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化探在河北某斑岩型铅锌矿床中的应用及找矿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郑丽超 李玉堂 +2 位作者 赵博 降雨薇 翟大兴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1-291,共11页
河北某铅锌矿床作为燕山地区唯一具有中等规模的斑岩型铅锌矿床,被发现后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无大的找矿突破。经综合整理研究历年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开展大功率的激电中梯扫面等系列工作,认为本区化探异常元素分带明显,激电异常发育... 河北某铅锌矿床作为燕山地区唯一具有中等规模的斑岩型铅锌矿床,被发现后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无大的找矿突破。经综合整理研究历年物化探及地质资料,结合开展大功率的激电中梯扫面等系列工作,认为本区化探异常元素分带明显,激电异常发育,成矿系列完整,找矿潜力大。经钻探验证,于斑岩体外围及接触带发现了厚大的铅锌富矿体,于深部发现了铜钼矿体,形成了斑岩型矿床完整的成矿系列,实现了本区新的找矿突破,使其具有了成为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进一步扩大了本区资源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异常 元素分带 激电异常 斑岩型铅锌矿床 成矿系列
下载PDF
内蒙古甲乌拉铅锌银矿2号矿体元素分带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牛斯达 李胜荣 +1 位作者 郭健 赵文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65,共7页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2号矿体为该矿区最大的矿体。本次研究基于2号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铅、锌、银、铜品位的等值线图中探讨成矿元素分布的空间规律,以探索甲乌拉矿区成矿元...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2号矿体为该矿区最大的矿体。本次研究基于2号矿体的垂直纵投影图,选择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从铅、锌、银、铜品位的等值线图中探讨成矿元素分布的空间规律,以探索甲乌拉矿区成矿元素的富集规律和成矿机制,为找矿勘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性,北部以铅锌、银矿化为主,南部以铜矿化为主,反映2号矿体中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由南到北为由高温到低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推测2号矿体北段找矿前景良好,南段应加强对铜的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乌拉铅锌银矿 2号矿体 垂直纵投影图 元素分带 成矿远景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0
3
作者 郑文宝 陈毓川 +4 位作者 宋鑫 唐菊兴 应立娟 黎枫佶 唐晓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5-784,共10页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为数不多的铜品位高、规模大、矿体连续性好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文章根据167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元素平面分带、(Pb+Zn)/Cu、Au/Cu、Mo/Cu、Pb/Ag、Zn/Pb、Z...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为数不多的铜品位高、规模大、矿体连续性好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文章根据167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对各元素平面分带、(Pb+Zn)/Cu、Au/Cu、Mo/Cu、Pb/Ag、Zn/Pb、Zn/Cu比值分带以及剖面上元素的分带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甲玛铜多金属矿具有典型的与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元素分带特征,矿体由深部向浅部具有Mo→Mo(Cu)→Cu+Mo→Cu(Pb+Zn+Mo)→Cu(Pb+Zn)→Pb+Zn的成矿元素分带现象,具有高温→中低温成矿演化的特点。研究提出,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是由北东至南西,流体源位于矿区北东部的则古朗地区。这种典型的热液分带特征同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近管道相Pb/Ag比值高、远离喷口Zn/Pb、Zn/Cu比值高的元素分带特征有着本质的区别。矿区北部则古朗地区高Mo/Cu比值以及钼元素矿化强度随标高降低愈强的分布特点,均预示了该地区是深部隐伏含矿斑岩体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矿床成矿系列 元素分带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下载PDF
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5
4
作者 伍宗华 金仰芬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本文介绍了元素分带的研究概况,不同热源体周围元素的分带特征。讨论了将元素分带用于预测盲矿和评价矿体剥蚀程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元素分带 地质找矿 应用
下载PDF
辽西南部金属矿床分布规律及产出特点 被引量:14
5
作者 马永昌 《矿产与地质》 1999年第5期268-273,共6页
辽西南部,一组NW 向断裂与一组近EW 向平行断裂控制了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形成矿床集中区。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成矿带 成矿亚带 元素分带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河南嵩县小南沟金矿床矿体剥蚀深度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祝新友 樊江 +2 位作者 王书来 赵悍东 赵起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8-326,共9页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其中NE 向的含矿断裂中。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矿体横剖面和纵剖面上都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纵投影剖面的...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其中NE 向的含矿断裂中。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 矿体横剖面和纵剖面上都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纵投影剖面的地球化学反映出Au 、Ag 、Cu 、Pb 、Zn 、As 、Sb 和W 等元素均形成向上开口的“U”形,含量上高下低,向深部晕的规模逐渐减小,强度减弱,垂向上具有尾晕的地球化学特点。与Au 有关的元素以及热晕均显示出矿化主要集中于11 线以北及57 线以南地区,矿化富集地段集中于9~12 线多组断裂交汇部位。矿体向北侧伏,其原因是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形成一个向北侧伏的有利成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分带 河南 金矿床 矿体剥蚀 矿化
下载PDF
成矿元素分带理论在辽西找矿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宋雨春 《有色矿冶》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根据长期找矿经验和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总结出了矿集区中成矿元素分带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辽西找矿进入低谷,缺乏新的找矿线索,恰逢此时,成矿元素分带理论日趋成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 根据长期找矿经验和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带上矿床分布的规律性,总结出了矿集区中成矿元素分带理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辽西找矿进入低谷,缺乏新的找矿线索,恰逢此时,成矿元素分带理论日趋成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理性的验证,在松南、八家子矿集区内又找到了一些矿床,打开了辽西找矿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环境 矿集区 元素分带
下载PDF
安徽沙溪斑岩铜矿床的构造岩石屏蔽控矿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立广 杨晓勇 +2 位作者 王奎仁 张兆峰 杨学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4-241,共8页
通过对沙溪斑岩铜矿床的研究,以构造-岩浆活化成矿背景和四级控矿构造为依据,提出了构造岩石屏蔽、背形核部控矿定位的模式及其依据,并讨论构造活动对成矿元素化学行为的控制作用,着重分析了强矿化剂元素F与Cu含量的关系,提出了成... 通过对沙溪斑岩铜矿床的研究,以构造-岩浆活化成矿背景和四级控矿构造为依据,提出了构造岩石屏蔽、背形核部控矿定位的模式及其依据,并讨论构造活动对成矿元素化学行为的控制作用,着重分析了强矿化剂元素F与Cu含量的关系,提出了成矿元素垂向分带、水平分带和迁移富集的地球化学模式。运用此模式预测了沙溪矿床邻区一个相似的成矿远景区,初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构造控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预测 斑岩铜矿 铜矿床 控矿作用 岩石屏蔽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雅鲁藏布江中段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天祥 孙忠军 向运川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依据区域化探资料编制的 1∶5 0 0万全国地球化学图 ,研究了西藏念青唐古拉—雅鲁藏布江中段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发现Cr、Cu、Au、Pb、Zn、Ag、U、Th、W、S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和浓集明显受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的控制 ,由南向北从雅鲁藏布... 依据区域化探资料编制的 1∶5 0 0万全国地球化学图 ,研究了西藏念青唐古拉—雅鲁藏布江中段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发现Cr、Cu、Au、Pb、Zn、Ag、U、Th、W、S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和浓集明显受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的控制 ,由南向北从雅鲁藏布缝合带→拉萨地块→改则 那曲造山带这些元素具有明显分带现象。这些元素的异常在构造带上也成群成带分布 ,具有良好找矿前景。已划分出 13个战略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成矿环境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元素分带 构造环境 岩浆活动 找矿靶区
下载PDF
福建省矿产资源潜力的地球化学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才浩 《福建地质》 2001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利用区域化探扫面 (水系沉积物测量 )资料 ,使用区域浓度克拉克值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 ,对福建省 32种元素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排序 ,认为在目前国家的导向矿种中 ,福建省的资源潜力依次为锌 -银 -铅 -锡 -金 -铜 -钼。同时根据谢学锦院士... 利用区域化探扫面 (水系沉积物测量 )资料 ,使用区域浓度克拉克值及变化系数两个参数 ,对福建省 32种元素的资源潜力进行了排序 ,认为在目前国家的导向矿种中 ,福建省的资源潜力依次为锌 -银 -铅 -锡 -金 -铜 -钼。同时根据谢学锦院士提出的地球化学块体的理论和方法 ,预测了政和 Au地球化学块体、龙岩中甲 Cu地球化学块体、大田 Pb地球化学块体的资源潜力 ,分别为金 430吨、铜 62 5万吨、铅 40 8万吨。初步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元素分带及地球化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认为这项研究对上述地区的找矿突破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元素分带 地球化学 福建 水系沉积物 资源潜力
下载PDF
钦杭成矿带南段粤西大金山地区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规律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敏 曾钧跃 罗大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粤西大金山地区位于大金山旋转构造带中,是粤西S、Ag、Pb、W、Sn、Au重要的成矿远景区,该地区矿产地多,矿化类型多,成矿带分布广。其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为一个环长35km、宽2~5km,面积约220km2的环带状异常,主要由W、Sn、Bi、Mo、P... 粤西大金山地区位于大金山旋转构造带中,是粤西S、Ag、Pb、W、Sn、Au重要的成矿远景区,该地区矿产地多,矿化类型多,成矿带分布广。其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为一个环长35km、宽2~5km,面积约220km2的环带状异常,主要由W、Sn、Bi、Mo、Pb、Zn、Ag、Au等元素组成,具有元素组合复杂,规模大,强度高的特点;环绕着大金山旋转构造带分布有大金山大型钨锡矿、大降坪特大型硫铁矿、高枨大型银铅锌矿、九曲岭中型锡矿、石门头中型铅锌矿等矿床。本文基于化探综合异常,解析各典型矿床特征认为:1大金山地区以"穹隆"为中心,成矿元素自内向外依次形成有规律的水平分带:W、Sn、Bi→Sn→Sn、Pb、Zn、Ag→Ag、Pb、Zn(Au)→Au;2钨锡矿床和铅锌矿床具有清晰的垂直分带规律;3钨锡铅锌银矿床均形成于燕山晚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金山地区成矿模式:震旦纪海底火山喷流(气)活动形成的浅变质岩系,为锡铅锌银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燕山运动早期,在两个区域性北东向断裂带的左旋扭动下,形成大金山旋转构造带;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使大金山旋转构造带扩容,且携带部分成矿物质(如钨等)的深源热液溶解了大绀山组地层中的锡、铅、锌、银、金等元素,在各裂隙系统中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山地区 元素分带 矿床特征 分布规律 成矿模式
下载PDF
元素分带及其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罗二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元素分带是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不同元素或矿物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的现象。其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分布模式和控制因素。在地质找矿中,元素分带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勘探目标定位不准、评价误差以... 元素分带是指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不同元素或矿物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排列的现象。其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有其特定的分布模式和控制因素。在地质找矿中,元素分带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勘探目标定位不准、评价误差以及资源潜力估计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元素分带机理的研究,利用现代分析技术精细识别分带特征,并通过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化勘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分带 地质找矿 问题 解决措施
下载PDF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莹 肖克炎 +2 位作者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9-512,共4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km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Cu、Mo、Ag、Au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Pb、Zn至深部Cu、Mo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矿构造 元素分带 三维矿床模型 甲玛铜多金属矿 西藏
下载PDF
介绍一种计算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的简单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俊浩 沙博宇 《黄金地质》 1996年第1期61-63,共3页
以实例为基础,介绍了元素分带序列含量归一法的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的优点。
关键词 原生晕 元素分带 金矿床 计算法
下载PDF
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围岩蚀变及元素分带综合找矿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俊浩 张德会 +1 位作者 王思源 刘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28,共4页
以河南西峡石板沟金矿为例,讨论该矿床的围岩蚀变类型及蚀变分带特征、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建立了石板沟金矿的综合找矿模型,对深部的含矿性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元素分带 综合找矿模型 金矿床
下载PDF
河南瑶沟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广国 徐孟罗 王志光 《矿产勘查》 1997年第2期37-42,共6页
瑶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主成矿因子为中偏高温元素组合(Au、Ag、Cu),成矿与岩浆热动力活动有关。矿床元素垂直分带显示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水平分带表明成矿元素在热液中的运移方向为由西向东。矿体剥蚀程度为中... 瑶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主成矿因子为中偏高温元素组合(Au、Ag、Cu),成矿与岩浆热动力活动有关。矿床元素垂直分带显示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水平分带表明成矿元素在热液中的运移方向为由西向东。矿体剥蚀程度为中-下部,其地球化学原生晕剥蚀程度为中-上部。据上述特征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元素分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青海小赛什腾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平户 丁兆举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122-125,共4页
小赛什腾铜矿赋存于华里西期闪长岩、闪长斑岩中,全岩矿化,岩体普遍含铜,岩体中ω(Cu)平均值>500×10^(-6);铜矿体主要由含铜闪长斑岩、闪长岩等组成,矿石呈中细粒状、斑状结构,细脉浸染状、块状构造;矿体、矿化体与围岩逐渐过渡... 小赛什腾铜矿赋存于华里西期闪长岩、闪长斑岩中,全岩矿化,岩体普遍含铜,岩体中ω(Cu)平均值>500×10^(-6);铜矿体主要由含铜闪长斑岩、闪长岩等组成,矿石呈中细粒状、斑状结构,细脉浸染状、块状构造;矿体、矿化体与围岩逐渐过渡,界线不清,整个岩体中普遍可见弱孔雀石化。化探异常在乎面上由岩体中心到围岩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现象,即,W,Mo,(Bi)→Cu,Au→As,(Hg),表现出与典型斑岩型铜矿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岩体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少量钾化,在与大理岩的接触带附近发育夕卡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床 蚀变 元素组合 元素分带 青海省
下载PDF
浙江省上冯矿区成矿元素分布规律及地质意义
18
作者 林金波 阳翔 +1 位作者 刘祥 翁祖山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38,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 本文通过对上冯矿区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判别;认为铜矿勘查应侧重于在南西部花岗斑岩岩体浅部,钼矿勘查应针对岩体接触带,尤其是矿区南西深部花岗岩顶部的构造薄弱地带应为矿体有利赋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山~绍兴拼接带 斑岩型矿床 元素分带 流体
下载PDF
甘肃省徽县天子坪金矿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特征
19
作者 刘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8期244-245,共2页
不同矿床热液来源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导致每一种矿床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研究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对预测深部盲矿体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子坪金矿区钻孔内的原生晕分带特征做了分析,... 不同矿床热液来源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导致每一种矿床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研究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对预测深部盲矿体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天子坪金矿区钻孔内的原生晕分带特征做了分析,建立了该区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垂向分带模式,分析了矿区剥蚀程度,确定了AP-4综合异常为深部找矿优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坪金矿 地球化学 原生晕 元素分带
下载PDF
变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与变质过程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陈能松 孙敏 +2 位作者 杨勇 刘嵘 王勤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5-320,共6页
介绍了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现代测试技术 ,强调了二维成分填图在当代成分环带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变化特征 ,将其划分为匀变连续型成分环带和突变间断型成分环带。匀变连续型环带形成受平衡生长控制 ;突... 介绍了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现代测试技术 ,强调了二维成分填图在当代成分环带研究中的重要性。根据石榴石成分环带 (剖面 )的变化特征 ,将其划分为匀变连续型成分环带和突变间断型成分环带。匀变连续型环带形成受平衡生长控制 ;突变间断型成因复杂 ,其中的台阶型可与多期变质、变质条件大幅度改变、变质反应性质改变或深熔作用干扰等过程有关 ;脉冲型又可分生长型环带(剖面 )和扩散型环带 (剖面 ) ,后者是变质顶峰后石榴石与包体矿物反应导致石榴石某种成分的晶内扩散有关。东昆仑小庙岩群石榴石的岩相学、主量微量元素环带和稀土元素配分环带特征表明其是两期变质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微量元素成分环带 变质过程 石榴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