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中有害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53
1
作者 徐承水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1999年第10期1-3,共3页
根据近几年来微量元素研究现状,介绍了环境中五种微量元素铝、铅、汞、砷、镉的基本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环境 人体健康 污染物质 有害元素
下载PDF
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65
2
作者 马鸿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M、I、S和A型四大成因类型。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的I型、S型、A型花岗岩和我国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套中M型花岗岩的判别分析,提出了根据实际矿物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丰度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方... 花岗岩类可以划分为M、I、S和A型四大成因类型。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东南部典型的I型、S型、A型花岗岩和我国新疆西准噶尔蛇绿岩套中M型花岗岩的判别分析,提出了根据实际矿物含量、岩石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丰度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判别方法,对其参加判别分析的68个样品的回判准确率分别高达94.1%、97.1%和98.5%。因此,该法是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确定花岗岩成因类型的各种地球化学参数或图解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类型 微量元素 分析
下载PDF
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下组合烃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56
3
作者 陶树 汤达祯 +4 位作者 周传袆 李凤 李婧婧 陈晓智 孟昌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7-403,共7页
笔者采用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震旦-志留纪地层28件样品进行了B、V、Ni、Sr、Ba、Th、U等指示沉积环境的敏感微量元素做了系统测试分析,采用GB/T14506.28-9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主要... 笔者采用ICP-MS测试分析技术,对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震旦-志留纪地层28件样品进行了B、V、Ni、Sr、Ba、Th、U等指示沉积环境的敏感微量元素做了系统测试分析,采用GB/T14506.28-93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并探讨了Sr/Ba、V/Ni、V/(V+Ni)、Sr/Ca、Ca/Mg、Th/U比值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本区下组合沉积环境主要为半深海、深海及浅海滞流环境。元素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区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黔中及其周边地区 微量元素 震旦-志留系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土壤微量元素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祖伟 徐利淼 张文具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本文以天津地区为例 ,在分析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各种人为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天津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联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探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强度之间的联系... 本文以天津地区为例 ,在分析影响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各种人为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天津地区人类活动强度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联系、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 ,探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强度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 ,Hg、Cd、Se元素是最敏感的地球化学因子 ,能够反映天津地区土壤环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 ,利用土壤环境中Hg、Cd、Se的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量元素 人类活动强度 对应关系
原文传递
煤中部分潜在毒害微量元素在表生条件下的化学活动性 被引量:39
5
作者 冯新斌 洪冰 +1 位作者 倪建宇 洪业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3-437,共5页
利用连续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的32 个煤样中的10 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Hg、As、Se、Cd、Cu、Pb 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平均83-8% 的Hg... 利用连续化学浸取实验方法,对采自贵州省二叠纪龙潭组的32 个煤样中的10 种潜在毒害微量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中Hg、As、Se、Cd、Cu、Pb 等元素具有极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平均83-8% 的Hg 、93.5% 的As、80-3 % 的Se、63 .3 % 的Cd、71 .1 % 的Cu 和86-8 % 的Pb 可以被带出煤中而进入表生环境;煤中Zn 的化学活动性次之,只有平均46-6 % 的Zn 可能迁移进入环境中;Tl、Cr、Ni 的化学活动性最差,平均可浸取比例分别是22-9% 、19-7 % 和25-7% .煤中潜在毒害微量元素的化学活动性取决于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存在于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和部分有机相中的元素在风化过程中很容易被带出,而存在于硅酸盐矿物相中的元素在表生条件下是非常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毒害 微量元素 化学活动性 表生环境
下载PDF
真空预压法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陈远洪 洪宝宁 龚道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2-386,共5页
以平面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土的流变性,采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反映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有限元处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数值方法。通过对某工程实例中软基的应力、位移、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计算分... 以平面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考虑土的流变性,采用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反映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有限元处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数值方法。通过对某工程实例中软基的应力、位移、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计算分析,说明在真空预压法中采取防护措施可以明显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真空预压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有限元 加固 软基 周围环境
下载PDF
宝应钻孔沉积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探讨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競红 王颖 +7 位作者 张振克 J.-P.Guilbault 毛龙江 魏灵 郭伟 李书恒 徐军 季小梅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5-749,共15页
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指示沉积盆地演化历史、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作用。宝应沉积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印证了苏北平原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与黄河、长江具有类似的物源,并可能受基底碱性火山岩和黄... 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对指示沉积盆地演化历史、沉积环境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踪作用。宝应沉积物的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印证了苏北平原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与黄河、长江具有类似的物源,并可能受基底碱性火山岩和黄土高原粉尘物质的影响。钻孔沉积物具有轻稀土适度富集、缓右倾斜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Ce正异常的总体特征;海侵段的稀土含量比陆相沉积段略低。δEu在陆相沉积中为1.16,呈微小的正异常;在海侵沉积中为0.99,基本不显示异常。稀土元素含量与沉积物粒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随着粒度由粗变细,稀土元素含量增加;ΣREE的高值段对应粘土含量较高,反之亦然。沉积物REE及Rb/Sr比值的纵向变化反映了海陆交互过渡带古气候环境的波动:ΣREE的高值段与δEu和δCe的低值段代表了冷湿的气候环境;ΣREE和δCe的低值与δEu的高值段反映了暖湿润的环境信息。结合地貌、岩性及微体古生物,综合分析表明苏北平原在第四纪曾遭受了多次海水淹覆,海-陆交互堆积作用明显,从古海湾逐渐发育堆积最后由河流冲积物覆盖成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苏北平原
下载PDF
北戴河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27
8
作者 熊志方 龚一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7-186,共10页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 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环境指示意义。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和X射线衍射法(XRD)分别测试了秦皇岛北戴河燕山大学北侧红色风化壳(简称燕大风化壳)主量元素和粘粒粘土矿物。结果表明:除Ca外,Si、Al、Fe、Na、K的含量在风化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Si、Na、K波动轨迹基本一致,Al、Fe则与其相反,相关性分析显示SiO2与Al2O3、TFe、Fe2O3,Al2O4与TFe、Fe2O3,Na2O与CaO具有较好相关性;粘土矿物组合为1.4nm过渡矿物(25%~45%)+伊利石(10%~20%)+伊蒙混层矿物(20%~35%)+高岭石(15%~30%),矿物演化系列是长石、黑云母→(蛭石→1.4nm过渡矿物)→(伊利石)→高岭石。与粘土矿物以1:1型高岭石为主的富铝化南方红色风化壳相比,燕大风化壳Si淋失度,Fe、Al富集度,矿物演化程度都较低,属硅铝化风化壳。燕大风化壳是上新世暖温带到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的风化产物,与现代秦皇岛暖温带半湿润型气候不同,这反映第四纪以来该区气候干旱因子增多。CIA、S/A等指示的风化强度异常表明,燕大风化壳形成后至少遭受过两次构造抬升,为剥蚀型风化壳,反映该区新构造运动间歇式上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风化壳 主量元素 粘土矿物 地球化学 气候 环境 北戴河
下载PDF
济南—济阳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5
9
作者 庞绪贵 姜相洪 +2 位作者 李建华 张英明 胡艳蕾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通过对济南—济阳研究区内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元素的丰缺、土壤质量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营养元素 土壤质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元素迁移的模拟模型实验 被引量:25
10
作者 童纯菡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9-455,共7页
从野外不同地质体上 ,观察到地壳中元素是以纳米微粒状态被上升气流迁移的。为了进一步研究 ,设计了模拟上升气流通过矿层、矿层加盖层及围岩的模型层。实验结果显示 ,在模型中上升气流迁移的粒子仍是纳米微粒 ,并且采样片上含量也是随... 从野外不同地质体上 ,观察到地壳中元素是以纳米微粒状态被上升气流迁移的。为了进一步研究 ,设计了模拟上升气流通过矿层、矿层加盖层及围岩的模型层。实验结果显示 ,在模型中上升气流迁移的粒子仍是纳米微粒 ,并且采样片上含量也是随时间积累而增加。当有水层和玻璃盖层时 ,部分元素仍能穿透盖层 ,部分元素迁移受阻挠。纯扩散实验说明纯扩散迁移也存在 ,不过迁移量很小。列出模型实验中用扫描探针显微术观察到的纳米微粒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实验 元素迁移 扫描探针显微术 上升气流 纳米微粒 中子活化分析 地气法 地质勘探 地气测量
下载PDF
电厂燃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燃烧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宋党育 秦勇 王文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嘴山电厂、上湾电厂、大柳塔电厂和海勃湾电厂的原煤、灰渣、飞灰、超细飞灰进行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 As,Pb,Hg,Cd,Cr,Se,Mn,Ni,Co,U,Th,Be,Sb,Br... 采用仪器中子活化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石嘴山电厂、上湾电厂、大柳塔电厂和海勃湾电厂的原煤、灰渣、飞灰、超细飞灰进行了有害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 As,Pb,Hg,Cd,Cr,Se,Mn,Ni,Co,U,Th,Be,Sb,Br等元素在粉煤燃烧过程中的散逸、迁移行为 ,揭示了他们在燃煤过程中在气态产物和固态产物 (底灰、飞灰、超细飞灰 )中的分配富集特征 ,分析了这些元素的环境效应 .结果表明 :对于挥发性元素 Hg和半挥发性元素 As,其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为 :超细飞灰 >飞灰 >底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 有害微量元素 燃烧 迁移 地球化学 环境效应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红中 周永章 +5 位作者 杨志军 古志宏 吕文超 何俊国 李文 安燕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94-3102,共9页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 陕西省凤县-太白(凤太)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西段,是我国重要的金属成矿集中区之一。本文重点分析凤太地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过渡部位的沉积成因硅质岩。它是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层位。硅质岩多为灰黑色,块状、层纹状、角砾状构造,致密坚硬,经受过轻微变质作用(主要是重结晶作用),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铁白云石、方解石、绢云母、炭质。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八方山-二里河地区沉积成因硅质岩的SiO_2含量均大于80%,最高者可达95.3%,TiO_2和Al_2O_3明显偏低,高FeO,Al/(A1+Fe+Mn)值落在0.13~0.64之间。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远小于地壳元素丰度,但Ba、As、Sb、B、Ag、Hg含量较高。在V/Y-Ti/V和Ti-V图解中,硅质岩样品投影在洋中脊→大陆边缘的洋盆位置,大部分落在远洋区域,部分靠近大陆边缘。样品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仅为3.28×10^(-6)~20.66×10^(-6),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可以分为H和S两组。H组曲线左倾,富集重稀土(HREE),具有明显的热水成因特征。S组与H组稍有差异,是受非热水沉积作用影响所致。(La/Lu)_N介于0.36~1.99,多分布于0.36~0.70和1.00~1.99两个区间内,分别代表与洋中脊环境相似的的洋盆喷口或断裂附近环境和受一定陆源物质影响的远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La/Yb)_N值介于0.32~2.21,多分布0.32~0.72和1.74~2.21两个区间内,地质意义与(La/Lu)_N类似。硅质岩样品的(La/Ce)_N值在1.04~3.28,多数大于1,平均为1.62,主要反映大洋盆地(或深海平原)环境,个别样品也表现出大陆边缘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经历了后期成岩作用等,但硅质岩仍整体上较好地保持了初始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沉积环境 热水沉积 造山带 秦岭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21
13
作者 唐修义 赵继尧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B07期14-17,共4页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元素在煤加工利用和在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但煤中同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赋存状态,不同的元素也可以拥有同一种赋存状态。煤中如黄铁矿、方铅矿等各种硫化物中含有的环境有害元素最多,在我国西...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了元素在煤加工利用和在表生条件下的地球化学行为,但煤中同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赋存状态,不同的元素也可以拥有同一种赋存状态。煤中如黄铁矿、方铅矿等各种硫化物中含有的环境有害元素最多,在我国西南地区一些煤田的煤层中部分元素如Ge,As和S等则具有较高的有机亲合性,增加了洗选去除的难度,环境效应也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环境效应 煤样 表生作用 运移机理
下载PDF
胶州湾底质痕量元素污染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正新 王保军 +4 位作者 黄海燕 董贺平 李绍全 尹延鸿 李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0-288,共9页
为了查清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的痕量污染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于2002—2004年对胶州湾全区进行了详细的污染调查,并对所获取的3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按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研究,其中铜有33个站位超第一类标准,有2个站位超... 为了查清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的痕量污染元素对环境的影响,于2002—2004年对胶州湾全区进行了详细的污染调查,并对所获取的31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痕量元素按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进行了评价研究,其中铜有33个站位超第一类标准,有2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1个站位超第三类标准。铜在研究区是最严重的污染元素,其污染面广,程度深。铬的污染面仅次于铜,有29个站位的样点超标。汞有22个站位超标,其中有5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1个站位超第三类标准,虽然它的污染面较铜和铬小,但污染程度较严重。锌有7个站位超标,其中1个站位超第二类标准。镉的污染程度较低,只有3个站位超标。铅的沉积环境较好,只有2个站位的含量值超第一类标准。研究区污染最轻的痕量元素是砷。结果表明,这些痕量元素主要为工业和生活污水经排污沟和排污河而进入胶州湾。按其污染范围大小排序是铜>铬>汞>锌>镉>铅>砷;按其污染程度排序是汞>铜>铬>锌>镉>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痕量元素 沉积物质量标准 环境评价
下载PDF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灰岩微量元素与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环境讨论 被引量:20
15
作者 翟大兴 张永生 +4 位作者 田树刚 邢恩袁 吴非蒙 朱常伟 蒋苏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3,共11页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则认为早中期为封闭海盆,晚期转化为陆相湖盆。在对林西官地林西组剖面实测时,于其上部发现大量灰岩透镜体,内含钙藻和苔藓虫等海相化石。对系统采集的灰岩... 兴蒙地区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环境争议较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为陆相沉积,少数学者则认为早中期为封闭海盆,晚期转化为陆相湖盆。在对林西官地林西组剖面实测时,于其上部发现大量灰岩透镜体,内含钙藻和苔藓虫等海相化石。对系统采集的灰岩透镜体进行微量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灰岩中轻稀土略亏损,Eu正异常明显,La、Ce具有轻微的正异常,Gd、Y/Ho基本无异常;Si O2含量较高、且Zr与REE具有良好正相关性,表明其沉积环境为海相近岸带,水体可能有正常海水、河水或大气降水和热液三个来源。剖面沉积特征、化石组合及灰岩中碳、氧同位素组成也为近岸带环境提供了进一步支持。这说明晚二叠世兴蒙—吉林一带仍存在狭长海盆,海盆内部仍存在热液活动,在近岸地区,海水循环可能受阻,使得短期内以蒸发作用或河水注入占主要地位,造成碳同位素大幅漂移,而氧同位素漂移主要由成岩作用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西组 晚二叠世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华南红土主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瑞松 徐金鸿 +1 位作者 苗莉 朱照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2,共6页
华南红土从其母岩到表土,普遍表现为主元素SiO2、K2O、Na2O淋失,Fe2O3、Al2O3、N、S富集。红土饱和水含量最高的是D2型红土,最低的是老红沙型红土。在岩石与上层红土风化特征中,风化强度以γ型红土最强,而灰岩型红土最弱;淋溶系数最大... 华南红土从其母岩到表土,普遍表现为主元素SiO2、K2O、Na2O淋失,Fe2O3、Al2O3、N、S富集。红土饱和水含量最高的是D2型红土,最低的是老红沙型红土。在岩石与上层红土风化特征中,风化强度以γ型红土最强,而灰岩型红土最弱;淋溶系数最大的是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γ型红土;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Q2型红土。从空间上看,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成分的变异系数、红土的淋溶系数、红土的风化率和风化强度、红土湿度和温度等均受母岩、气候纬度效应制约。相关分析表明,华南红土中的水含量和土温与Fe2O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华南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是长期和多种环境变化的真实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主元素 表生地球化学 环境变化 华南
下载PDF
企业财务风险生成和传导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秉祥 田战军 张勇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0-65,共6页
文章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与会计要素及其结构、外部客观环境、企业内部主观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生成与传导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有助于研究各种因素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机理和过程,从而有... 文章主要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与会计要素及其结构、外部客观环境、企业内部主观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财务风险生成与传导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有助于研究各种因素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机理和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风险 会计要素 传导机理 环境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二叠纪砂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区构造环境的判别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英利 刘永江 +4 位作者 韩国卿 吴琳娜 李伟民 温泉波 梁琛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85-297,共13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进行岩相学及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物源区及其古构造环境。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表现为源区相对不稳定、快速剥蚀、快速搬运的特征。A-... 通过对研究区内广泛发育的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进行岩相学及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物源区及其古构造环境。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系哲斯组和林西组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表现为源区相对不稳定、快速剥蚀、快速搬运的特征。A-CN-K三角图解显示砂岩母岩中斜长石含量要高于钾长石含量,指示两组砂岩物源区母岩应以具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岛弧性质的岩浆岩系列为主。主量元素判别图解揭示了物源区主要具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型并含有少量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区特点,且总体呈现出由活动大陆边缘向大陆岛弧型物源区过渡的趋势。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二叠纪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区域内广泛分布的大石寨组火山岩及研究区北侧及北西侧的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岩浆弧物质并含有少量来自华北板块基底的物源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南部 二叠纪砂岩 主量元素 物源区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19
作者 庞绪贵 姜相洪 +2 位作者 季顺乐 王存龙 杨海霞 《山东地质》 2003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 为促进鲁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查清该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鲁西北覆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以区域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结合土壤地质、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灾害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质、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该区的区域农业、城市、主要名特优产区、主要地方病流行区等地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进行评价;建立鲁西北覆盖区多层次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为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调查方法 调查技术 营养元素 生态环境 信息系统 山东 覆盖区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岩环境的指示——以巴楚大板塔格剖面和阿克苏蓬莱坝剖面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杜洋 樊太亮 高志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09-1523,共15页
利用薄片、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测试资料,以巴楚大板塔格与阿克苏蓬莱坝剖面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系统报道了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各种特征,分析了不同特征所表征的成岩环境。研究表明:(1)碳、氧同位素垂向上整体表现为... 利用薄片、碳氧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等测试资料,以巴楚大板塔格与阿克苏蓬莱坝剖面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系统报道了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各种特征,分析了不同特征所表征的成岩环境。研究表明:(1)碳、氧同位素垂向上整体表现为埋藏成岩环境,鹰山组顶部、蓬莱坝组中部以及顶部呈现出淡水成岩环境特征,鹰山组中部与蓬莱坝组底部显示为海水成岩环境,鹰山组下部和上部表现为海水成岩环境背景下短期受到淡水影响,白云岩δ^(18) O值、δ^(13)C值高于灰岩,鹰山组白云岩δ^(13)C值低于蓬莱坝组白云岩;(2)不同类型白云岩Sr含量呈现规律性。还原环境敏感元素富集在鹰山组中—粗晶白云岩与蓬莱坝组顶部粉—细晶白云岩,氧化环境敏感元素富集在鹰山组藻砂屑云质灰岩、蓬莱坝组细晶夹自形中晶白云岩和砂屑幻影白云岩;(3)白云岩化的过程是LREE亏损的过程。一间房组生屑灰岩具较高的∑REE,MREE略富集,Ce负异常程度高,蓬莱坝组下部残余结构云岩REE配分继承颗粒灰岩。鹰山组下部藻泥晶砂屑灰岩与云质砂屑灰岩REE配分相似,∑REE具有随水体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LREE富集,HREE亏损,Gd正异常。鹰山组中—粗晶白云岩与蓬莱坝组顶部粉—细晶白云岩REE配分相似,MREE富集。鹰山组与蓬莱坝组细晶—中晶白云岩具明显Eu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下奥陶统 碳酸盐岩 碳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岩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