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际计算机音乐研究与我国相关专业学科建设管见 |
李斯心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2
|
新技术媒体环境下的音乐创作及现象分析 |
谢力荣
庄曜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3
|
电子音乐三题 |
钱仁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4
|
电子音乐中的空间思维 |
李鹏云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5
|
从音色合成的方式看电子音乐与中国音乐传统的联系 |
冷岑松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6
|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电子音乐识别研究 |
周婧
范凌云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7
|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神经网络的电子音乐分类模型 |
刘天华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8
|
戏曲音乐元素在国漫配乐中的应用与探究 |
周博
孙兆京
|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音乐创作思考——再论作曲家刘健的新民族根源音乐 |
李鹏云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新时期下应用计算机音乐软件创作音乐的实践作用分析 |
张博雅
|
《办公自动化》
|
2023 |
0 |
|
11
|
万物归元 天人合一——张小夫《雅鲁藏布》研究 |
王铉
马为骁
|
《中国音乐》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电子音乐表演的视觉元素与服装设计创新 |
刘艳
|
《染整技术》
CAS
|
2024 |
0 |
|
13
|
混合与预制——与电子音乐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兼及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 |
彭志敏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4
|
佤族音画——《黑珍珠》音响组织分析 |
李鹏云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7 |
5
|
|
15
|
转化-发自独特音乐核心的创作过程——由OpenMusic辅助,针对杨立青《荒漠暮色》(为中胡与管弦乐,1998)的专题研究 |
沈叶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6 |
4
|
|
16
|
交融的合力——电子音乐作品《光衍》的音视频结合方式分析 |
范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7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电子音乐专业跨学科融合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
邢依楠
周奕含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3 |
1
|
|
18
|
电子音乐中音色特性及其对音乐创作路径的影响 |
翟雪怡
蔡博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19
|
电子音乐中中国民族弹拨乐器的音色个性 |
潘广宇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5
|
|
20
|
幻听音乐 追求纯粹——“2015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综述 |
蒋砾
赵珍
翟啸天
|
《演艺科技》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