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多发伤的疗效。 结果  91例ISS≥ 30中 ,急诊手术患者ARDS、FES发生率和ICU时间 [(9.3± 1.2 )d],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 (P <0 .0 5 )。 87例随访患者中 ,急诊手术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 7.8% (4 5 1) ,优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 (P <0 .0 5 )。 结论 骨折急诊手术在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外固定器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在多发伤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急诊手术 多发伤 治疗
原文传递
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院内评估处置现况调查 被引量:24
13
作者 涂加园 孙琳 +4 位作者 黄萍 聂时南 刘云 韩小琴 赵泽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院内评估处置现状,为规范临床创伤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创伤低体温救治问卷对42所医院急诊科的23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2所医院中17所创建了创伤中心;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9.13%、17.39%的医... 目的调查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院内评估处置现状,为规范临床创伤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创伤低体温救治问卷对42所医院急诊科的23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42所医院中17所创建了创伤中心;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9.13%、17.39%的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创伤修正评分、损伤严重评分;39.57%的医护人员会测量创伤患者的耳温,5.22%的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测量频率,14.78%的医护人员会对血压<90 mmHg的患者进行体温的监测;分别有13.48%、6.96%、25.22%的医护人员会使用升温毯、电热毯、加温输液给创伤低体温患者进行复温;是否成立创伤中心的医院在低体温评估、体温监测及复温措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低体温的评估、监测、复温情况均不容乐观,管理者应积极引进有效的设备运用于临床,同时积极开展关于低体温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创伤低体温认知水平,完善创伤患者低体温的救治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 低体温 评估 监测 复温
下载PDF
MEWS对急诊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凌鹏 邓跃林 祝立勇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913-915,共3页
目的评价MEWS评分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13例成人创伤患者入急诊科即刻行MEWS评分,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MEWS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MEWS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 目的评价MEWS评分对急诊科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13例成人创伤患者入急诊科即刻行MEWS评分,追踪其伤情、去向和1月内预后,统计分析MEWS与患者伤情、去向、预后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MEWS评分分值与急诊创伤患者伤情、收ICU住院、病死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5、0.732、0.337。MEWS评分有较准确区分急诊创伤患者是否入住ICU的能力,其AUROCC为0.932,最佳截断值为4分(入急诊科即评分);MEWS评分有中等区分急诊创伤患者可能存活和可能死亡的能力,其AUROCC为0.852,最佳截断值为6(入急诊科即评分)。结论MEWS评分能够适用于对急诊创伤患者快速临床评估,尤其是对合理分流创伤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WS 急诊科 创伤 评分
下载PDF
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鹏 刑文艾 +2 位作者 吴小莉 许永梅 冼爱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2-705,729,共5页
目的详细了解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病原学临床特点及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患者179例,采集患者术后切口分泌物标本,对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导致患... 目的详细了解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病原学临床特点及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急诊术后患者179例,采集患者术后切口分泌物标本,对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记录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导致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79例患者,切口感染32例,感染率为17.88%。分离出病原菌49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27%,革兰阴性菌占30.61%;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苯唑西林有着较高的耐药性达80.0%以上,革兰阴性菌对于卡那霉素有着较高的耐药性,达60.0%以上;结果显示,手术时间>3h、III类切口类型、合并相关基础性疾病、合并相关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2周是导致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及降低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颅脑外伤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方向及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张秋 周湘桂(综述) 黄亮(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急诊医学自形成以来,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逐渐建立了以“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急危重症”等方面的研究为医疗特色、科研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心肺复苏、急性中... 急诊医学自形成以来,以“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以“急诊快速诊断”、“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逐渐建立了以“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急危重症”等方面的研究为医疗特色、科研重点的学科发展方向,心肺复苏、急性中毒、创伤等逐渐成为当前急诊医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急诊医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重点领域及热点方向——心肺复苏、中毒、创伤的研究进展简要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心肺复苏 急性中毒 创伤 研究热点 进展
下载PDF
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梁静珍 汤娟娟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3期67-68,72,共3页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给予链式流程... 目的探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给予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对两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生命体征判断时间、一般判断时间及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2.96%)高于对照组(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应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可优化抢救程序,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严重创伤 链式流程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的整形外科修复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静 姜会庆 汪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整形外科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微创为原则,修整伤口,精细缝合,并根据软组织的缺损情况,采用皮瓣移植进行Ⅰ、Ⅱ期修复。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786例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急症患者进行修复。结果... 目的探讨利用整形外科技术对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微创为原则,修整伤口,精细缝合,并根据软组织的缺损情况,采用皮瓣移植进行Ⅰ、Ⅱ期修复。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对786例面部软组织外伤的急症患者进行修复。结果术后创口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出现。Ⅰ期修复者692例,Ⅱ期修复者94例。随访其中的461患者3~6个月,术区无明显瘢痕增生,面部器官无牵拉变形,效果良好。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畸形发生较少,是修复面部软组织外伤急症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技术 面部外伤急症 软组织创伤
下载PDF
急诊外科医生主导的急诊床旁超声改良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方案在胸腹多发创伤围手术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方艳伟 纪亚军 +4 位作者 许伟 王川 孙海滨 高庆敏 赵建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医生主导的急诊床旁超声改良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 E-FAST)方案在胸腹多发创伤患者评估与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顺序依次收集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医生主导的急诊床旁超声改良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 E-FAST)方案在胸腹多发创伤患者评估与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顺序依次收集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外科住院的多发伤患者共计47例,随机分为急诊床旁超声检查组(A组)和常规超声检查组(B组),A组中28例多发伤患者由急诊外科医生进行E-FAST检查,B组中19例多发伤患者由超声科医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并记录完成超声检查距入院的时间。结果两组多发伤患者在性别、年龄、创伤类型及新创伤严重度评分(NISS)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的螺旋CT或手术探查结果证实,两组超声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8. 57%和84. 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完成超声检查距入院的时间平均用时为(15.3 ±4.9)min,B组平均用时为(37. 1 ±6.0)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 05)。结论由急诊外科医生主导的急诊床旁超声改良E-FAST检查与超声科医生进行的常规超声检查,两者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但由急诊外科医生主导的床旁超声检査耗时短,为多发伤患者的抢救和确定性治疗赢得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E-FAST) 床旁超声 多发伤
下载PDF
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患者滞留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继刚 陈恒峰 +2 位作者 徐峰 杨鹏 陈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患者急诊室滞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73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将从挂号到急诊出科≥4 h定义为急诊室滞留,... 目的研究就诊时间与急诊创伤患者急诊室滞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伤中心信息系统提取2016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急诊抢救室诊治的1738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将从挂号到急诊出科≥4 h定义为急诊室滞留,以8:00,15:00及22:00为界将一天分为早、中、夜三个班次,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以急诊室滞留为因变量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就诊班次的比值比(OR)以及经过年龄、性别及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校正的OR,并以急诊死亡为终点做COX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的1738例急诊创伤患者中,发生急诊室滞留共852人次(49.02%),以早班为参考基线,中班及夜班的急诊室滞留风险逐渐增加,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夜班的滞留风险OR=2.21,95%CI:1.71~2.86;OR=2.37,95%CI:1.76~3.18,均P<0.01。在单因素COX回归中,夜班HR=0.26,95%CI:0.08~0.90,P=0.033,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多因素COX回归中,中班HR=0.96,95%CI:0.43~2.14,P=0.914;夜班HR=0.40,95%CI:0.08~1.85,P=0.238,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患者不同时间段就诊对其发生急诊室滞留有一定影响,夜班时间就诊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滞留,但不同就诊时间的急诊死亡风险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滞留 创伤 就诊时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