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神经轴突兴奋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冬青 龚凌云 +8 位作者 陈向军 董思其 乔凯 姜建元 郑超君 聂聪 李嘉桐 齐梓含 张祥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1期16-27,共12页
目的应用阈值追踪技术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肌肉束颤的轴突兴奋性及其与早期运动神经元变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改良El Escorial诊断标准的47例ALS患者为ALS组;ALS组再依据受累肢体设立上肢未受累ALS亚组。同时纳入28例健... 目的应用阈值追踪技术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肌肉束颤的轴突兴奋性及其与早期运动神经元变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改良El Escorial诊断标准的47例ALS患者为ALS组;ALS组再依据受累肢体设立上肢未受累ALS亚组。同时纳入2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记录ALS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肌电图以及阈值追踪检测。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LS组强度时程时间常数(SDTC)延长,提示郎飞结持续性钠通道功能上调。ALS组阈值电紧张TED40和TED90明显增高,提示结间区电压门控的慢钾通道功能障碍。ALS组超常期阈值改变增大,结间区电压门控的快钾通道功能障碍。在ALS亚组同样见正中神经SDTC增大、TED40和TED90增高,超常期阈值改变增大。相关性分析提示TED40和SDTC与疾病进展率具有显著相关性(TED40:P=0.02;SDTC:P=0.03)。结论阈值追踪是ALS早期诊断的电生理指标。ALS患者存在持续性钠离子通道上调;电压门控快钾通道和慢钾通道功能障碍、神经轴突兴奋性增高。上肢不受累的ALS患者同样存在钠通道和钾通道功能异常,并且早于临床症状和常规电生理异常出现;钠通道上调、钾通道功能障碍与ALS疾病进展率相关,是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早期指标 神经轴突兴奋性 电生理检测 离子通道
原文传递
圆斑蝰泰国亚种蛇伤大鼠模型多项指标动态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艳芳 许泽明 +3 位作者 区焕桃 邓靖文 黄群娣 孔天翰 《蛇志》 2008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建立圆斑蝰泰国亚种蛇伤大鼠模型,通过对其中毒后电生理、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皮下出血区(subcutaneous hemorrhagic region,SHR)及血液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动态观察,为蛇毒毒理及抗蛇毒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 目的建立圆斑蝰泰国亚种蛇伤大鼠模型,通过对其中毒后电生理、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皮下出血区(subcutaneous hemorrhagic region,SHR)及血液生化等多项指标的动态观察,为蛇毒毒理及抗蛇毒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SD大鼠分为圆斑蝰泰国亚种蛇毒(Daboia russellii siamensis Venom,DRSV)组和生理盐水(NS)组,戊巴比妥腹麻,注入DRSV或NS后,连续3h监测心率(heart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rate,RF)及腹肌反射阈(abdominal muscle reflex threshold,AMRT),定期测定BT;电生理记录结束后,经心脏取血进行血液生化检测,暴露背部注射点,测量皮下出血区。结果腹腔注入1.5倍LD50的DRSV,大鼠平均生存时间为(3.7士0.53)h。与NS组比较,DRSV组大鼠于注毒后45min,HR、AMRT均显著下降(P〈0.05~0.01),RF呈先微升后缓降的变化过程,BT明显缩短(P〈0.01);180min后,尿素氮、肌酐、尿酸、总胆红素、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等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0.01),DRSV组的SHR约为3.0cm×3.0cm。结论蝰蛇伤大鼠模型有关电生理、BT的动态指标及血液生化等多项检验数据与蛇伤临床症状基本相符,在蝰蛇伤临床诊治及蝰蛇毒的实验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斑蝰泰国亚种 大鼠 蛇毒 电生理 出血时间 生化检测
下载PDF
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彩红 梁雪英 欧春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0期1524-152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检查前、中、后进行心理护理及指导。结果通过对405例患者护理,使其掌握配合的方法,能顺利通过检查,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论有效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紧张的... 目的探讨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检查前、中、后进行心理护理及指导。结果通过对405例患者护理,使其掌握配合的方法,能顺利通过检查,其结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结论有效的护理能消除患者紧张的情绪,患者的积极配合,减少一些外源性干扰,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电生理 检查 护理
下载PDF
简化正中神经寸移在早期腕管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陶拓宇 周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简化正中神经寸移在常规肌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5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正中神经寸移检查,先确立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在腕部由近段到远端4个刺激点,确定两个刺激点之间... 目的研究简化正中神经寸移在常规肌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对5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正中神经寸移检查,先确立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在腕部由近段到远端4个刺激点,确定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为2 cm,通过统计计算得出两点距离产生的最大潜伏期正常值范围,再利用这个正常值对常规肌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的50例CTS患者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存在传导时间延迟.比较简化正中神经寸移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波峰时间差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判断两种方法在检查CTS中是否有差异.结果正常人正中神经腕段运动寸移从腕的近段到远端3个节段传导时间分别是(0.32±0.21)、(0.51±0.19)、(0.41±0.23)ms,以最长时间第二段为对象确立2 cm距离神经传导正常值上限为1 ms,以超过1 ms为异常;同样正中神经腕段逆向感觉神经传导寸移从腕的近段到远端3个节段传导时间分别是(0.21±0.21)、(0.39±0.19)、(0.54±0.23)ms,以最长时间第三段为对象确立2 cm距离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正常值上限为1 ms,以超过1 ms为异常.正中神经寸移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波峰时间差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P=0.002).结论简化正中神经寸移是一种简单可靠可用于早期CTS确诊的方法,可以成为诊断CTS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电生理学 短节段神经传导 远端运动潜伏期
原文传递
A simple model of radial nerve injury in the rhesus monkey to evaluate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被引量:3
5
作者 Dong Wang Xijun Huang +7 位作者 Guo Fu Liqiang Gu Xiaolin Liu Honggang Wang Jun Hu Jianhua Yi Xiaofeng Niu Qingtang Z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41-1046,共6页
Current research on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logous or xenogenic nerve transplantation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 defects in rodents. I... Current research on bone marrow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autologous or xenogenic nerve transplantation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 defects in rodents.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standardized experimental model of radial nerve defects in primates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repair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We repaired 2.5-cm lesions in the radial nerve of rhesus monkeys by transplantation of autografts, acellular allografts, or acellular allografts seeded with autologou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Five months after surgery, regenerated nerve tissue was assessed for function, electrophysiology, and histomorphometry.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evaluated by the wrist-extension test. Compared with the simple autografts, the acellular allografts and allografts seeded with bone marrow stem cells facilitated remarkable recovery of the wrist-extension functions in the rhesus monkeys. This functional improvement was coupled with radial nerve distal axon growth, a higher percentage of neuron survival, increased nerve fiber density and diameter, increased myelin sheath thickness, and increase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ies and peak amplitudes of compound motor action potentials. Furthermore, the quality of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bone marrow stem cells-laden allografts group was comparable to that achieved with autografts. The wrist-extension test is a simple behavioral method for objective quantific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rhesus monkeys bone marrow stem cells allogeneic nerve TRANSPLANTATION wrist-extension test electrophysiology neurological function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莉莉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管动态pH监测、胃电检测和呼吸氢试验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餐... 目的: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进行临床分析,为临床研究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食管动态pH监测、胃电检测和呼吸氢试验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餐前、后胃电变化较对照组明显(t=-8.437,t=-7.126;P<0.01),胃电变异指数、肠道传递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2.312,t=-1.694,t=-9.163,t=-7.894;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消化吸收及肠道运动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肠道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电生理 胃肠运动 呼吸氢试验
下载PDF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walking training promotes restoration of locomotion and electrophysiology in ra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injury
7
作者 Shuxin Zhang Fengfa Huang +3 位作者 Mary Gates Xiaoyan Shen Mackenzie H. Holmberg Eric G. Holmberg 《Worl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8年第2期124-145,共22页
Functional recovery is the final goal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o date, few treatment strategies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locomotor improvement in animal experiments. By using tail nerve 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the final goal in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o date, few treatment strategies hav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locomotor improvement in animal experiments. By using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NES) as an open-field locomotor trai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glial scar ablation and cell transplantation, we have successfully promoted locomotor recovery in rats with chronic spinal cord contusion injury.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ANES and its effect on electrophysiology. Spinal cord segment T10 of female, adult Long-Evans rats was contused using the NYU impactor device with 25 mm height setting. After injur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I was used as a control without any treatment, group II and group III were subjected to basic treatment including glial scar abl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of olfactory lamina propria 6 weeks after injury, and group III received TANES-induced open-field locomotor training weekly after basic treatment. All animals were allowed to survive 22 weeks, except some rats which were transected. Basso, Beattie, and Bresnahan (BBB) open-field locomotor rating scale, horizontal ladder rung walking test,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restoration of functional behavior and conduc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ANE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locomotor recovery and spinal cord conduction, reflex, as well a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autophagia. Additionally, after transection, trained rats still maintained higher BBB score than that of control rats.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activity-dependent plasticity promoted by TANES-induced locomotor tra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L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ANES) electrophysiology rat spinal CORD injury autophagia horizontal LADDER RUNG WALKING test
下载PDF
搔刮塌陷试验对腕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8
作者 王亚薇 宫可同 杨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搔刮塌陷试验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们对65例肌电图检查符合CTS的患者进行搔刮实验,其中有56例肢体出现搔刮试验阳性。我们对这56例再次进行肌电图检测,... 目的探讨搔刮塌陷试验对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们对65例肌电图检查符合CTS的患者进行搔刮实验,其中有56例肢体出现搔刮试验阳性。我们对这56例再次进行肌电图检测,比较搔刮塌陷试验前后的肌电图变化。结果受试患者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指1-腕、指3-腕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ve potential,SNAP);远端运动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ml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在搔刮塌陷试验前后经SPSS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搔刮塌陷试验对部分CTS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影响,但对CTS的神经电生理结果没有起到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电生理学 搔刮塌陷试验
原文传递
脑白质疏松症的诱发电位研究与血管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彭华 郭洪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53-3455,共3页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a,L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血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单纯LA患者及部分伴有脑梗死的患者,并以6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对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a,L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与血管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5例经颅脑CT或MRI证实的单纯LA患者及部分伴有脑梗死的患者,并以6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干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结果:LA患者中,SEP总异常率95.6%,其潜伏期和波幅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BAEP总异常率71.1%,其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VEP总异常率64.4%,其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显著(P<0.001)。3种诱发电位的时间参数及波幅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均随LA的病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LA并脑梗死患者3种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单纯LA组。结论:在LA的临床早期,虽然还未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脑电生理已出现异常,诱发电位的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敏感的辅助检测方法。LA并脑梗死患者诱发电位的异常率及异常程度明显高于单纯LA组,提示LA与血管因素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视觉诱发电位 血管因素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电生理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玎 傅国胜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45例患者应用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观察 2 0 mg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改变 ,并比较了阿托品... 目的 评价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  45例患者应用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观察 2 0 mg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时的心电图改变 ,并比较了阿托品对之的作用。结果 三磷酸腺苷转复成功率为 95 .6% (4 3 /45 ) ,起效时间为 1 2~ 3 9(2 2± 9)秒 ;3 9/43例终止部位为房室结前向传导 ;瞬间心律失常发生率达 5 8% (2 5 /43 ) ,其中 2例患者发生严重心室静止分别达 9.3和 1 0秒 ,87%患者出现明显的头晕、胸闷、面色潮红、胸痛等副反应 ;曾应用阿托品诱发者似有较高的转复有效率 ,窦性 P波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670± 2 3 0 ms对 980± 3 70 ms,p<0 .0 5 ) ,心脏外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 ,程度减轻 ,且未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 三磷酸腺苷快速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高效、快速等特点 ,但副反应发生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 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疗效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下颌神经干射频热凝术治疗第三支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晓志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8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下颌神经干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4例三叉神经痛(第3支)患者局麻下行下颌神经穿刺,电生理测试位置准确后给予60℃-70℃-75℃-80℃射频热凝。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0%,优良率为95.8%(23/24),常见并发... 目的探讨下颌神经干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4例三叉神经痛(第3支)患者局麻下行下颌神经穿刺,电生理测试位置准确后给予60℃-70℃-75℃-80℃射频热凝。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0%,优良率为95.8%(23/24),常见并发症为面部感觉减退,2例出现穿刺局部肿胀,1例出现张口轻微受限。术后1年随访,3例8个月后复发。结论下颌神经干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操作方便、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下颌神经 电生理测试 射频热凝
下载PDF
交感型颈椎病后纵韧带神经信号采集器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洋 罗益滨 +1 位作者 赵文龙 赵建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介绍交感型颈椎病后纵韧带神经信号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采用绝缘塑料薄片和金属细导丝结合为主要材料,做成“人字形”装置。使用时探测极插入椎间隙,金属丝紧密贴合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导丝端连接生物信号处理器。通过信... [目的]介绍交感型颈椎病后纵韧带神经信号采集器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采用绝缘塑料薄片和金属细导丝结合为主要材料,做成“人字形”装置。使用时探测极插入椎间隙,金属丝紧密贴合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导丝端连接生物信号处理器。通过信号输入端电刺激,信号输出端采集信息。结合心电、呼吸换能器、动脉血压等测得的结果,观察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分布与交感型颈椎病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该装置能有效实现颈椎后纵韧带上释放刺激、采集信号,能明确定位交感型颈椎病病变节段。[结论]该交感型颈椎病后纵韧带神经信号采集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 颈椎病 交感神经症状 电生理检测
原文传递
白化病患者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学军 郑辉 +1 位作者 李洪义 逄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通道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诊断白化病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怀疑为白化病的患者进行单通道PR-VEP检查及其相关的眼科检查,并作基因检测以确诊。观测PR-VEP主波P100的潜伏期。结果:在16名受检者中,... 目的:探讨应用单通道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诊断白化病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怀疑为白化病的患者进行单通道PR-VEP检查及其相关的眼科检查,并作基因检测以确诊。观测PR-VEP主波P100的潜伏期。结果:在16名受检者中,有15名的P100潜伏期表现异常,其中右眼P100延迟的11例、提前的2例,左眼P100延迟的12例、1例未引出VEP,两眼间P100潜伏期不对称的10例。眼科检查主要表现为:虹膜透射、视网膜黑色素减退,眼球震颤、屈光不正,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弱视等。全部病例经基因检测均确诊为白化病。结论:白化病患者单通道PR-VEP的异常表现主要为P100潜伏期的延迟和两眼间不对称,结合白化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眼科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病 视觉系统 视觉诱发电位 电生理诊断 诊断性试验
下载PDF
氨利酮电生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凯丰 王思让 《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4年第1期37-38,共2页
为探讨氨利酮抗心律失常及致心律失常作用,观察15只犬静脉注射氨利酮(4mg/kg)前后心肌电生理参数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1)血压轻度下降;(2)窦律周期、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分别缩短15.31%、8... 为探讨氨利酮抗心律失常及致心律失常作用,观察15只犬静脉注射氨利酮(4mg/kg)前后心肌电生理参数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1)血压轻度下降;(2)窦律周期、窦房结恢复时间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分别缩短15.31%、8.00%及15.56%,窦房传导时间变化不大;(3)P-R、A-H间期及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缩短,对心房肌、希浦系统,心室有效不应期无明显作用。用药前后H、H-V、QRS、Q-T间期亦无显著变化;(4)有4只犬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数分钟内自行消失。讨论了此药电生理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利酮 电生理学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附件类医用电气设备的传导抗扰度试验方法分析
15
作者 杨姝 朱明健 +3 位作者 王美 张敏 张淑溢 李庆雨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11期72-75,共4页
介绍了附件类医用电气设备在实施传导抗扰度试验时的标准要求、测试原理和试验布置,阐述了高频电刀笔和电生理导管传导抗扰度的测试过程、结果分析及符合性判定,给出了基本性能的定义建议,指出了试验时应充分考虑试验环境、试验方法以... 介绍了附件类医用电气设备在实施传导抗扰度试验时的标准要求、测试原理和试验布置,阐述了高频电刀笔和电生理导管传导抗扰度的测试过程、结果分析及符合性判定,给出了基本性能的定义建议,指出了试验时应充分考虑试验环境、试验方法以及试验主机的影响,以减少结果误判、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类医用电气设备 传导抗扰度 高频电刀 电生理导管 电磁兼容检测
下载PDF
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体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李军 钟良军 +2 位作者 木合塔尔.霍加 多力昆 闫广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选用12只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制备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体缺损的动物模型,其中2组(A、B组)行肋间神经与舌下神经吻合,另一组不行神经吻合。左侧为实验侧,... 目的探讨携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体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研究选用12只Beagle犬,随机分为3组,制备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体缺损的动物模型,其中2组(A、B组)行肋间神经与舌下神经吻合,另一组不行神经吻合。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正常对照侧。术后12周应用激发肌电图,检测舌下神经潜伏期、振幅及传导速度,观察腹直肌-腹膜瓣是否重获舌下神经再支配。结果 12只Beagle犬中9只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体缺损的动物模型建立成功,1只雄性犬术后第3天因腹疝死亡,2只雌性犬因动脉解剖与雄性犬差异较大,腹壁下动脉与舌动脉管径相差较大,无法吻合。AB组舌下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恢复至正常侧的40%、30%。结论采用带神经的腹直肌-腹膜瓣移植修复舌体缺损具有可行性,失神经腹直肌-腹膜瓣可重获舌下神经的支配,舌下神经支配功能可部分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腹膜瓣 舌下神经 动物模型 肌电图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慢径路治疗程控刺激不能诱发且无明显跳跃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芳 罗玉寅 +1 位作者 孙启银 柳元化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6期483-485,共3页
目的观察无A-H间期跳跃和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特点和远期疗效。方法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无旁道参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分成三组:能诱发AVNRT,有明显跳跃(A组,n=40);不能诱发AVNRT,但有A-H间期&g... 目的观察无A-H间期跳跃和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路消融特点和远期疗效。方法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无旁道参与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分成三组:能诱发AVNRT,有明显跳跃(A组,n=40);不能诱发AVNRT,但有A-H间期>50ms的明显跳跃(B组,n=40);不能诱发AVNRT且没有A-H间期>50ms的明显跳跃(C组,n=20)。比较术后各组电生理数值及消融远期疗效。结果与消融术前相比,术后各组患者的房室结顺传文氏周期均延长(P<0.05);消融术后房室结顺传有效不应期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出现缓慢交接区心律。术后随访12个月,各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A-H间期跳跃且程控刺激不能诱发的AVNRT的慢径路消融是安全有效的。缓慢交接区心律是消融有效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特发性病窦综合征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
18
作者 邰晓霞 刘志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23-24,共2页
对67例特发性病窦和73例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窦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发性病窦多数表现为心动过缓型,有症状者少,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结外病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SNRT和C-SNRT明显短于... 对67例特发性病窦和73例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窦病人的临床和电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特发性病窦多数表现为心动过缓型,有症状者少,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结外病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SNRT和C-SNRT明显短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樊实真 马跃华 +2 位作者 张春玲 张晶 赵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在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及刺痛觉5项简单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指标的基础上,探索最佳指标组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以神经电生理检查(NET)为金标准,对816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NET和5项简单筛查,分析各项指标单用... 目的:在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及刺痛觉5项简单筛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指标的基础上,探索最佳指标组合,指导临床应用。方法:以神经电生理检查(NET)为金标准,对816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NET和5项简单筛查,分析各项指标单用及其组合用于DPN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进而选出最佳组合。结果:5项简单筛查方法和选2项、3项、4项方法的最优组合以及5项全选筛查DPN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如下,踝反射分别为34.05%、69.54%、0.035 9,振动觉分别为77.82%、60.93%、0.387 5,压力觉分别为19.46%、95.70%、0.151 6,温度觉分别为35.21%、89.07%、0.242 8,刺痛觉分别为31.52%、84.77%、0.162 9,踝反射+振动觉分别为86.77%、60.93%、0.477 0,踝反射+振动觉+温度觉分别为89.69%、58.94%、0.486 3,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温度觉分别为90.86%、58.28%、0.491 4,5项全选分别为92.22%、57.95%、0.501 7。结论:踝反射、振动觉和温度觉组合与NET符合性好,可作为筛查DPN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筛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短时间内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小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短时间内(30min)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窦房结功能正常病例6例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例10例,采用食道电生理的方法观察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前后窦房性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短时间内(30min)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窦房结功能正常病例6例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例10例,采用食道电生理的方法观察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前后窦房性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心率(HR)的变化。结果窦房结功能正常病例和SSS病例,在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前后SNRT、CSNRT、SACT、HR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窦房结功能正常和SSS病人的窦房结功能在短时间内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窦房结 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 食道电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