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透闪石质玉中黄玉与糖玉致色成因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奕岑
周征宇
+3 位作者
杨萧亦
陈彦宇
阮维迪
张灵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并结合电子探针、电子顺磁共振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软玉中不同深浅的黄玉与糖玉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探讨其致色原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的致色原因主要为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及Fe^(3+...
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并结合电子探针、电子顺磁共振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软玉中不同深浅的黄玉与糖玉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探讨其致色原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的致色原因主要为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及Fe^(3+)的^(6)A_(1)→^(5)T_(2)(D)跃迁,糖玉则主要由Fe^(3+)的^(6)A_(1)→^(4)E (D)、^(6)A_(1)→^(5)T_(2)(D)谱项跃迁与Mn;的Jahn-Teller效应致色。黄玉中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导致可见光区的412~500 nm处吸收,是形成与控制黄玉颜色的重要因素;而糖玉因含有Mn;致使黄绿色光被吸收而显示出黄绿色的补色。此外,Fe^(2+)—Fe^(3+)的荷移与Fe^(2+)(^(5)T_(2))+Fe^(3+)(^(6)A_(1))→Fe^(2+)(;E)+Fe^(3+)(^(6)A_(1))跃迁也对糖玉和黄玉的致色具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
糖玉
电子顺磁共振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透闪石质玉中黄玉与糖玉致色成因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奕岑
周征宇
杨萧亦
陈彦宇
阮维迪
张灵敏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15DZ2283200,18DZ2281300)。
文摘
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并结合电子探针、电子顺磁共振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测试方法,对软玉中不同深浅的黄玉与糖玉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探讨其致色原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黄玉的致色原因主要为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及Fe^(3+)的^(6)A_(1)→^(5)T_(2)(D)跃迁,糖玉则主要由Fe^(3+)的^(6)A_(1)→^(4)E (D)、^(6)A_(1)→^(5)T_(2)(D)谱项跃迁与Mn;的Jahn-Teller效应致色。黄玉中O^(2-)→Fe^(3+)的电荷转移跃迁导致可见光区的412~500 nm处吸收,是形成与控制黄玉颜色的重要因素;而糖玉因含有Mn;致使黄绿色光被吸收而显示出黄绿色的补色。此外,Fe^(2+)—Fe^(3+)的荷移与Fe^(2+)(^(5)T_(2))+Fe^(3+)(^(6)A_(1))→Fe^(2+)(;E)+Fe^(3+)(^(6)A_(1))跃迁也对糖玉和黄玉的致色具有贡献。
关键词
黄玉
糖玉
电子顺磁共振
紫外可-见光谱
Keywords
yellow
jade
brown
jade
electron
paramagnetic
nesonance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um
分类号
P578.955 [天文地球—矿物学]
P619.283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透闪石质玉中黄玉与糖玉致色成因差异研究
刘奕岑
周征宇
杨萧亦
陈彦宇
阮维迪
张灵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