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明异常电磁扰动与台湾7.5级强震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钦忠 尹京苑 顾学章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56,共8页
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强地震,地震发生前后上海市地震局崇明地震台电磁波仪器记录到了一系列强烈电磁辐射异常信息,其中震前最早的信息出现在24天前,最迟的信息出现在震前5小时且幅度最大。主震发生前电磁辐射... 2002年3月31日14时52分在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强地震,地震发生前后上海市地震局崇明地震台电磁波仪器记录到了一系列强烈电磁辐射异常信息,其中震前最早的信息出现在24天前,最迟的信息出现在震前5小时且幅度最大。主震发生前电磁辐射异常信号的振荡幅度随着主震临近而增大,主震发生后又降了下来。余震期间的电磁辐射异常信息也十分丰富。文中探讨了这些电磁辐射异常信号与强震之间的关系,结合多种震例的记录认为这类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号可作为临震前的一种信息。为认识和丰富震前电磁辐射前兆异常的现象与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异常 强震 台湾省 短临预报
下载PDF
基于张衡一号电磁卫星数据对印尼Ms 7.4地震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超 雍珊珊 +1 位作者 王新安 刘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7-1005,共9页
以2018年9月28日印尼Ms 7.4地震为背景,利用张衡一号电磁卫星观测的ULF磁场X,Y和Z三分量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IQR)算法、滑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STFT),对震中范围的时空电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算法都能有... 以2018年9月28日印尼Ms 7.4地震为背景,利用张衡一号电磁卫星观测的ULF磁场X,Y和Z三分量数据,采用滑动四分位(IQR)算法、滑动主成分分析算法(PCA)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STFT),对震中范围的时空电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种算法都能有效地提取到震前异常。1)X,Y和Z分量均值震前7天开始出现异常,随着发震时间临近,Y和Z分量的异常程度逐渐增加,震前2天达到峰值,Y分量最大异常达到0.7 nT,震后异常慢慢消失;2)震前5天主成分出现异常,第一主成分占比急剧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5%,第二、第三主成分占比急剧上升,异常持续3天;3)震前9天,13和25 Hz功率谱密度占比同时出现大幅异常,13 Hz占比上升35%,25 Hz占比下降超过40%,13 Hz占比出现正异常,最大正异常达到0.1,25 Hz占比出现负异常,最大负异常达到−0.15,震后异常消失。结合同时段的太阳地磁活动情况,认为上述电磁异常可以作为印尼地震的前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地震 张衡一号 滑动四分位(IQR) 滑动主成分分析(PCA)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电磁异常
下载PDF
2022年12月29日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前电磁异常分析
3
作者 艾萨·伊斯马伊力 贺曼秋 +3 位作者 张桉赫 赵彬彬 毛志强 毛玉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90-92,共3页
1研究背景在众多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类型中,电磁观测是对地震反映非常敏感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会造成地下介质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能探测到的震磁短临前兆现象,已经为国内外大量震例所证实(冯志生等,2019;艾萨·... 1研究背景在众多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类型中,电磁观测是对地震反映非常敏感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地震孕育过程中会造成地下介质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能探测到的震磁短临前兆现象,已经为国内外大量震例所证实(冯志生等,2019;艾萨·伊斯马伊力等,2023)。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地震电磁观测物理量主要有地磁场、地电阻率、地电场、电磁波、卫星观测的空间电离层数据、热红外功率谱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M_(S)5.4地震 电磁异常 电磁卫星 地震异常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法和局部互相关追踪法在地震电磁信号提取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凯 汤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7-535,共19页
将主成分分析法和局部互相关追踪法应用于地震电磁数据的处理分析,尝试从较强干扰背景中提取相对较弱的电磁异常信息。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将不同频段的原始信号由强到弱投影到不同的轴上,使不同的信号分离开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 将主成分分析法和局部互相关追踪法应用于地震电磁数据的处理分析,尝试从较强干扰背景中提取相对较弱的电磁异常信息。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将不同频段的原始信号由强到弱投影到不同的轴上,使不同的信号分离开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在较强干扰背景中识别相对较弱信号的难题;局部互相关追踪法相对于经典互相关方法更适用于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该方法基于不同极低频电磁观测台站对应磁场分量之间的空间互相关性对相关系数异常进行拾取,从而达到弱信号识别的目的。以云南省景谷县2015年11月14日4.6级地震为例,分别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局部互相关追踪法对震中附近的极低频观测台观测的电磁资料进行处理分析。首先,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台站磁场分量数据的处理,得到各主成分及其所占能量比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震前1周左右与地震相关的第2主成分所占能量比显著增加;其次,利用局部互相关追踪法对该震例进行处理分析并与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N及EW向磁场分量的局部互相关结果于地震前1周左右均出现相关系数异常,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处理结果基本一致,并探讨了这些异常可能与地震活动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虽然目前电磁异常现象的产生与地震之间的确切关系尚缺乏直接的证据与理论支持,但2种方法对电磁异常信号的有效提取将有助于加深对地震电磁现象的认知、理解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电磁异常 主成分分析法 局部互相关追踪法 信号处理
下载PDF
2019年9月16日张掖5.0级地震前多尺度电磁异常现象
5
作者 王亚丽 于晨 +2 位作者 岳冲 胡源 姚丽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7-805,共9页
2019年9月16日甘肃张掖发生5.0级地震,地震发生前既有空间范围跨度较大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也有单台电磁扰动异常;既有震前2年开始出现的山丹台视电阻率的年变形态畸变,也有震前3个月之内出现的高台钻孔应变和高台大庄低频电磁扰动异常... 2019年9月16日甘肃张掖发生5.0级地震,地震发生前既有空间范围跨度较大的地磁低点位移异常,也有单台电磁扰动异常;既有震前2年开始出现的山丹台视电阻率的年变形态畸变,也有震前3个月之内出现的高台钻孔应变和高台大庄低频电磁扰动异常。本次地震震级不高却记录到丰富的电磁场的异常信号,表明该地区处于地震电磁异常的敏感区。高台钻孔应变在震前观测到同步的异常变化,揭示孕震区应力状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异常 多尺度 应力状态 张掖5.0级地震 敏感区
下载PDF
曹妃甸地震台电磁扰动异常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建明 任佳 +4 位作者 符泽宇 李金 王妍 董祎玮 刘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5年第4期26-29,共4页
曹妃甸地震台电磁扰动自观测以来,除2013年12月—2014年4月,其他月份均出现背景值增大的高值变化。通过观测环境调查分析,认为该变化由地震台站北侧恒压供水变频泵供电干扰造成,非地震前兆异常。
关键词 电磁扰动 异常分析 供电干扰 地震前兆
下载PDF
人工源超低频电磁波技术及在首都圈地区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赵国泽 汤吉 +13 位作者 邓前辉 赵俊猛 王继军 陈小斌 詹艳 宣飞 A.K.SARAEV M.I.PERTEL A.B.KOTCHEROV M.M.KHARLMOV 鲁跃 刘允秀 张建新 翟彦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248-257,共10页
超低频 (SLF)电磁波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和无线电物理相结合的原理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电磁波信号。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 ,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 ,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 ,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 超低频 (SLF)电磁波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和无线电物理相结合的原理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电磁波信号。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 ,可研究空间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结构 ,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 ,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在首都圈地区的观测表明 ,SLF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超过天然场源信号数倍以上 ,所得到的视电阻率数据精度远高于天然源方法 ,并有长时间的稳定性。在测量期间距测点约 12 0km发生的迁安 4 .2级地震与观测的电磁场异常和视电阻率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 ,并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的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 ,推测它们是区域应力场和震源区局部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波 电磁异常 电阻率 地震预测 资源探测
下载PDF
利用人工源超低频电磁波监测地震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40
8
作者 赵国泽 陆建勋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0期27-33,共7页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超低频 (SLF)电磁波可以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 ,利用它可以研究地下电阻率结构和空间电磁场 ;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 ;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北京等地... 由人工产生大功率超低频 (SLF)电磁波可以在地面很大范围的许多测点同时测量该信号 ,利用它可以研究地下电阻率结构和空间电磁场 ;研究地震等引起的电磁场异常变化 ;探测地壳结构和地下资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北京等地区的观测表明 ,SLF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超过天然场源信号数倍以上 ,所得到的视电阻率数据精度远高于天然源方法 ,并有长时间的稳定性。在试验测量期间距测点约 12 0km发生的迁安 4 2级地震与观测的电磁场异常和视电阻率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 ,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可能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波 电磁异常 电阻率 地震监测
下载PDF
汶川8级地震前电磁扰动与电磁立体监测体系 被引量:30
9
作者 张学民 丁鉴海 +5 位作者 申旭辉 王敏 刘静 余素荣 王亚丽 欧阳新艳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面电磁与电离层中观测到的中、短临电磁异常,其中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台地电阻率显示了2年左右的趋势下降异常,下降幅度7.2%,同时多台电阻率观测在震前1个月左右显示短临突变异常;... 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面电磁与电离层中观测到的中、短临电磁异常,其中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台地电阻率显示了2年左右的趋势下降异常,下降幅度7.2%,同时多台电阻率观测在震前1个月左右显示短临突变异常;震前18天地磁垂直分量出现低点位移,分界线两侧的低点时间超过2h;震前3天即5月9日,地磁低点位移、利用GPS反演得到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电离层测高仪得到的foF2和电磁卫星监测的离子密度和温度等均观测到局部电磁扰动现象,多数异常幅度超过50%。汶川8.0级地震前各种电磁观测技术记录到的明显异常现象,揭示了电磁学科在地震预报研究领域巨大的潜力,加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电磁监测对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电磁异常 地电阻率 低点位移 GPS 电磁卫星
下载PDF
中国地震电磁现象的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继军 赵国泽 +4 位作者 詹艳 卓贤军 汤吉 关华平 万战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共11页
对近年来中国地震电磁现象(包括地面电磁场、大气电场、地磁脉冲和电离层扰动等)的观测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 中国 地震 电磁现象 地面电磁场 大气电场 地磁脉冲 电离层扰动
下载PDF
Electromagnetic anomaly before earthquakes measured by electromagnetic experiments 被引量:19
11
作者 Guoze Zhao Yan Zhan Lifeng Wang Jijun Wang Ji Tang Qibin Xiao Xiaobin Chen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09年第4期395-402,共8页
Thre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EM)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Som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ance of the measurement time period for each experiment and the anomalie... Three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using electromagnetic (EM)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Some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chance of the measurement time period for each experiment and the anomalies were recorded before the shocks. The observation at a site 20 km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of Zhangbei Ms6.2 earthquake in 1998 shows that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decreases in the strike direction before and/or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e resistivity increases in the decline direction. This anomalous variation in apparent resistivity accounts for about 20%. The apparent resistivities at a site in the epicentral area decrease in the strike and decline directions before and/or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increase after shocks. The experiments using artificial electromagnetic signals with super low frequency carried out in 1999 show that the resolution and stability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spectra are improved. The spectra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at the Baodi station began to anomalously change two days before the Qian'an earthquake with 120 km distant to the station. The anomalous variation of electric and magnetic spectra is about twice as great as normal variation and the apparent resistivity changes by about 20%. The measurements in active seismic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in the year 2005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spectra anomalously change by one order before the Taoyuan earthquake about 100 km away from the observatories. But the measurements at the sites in Beijing area 2 000 km away from the epicenter do not show any anom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anomaly apparent resistivity artificial SLF method EM experiment magnctotellurics
下载PDF
地震磁扰动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姚休义 冯志生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1-520,共10页
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电磁信号,有效的分析方法不仅能成功提取显著异常信号,而且能加深对震磁异常机理的理解.本文从地震电磁扰动机理出发,介绍了动电效应和微破裂机制两种最可能的震磁异常产生机理.此外,从方法原理、... 地震孕育及发生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电磁信号,有效的分析方法不仅能成功提取显著异常信号,而且能加深对震磁异常机理的理解.本文从地震电磁扰动机理出发,介绍了动电效应和微破裂机制两种最可能的震磁异常产生机理.此外,从方法原理、震例、重要进展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极化法、主成分分析法、分形分析法和梯度定向法四种异常提取能力较强的分析方法在震磁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各种方法的典型震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展开了相关评述和应用展望.对地震地磁扰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电磁异常 分析方法 综述
原文传递
吊舱式直升机频率域电磁系统在北京密云红光铁矿的勘查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卫平 王守坦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20-426,共7页
新引进的IMPULSE吊舱式直升机频率域电磁、磁综合系统是新型的数字化宽带系统,通过分析该系统在北京密云红光铁矿进行的试验勘查结果,其中包括电磁、磁场的剖面和平面特征,以及其转换的视电阻率和电阻率深度断面特征,并与以往Tridem固... 新引进的IMPULSE吊舱式直升机频率域电磁、磁综合系统是新型的数字化宽带系统,通过分析该系统在北京密云红光铁矿进行的试验勘查结果,其中包括电磁、磁场的剖面和平面特征,以及其转换的视电阻率和电阻率深度断面特征,并与以往Tridem固定翼电磁系统所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IMPULSE系统比Tridem系统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和较大的勘探深度,在矿产和水文勘查中具有显著的勘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磁测量 IMPULSE系统 磁铁矿
下载PDF
煤体冲击破坏超低频/极低频电磁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成武 杨威 +1 位作者 徐晓萌 王启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14-2021,共8页
为确定煤体冲击破坏过程中是否产生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系统和ZDKT-1型瞬变磁振测试系统,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下煤体破裂电磁信号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电磁异常信号的Hilbert时频谱特征,确定煤体冲击... 为确定煤体冲击破坏过程中是否产生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系统和ZDKT-1型瞬变磁振测试系统,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下煤体破裂电磁信号变化规律。通过分析电磁异常信号的Hilbert时频谱特征,确定煤体冲击破坏下的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效应,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下电磁信号能量和冲击耗散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材料在冲击破坏过程中能产生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信号主频在0~30 Hz;电磁信号幅值和冲击速度呈现正线性相关,电磁信号能量和冲击速度为二次多项式关系,冲击耗散能和电磁能增长趋势基本相同,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强度可间接反映煤体内部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 SHPB 冲击破坏 超低频/极低频 电磁异常
下载PDF
新疆地区电磁预测指标体系在2023年1月30日沙雅M_(S)6.1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艾萨·伊斯马伊力 翟世龙 +3 位作者 张桉赫 冯丽丽 贺曼秋 冯志生 《内陆地震》 2023年第3期272-280,共9页
2023年1月30日新疆沙雅县(82.29°E,40.01°N)发生M_(S)6.1地震,震源深度50 km。地震发生前,中国局地震短临预报跟踪电磁学科组和新疆地震局电磁学科组依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电磁分析预测技术方法工作手册》、《新疆地区地震分... 2023年1月30日新疆沙雅县(82.29°E,40.01°N)发生M_(S)6.1地震,震源深度50 km。地震发生前,中国局地震短临预报跟踪电磁学科组和新疆地震局电磁学科组依据中国地震局《地震电磁分析预测技术方法工作手册》、《新疆地区地震分析预测技术方法工作手册》和《地震电磁分析预报方法清单》对新疆地区电磁台站的数据进行异常梳理,发现新疆地区电磁台站存在流动地磁、地磁垂直强度极化、地磁逐日比、地磁低点位移等多项异常。震前异常综合预测意见与实发地震基本一致,震前中短期渐进式异常演化特征较突出,2017—2020年新疆地区地震电磁学科预测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雅M_(S)6.1地震 电磁异常 异常指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康 郑海刚 +1 位作者 李军辉 王俊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52,共9页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_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大陆电磁异常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电磁异常的测项种类、区域差异、异...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_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大陆电磁异常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电磁异常的测项种类、区域差异、异常分类、敏感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测项、异常特征与主震震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异常在大华北、南北带中南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地电异常的中短期性质更突出,电磁扰动则主要为临震异常;地磁日变畸变等测项具有显著的指标意义,可为震情判定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异常 中国震例 敏感点 中国大陆
下载PDF
航空甚低频电磁异常在胶东牟乳地区构造填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俊胜 线纪安 王德广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0-43,37,共5页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地区1:2.5万航空甚低频(VLF)电磁异常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航磁、航放、遥感以及区域构造地质资料,进行了构造地质填图,首次进一步证实了被前人所忽视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存在,并给予了准确定位。在此... 通过对胶东牟平-乳山地区1:2.5万航空甚低频(VLF)电磁异常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航磁、航放、遥感以及区域构造地质资料,进行了构造地质填图,首次进一步证实了被前人所忽视的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存在,并给予了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金矿成矿远景预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乳地区 金矿床 电磁法 地质构造 填图
下载PDF
超深金属管线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慕韩 沈飞飞 周磊 《北京测绘》 2022年第7期961-964,共4页
常规探测方法应用于超深金属管道进行探测时,探测信号不佳会导致探测管线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较低。针对常规探测方法的不足,本文研究了一种磁梯度法与电磁感应竖向剖面法相结合的超深金属管线探测新方法,并总结出一套超深金属管线探测... 常规探测方法应用于超深金属管道进行探测时,探测信号不佳会导致探测管线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较低。针对常规探测方法的不足,本文研究了一种磁梯度法与电磁感应竖向剖面法相结合的超深金属管线探测新方法,并总结出一套超深金属管线探测流程。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应用于超深金属管道探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探测 磁梯度 竖向剖面 电磁异常 电磁感应
下载PDF
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异常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军辉 李琪 +3 位作者 孙盼盼 张军 殷煤 何康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1年第3期83-87,共5页
2010年6月28日至8月20日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低频1—20 Hz(二、三通道)出现较多脉冲,超低频0.01—1 Hz未出现明显变化。对脉冲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2008年观测以来,每年6—8月,二、三通道均有类似的脉冲增多变化。对电... 2010年6月28日至8月20日淮南地震台电磁扰动低频1—20 Hz(二、三通道)出现较多脉冲,超低频0.01—1 Hz未出现明显变化。对脉冲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2008年观测以来,每年6—8月,二、三通道均有类似的脉冲增多变化。对电磁扰动日均值与淮南市日用电量荷载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淮南市用电量与电磁扰动第二、三通道具有准同步变化,其相关系数达0.9163。因此,6—8月的脉冲与用电量具有相关性,非地震前兆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扰动 脉冲变化 电磁异常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电磁前兆短期异常特征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玉虎 张永顺 马文静 《高原地震》 2003年第2期32-37,共6页
研究了8 1级地震前的电磁异常特征及时空演化,认为:震前格尔木地磁台地磁存在显著异常,电磁辐射、地电阻率也存在异常,电磁异常在时间进程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关键词 电磁异常 时空演化 前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