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rock anisotropy on elliptical-polarization state of inhomogenously refracted P-wave 被引量:4
1
作者 Lin Fa Jie Zhao +3 位作者 YongLan Han GuoHui Li PengFei Ding MeiShan Zh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4期71-77,共7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s on elliptical-polarization of the inhomogenously refracted P-wave induced at VTI-media interface.For this refracted P-wave,we have derived,the equations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nisotropy parameters on elliptical-polarization of the inhomogenously refracted P-wave induced at VTI-media interface.For this refracted P-wave,we have derived,the equations of the elliptical-polarization trajectory.Following the elliptical-polarization trajectory,we calculated the effects of the rock anisotropic-parameters on the polarization state,with a Poincare-sphere-like representation,for several varying media parameters.It is noted that the size,shape and initial phase angle of the elliptical-polarization trajectory are all depending the anisotropy media,as well as on the incident-angle.We expect that the findings from this paper would be applied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seismic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y elliptical-polarization inhomogenous wave VTI medium
原文传递
VTI岩石界面产生的非均匀折射P波极化状态分析
2
作者 法林 张晓琳 +3 位作者 席冰洁 周鑫 牟锦鹏 杨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6-271,共6页
以各向异性页岩作为入射介质、泰勒砂岩作为折射介质,构成第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以各向异性页岩作为入射介质,而用油页岩作为折射介质,构成第二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第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不存在异常入射角,而第二种各... 以各向异性页岩作为入射介质、泰勒砂岩作为折射介质,构成第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以各向异性页岩作为入射介质,而用油页岩作为折射介质,构成第二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第一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不存在异常入射角,而第二种各向异性岩石界面模型存在着一个对应折射P波的异常入射角。针对上述两种界面模型,本文推导了非均匀折射P波的椭圆极化方程,并对其极化状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异常入射角的存在不仅会使折射P波的椭圆极化轨迹的形状和大小发生突变,而且还会导致其椭圆极化旋转方向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椭圆极化 入射临界角 异常入射角 非均匀折射P波
下载PDF
光学电流互感器中线性双折射与法拉第效应的分离检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康崇 吕文磊 +2 位作者 欧阳鸿 黄宗军 董云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68,共6页
分析了线性双折射对光学电流互感器(OCT)电压输出的影响,指出了差除和信号处理方案检测输出光信息的不完备性问题,用琼斯矩阵理论证明了差除和方案不能独立检测块状玻璃传感头中线性双折射的结论。提出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椭偏检测方案,... 分析了线性双折射对光学电流互感器(OCT)电压输出的影响,指出了差除和信号处理方案检测输出光信息的不完备性问题,用琼斯矩阵理论证明了差除和方案不能独立检测块状玻璃传感头中线性双折射的结论。提出了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椭偏检测方案,从椭圆偏振光参量方程出发,推导了温致线性双折射、法拉第旋转角与输出椭圆偏振光椭率、倾角之间的解析式,证明了椭偏检测法对输出光信息检测的完备性,实现了温致线性双折射和待测电流的同时测量。为保证实时性,提出了输出椭圆光的三态检测方案,采用水平、垂直和45°三个偏振态的实时检偏,既克服了线性双折射的影响又实现了待测电流的实时测量,从检测原理上解决了温致线性双折射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法拉第效应 光学电流互感器 线性双折射 椭偏检测 差除和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游标效应的高灵敏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 被引量:19
4
作者 方莎莎 吴许强 +5 位作者 张刚 时金辉 左铖 张伍军 桂磊 俞本立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FSI)和偏振模干涉仪(PMI)级联结构的高灵敏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FSI作为参考干涉仪,是将对温度、应变、弯曲及扭转不敏感的椭圆芯保偏光纤(ECPMF)引入到Sagnac环内制得的。PMI作为传感干涉仪,是对光纤... 提出一种基于光纤Sagnac干涉仪(FSI)和偏振模干涉仪(PMI)级联结构的高灵敏光纤温度和应变传感器。FSI作为参考干涉仪,是将对温度、应变、弯曲及扭转不敏感的椭圆芯保偏光纤(ECPMF)引入到Sagnac环内制得的。PMI作为传感干涉仪,是对光纤起偏器与末端端面镀金的熊猫型保偏光纤(PMF)的快轴/慢轴以45°角进行熔接制得的。参考干涉仪的自由光谱区(FSR)易被调整为接近传感干涉仪的FSR,从而产生光学游标效应,实现灵敏度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级联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达15.56 nm/℃,是单个PMI的11.12倍;应变灵敏度达154.04 pm/με,是单个PMI的11.81倍。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制作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传感器 熊猫型保偏光纤 椭圆芯保偏光纤 游标效应 温度和应变传感器
原文传递
光纤1/4波片相位延迟温度特性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夏霄 王野 +3 位作者 李传生 秦祎 王爱民 彭志强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光纤1/4波片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关键器件,为减小变温环境下光纤波片对互感器变比的影响,需要更精确地测试波片相位延迟随温度变化规律。基于光强测量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纤1/4波片的相位延迟温度特性测量方法,借助琼斯... 光纤1/4波片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关键器件,为减小变温环境下光纤波片对互感器变比的影响,需要更精确地测试波片相位延迟随温度变化规律。基于光强测量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纤1/4波片的相位延迟温度特性测量方法,借助琼斯矩阵,建立了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波片的温度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椭芯光纤1/4波片的相位延迟与温度之间呈负系数的线性关系,且国内光纤1/4波片相位延迟温度系数远大于国外相关研究单位对应波片的温度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FOCT变比温度误差自补偿技术,在-40℃~60℃范围内,互感器的变比误差在±0.2%以内。另外,光纤1/4波片相位延迟的温度系数越小,互感器变比温度误差的自补偿极限精度越高,初值可选范围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电流互感器 光纤波片 椭圆芯保偏光纤
原文传递
模间干涉的包层腐蚀型椭芯保偏光纤折射率传感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璇 刘丰 +3 位作者 徐香 付兴虎 齐跃峰 谈爱玲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8-85,共8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微型椭芯保偏光纤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利用氢氟酸腐蚀的方法将椭芯保偏光纤制作成折射率灵敏的传感头,传感头可以根据控制腐蚀时间灵活控制其锥区结构。详细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基模与一阶高次模模间干涉产生... 研究了一种基于模间干涉原理的微型椭芯保偏光纤的折射率传感特性。利用氢氟酸腐蚀的方法将椭芯保偏光纤制作成折射率灵敏的传感头,传感头可以根据控制腐蚀时间灵活控制其锥区结构。详细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基模与一阶高次模模间干涉产生的双边瓣能量分布与被测折射率的关系,深入研究了锥区半径、工作波长对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源波长为980 nm,折射率在1.39附近时,半径为8μm的传感头折射率灵敏度能够达到-7.1/RIU(即归一化光强与RIU之比,其中RIU为单位折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传感 椭芯保偏光纤 模间干涉 折射率灵敏度 包层腐蚀
原文传递
利用斯托克斯参量验证偏振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燕涛 姜凤贤 焦斌亮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3,共4页
利用斯托克斯参量表示入射光的偏振特性,给出了斯托克斯各参量测量方法与计算原理,通过实验和关系转换,进而可更直观地判断光的偏振态.
关键词 斯托克斯参量 偏振光 椭圆偏振
下载PDF
可变入射角波长扫描RPA型椭偏仪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星伟 苏毅 +2 位作者 马宏舟 陈良尧 钱佑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2-498,共7页
设计制作了一台用同步旋转起偏器和检偏器(转速之比为1:2)测量方式的波长扫描型椭偏仪。由于附加了一个固定偏振器以消除光源的部分偏振性,实验信号包括一个直流成分和四个交流成分,其频率分别为ω0,2ω0,3ω0和4ω0,... 设计制作了一台用同步旋转起偏器和检偏器(转速之比为1:2)测量方式的波长扫描型椭偏仪。由于附加了一个固定偏振器以消除光源的部分偏振性,实验信号包括一个直流成分和四个交流成分,其频率分别为ω0,2ω0,3ω0和4ω0,利用四个交流成分中的任意三个便可以得到材料的复介电函数,实验结果的自洽度优于0.5%。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定标和校正过程,利用该椭偏仪对Au和CdTe样品复介电函数的测量结果与其它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A型椭偏仪 可变入射角 波长扫描
原文传递
木质素磺酸钠、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用作水煤浆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膜厚度的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延霖 邱学青 杨东杰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简要介绍了木质素磺酸钠(简称木钠,LS)用作水煤浆添加剂的改性方法及结果,并采用椭圆偏振法测定了木钠及改性木钠(MLS)在光滑的煤表面和载波片表面的吸附膜厚度,定量地对比了添加剂在固体表面吸附的空间位阻作用的大小。通过研究可知:... 简要介绍了木质素磺酸钠(简称木钠,LS)用作水煤浆添加剂的改性方法及结果,并采用椭圆偏振法测定了木钠及改性木钠(MLS)在光滑的煤表面和载波片表面的吸附膜厚度,定量地对比了添加剂在固体表面吸附的空间位阻作用的大小。通过研究可知:改性木钠的空间位阻作用与木钠相比较,其表面吸附膜厚度增加1倍左右,改性木钠的分散作用大大增强;木钠及改性木钠在疏水性和亲水性固体表面的吸附层厚度不同,其分子疏水链段的增加有利于增大其在疏水性(煤)表面的吸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吸附膜厚度 椭圆偏振 环境扫描电镜
下载PDF
一种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谭巧 徐启峰 谢楠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2-216,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软件计算输出椭圆偏振光矢的长短轴来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其测量光路简单易行,仅由光源、起偏器、待测1/4波片、检偏器和光功率计组成,测量结果通过Mathcad进行分析运算,得到波片的相位延迟量。文中详细论证... 提出了一种通过软件计算输出椭圆偏振光矢的长短轴来测量1/4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新方法,其测量光路简单易行,仅由光源、起偏器、待测1/4波片、检偏器和光功率计组成,测量结果通过Mathcad进行分析运算,得到波片的相位延迟量。文中详细论证了新方法的原理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的绝对测量误差小于0.26°。该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光学器件少,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引入误差小,测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1/4波片 琼斯矩阵 相位延迟 椭圆偏振
下载PDF
椭圆极化波的形成和极化椭圆参数的表示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光义 《现代雷达》 CSCD 1992年第1期9-18,共10页
两个初相不同的相参信号由两个在空间上正交的线极化天线单元辐射,将形成椭圆极化波。本文讨论表征椭圆极化波的极化椭圆参数与形成这一椭圆极化波的两个空间正交场强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公式的推导问题。
关键词 椭圆极化 圆极化 雷达 天线 参数
下载PDF
一种旋向与轴比均可重构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顺 王安国 +1 位作者 裴静 赵国煌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8期1-5,26,共6页
提出了1种轴比与旋向均可重构的极化微带天线,可在同一副天线上实现圆极化和椭圆极化,且进行旋向切换。该天线采用Wilkinson功分器馈电,通过控制开关状态,天线馈电可实现正交双馈与带微扰单馈2种工作方式,分别产生圆极化与椭圆极化波,... 提出了1种轴比与旋向均可重构的极化微带天线,可在同一副天线上实现圆极化和椭圆极化,且进行旋向切换。该天线采用Wilkinson功分器馈电,通过控制开关状态,天线馈电可实现正交双馈与带微扰单馈2种工作方式,分别产生圆极化与椭圆极化波,并对每一种极化波,可进行左、右旋向的切换。给出了天线的结构及参数,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根据计算、仿真优化的尺寸,对天线原型进行了制作与测试。轴比与回波损耗参数的仿真与测试结果基本吻合。此类轴比与旋向均可重构的极化天线的有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去极化环境造成的极化失配,有效提高通信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 椭圆极化 可重构天线 微带天线
下载PDF
圆极化移相器相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江华 李福利 高昌杰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81,共3页
根据铁氧体耦合波理论推导出圆极化移相器对任意极化电磁波的传输矩阵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椭圆极化波、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在移相器内的传输特性。数值仿真表明用基于线极化分量的差相移检测方法测量非标准圆极化波的测量结果不仅与激励... 根据铁氧体耦合波理论推导出圆极化移相器对任意极化电磁波的传输矩阵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椭圆极化波、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在移相器内的传输特性。数值仿真表明用基于线极化分量的差相移检测方法测量非标准圆极化波的测量结果不仅与激励状态有关 ,还与选定的线极化方向有关。利用本文的结果可以对圆极化移相器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析 ,对于提高测量精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极化移相器 相移特性 椭圆极化波 线极化波 圆极化波 铁氧体
下载PDF
电磁波完全极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党晓江 李政杰 田波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极化信息在通信、导航、雷达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电磁波极化状态是研究、利用极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椭圆极化是电磁波最基本的极化形式,线极化和圆极化是其特殊形式。从最普适的椭圆极化形式入手,导出了两种退化的极化形式:线... 极化信息在通信、导航、雷达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研究电磁波极化状态是研究、利用极化信息的前提和基础。椭圆极化是电磁波最基本的极化形式,线极化和圆极化是其特殊形式。从最普适的椭圆极化形式入手,导出了两种退化的极化形式:线极化和圆极化;阐明了三种极化波的解、合关系;推导了极化椭圆的参数与电磁波参数的关系;证明了极化方向与电磁波在水平垂直极化基下两分量相对相位的关系以及静态空间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 椭圆极化 线极化 圆极化 极化椭圆 极化方向
下载PDF
天线极化特性的近场测量技术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旭 黄文涛 罗林 《电子科技》 2015年第6期126-129,共4页
针对天线极化特性如何在近场测量系统进行测试的问题,文中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结合电磁场理论,基于椭圆极化波的分解理论,提出了利用线极化探头测量椭圆极化天线特性参数的方法。通过线极化探头进行两次正交的测量即可得到圆极化天线的... 针对天线极化特性如何在近场测量系统进行测试的问题,文中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结合电磁场理论,基于椭圆极化波的分解理论,提出了利用线极化探头测量椭圆极化天线特性参数的方法。通过线极化探头进行两次正交的测量即可得到圆极化天线的方向图、轴比、倾角、增益等特性信息,也得到了线极化天线的交叉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极化 近场测量 远场方向图 轴比 倾角 增益 交叉极化
下载PDF
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的偏振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少峰 孙炜 徐宝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9,共7页
本文对1986年1月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进行了偏振特征的分析,分别找出了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在磁静日期间和磁扰日期间偏振旋转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以及偏振主轴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 根据Pc3地磁脉动的偏振分析,可以了解北京地... 本文对1986年1月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进行了偏振特征的分析,分别找出了北京地区Pc3地磁脉动在磁静日期间和磁扰日期间偏振旋转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以及偏振主轴方向随地方时变化的规律。 根据Pc3地磁脉动的偏振分析,可以了解北京地区Pc3脉动的激发机制,为进一步磁层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脉动 Pc3脉动 偏振
下载PDF
微波分光实验中验证马吕斯定律的实验方法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立民 袁乃荣 +4 位作者 房印闯 常虹 史瑞民 何温 韩辉云 《大学物理实验》 2015年第4期1-3,共3页
文章中考虑了仪器本身辐射喇叭的强度矢量方向与接收喇叭的接收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从而改进了实验方法,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大大减小了原仪器与操作方法的相对误差,精确的验证了马吕斯定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 文章中考虑了仪器本身辐射喇叭的强度矢量方向与接收喇叭的接收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从而改进了实验方法,推导出旋转角度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大大减小了原仪器与操作方法的相对误差,精确的验证了马吕斯定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吕斯定律 线极化波 偏振
下载PDF
有向天线圆阵对椭圆极化信号的测向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松 李艳斌 李淳 《无线电工程》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有向天线阵列对椭圆极化信号的测向问题,对椭圆极化信号的瞬时极化矢量做了空间分解,建立了有向天线阵列对信号的接收模型,提出了基于增益比估计的MUSIC算法:筛选接收数据,得到一组含有相近的极化信息的数据;通过参数估计提取出该... 针对有向天线阵列对椭圆极化信号的测向问题,对椭圆极化信号的瞬时极化矢量做了空间分解,建立了有向天线阵列对信号的接收模型,提出了基于增益比估计的MUSIC算法:筛选接收数据,得到一组含有相近的极化信息的数据;通过参数估计提取出该组数据中所包含的各阵元的增益比信息;应用MUSIC算法测向。就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仿真结果,指出了算法的优点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极化 极化分解 参数估计 MUSIC方法
下载PDF
平面近场中极化偏差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文涛 陈旭 《火控雷达技术》 2014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结合电磁场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平面近场中极化偏差的修正方法。并基于椭圆极化波的分解理论,提出了利用椭圆极化长轴倾角修正因测试探头和待测天线的极化偏差造成的测试误差。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椭圆极化 近场测量 极化偏差 倾角 远场方向图 交叉极化
下载PDF
电磁波极化的判别方法及MATLAB呈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业万 吴兆旺 +1 位作者 刘全金 章礼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文章介绍电磁波极化的概念和左旋、右旋极化波的判别方法。线性极化需满足条件"两相位相差0或π",圆极化波为"两振幅相等且相位差为π2",其他情形为椭圆极化波。通过两个方向即电场旋转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来判别左旋... 文章介绍电磁波极化的概念和左旋、右旋极化波的判别方法。线性极化需满足条件"两相位相差0或π",圆极化波为"两振幅相等且相位差为π2",其他情形为椭圆极化波。通过两个方向即电场旋转方向与波传播方向来判别左旋与右旋极化波,同时利用MATLAB实现电场强度的轨迹可视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极化概念的进一步理解,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的极化 线性极化 圆极化 椭圆极化 相位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