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规范冲突与选择适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梓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466-471,共6页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本是一项方便居民生活的政策,然而其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导致邻里关系趋于紧张。此类纠纷源于各地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增设电梯的投票主体及适用规则未形成一致,对损害补偿不均亦未予回应。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投票主体应... 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本是一项方便居民生活的政策,然而其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导致邻里关系趋于紧张。此类纠纷源于各地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增设电梯的投票主体及适用规则未形成一致,对损害补偿不均亦未予回应。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投票主体应限缩于存在利害关系的本栋业主间,投票比例的确定应在《物权法》第76条和第97条之间进行衡量。选择附条件的“双三分之二比例”更有利于破解现实难题,损害补偿则应体现业主间的差异化需求,如此方能保护少数业主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 增设电梯 规范冲突 选择适用 投票主体 损害补偿
下载PDF
电梯用曳引媒介检验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述 汪宏 +2 位作者 刘延雷 李伟忠 房书继 《自动化仪表》 CAS 2022年第1期15-18,28,共5页
以电梯用曳引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梯曳引媒介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归纳钢丝绳、复合钢带等曳引媒介在检验检测、损伤识别、性能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钢丝绳检测设备方法的发展和复合钢带检验检测存在的难点。分析认为... 以电梯用曳引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梯曳引媒介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归纳钢丝绳、复合钢带等曳引媒介在检验检测、损伤识别、性能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钢丝绳检测设备方法的发展和复合钢带检验检测存在的难点。分析认为,钢丝绳无损检测方法可延伸使用至复合钢带的检验检测中。同时,基于钢带电梯的特质,提出一种差分式双磁路的弱磁无损检测方法。今后的课题将进一步研究钢带内部钢丝缺陷弱磁检测理论、钢带内部钢丝缺陷的电磁响应特性和研制差分式双磁路电磁检测传感器,为复合钢带检验检测、安全评估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曳引媒介 钢丝绳 复合钢带 损伤识别 检验检测 双磁路 弱磁检测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曳引钢带表面损伤检测
3
作者 周朦 郑瑞 +2 位作者 周晋 邓冉 彭玉兴 《起重运输机械》 2024年第20期94-106,共13页
针对电梯安全运行检测实际需求,基于机器视觉搭建了电梯钢带表面损伤检测平台,文中提出了基于γ校正的复杂环境下曳引钢带图像增强算法,采用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对电梯钢带表面损伤进行实时检测,融合MobileNet以及GhostNet轻... 针对电梯安全运行检测实际需求,基于机器视觉搭建了电梯钢带表面损伤检测平台,文中提出了基于γ校正的复杂环境下曳引钢带图像增强算法,采用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对电梯钢带表面损伤进行实时检测,融合MobileNet以及GhostNet轻量级网络,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检测速度,提出了基于U-net语义分割的电梯钢带表面损伤检测算法,实现了电梯曳引钢带表面损伤的智能化检测,可有效提高电梯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曳引钢带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损伤检测
下载PDF
责任与安全:电梯致害事件之法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凌高锦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第3期83-86,共4页
近年来,我国电梯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频发。聚焦案情调查可知,电梯质量缺陷、安全生产责任缺失、质量检验检测漏洞是电梯致害事件的三大主要原因。减少电梯致害事件发生之可行路径主要从完善电梯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法律... 近年来,我国电梯事故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件频发。聚焦案情调查可知,电梯质量缺陷、安全生产责任缺失、质量检验检测漏洞是电梯致害事件的三大主要原因。减少电梯致害事件发生之可行路径主要从完善电梯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强化安全生产法律责任、严格电梯缺陷法律责任、加强公共区域保障义务等四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法律责任 安全管理法律体系 电梯安全 电梯致害事件
下载PDF
电梯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 钱江 王晓燕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竖向交通工具,是非常重要的非结构构件。历次地震灾害表明:电梯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各国对加强电梯抗震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梯抗震性能逐渐引起重视。从三个方面系统梳理...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竖向交通工具,是非常重要的非结构构件。历次地震灾害表明:电梯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目前,各国对加强电梯抗震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梯抗震性能逐渐引起重视。从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电梯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1)回顾了电梯在以往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归纳总结了电梯地震破坏类型。(2)从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两个方面介绍了电梯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不足之处。(3)总结了各国关于电梯抗震的设计方法,比较了规范之间的异同。通过梳理电梯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提高电梯抗震性能设计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抗震性能 地震破坏 抗震设计
下载PDF
电梯的防雷检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永坚 苏宇航 +1 位作者 林晓明 陈亦森 《中国电梯》 2020年第17期49-53,共5页
在雷雨季节,电梯被雷击而导致控制系统或零部件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有效的防雷措施显得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结合电梯及防雷的标准规范,对雷击损害电梯的方式以及电梯防雷措施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电梯的防雷检验进行探讨,为电梯防雷... 在雷雨季节,电梯被雷击而导致控制系统或零部件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有效的防雷措施显得至关重要。在本文中结合电梯及防雷的标准规范,对雷击损害电梯的方式以及电梯防雷措施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电梯的防雷检验进行探讨,为电梯防雷检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雷击 损害 防雷 检验
原文传递
基于YOLOv5s的电梯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算法研究
7
作者 蔡林峰 汤斌 +5 位作者 杨泞珲 徐艺菲 雷斯越 贺渝龙 张金富 龙邹荣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3年第6期67-71,共5页
电梯作为现代都市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中曳引钢丝绳是电梯最重要的零部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断丝、断股等情况,倘若不及时处理,会容易引起各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现有钢丝绳检测方法,如目测法、电磁... 电梯作为现代都市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中曳引钢丝绳是电梯最重要的零部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断丝、断股等情况,倘若不及时处理,会容易引起各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现有钢丝绳检测方法,如目测法、电磁检测法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稳定性不足。因此,提出使用人工智能算法(YOLOv5s)进行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首先自制了钢丝绳表面损伤数据集;其次利用自制的数据集训练YOLOv5s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好的YOLOv5s网络提取不同种类钢丝绳图像的特征;最后实现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YOLOv5s网络的钢丝绳表面损伤检测模型,检测准确率高、鲁棒性好、计算速度快,平均检测速度达到了6.7 FPS,测试精度达到了95.3%,为电梯事故的预警和报警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s 电梯安全 损伤检测
下载PDF
电梯安全评估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正植 《中国电梯》 2016年第3期30-33,共4页
介绍了电梯安全评估的目的,评估的关键以及电梯运行风险的主要表现。指出产生电梯运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是电梯的某项或几项运行能力不足.部件损坏只是造成能力不足的一方面原因。将与电梯风险相关的运行能力归纳为曳引能力、制动能力、... 介绍了电梯安全评估的目的,评估的关键以及电梯运行风险的主要表现。指出产生电梯运行风险的直接原因是电梯的某项或几项运行能力不足.部件损坏只是造成能力不足的一方面原因。将与电梯风险相关的运行能力归纳为曳引能力、制动能力、超速保护能力、门保护能力.电力驱动能力、信号通信能力、可靠运行能力、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安全评估 运行风险 运行能力 部件损坏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电梯设备损坏涉及的赔偿问题
9
作者 叶伟 鲁玉坤 赵振虎 《起重运输机械》 2021年第13期49-53,共5页
为更好完善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及理论支撑,以解决电梯使用过程中及电梯应急救援过程中导致的电梯损害赔偿问题,文中提出了电梯损坏赔偿涉及的5种问题,并予以详细分析,提出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意见及依据,着重研究了电梯应急救援机构救援... 为更好完善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建设及理论支撑,以解决电梯使用过程中及电梯应急救援过程中导致的电梯损害赔偿问题,文中提出了电梯损坏赔偿涉及的5种问题,并予以详细分析,提出了处理此类问题的意见及依据,着重研究了电梯应急救援机构救援过程中导致电梯损坏赔偿问题的处理,提出了现存影响社会性电梯救援机构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及缺少明确法律保障,也为此类问题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思路及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平台建设 设备损害 赔偿问题
下载PDF
链杆式升运器薯土分离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冰 胡良龙 +3 位作者 胡志超 田立佳 计福来 马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采用链杆式升运器作为输送分离装置,是杆条升运链式甘薯收获机的典型代表机具。为改进链杆式升运器设计、减小输送分离和抛薯过程中对甘薯的损伤,以商薯19、阜薯24、郑薯20为对象,采用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 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采用链杆式升运器作为输送分离装置,是杆条升运链式甘薯收获机的典型代表机具。为改进链杆式升运器设计、减小输送分离和抛薯过程中对甘薯的损伤,以商薯19、阜薯24、郑薯20为对象,采用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进行甘薯收获试验,运用力学、运动学等原理,结合试验分析,研究链杆式升运器在输送分离、抛薯过程中产生损伤的原因和减小损伤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配置了链杆式升运器的4GS-1500型甘薯收获机主要损伤形式为表面擦伤,同时伴有压损、薯肉缺损、断裂等特征。损伤主要由输送分离时土块、甘薯、链杆等对甘薯挤压、冲击、摩擦以及抛薯时甘薯撞击地面所产生的冲击造成。通过优化链杆式升运器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甘薯损伤率降至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链杆式升运器 损伤 薯土分离
原文传递
电梯曳引钢带钢丝不同截面积损伤的漏磁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志军 杨江 +4 位作者 杨象岳 刘延雷 曹怀情 孙晗 王学增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电梯曳引钢带长周期运行后,钢带内部钢丝会出现断丝、断股、磨损等类型损伤,这些损伤会严重影响电梯的运行安全,为此,开展了电梯曳引钢带钢丝不同截面积损伤的漏磁检测。通过建立含有不同截面积损伤的电梯曳引钢带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 电梯曳引钢带长周期运行后,钢带内部钢丝会出现断丝、断股、磨损等类型损伤,这些损伤会严重影响电梯的运行安全,为此,开展了电梯曳引钢带钢丝不同截面积损伤的漏磁检测。通过建立含有不同截面积损伤的电梯曳引钢带有限元模型,得到了不同截面积缺陷的漏磁场空间分布状态和变化规律,然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钢带钢丝不同缺陷的漏磁信号进行检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漏磁检测能有效检测出电梯曳引钢带钢丝的不同截面积损伤,为电梯曳引钢带运行维护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曳引钢带 漏磁检测 有限元 损伤 漏磁场空间分布
下载PDF
探析电梯用钢丝绳的损坏检验及维护保养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翔 《科技资讯》 2021年第18期13-15,共3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项目数量正在快速增加。电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便捷工具,其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住宅的满意度,同时在公共建筑上的运用也能够为货物运输提供便捷。电梯的运用安全往往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层建筑项目数量正在快速增加。电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便捷工具,其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住宅的满意度,同时在公共建筑上的运用也能够为货物运输提供便捷。电梯的运用安全往往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该文主要对电梯用钢丝绳的损坏检验及维护保养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对当前检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维护保养策略,从而为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电梯用钢丝绳 损坏检验 维护保养
下载PDF
氧化铝输送方案的比较分析
13
作者 郑飞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4-36,共3页
本文就氧化铝专用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与其它两种传统输送设备,在输送方案、能耗、投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比较。经综合比较后可以看出,该设备具有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破损小、运行平稳等优点。
关键词 氧化铝专用钢丝胶带斗式提升机 能耗低 投资省 破损小
下载PDF
Creep da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UNS N10003 alloy based on a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the Norton creep law and Kachanov–Rabotnov creep damage model 被引量:8
14
作者 Xiao-Yan Wang Xiao Wang +1 位作者 Xiao-Chun Zhang Shi-Feng Zhu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14-122,共9页
The calculation of inelastic creep damag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 of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structure in a 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TMSR). However, a creep damage theory model and num... The calculation of inelastic creep damage is important for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 of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structure in a 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TMSR). However, a creep damage theory mode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have not been proposed for the key materials(UNS N10003 alloy) in the TMSR. In this study, creep damage characterization of UNS N10003 alloy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Norton creep law and Kachanov–Rabotnov(K–R) creep damage model. First, the creep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UNS N10003 alloy at 650 °C were adopted to fit the material constants of the two models. Then, the creep damage behavior of the UNS N10003 alloy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under uniaxial and multi-axial stress stat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K–R creep damage model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UNS N10003 alloy than the Norton model. Finall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y a user-defined UMAT subroutine and subsequently verified through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The FEA result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solu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inelastic creep damage analysis of the elevated temperature structure in the TM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RIUM molten salt reactor UNS N10003 ALLOY CREEP damage INELASTIC analysis elevated temperature structure
下载PDF
高温作用下牺牲混凝土的损伤演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褚洪岩 孙伟 蒋金洋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以掺加/不掺加聚丙烯纤维的核电牺牲混凝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作用下牺牲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得到不同温度作用下牺牲混凝土试件中的超声波波速。根据损伤定义和应力波理论,得到牺牲混凝土损伤... 以掺加/不掺加聚丙烯纤维的核电牺牲混凝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作用下牺牲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得到不同温度作用下牺牲混凝土试件中的超声波波速。根据损伤定义和应力波理论,得到牺牲混凝土损伤与其超声波波速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了不同温度作用下牺牲混凝土的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在25~400℃时,不掺加聚丙烯纤维的牺牲混凝土试件的残余抗压强度均高于掺加纤维的试件的残余抗压强度,600~1000℃时则呈现相反趋势;高温作用下,聚丙烯纤维的掺加对在牺牲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波速具有双重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在200~1000℃时,负效应起主导作用;掺加/不掺加聚丙烯纤维的牺牲混凝土的损伤随温度演化结果一致,在高温作用下牺牲混凝土损伤随温度演化符合Weibull分布,该损伤演化模型可以用于高温作用下牺牲混凝土损伤分析以及核灾难后评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牺牲混凝土 高温 聚丙烯纤维 超声波 损伤演化
原文传递
高温后花岗岩声发射特征与损伤演化规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兵 陈虹宇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研究高温对岩石力学特性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对高温处理后的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和声发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岗岩力学特性影响显著,由于高温导致脱水和热膨胀,加热到200℃使花岗岩的强度升高了15%;此后,峰值强度随着处理温度升... 为研究高温对岩石力学特性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对高温处理后的花岗岩进行单轴压缩和声发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岗岩力学特性影响显著,由于高温导致脱水和热膨胀,加热到200℃使花岗岩的强度升高了15%;此后,峰值强度随着处理温度升高而大幅降低,这归因于矿物晶粒的过度膨胀和相变引起的裂纹发育;此外,花岗岩逐渐由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对应的临界温度在400℃和600℃之间;不同于低温下的情况,加热到600℃及以上的花岗岩在加载的初始阶段就有明显的声发射现象,这与高温诱发的热裂纹在外载荷作用下迅速扩展有关。考虑到初始热损伤,提出了一个修正的损伤变量,其变化特征较好地揭示了热处理后花岗岩在单轴压缩下的损伤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 声发射 损伤
原文传递
混凝土高温损伤研究评述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进军 刘忠 张雷顺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0-132,139,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得出其高温下、高温后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深入探讨了混凝土高温损伤模型和高温下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计算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亟需开展的工... 通过对国内外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得出其高温下、高温后力学性能劣化规律,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深入探讨了混凝土高温损伤模型和高温下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计算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亟需开展的工作,可为进一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温(火灾)性能及其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损伤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温下地聚合物混凝土损伤演化及动态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志坤 许金余 +2 位作者 任韦波 白二雷 董宗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采用高温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系统对高温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Geopolymeric Concrete,GC)损伤演化规律及本构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GC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呈显著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及温度弱化效应;利用波阻抗... 采用高温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试验系统对高温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Geopolymeric Concrete,GC)损伤演化规律及本构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GC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呈显著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及温度弱化效应;利用波阻抗衡量GC的高温损伤可行、有效,所得损伤演化规律能较好表征GC损伤实际情况;以静力本构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应变率强化因子及温度弱化因子构建GC动态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结果标定参数,可获得较准确的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高温 应变率 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高架车站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
19
作者 袁红 王忠帅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11期129-135,共7页
文中针对南昌一高架车站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基于当地地震环境和规范,选取了6度设防烈度和EI Centro地震波进行分析。模态分析显示,车站结构自振特性良好,符合设计标准。随后,通过时程反应分析,探讨了多遇及罕遇地震下,主要构件的位... 文中针对南昌一高架车站的地震响应进行了研究,基于当地地震环境和规范,选取了6度设防烈度和EI Centro地震波进行分析。模态分析显示,车站结构自振特性良好,符合设计标准。随后,通过时程反应分析,探讨了多遇及罕遇地震下,主要构件的位移和加速度变化,结果表明结构表现稳定,混凝土损伤主要表现为受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车站 地震响应 模态分析 混凝土损伤
下载PDF
温度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志刚 许金余 白二雷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3,17,共5页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温SHPB试验系统,对高温条件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厚度为1.0mm,直径为30、35、40、45、50mm的铝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保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0、600℃时,地质聚合物混... 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温SHPB试验系统,对高温条件下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厚度为1.0mm,直径为30、35、40、45、50mm的铝片作为波形整形器,保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200、600℃时,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吸能特性较常温可分别提高30%和56%,而400、800℃时的吸能特性低于常温,800℃降低尤为明显。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比能量吸收随应变率与冲击压缩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近似呈线性关系。高温下,在60-130s^-t的应变率范围内,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均呈现留芯破坏一碎裂破坏一粉碎破坏的变化规律,且破坏程度弱于常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高温 比能量吸收 破坏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