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法分析普洱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大雷 翁彦如 +3 位作者 杜丽平 王超 马立娟 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5,共9页
为了解不同品牌普洱茶香气成分的特点和差异性,本研究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个... 为了解不同品牌普洱茶香气成分的特点和差异性,本研究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3个品牌普洱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E-nose能够较好区分3个品牌的普洱茶,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品牌样品间差异明显,区分度良好。进一步采用HS-SPME-GC-MS对普洱茶香气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74种化合物,共有成分38种,其中大益普洱茶、老同志普洱茶和澜沧古茶分别检测出66、53和48种,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甲氧基苯类化合物等物质,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显著,主要差异性物质包括2-羟基-6-甲基苯甲醛、藏红花醛、芳樟醇氧化物、4-萜烯醇、甲基庚烯酮、(E,E)-3,5-辛二烯-2-酮、1,4-二甲氧基苯、1-甲氧基-4-(1-丙烯基)-苯、邻异丙基甲苯、α-松油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咖啡因。香气活性值(odour active values,OAV)分析表明造成香气差异的物质主要是(E)-2-辛烯醛、(E,E)-2,4-壬二烯醛、壬醛、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普洱茶 香气活性值
下载PDF
3种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程华峰 林琳 +5 位作者 葛孟甜 吴浩然 李肖婵 高凯日 姜绍通 陆剑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47-256,共10页
为探讨3种生态环境(稻田养殖、湖泊养殖和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差异,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为探讨3种生态环境(稻田养殖、湖泊养殖和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蟹肉挥发性风味特征的差异,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养殖雌雄蟹肉风味轮廓最为相似,而长江野生雌蟹肉的风味轮廓较为独特,可明显区分。醛类是蟹肉风味的主要贡献物,且稻田养殖蟹与长江野生蟹的醛类含量较高,湖泊养殖蟹最低(P<0.05)。蟹肉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结果表明,稻田养殖雌蟹和雄蟹蟹肉气味活度值的总和均最高。此外,3种生态环境蟹肉的特征风味均以鱼腥味、青草味和清香味为主,其中长江野生雌蟹具有独特的水果香味,稻田养殖蟹的鱼腥味比湖泊养殖蟹和长江野生蟹强,但稻田养殖蟹的青草味、清香味更突出。本研究对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系统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态环境 挥发性物质 气味活度值 电子鼻
下载PDF
应用气味指纹技术检测猪肉假单胞菌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惠平 潘迎捷 +2 位作者 刘源 孙晓红 赵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27-332,共6页
研究从猪肉中分离的假单胞菌在胰酪胨大豆肉汤(TSB)纯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MVOCs)及其气味指纹,以为将来气味指纹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 研究从猪肉中分离的假单胞菌在胰酪胨大豆肉汤(TSB)纯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MVOCs)及其气味指纹,以为将来气味指纹技术应用于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3株从猪肉中分离的假单胞菌在TSB中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E-nose能明显区分3株假单胞菌。进一步用HS-SPME-GC-MS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2-丁酮、氯二溴甲烷、异戊酸、2-甲基丁酸、2-甲基-5-(甲基硫)呋喃是铜绿假单胞菌(Pa)所产生的;3,5-二甲基辛烷、6-甲基-5-庚烯-2-酮、2-乙基己醇、十二烷烃、2,6,10-三甲基十二烷、(1E)-1-乙缩醛-1H-茚、1,5-二甲基萘是恶臭假单胞菌(Pp)所产生的;2-戊酮、甲硫醚、乙酸丁酯、硫代丁酸甲酯、1-环十二烷烯、戊基环丙烷、3-丙酰吡啶、3-苯基呋喃是荧光假单胞菌(Pf)所产生的;3株假单胞菌之间存在着差异。通过检测假单胞菌的挥发性代谢产物,E-nose和HS-SPME-GC-MS气味指纹技术能快速的将假单胞菌进行区分鉴别,表明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假单胞菌等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假单胞菌 微生物挥发性代谢产物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GC-IMS结合电子鼻分析真空冷却对酱牛肉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曹伟峰 张悦妍 +1 位作者 向情儒 冯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1-348,共8页
为研究真空冷却对酱牛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以“陆稿荐”酱牛肉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 为研究真空冷却对酱牛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文以“陆稿荐”酱牛肉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对经真空冷却和自然冷却“陆稿荐”酱牛肉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处理的酱牛肉中共检测到92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19种,醇类20种,酮类13种、醛类11种、酸类8种、烃类12种及其他类(醚类3种、酚类2种、杂环类4种)化合物,且两种酱牛肉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两种酱牛肉可以根据气味的差异被很好地区分,可以辅助SPME-GC-MS对酱牛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本文结果可以为肉制品真空冷却技术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牛肉 风味 顶空固相微萃取-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电子鼻 挥发性化合物本
下载PDF
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熊国远 刘源 +3 位作者 高韶婷 许月英 章薇 吴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通过对中国著名的传统肉制品符离集烧鸡5种不同加工阶段下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比较,以期找到符离集烧鸡中特有的存在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通过对中国著名的传统肉制品符离集烧鸡5种不同加工阶段下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比较,以期找到符离集烧鸡中特有的存在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2种技术研究符离集烧鸡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气味差异明显,能被很好地区分,其鉴别指数DI值为79。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共鉴定得到12大类10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7种醇类、5种酚类、18种醛类、10种酮类、8种酸类、4种酯类、5种烷烃类、2种芳香烃类、17种烯烃类、8种含氧化合物、3种含氮化合物和3种含硫化合物;在5种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生鸡、油炸鸡、卤制鸡、真空包装鸡和成品符离集烧鸡)中分别鉴定出35、41、55、88和67种风味化合物。5种样品中,醛、酮、醇、烃类以及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均占总量的绝大部分,而酸、酯以及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低。油炸和卤制是符离集烧鸡气味形成最主要的加工阶段,硫化物和羰基化合物是主要的风味贡献物质。脂肪氧化降解、美拉德反应以及Strecker降解是符离集烧鸡风味形成的重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 挥发性化合物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中药材鉴别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红秀 骆德汉 +1 位作者 李卫东 王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32-35,共4页
目的:运用德国Airsense公司制造的便携式电子鼻PEN3提取中药材挥发的气味信息来建立气味指纹图谱,以实现岭南道地药材的鉴别。方法:选取传感器稳定后的合适实验数据,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这两类模式分析方法识别... 目的:运用德国Airsense公司制造的便携式电子鼻PEN3提取中药材挥发的气味信息来建立气味指纹图谱,以实现岭南道地药材的鉴别。方法:选取传感器稳定后的合适实验数据,分别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这两类模式分析方法识别苍术、佛手、高良姜、广陈皮、广木香、化橘红、香薷、徐长卿、阳春砂等9种岭南道地药材。结果:数据实验表明,采用LDA分析法的识别率达到100%。而采用PCA分析法时,图中每类样品主要呈带状分布,其集中度远不如LDA分析法,且香薷和阳春砂出现部分样本点交叉分布的现象。结论:采用电子鼻系统PEN3及LDA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别不同品种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中药材鉴别 模式分析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金华火腿鉴别与分级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璐 丁亚明 +5 位作者 马晓钟 郭如斌 尹中 王震 沈立荣 裘正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1-1056,共6页
研制一套适合金华火腿品质的电子鼻分级系统,对3个等级的金华火腿样品进行了检测,获得了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再利用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其中LDA用来鉴别,PCA用来... 研制一套适合金华火腿品质的电子鼻分级系统,对3个等级的金华火腿样品进行了检测,获得了电子鼻传感器的响应值。再利用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其中LDA用来鉴别,PCA用来降维,PLS用来预测。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品质等级的金华火腿,并验证了预测金华火腿等级的实际效果。该研究所提出的品质分级检测新方法将为金华火腿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金华火腿 鉴别 分级
下载PDF
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在虾风味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解万翠 杨锡洪 +2 位作者 章超桦 吉宏武 张丽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121,231,共4页
基于感官品评和电子鼻技术,研究虾风味料的香气评价方法。以虾头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和Maillard增香工艺生产了两种虾风味料,首先利用感官品评的定量描述分析(QDA)进行香气评价,然后利用电子鼻采集两种风味料的香气成分,得到电子传感器... 基于感官品评和电子鼻技术,研究虾风味料的香气评价方法。以虾头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和Maillard增香工艺生产了两种虾风味料,首先利用感官品评的定量描述分析(QDA)进行香气评价,然后利用电子鼻采集两种风味料的香气成分,得到电子传感器的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单类成分判别分析法(SMICA)、统计质控分析(SQC)和相似度计算等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两种虾风味料的风味轮廓有较强的识别能力,电子鼻的18根传感器的检测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两样品的相似度为71.5%,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食品感官评价和现代气味指纹分析技术,对于建立快速有效的虾风味料分析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风味料 感官品评 指纹分析技术 电子鼻(e-nose) 风味
下载PDF
鸡蛋贮藏时间和新鲜度的电子鼻检测 被引量:9
9
作者 周博 王永维 +1 位作者 王俊 陆秋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研制一套适合鸡蛋品质的电子鼻系统,对不同贮藏方式和时间的鸡蛋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函数分析(LDA)和BP神经网络(BPNN)、遗传优化神经网络(GANN)等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发现,不同贮藏时间的鸡蛋所对应的电子鼻传感器... 研制一套适合鸡蛋品质的电子鼻系统,对不同贮藏方式和时间的鸡蛋进行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函数分析(LDA)和BP神经网络(BPNN)、遗传优化神经网络(GANN)等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发现,不同贮藏时间的鸡蛋所对应的电子鼻传感器响应特性不同.PCA和LDA结果表明,两者都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方式和时间的鸡蛋,采用LDA的效果比PCA的效果好;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优化神经网络方法,能较好地预测不同贮藏时间的鸡蛋,其中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判断正确率高于标准BP网络;利用二次回归分析(QPSR)建立鸡蛋新鲜度指标的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值和测试值的相关系数大于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模式识别 贮藏时间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 对香葱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顾晨 魏文莉 +1 位作者 马海乐 单艳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153,共6页
为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脱水香葱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经过热风干燥、红外-热风联合干燥、冷冻干燥、红外-冷冻联合干燥制得的干制香葱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脱水香葱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经过热风干燥、红外-热风联合干燥、冷冻干燥、红外-冷冻联合干燥制得的干制香葱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脱水香葱在传感器W5S、W1W和W2W上具有较高的响应值。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贡献率分别为71.824%和15.35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80%(85%以上),可以区分不同干燥处理的脱水香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4种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后的脱水香葱分别检测到49种(热风干燥)、50种(红外-热风干燥)、66种(冷冻干燥)和53种(红外-冷冻干燥)挥发性物质。热风干燥和红外-热风干燥可以得到风味较好的脱水香葱,由于冷冻干燥温度较低,干燥过程中化合物转化率较低,可采用红外-冷冻干燥使脱水香葱产生焦香气味。因此,联合干燥方法后的脱水香葱具有更浓郁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葱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挥发性物质 干燥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江苏红茶香气特征研究
11
作者 胡双明 艾仄宜 +2 位作者 穆兵 代祥 杨亦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0-771,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江苏主要产区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与不同产区的关键差异香气组分。[方法]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江苏主要产区的代表性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电子...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江苏主要产区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与不同产区的关键差异香气组分。[方法]利用电子鼻(E-nose)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江苏主要产区的代表性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电子鼻分析表明萜烯类、芳香环类物质是江苏红茶香气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宜兴产区红茶的醇类、酮类、醛类、硫化物、萜烯类含量显著高于句容和金坛产区。HS-SPME-GC-MS分析表明醇类物质是所有江苏红茶中比例最高的挥发性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62.06%~75.66%;以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大于1.00为标准,共筛选出12种关键呈香物质,其中芳樟醇、香叶醇、柠檬醛、反式-β-紫罗兰酮、癸醛、二甲基硫醚是江苏红茶中最关键的呈香物质(ROAV>10.00)。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表明,不同产区的红茶香气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变量权重(VIP)值大于1.00为标准筛选出7种差异成分,其中果香型的2-甲基丁醛、苯乙醛与木质香型的反式氧化芳樟醇(呋喃类)是区分金坛产区与宜兴、句容产区的关键香气成分,花香型的顺式茉莉酮是区分句容产区与金坛、宜兴产区的关键香气成分,这些物质是造成产区间香气差异的关键因素。推测香叶醇与芳樟醇约为1∶1的含量比是江苏红茶区别于其他名优红茶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本研究通过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明确了江苏红茶的特征香气成分,探明了不同产区的江苏红茶的差异香气组分,该结果为丰富我国红茶香气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电子鼻(e-nose) 江苏红茶 香气特征 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下载PDF
气质联用结合电子鼻表征不同温度热风干燥苹果脆片关键香气化合物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嘉欣 吴昕烨 +1 位作者 毕金峰 苟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72-282,共11页
为明确富士苹果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以及干燥温度对富士苹果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对富士苹果鲜... 为明确富士苹果的关键香气化合物以及干燥温度对富士苹果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对富士苹果鲜样、50、60、70和80℃热风干燥苹果脆片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苹果鲜样和4种干燥样品共鉴定出64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23种、醇类18种、醛类8种、烯烃类2种、酮类2种、内酯类3种、酸类1种、含硫化合物3种和杂环化合物4种。不同样品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鲜样香气化合物含量为397.059 mg/kg,不同温度热风干燥样品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64.189 mg/kg(50℃处理)、57.703 mg/kg(80℃处理)、32.124 mg/kg(70℃处理)、32.020 mg/kg(60℃处理)。气味活性值(odor-active value,OAV)分析表明,苹果鲜样与热风干燥样品共有关键香气化合物8种,分别为α-法尼烯(12746.11~1597.75)、2-甲基丁酸己酯(755.62~6.90)、己醇(2988.00~168.54)、1-辛烯-3-醇(53.12~12.08)、壬醛(1534.99~47.36)、反式-2-壬烯醛(1202.98~189.38)、芳樟醇(1264.30~212.75)和6-甲基-5-庚烯-2-酮(11.27~3.90)。除此以外,热风干燥样品独有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2-甲基-1-丁醇(32.26~7.16)、3-甲基-4-庚醇(14.39~6.90)、苯乙醇(11.11~4.67)、辛醛(211.25~84.36)、3-羟基-2-丁酮(64.57~21.86)、3-甲硫基丙醇(13.52~5.88)和2-戊基呋喃(26.44~14.88)。电子鼻分析表明鲜样与热风处理苹果脆片香气轮廓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可以对鲜样和脱水苹果脆片进行有效区分。综合考虑香气、能耗,相比于50℃热风处理,80℃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苹果片呈现热风脱水制品的特征性风味。因此,80℃热风干燥条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脆片 热风干燥 关键香气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香气活性值(OAV)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基于E-nose、HS-SPME-GC-MS和GC-IMS检测三种草莓鲜榨汁的香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敬文 潘磊庆 屠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不同草莓品种鲜榨汁风味存在较大区别,风味特征会直接影响草莓鲜榨汁消费者接受度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妙香3号草莓、红颜草莓和黔莓2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 不同草莓品种鲜榨汁风味存在较大区别,风味特征会直接影响草莓鲜榨汁消费者接受度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妙香3号草莓、红颜草莓和黔莓2号草莓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三种草莓鲜榨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草莓鲜榨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和种类有明显差别。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三种草莓鲜榨汁;HS-SPME-GC-MS检测出8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55种酯类、9种醛类、7种醇类、13种酮类和5种酸类。其中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是三种草莓鲜榨汁共有的,包括11种酯类、4种醛类、芳樟醇、5种酮类及壬酸。妙香3号鲜榨汁中5-己基二氢-2(3H)-呋喃酮含量较高,红颜草莓鲜榨汁中乙酸己酯和(Z)-乙酸-2-己烯-1-醇酯含量较高,黔莓2号草莓鲜榨汁中乙酸甲酯、丁酸甲酯、己酸甲酯、己醛、(E)-2己烯醛、芳樟醇和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含量较高。GC-IMS检测出6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24种酯类、12种醛类、7种醇类、10种酮类、2种呋喃和5种其他物质。丁酸乙酯、乙酸异丙酯、2-己烯醛、1-戊烯-3-醇含量在三种草莓鲜榨汁中含量均较高,是形成草莓风味特性的关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鲜榨汁 香气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评价
14
作者 谢玲月 闫莎莎 +6 位作者 李雪 张娅俐 张福梅 田晓静 丁功涛 宋礼 罗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味信息间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典则判别分析(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CDA)和多层感知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酥油产地和来源。【结果】16份牦牛酥油酸价(4.35~4.71 mg/g)均高于国标要求,过氧化值(0.0000~0.0075 g/100g)均在要求范围内;不同牧户牦牛酥油品质有差异。PCA分析可把16户牦牛酥油样品来源进行初步区分,CDA分析结果中各样品的数据点更聚集、样品组间距离变大,区分效果强于PCA,但仍有较多数据点重叠。采用MLP可定量判别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产地并追溯其来源,MLP 10-1-2网格结构结果显示,碌曲和玛曲两个产地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9.51%、99.53%、99.53%、99.50%和99.52%;MLP 10-1-16网格结构显示,16家牧户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8.97%、92.18%、92.23%、99.45%和95.84%。【结论】基于电子鼻技术可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牦牛酥油 品质 判别
下载PDF
不同品牌樟茶鸭风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浩文 邓静 +5 位作者 唐红梅 吴华昌 皮春城 陈思琪 王南珍 刘永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5-222,227,共9页
为比较老城南、罗腊肉、桂花庄、古蜀食者、孔师傅及全聚德六个品牌樟茶鸭的风味特征及大众对樟茶鸭风味的接受程度,通过模糊数学法的感官评鉴,结合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6种不... 为比较老城南、罗腊肉、桂花庄、古蜀食者、孔师傅及全聚德六个品牌樟茶鸭的风味特征及大众对樟茶鸭风味的接受程度,通过模糊数学法的感官评鉴,结合电子鼻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6种不同品牌樟茶鸭的挥发性风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数学法感官评鉴得到桂花庄、古蜀食者及老城南樟茶鸭的风味更易被大众接受。结合电子鼻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得到老城南和古蜀食者樟茶鸭风味相似,桂花庄和孔师傅樟茶鸭风味相似,罗腊肉、全聚德樟茶鸭与其他四个品牌樟茶鸭风味差异较大。通过GC-MS测定,老城南、罗腊肉、桂花庄、古蜀食者、孔师傅和全聚德樟茶鸭分别分离出54、51、33、49、54、31种风味化合物,醇类、醛类、酮类化合物是形成樟茶鸭风味的主体成分;酚类、烃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百分含量不同,导致全聚德、罗腊肉樟茶鸭与其他品牌樟茶鸭风味差异较大。本文分析了大众对不同风味樟茶鸭的接受程度及各品牌樟茶鸭的风味差异,为樟茶鸭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茶鸭 模糊数学法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 电子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四种植物精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明朝 杨悠悠 +4 位作者 余雅男 陈晗 赵青余 张军民 赵金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38-354,共17页
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GC-Orbitrap-MS)对不同来源的辣椒精油、姜黄精油、香茅精油和小茴香精油的成分进行确定,通过谱库比对的正/反向匹配度和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共同确证未知化合物,峰面积归一化法... 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GC-Orbitrap-MS)对不同来源的辣椒精油、姜黄精油、香茅精油和小茴香精油的成分进行确定,通过谱库比对的正/反向匹配度和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共同确证未知化合物,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同时运用电子鼻技术对植物精油进行快速鉴别,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辣椒精油鉴定出33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碱类化合物;姜黄精油鉴定出9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姜烯、长叶烯等倍半萜化合物;香茅精油鉴定出13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香茅醛、香茅醇、丁香烯等;小茴香精油鉴定出56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电子鼻可对不同来源精油进行快速区分,经电子鼻雷达图分析表明W1W、W2W和W5S三个传感器对区别不同来源的精油挥发性成分发挥了关键作用。根据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检测结果,抗氧化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姜黄精油,香茅精油,辣椒精油,小茴香精油,以来源三的姜黄精油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ABTS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以及FRAP值分别为1020.99μL/L、464μL/L、44.72μmol Trolox/mL。GC-Orbitrap-MS分析技术可对植物精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面分析,为植物精油在食品行业中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GC-Orbitrap-MS 电子鼻 成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香水识别电子鼻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梅笑冬 王彪 +3 位作者 朱哲 赵培陆 胡小龙 卢革宇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355-360,共6页
针对电子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推广问题,研制了一套用于香水识别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调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硬件以微控制器dsPIC30F6014A为核心,根据香水气味合理地选择了3个广谱型气敏传感器,并加入温湿度... 针对电子鼻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推广问题,研制了一套用于香水识别的电子鼻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调理,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硬件以微控制器dsPIC30F6014A为核心,根据香水气味合理地选择了3个广谱型气敏传感器,并加入温湿度传感器;软件利用基于COM组件的VC和Matlab混合编程,设计并实现了内嵌模式识别算法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并发布成可执行文件。模式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方法,相比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神经网络等算法提高了小样本情况下的泛化性能。利用该系统对4种香水进行训练、识别,分类准确率达92%,检测结果表明,该电子鼻系统在香水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电子鼻 支持向量机 香水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茯苓产地分类方法
18
作者 徐昊 章检明 +3 位作者 王中鹏 张丽娟 迟梁 何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8-141,共4页
本文采用自研电子鼻系统,实现6个产地的茯苓气味样本的检测,根据采集得到的样本数据集,提出并优化了适用于茯苓产地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模型,同时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CNN模型、LSTM模型进行对比,识别率提... 本文采用自研电子鼻系统,实现6个产地的茯苓气味样本的检测,根据采集得到的样本数据集,提出并优化了适用于茯苓产地分类的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CNN-LSTM)模型,同时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CNN模型、LSTM模型进行对比,识别率提高6%以上。在实际样本检测中,适用于茯苓产地分类的CNN-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为81.9%,优化后的CNN-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了88.9%,且优化后的神经网络能够更快、更好地从电子鼻数据中提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深度学习 中药产地区分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子鼻、电子舌和色差仪多信息融合技术预测蓝莓汁中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金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9-295,共7页
为了探究蓝莓汁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用电子鼻、电子舌和全自动色差仪对126组蓝莓果汁样品进行检测,并用pH值-示差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果汁中花青素含量;提取电子鼻和电子舌响应信号的积分值以及色差L*、a*、b*值进行归一... 为了探究蓝莓汁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用电子鼻、电子舌和全自动色差仪对126组蓝莓果汁样品进行检测,并用pH值-示差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果汁中花青素含量;提取电子鼻和电子舌响应信号的积分值以及色差L*、a*、b*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建立蓝莓果汁中总花青素含量的预测模型。同时,为了获得可靠性较高的BP-ANN预测模型,在神经网络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比较了5种不同训练集与预测集构建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在各预测模型的90组测试样本中,最大相对误差在15%以内,平均误差为5.41%~6.42%。从而证实BP-ANN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为蓝莓果汁中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电子舌 色差 蓝莓果汁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花青素
原文传递
基于对抗学习的电子鼻传感器漂移补偿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洋 黎春燕 +1 位作者 梁志芳 杨皓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113,共5页
电子鼻是一种生物嗅觉系统,主要由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组成,并已应用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但是在电子鼻实际应用中传感器易发生漂移,致使电子鼻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估计域不变原型方法用于补偿传感器漂移。该算法包... 电子鼻是一种生物嗅觉系统,主要由气体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组成,并已应用在生活的许多领域。但是在电子鼻实际应用中传感器易发生漂移,致使电子鼻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学习估计域不变原型方法用于补偿传感器漂移。该算法包含一个由神经网络构成的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并利用条件熵度量无标记目标域特征和估计原型(每一类的表示)的相似度。为使目标域特征更具有区分性,训练分类器最大化熵,训练特征提取器最小化熵。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电子鼻传感器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移补偿 域自适应 电子鼻 对抗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