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波广播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技术实现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晓霞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6年第9期123-128,共6页
我国正处于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相关的技术、规范也逐步推出,中波广播具备覆盖面广、覆盖死角少,覆盖信号强等优势,但在各地应急广播建设方案中被忽视,论文本着研究探讨的目的对通过双音多频技术、数字水印技术、中波数字广播... 我国正处于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初始阶段,相关的技术、规范也逐步推出,中波广播具备覆盖面广、覆盖死角少,覆盖信号强等优势,但在各地应急广播建设方案中被忽视,论文本着研究探讨的目的对通过双音多频技术、数字水印技术、中波数字广播技术等三种实现应急广播播出的技术形式进行比较,将现有中波广播运用到应急广播系统中,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突发事业广播应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广播 应急广播 双音多频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
下载PDF
应急广播调频同步网设计与建设 被引量:8
2
作者 青晓鹏 袁熹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介绍四川广播电视台利用调频同步技术建设全省应急广播无线覆盖网的思路和技术要点,同时对调频同步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时延模型的建立与计算,以及系统调试测验方法等。
关键词 应急广播 覆盖网 调频同步 时延参数 同步调试
下载PDF
应急避难场所广播设计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高馨 《电声技术》 2015年第5期88-90,共3页
应急避难场所广播体系由应急广播、场所广播室、接收端、网络接收、广播管理群、监测系统等6部分组成。针对电台在市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广播作出设计,在学校、社区、广场上安装广播系统,做到市区全方面覆盖。
关键词 广播覆盖 广播室 监测系统
下载PDF
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玲 宿洁 王恒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6年第6期667-671,677,共6页
应急广播作为重要的应急手段,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得以首次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并且,这次"试水"也帮助摸清了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对应急广播的应急管理功能认识不足,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缺乏顶层设... 应急广播作为重要的应急手段,在2013年芦山地震中得以首次应用并取得巨大成功。并且,这次"试水"也帮助摸清了我国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对应急广播的应急管理功能认识不足,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与模式架构,运行规范与工作机制缺失,人、财、物等保障储备不足等。为此,需要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应急广播管理体制,贯彻以应急准备为核心的综合应急管理理念,与权威信息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和对接机制,加强应急广播品牌建设,充分与新媒体进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广播 应急电台 芦山地震 应急管理
下载PDF
频率跳变对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袁丁 全厚德 +1 位作者 崔佩璋 孙慧贤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49,55,共6页
为分析发射节点载波频率跳变对多电台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采用任意阵平均波束图为指标进行了频率跳变影响分析。针对多电台节点位置固定场景,考虑频率跳变后系统设置保持不变和调整节点预补偿相位等两种情形,推导给出了对应... 为分析发射节点载波频率跳变对多电台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性能的影响,采用任意阵平均波束图为指标进行了频率跳变影响分析。针对多电台节点位置固定场景,考虑频率跳变后系统设置保持不变和调整节点预补偿相位等两种情形,推导给出了对应的性能表达式以考察发射波束整体性能,并分析比较了频率跳变对3dB波束宽度、3dB旁瓣区域、指向性系数等平均波束特征的影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频率跳变会使平均波束图出现畸变,改变平均主瓣水平和波束指向;在对应调整预补偿相位后,可保证波束指向不变,但平均主瓣水平仍会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电台通信 分布式发射波束形成 平均波束图 频率跳变
下载PDF
浅谈广电中波应急广播适配器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浩渊 苏佳佳 《中国有线电视》 2021年第6期626-629,共4页
中波广播MW采用调幅的方式,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对幅度调制信号在波形上的幅度随基带信号规律变化;中波广播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传播距离远,频谱利用率高(带宽窄),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允许车... 中波广播MW采用调幅的方式,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正弦载波的幅度,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对幅度调制信号在波形上的幅度随基带信号规律变化;中波广播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传播距离远,频谱利用率高(带宽窄),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允许车速100 km/h)有相同质量。在应急广播时,中波较其他广播传输覆盖方式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 调幅 调频 应急广播适配器
下载PDF
浅谈短波通信与应急通信体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凤伟 周欣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年第4期19-22,共4页
短波通信由于其天波传播特性,在通信领域具有其它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应急通信体系建设。文章介绍了短波的传播方式与通信特点,并就短波通信应急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短波通信 短波地面站 应急通信 无线电应急通信网
下载PDF
应急通信系统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技术方案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志强 余莉 +1 位作者 韩方剑 张志强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2期50-52,共3页
本文讨论一种可实现的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技术的应急通信方案。在突发事故现场中,来自不同地方的救援力量拥有各自的集群网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每个集群网络视为认知无线电网中的一个认知节点,所有节点一起组成认知无线电... 本文讨论一种可实现的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技术的应急通信方案。在突发事故现场中,来自不同地方的救援力量拥有各自的集群网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每个集群网络视为认知无线电网中的一个认知节点,所有节点一起组成认知无线电网络。而认知无线电网络与强化学习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故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学习整个认知无线电网络,优化整个网络信道动态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认知无线电 强化学习
下载PDF
海上救生示位标通信技术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伟涛 屈小艳 雷振德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通过对示位标分类及搜救系统的介绍,针对海上遇险救生通信技术,进行了航空示位标ELT、海上示位标EPIRB和个人示位标PLB设备应用说明,总结了国内外遇险搜救系统中的GMDSS系统、COSPAS-SARSAT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海上... 通过对示位标分类及搜救系统的介绍,针对海上遇险救生通信技术,进行了航空示位标ELT、海上示位标EPIRB和个人示位标PLB设备应用说明,总结了国内外遇险搜救系统中的GMDSS系统、COSPAS-SARSAT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海上救生示位标通信方式,对121.5 MHz/243 MHz信标音、406 MHz EPIRB信号、DSC信号及AIS信号遇险报警信号说明,提出了融合多种救生通信技术手段的海上救生示位标应用场景,在原有救生示位标中增加AIS、DSC和北斗定位功能,能让遇险者及时被发现和营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遇险救生 示位标 航空示位标(ELT) 海上示位标(EPIRB)
下载PDF
面向智慧渔船的多功能北斗示位标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铮 刘昭辉 曹守启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2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克服传统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定位精度差、功能单一的不足,满足渔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技术的新型多功能示位标.首先,进行了示位标的硬件设计;其次,进行了示位标在极端恶劣海况下的偏... 为克服传统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定位精度差、功能单一的不足,满足渔船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和短报文通信技术的新型多功能示位标.首先,进行了示位标的硬件设计;其次,进行了示位标在极端恶劣海况下的偏转角仿真实验和不同姿态下的短报文收发测试,提出了基于示位标姿态的短报文发送机制;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示位标姿态的短报文发送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短报文投递率,设计的多功能北斗示位标在智慧渔船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 短报文 偏转角 姿态 投递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下载PDF
FM-RDS应急广播自动监测平台的构建
11
作者 杨开明 杨镜卉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2年第8期109-115,共7页
对播出信号实时监测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大理州应急调频广播网自动监测平台建设情况,从大理州78个各级应急调频广播发射站点采集调频广播信号、设备运行状态、RDS控制编码等信息,解调、转码后将TS流打包封装为IP数据... 对播出信号实时监测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大理州应急调频广播网自动监测平台建设情况,从大理州78个各级应急调频广播发射站点采集调频广播信号、设备运行状态、RDS控制编码等信息,解调、转码后将TS流打包封装为IP数据包,通过IP网络回传监测数据至大理州监测中心,构建软件平台对应急广播台站播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以达到减轻维护人员工作压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调频广播 RDS编码 TS over IP 自动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