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肺排毒凉血药结合外用西药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邓珊明 闫增荣 +1 位作者 沈欢嗣 童稳圃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47-48,64,共3页
目的评价清肺排毒凉血中药结合外用西药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氢化可的松及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组同时加服清肺排毒凉血... 目的评价清肺排毒凉血中药结合外用西药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服用吉非替尼后出现皮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氢化可的松及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组同时加服清肺排毒凉血中药。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疗效及皮疹反应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5.0%、41.7%;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皮疹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皮疹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排毒凉血中药内服结合氢化可的松及红霉素软膏外涂用于治疗吉非替尼相关性皮疹取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吉非替尼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肺排毒凉血
下载PDF
基于肝脏微结构的猪肝祛毒方法的建立和祛毒猪肝食品的初步研发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楠 周显军 +10 位作者 王凤娇 王菲菲 房丹 梁惠 于綦悦 董冰子 魏宾 赵洁 史蕾 董言利 董蒨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灌注方法用于生鲜猪肝祛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研发安全健康的祛毒猪肝系列食品。方法将传统浸泡祛毒法处理的猪肝与灌注祛毒法处理的猪肝进行比较,利用肝脏微结构切片与微结构三维重建观察祛毒效果,并利用感官品质评价... 目的探讨肝脏灌注方法用于生鲜猪肝祛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研发安全健康的祛毒猪肝系列食品。方法将传统浸泡祛毒法处理的猪肝与灌注祛毒法处理的猪肝进行比较,利用肝脏微结构切片与微结构三维重建观察祛毒效果,并利用感官品质评价方法对两种猪肝进行评估;用灌注祛毒猪肝加工无淀粉猪肝火腿和维也纳猪肝香肠两款即食猪肝产品,并评估产品的感官品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两款即食猪肝产品被送往武汉为医护人员增加膳食营养,并同时进行了产品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猪肝肝小叶微结构三维重建图像观察,灌注清洗能够有效清除猪肝肝血窦内含有内毒素的血液等杂质。经灌注祛毒的猪肝在色泽、软硬度和腥味这三个方面均有极为显著的改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7%医护人员和普通人群认为两款猪肝产品口感好。结论灌注清洗是生鲜猪肝祛毒的有效方法之一,利用祛毒猪肝可以加工不同种类的营养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 内毒素类 食品处理和加工 祛毒 成像 三维 超微结构 感官品质评价
下载PDF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荣臻 宁碧泉 +2 位作者 王挺帅 毛德文 孙克伟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1期1943-1946,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确诊为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及中成药护肝退黄,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记录治疗第4周和第8周后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blood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的变化情况;记录腹水最深度及两组治疗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TBi L、ALT、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ALB、胆碱酯酶、MEL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腹水最深度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81.6%,对照组有效率为53.7%,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优于单一西医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功能,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功能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下载PDF
姜建国从毒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4
作者 樊茂霞 郭栋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损累及全身大小关节,后期致残致畸率较高,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抗炎、抑制自身免疫等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姜建国教授运用中医辨证,以毒邪为源,从“毒”论治,对类风湿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损累及全身大小关节,后期致残致畸率较高,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抗炎、抑制自身免疫等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姜建国教授运用中医辨证,以毒邪为源,从“毒”论治,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分型治疗,以“祛毒”为大纲,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针对各证型有其相应治则治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取得了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病 类风湿关节炎 毒邪 祛毒 姜建国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伏毒”学说的扶正祛毒法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玉人 林洪生 张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6-588,597,共4页
肿瘤干细胞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其自我更新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使之在恶性肿瘤的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含有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具有伏而发病,病情深重和病势易变的"伏毒"特征,... 肿瘤干细胞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其自我更新及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使之在恶性肿瘤的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由于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含有起病隐匿,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具有伏而发病,病情深重和病势易变的"伏毒"特征,故将中医伏毒学说与恶性肿瘤及肿瘤干细胞病理特性相结合进行理论阐释,结合正虚毒结的临床常见证型及历代医家学术总结,提出扶正祛毒法作为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基本治则,为进一步科学论证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祛毒法 伏毒学说 肿瘤干细胞 正虚毒结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花宝金运用抗癌解毒药对治疗肿瘤经验探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曦文 杨子禛 +2 位作者 席玉棚 郑红刚 花宝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导师花宝金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认为"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癌毒"是肿瘤发生的必要条件。收集导师多年临床组方,归纳、总结后发现清热解毒或攻毒散结之法常贯穿于始终。结合现代药... 导师花宝金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认为"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的根本,"癌毒"是肿瘤发生的必要条件。收集导师多年临床组方,归纳、总结后发现清热解毒或攻毒散结之法常贯穿于始终。结合现代药物理论及导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临床常用七组抗癌解毒药对:(1)夏枯草、半枝莲;(2)石见穿、猫爪草;(3)金荞麦、蒲公英;(4)龙葵、白英、白花蛇舌草;(5)山慈菇、浙贝母;(6)藤梨根、蛇莓;(7)全蝎、蜈蚣。通过整体与局部的辨病与辨证、根据肿瘤的不同类型及发病阶段,结合癌毒的病机特点,灵活运用抗癌解毒药对,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 清热解毒 攻毒散结 药对
下载PDF
从“瘀毒”论雷公藤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国玉 贾新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77-480,485,共5页
通过追溯“瘀毒”理论的源流、研究现状以及雷公藤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中的药理作用,认为“瘀毒”理论与RA-ILD有较强的相关性,瘀、毒均为RA-ILD发病的重要因素,且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搏结,雷公藤可在该理论指导基础... 通过追溯“瘀毒”理论的源流、研究现状以及雷公藤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中的药理作用,认为“瘀毒”理论与RA-ILD有较强的相关性,瘀、毒均为RA-ILD发病的重要因素,且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搏结,雷公藤可在该理论指导基础上,根据瘀毒互结的疾病特点,发挥化瘀解毒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瘀毒 类风湿关节炎 间质性肺疾病 化瘀解毒 继发性间质性肺炎
下载PDF
益气化瘀解毒方含药血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郜文辉 曾普华 +1 位作者 潘敏求 唐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期19-20,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含药血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孵育7 d的种蛋制成CAM模型,加入益气化瘀解毒整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含药血清,继续孵育3 d,固定标本,拍熙,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高、中、低剂量组与不合药...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含药血清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孵育7 d的种蛋制成CAM模型,加入益气化瘀解毒整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的含药血清,继续孵育3 d,固定标本,拍熙,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高、中、低剂量组与不合药血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能抑制CAM血管新生,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解毒方 鸡胚尿囊膜 血管生成
下载PDF
李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撷菁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洪贞 齐振强 李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 李伟教授认为肾气虚血瘀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湿热浊毒潴留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临证中益气补肾活血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并擅长应用清泄法,以延缓疾病进展,同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肾脏病的全程干预与多途径干预,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介绍了李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虚血瘀 湿热浊毒 益气活血清泄 全程干预 多途径干预 李伟 经验撷菁
下载PDF
从毒瘀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7
10
作者 丛晓东 张洁 +2 位作者 李灵生 樊茂蓉 张琼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期230-232,共3页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现代病理生理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追溯"毒瘀"的源流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认为毒瘀理论与COPD合并PH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毒邪侵犯机体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因素;毒邪日久,煎熬津血,发...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现代病理生理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追溯"毒瘀"的源流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认为毒瘀理论与COPD合并PH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毒邪侵犯机体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因素;毒邪日久,煎熬津血,发为血瘀,瘀久可再生内毒,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交阻,最终导致COPD合并PH;基于其毒瘀相互搏结的特点,解毒祛瘀法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毒瘀 解毒祛瘀
原文传递
从“浊毒伏络”探讨糖尿病心肌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烁 孟昭阳 赵泉霖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7期670-673,689,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属于中医学消渴并发心悸、胸痹范畴。结合现代浊毒理论、络病理论及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特点,认为“浊毒伏络”是DCM起病之本,心络受损是DCM演变之机,气血阴阳俱虚是DCM的最终结局。根据“浊毒伏络”理论和疾病分期特点... 糖尿病心肌病(DCM)属于中医学消渴并发心悸、胸痹范畴。结合现代浊毒理论、络病理论及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特点,认为“浊毒伏络”是DCM起病之本,心络受损是DCM演变之机,气血阴阳俱虚是DCM的最终结局。根据“浊毒伏络”理论和疾病分期特点,治疗方面提倡早期化浊解毒、中期搜剔通络、后期补虚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伏络 糖尿病心肌病 消渴 胸痹 化浊解毒 搜剔通络 补虚固本
下载PDF
从中医经典毒邪论治银屑病探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宫春明 王利梅 +3 位作者 祁凤华 石小东 郭凤阳 李佃贵(指导)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0年第2期12-15,共4页
银屑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中医药凭借其特有的多靶点作用、整体调节的优势在银屑病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溯源中医经典总结出毒邪的特性,结合银屑病疾病特点进而提出“血热蕴毒”为银屑病的核心病机... 银屑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传统中医药凭借其特有的多靶点作用、整体调节的优势在银屑病的防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溯源中医经典总结出毒邪的特性,结合银屑病疾病特点进而提出“血热蕴毒”为银屑病的核心病机。而后总结当代多位皮肤科专家辨证经验同时挖掘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靶点,以进一步丰富与拓展毒邪理论在难治性皮肤科疾病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经典 毒邪 血热蕴毒 凉血袪毒 白疕 干癣 疥癣 多靶点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从毒论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思慧 高志卿 汪志伟 《河南中医》 2018年第5期807-810,共4页
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思路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即DN早期应警惕毒邪,扶正祛毒,以免正虚邪盛,久病入络,使治疗棘手。从毒论治DN的思路,受其发展时间的影响,仍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1)由于从毒论... 从毒论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思路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未病防病,已病防变,即DN早期应警惕毒邪,扶正祛毒,以免正虚邪盛,久病入络,使治疗棘手。从毒论治DN的思路,受其发展时间的影响,仍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1)由于从毒论治DN的病机尚未完全统一,中医学者各持己见,某些概念尚未标准化定义,"毒""浊毒"等概念极易混淆,存在医学用语不规范的问题,不利于中医学术之间的交流;(2)从毒论治DN的辨证分型尚未完善,且临床用药多为医家经验方剂,缺乏具有前瞻性、多中心、大数据的临床研究;(3)开展的基础研究较少,不利于从毒论治DN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以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上3个方面的问题,以期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DN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毒邪 从毒论治 扶正祛毒
下载PDF
根据“伏毒”理论从扶正祛毒论治肺结节病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颖 马君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通过追溯“伏毒”理论的源起、研究进展,认为“伏毒”理论与肺结节病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肺结节病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病势上表现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在... 通过追溯“伏毒”理论的源起、研究进展,认为“伏毒”理论与肺结节病在病因病机、病势特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病因上,肺结节病发病可因外感,亦可因内伤;病机上为正虚毒伏;病势上表现出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以“益气扶正,祛毒化浊”为原则治疗肺结节病,展现了中医药防治肺结节病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 肺结节病 祛毒化浊
下载PDF
毒邪学说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蓝绍航 庞宇舟 +4 位作者 李娜娜 陈秋霞 方刚 黄安 尚昱志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从“毒”的含义、种类及毒邪致病特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相关性出发,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毒邪学说与RA的证治规律,认为RA具有鲜明的毒邪致病特征,毒邪是RA发病及其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毒邪侵袭是RA病... 从“毒”的含义、种类及毒邪致病特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相关性出发,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毒邪学说与RA的证治规律,认为RA具有鲜明的毒邪致病特征,毒邪是RA发病及其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毒邪侵袭是RA病因病机的关键,从毒论治是RA的最终转归。强调在RA治疗上要抓住毒之主线,辨“毒”论治,通络祛毒,同时全程注重兼调脏腑,扶正补虚,使致病之毒有路可出,毒祛正安,并结合临床系统阐述了从毒论治RA的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RA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毒邪 通络祛毒 扶正补虚 证治
下载PDF
扶正祛毒法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时机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立平 郭子宁 +3 位作者 赵晶晶 宋莹莹 张志辰 郑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6-410,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祛毒法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最佳给药时机。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12周的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药组给予芪莲纤化汤治疗,并依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造模第1周(芪莲1组)、第4周(芪莲2组)、第7周(芪莲3组)3个给药组,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扶正祛毒法延缓肝纤维化进展的最佳给药时机。方法采用CCl4皮下注射12周的方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药组给予芪莲纤化汤治疗,并依据给药时间不同分为造模第1周(芪莲1组)、第4周(芪莲2组)、第7周(芪莲3组)3个给药组,西药治疗组(DDB组)从第1周的第1天开始给予联苯双酯滴丸治疗,观察不同组别、不同时期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3项肝脏功能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结果注射CCl4后,模型组大鼠一般状况逐渐变差,体重较正常组减轻,后期有腹水出现;第6周开始转氨酶显著升高,第9周末血清白蛋白明显下降;在第6周后出现明显的纤维间隔,肝小叶被破坏、紊乱,9周末肝内假小叶广泛形成。芪莲1组与DDB治疗组、模型组大鼠相比较:芪莲1组肝功能明显好于同期的其他各组,纤维化程度轻。芪莲1组与芪莲2组、芪莲3组大鼠相比较:芪莲1组肝功能好于其他2组。芪莲2组以上观测指标均好于芪莲3组。结论具扶正祛毒功用的芪莲纤化汤对CCl4模型大鼠纤维化进展有明显延缓作用,并且干预得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扶正祛毒法 芪莲纤化汤 干预时机 大鼠
原文传递
刘铁军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辨治肝癌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东 熊壮 刘铁军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583-1586,共4页
刘铁军教授认为,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肝癌应以脏毒立论。肝失条达,久病入络,毒伏脏腑是肝癌脏毒产生、发展的基础。脏毒流窜是肝癌并发症发生和肝癌转移的根本原因。临床将肝癌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肝胆湿热... 刘铁军教授认为,基于“脏毒腑秽学说”,肝癌应以脏毒立论。肝失条达,久病入络,毒伏脏腑是肝癌脏毒产生、发展的基础。脏毒流窜是肝癌并发症发生和肝癌转移的根本原因。临床将肝癌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郁血瘀、气虚血瘀、肝胆湿热、脏毒伤络、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阴阳俱虚等证型,以肃清毒源为治疗根本原则,施以疏泄、化瘀、通腑、扶正四法,分别予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龙胆泻肝汤合(或)茵陈蒿汤、大黄蛰虫丸、化癥散积方/一贯煎、真武汤/实脾饮、八珍汤加味治疗,大黄运用贯彻在治疗始末,体现扶正祛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毒腑秽学说 肝癌 脏毒 肃清毒源
下载PDF
基于“伏毒学说”论治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概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修一萍 薛一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98-704,共7页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分析"伏毒学说"与CCS在病因病机、病理基础、病...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形成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循环功能异常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分析"伏毒学说"与CCS在病因病机、病理基础、病势特性方面的相关性,创新性地提出以"扶正补虚,祛毒化实"为原则辨证论治CCS,展现中医药理论指导CCS治疗的重要临床价值。参考文献37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毒学说 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胸痹 心痛 病因病机 扶正补虚 祛毒化实
下载PDF
蓝氏牙痛饮治疗牙痛15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运峰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蓝氏牙痛饮 牙痛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