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CS与PGD检测胚胎染色体罗氏易位一致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静 张琼芬 凡姝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检测胚胎染色体罗氏易位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产前筛查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84例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检测胚胎染色体罗氏易位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产前筛查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84例进行研究,其配偶生殖功能正常,从胚胎营养液中提取样本分别行NICS、PGD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主要集中在8、16、22号染色体上。NICS、PGD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量异常方面的阴性率与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168、32.747;37.249、34.161,P<0.05);NICS、PGD在检测染色体结构异常和染色体数量异常方面具有一致性(Z=-0.243,P=0.808;Z=-1.000,P=0.317)。NICS、PGD在检测正常或者易位染色体和完全新发染色体异常的阳性率与阴性率鉴别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155、9.972、15.786、6.364,P<0.05)。NICS、PGD在检测染色体罗氏易位类型方面具有一致性(Z=0.059,P=0.80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显示:NICS和PGD的AUC(Z=-1.000,P=0.317)、灵敏度(χ^(2)=2.000,P=0.157)、特异度(χ^(2)=2.000,P=0.15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ICS、PGD检测胚胎染色体罗氏易位均有效,适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胚胎染色体罗氏易位 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